• 114.50 KB
  • 2022-12-31 07:30:48 发布

华四附中“国培2016”项目研修工作计划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国培2016”项目研修工作计划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管理员张莹晶、吴倩时间201609-201701工作计划计划阐述参照项目方案,基于什么背景和现状,制定本校本项目的研修年度计划。(要求研修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特色突出,时间安排具体,含校本资源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普陀区”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依托网络研修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激活问题意识和学习意识,达到教师培训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专业化。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拟定以下实施方案:研修目标1.本项目的总目标。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以“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线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开展以“整合信息技术,助力难点解决”的专题研修;采取“课中学、学中做、做中变”的混合研修模式;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学校教研机制,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基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化难——重难点教学有策略】聚焦学科重点中的学习难点,学会多方位确定学科重点的新思路、多视角诊断学习难点的新方法、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难点的新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检测学习成效的新手段、完成一堂难点解决的实践课;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聚焦保教问题,以幼儿为中心,学习经验,理解新知,改善保教行为,学会观察幼儿的新方法、活动设计的新思路和问题解决的新策略,能上一堂问题解决的活动课。【提能——技术应用有改变】通过诊断测评,帮助参训教师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通过混合研修帮助教师围绕学科重难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会学——校本研修长技能】聚焦边教边学和课例研究,针对重难点教学问题,掌握课例研修的常用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应用一套校本常态研修的工具和支架。2.本项目的参训率、合格率、每阶段具体目标。本校教师全员覆盖;精心组织确保90%以上合格率和30%优秀率研修安排线上研修阶段安排及阶段总结。阶段阶段说明网络课程网络研修第一阶段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1周2016/10/08-10/14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研修安排、考核要求等,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份研修计划(研修计划中【必修课程】1.方案解读课程2.平台操作课程3.技术素养课程【选修课程】从“选课中心”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必做】1.学习网络课程2.完成实践作业3.参与线上、线下活动【选做】1.参加项目推进会,收看专家答疑2.撰写日志3.上传资源 学员需明确:项目结束后个人掌握的一技优势、本次研修自己拟突破的教学重难点)4.提出问题,发起问答5.发起话题或参与话题讨论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2周2016/10/15-10/31依据上一阶段提交的研修计划,学习网络课程,围绕选定的教学重难点,完成一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要从课标、教材等角度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必修课程】1.重难点课程导学2.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选修课程】从“选课中心”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4周2016/11/07-12/09通过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依据学友和专家的意见,优化教学设计、课件及微课等,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提交一份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必修课程】1.重难点示例课程2.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课程【选修课程】从“选课中心”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诊断评价2周2016/12/10-12/23本阶段学员根据上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课后检测试题或学生进阶练习题,检测学生学习该重难点的效果【必修课程】1.重难点示例课程2.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课程【选修课程】从“选课中心”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第五阶段基于技术应用反思教学实践2周2016/12/24-7/01/06学习专家和同行重难点解决的相关课程,反思自身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进行教学反思【必修课程】1.校本研修技能课程2.专业发展课程【选修课程】从“选课中心”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第六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成果精彩绽放1周2017/01/16-01/20参与精彩绽放活动 线下研修活动(形式、主题、方法、流程)的组织安排及如何与线上研修结合。有效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教师网络研修社区,通过校第十届“博雅杯”课堂教学竞赛,辅之以“整合信息技术,助力难点解决”的专题研修,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与行为,实施“课中学学中做做中变”的混合培训,将递进式线上线下混合研修贯穿始终。