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表.doc 15页

  • 1018.50 KB
  • 2022-12-31 07:31:30 发布

教学工作计划表.doc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学工作计划表幼儿园名称年级大一班学期上学期老师李老师钟老师主题4.食物的旅程周次14日期11月30日------12月4日标题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食物的保存方法。在饮食方面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活动活动时间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评价备注1健康保护牙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活动前两天把蛋壳洗净,一半浸在醋里,一半露在外面。.龋齿形成过程的图片,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每人一个牙刷、一块饼干、一面小镜子。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出示在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两种蛋壳有什么不同?·在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2.每个幼儿发一面小镜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告诉幼儿,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如果有幼儿长有龋齿,就请大家一起来观察,并请有龋齿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发给幼儿每人一块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让幼儿说一说,牙缝里多了什么。4.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给幼儿讲一讲,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牙齿就会变黑,龋齿就这样产生了。5.·知道龋齿形成的原因。·懂得保护牙齿的方法。活动建议:·启发幼儿想一想保护牙齿的各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画下来,做成一本书,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小镜子及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牙齿情况,并对全班小朋友的牙齿情况做统计分析。 观看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如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2社会礼貌用餐.学习用餐的礼仪。.知道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食物的旅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0-21页。.男孩手偶、食物玩具。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用男孩手偶扮演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的样子。2.请幼儿思考并表达,男孩手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例如:·男孩手偶在进餐前有没有洗手?·男孩手偶吃得太快了,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事?3.引导幼儿讨论吃饭时的礼仪,可先请幼儿一起讨论,然后老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问。例如:·吃饭前,你跟同桌的人打招呼了吗?·吃饭时有人大声说话,你感觉怎样?·吃饭时能说话吗?吃饭时要怎样说话?·你是否只挑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不管别人?·你有没有细嚼慢咽?·你能保持餐桌整洁吗?4.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5页,请幼儿找出谁是礼貌宝宝。5.请幼儿自由分组,到娃娃家做游戏,扮演一家人吃饭。·知道吃饭时的礼仪,能说出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活动建议:·活动后,可请幼儿将用餐礼仪及吃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画下来,布置一个展示板,向家人或中班的弟弟、妹妹讲解。3科学舌头大考验.学习表示味道的词汇。.通过实验,感知舌头不同位置的功能。.糖水、柠檬汁、苦瓜汁、盐水、辣椒酱等食物。.吸管。.小镜子。.记录纸、彩色笔。以上实验用品,每个幼儿一份。学习领域:形式:小组1.向幼儿提问:·哪个器官是帮我们尝味道的?(舌头。)·你们猜一猜,舌头的哪些部位可以尝到甜、酸、苦、辣、咸的味道?请幼儿将自己的猜想画到记录纸上。2.·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能将舌头尝味的结果画下来。·能用“甜、酸、苦、辣、咸”等词汇形容食物的味道。 发给每个幼儿一份实验用品,请幼儿利用吸管分别沾取糖水、柠檬汁、苦瓜汁、盐水、辣酱,放在舌头不同的位置,探索舌头不同的位置能尝到什么味道。3.请幼儿把实验结果画下来。4.幼儿与同伴交换记录纸,看看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5.老师最后作总结,让幼儿知道舌根可以尝苦味,舌头两侧的中间位置尝酸味,而舌头两侧的较前位置可尝到咸味,尝甜味的地方在舌尖。4语言新鲜吗.认识食物的日期标签,知道不能吃过期的食物。.了解一些食物的保存方法。.在饮食方面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搜集食物包装盒或包装袋。学习领域:形式:集体/小组1.请幼儿出示带回幼儿园的食物包装盒和包装袋,细心观察,然后说说有什么发现。2.与幼儿讨论食物包装盒和包装袋上有食用日期的原因,请他们说说吃了过期食物的后果。3.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观察保质期。向幼儿提问:·保质期一般是印在什么地方?·怎样来看这些日期?怎样知道食品是不是在保质期内?·比较两种食品,哪一种新鲜?哪一种不新鲜?4.与幼儿讨论保质期内的食品保存问题。出示一瓶在保质期内变质的牛奶,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并与幼儿讨论:·这瓶牛奶可以喝吗?·为什么在保质期内也不能喝?·是什么原因使它变质的?·该怎样保存牛奶,让它不容易变质?5.与幼儿讨论保存食物的方法,例如把食物放进保鲜盒里、冰箱里,或用盐腌制食物等。·能说出食物日期标签的作用。·能说出保存食物的方法。活动建议:·请幼儿注意观察,家人是怎样保存饼干、糖果等食物的,回园后讲给大家听。5语言好吃的菜汤.养成多吃蔬菜的习惯。.享受朗诵儿歌的乐趣。.《好吃的菜汤》儿歌。学习领域:形式:集体/小组·能朗诵儿歌《好吃的菜汤》。·能创编新儿歌。活动建议:·幼儿可以自己创编与《好吃的菜汤》有关的儿歌。 .尝试创编新儿歌。1.请幼儿回忆并讲述做菜汤的过程及菜汤的味道。2.引导幼儿明白:多吃蔬菜对身体好,例如蔬菜中有纤维,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3.出示《好吃的菜汤》儿歌,老师先朗读几遍。好吃的菜汤小朋友,都动手,大家一起做菜汤。(呼)西红柿,(应)有!(呼)青菜,(应)有!(呼)萝卜,(应)有!(呼)芹菜,(应)有!还要加些马铃薯,味道好营养高,多吃蔬菜身体好。4.请幼儿分成两组朗诵儿歌,当幼儿念首尾四句时,他们可以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当念到呼和应的四句时,呼的一组说出材料的名称,应的一组则要站起来,高举双手,高呼“有”。5.请幼儿说出其他可以做菜汤的材料,更换词语,再朗诵儿歌