学员通过自主反思,提出问题(问)——线上学习课程资源(学)——线下研讨选定难点(选)——学校研磨解决策略(研)——课堂现场教学实践(用)——校本研修检测效果(检)——网络平台提交分享(展)——区域研修评选精品(评)的学习流程的循环,提升教学技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学研用”结合。阶段校本研修(教研组长组织)区域研修(区域区组织)课堂应用(实践作业)第一阶段1周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2016/10/08-10/14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博雅杯”教学竞赛的方案,学校教研组组织学员谈自己的反思,对本阶段完成的研修计划进行互评、点评,推荐优秀的研修计划至区域/作业1:围绕自己选定的重难点问题和拟掌握的一技术优势,反思自己的经验和问题,提交一份研修计划第二阶段2周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2016/10/15-10/31教研组织学员互相听评课,对完成的教学设计进行互评和点评,研磨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文案,突出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优秀文案推荐至区域区域学科坊主组织开展本学科的跨校线上研讨活动,促进校际间的交流,点评各校推荐的优秀作品,指导各校进行作品打磨,并推荐给学科专家点评,评选本学科的优秀作品作业2:结合校博雅杯教学竞赛和学科课标解读,选取本次研修要解决的某个重难点问题,完成一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第三阶段4周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2016/11/07-12/091.学校教研组组织“博雅杯”课堂教学竞赛听评课活动,突出同课异构、问题导向;2.课后,教师研讨交流、专家或教研员点评,学员修改自己的作品,学校评选出校优质课,推荐至区域作业3:围绕本次研修确定的某个重难点问题,在上阶段提交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本阶段提交解决该教学重难点的微课或课堂教学实录第四阶段2周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诊断评价2016/12/10-12/23在全员听评课磨课、优师示范的基础上,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学员集体分析、研讨、找出问题,打磨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资源包作业4:围绕本次研修确定的重难点问题,提交一份重难点学习效果检测题或学生进阶练习题第五阶段2周基于技术应用反思教学实践2016/12/24-17/01/06研修网项目组联合各项目区县及区域工作坊,组织对各校推选的优秀实践成果,开展评优展示、推广宣传等活动,扩大项目辐射影响力作业5:反思自身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提交一篇教学反思第六阶段1周教师专业发展成果精彩绽放2017/01/16-01/20期末教工大会,“博雅杯”教学竞赛总结颁奖,学员参与精彩绽放活动及交流展示活动预期成果在学科、生成性资源等方面,期望达成的具体成果。每位学员提交一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基于课标的教学重难点的资源包学校提交一系列基于学科课标的重难点解决的精品资源包(每个学科一个精品资源包)保障措施制定本校研修管理和考核制度。管理员评价指标指标描述分值制定方案1.结合本校(园)实际情况,将网络研修内容与本校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年度计划(研修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特色突出,时间安排具体,含资源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本项满分10分10 2.结合本校(园)实际,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研修管理和考核制度(含研修组织管理、校级骨干培训者团队建设);本项满分10分10撰写简报提交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20分20组织活动提交不少于两份线下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每份5分;本项满分10分10组织管理1.学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2.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3.学员90分以上达到15%以上:计10分;10%-15%:计8分;5%-10%:计6分;5%以下不得分30学员线下研修成绩评定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20分,否则不得分20学员教师任务考核(100分)阶段网络研修(40分)线下研修(60分)自我管理(7分)平台学习(18分)线上活动(15分)课堂应用(50分)线下活动(10分)以作业形式提交一份研修计划课程学习1分/30分钟3分/1次实践作业10分/1篇参加线下校本研修活动,每学期3次以上,学校综合评定线下研修成绩阶段一7分90分钟,满分3分1次,3分/阶段二/120分钟,满分4分1次,3分1篇,10分自荐1篇作业计10分阶段三/150分钟,满分5分1次,3分1篇,10分阶段四/120分钟,满分4分1次,3分1篇,10分阶段五/60分钟,满分2分1次,3分1篇,10分阶段六////社区积分常态研修习惯养成参训教师在完成研修任务的同时自主参与网络平台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通过社区积分完善个人数字成长档案袋,养成常态研修习惯,积累学习成果。社区积分无上限,作为评优参考。贡献积分写日志:2个积分/1篇;传资源:2个积分/1篇;发问答:1个积分/1篇活跃积分评分(作业、资源):1个积分/1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个积分/1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1个积分/1次作业被推优:20个积分/1次资源被推优:2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10分);1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8分)资源被下载:1个积分/1次其他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张莹晶成员:书记王臻、副校长钱玉山、副校长王萍、人力资源部主任陈莉烨、课程教学部主任薛滢、学生指导部主任王雁、科研室主任高晓骏、信息部刘春林、师训专管员吴倩分工职责:1、校长室: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骨干教师认定、考核评价、专家聘请;2、人力资源部:制定学期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日常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整理、留存有关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网上信息发布等。3、科研室、信息部:负责国培网络研修实施的保障。4、课程教学部、学生指导部:骨干教师带教结队、教育教学示范听评课等组织安排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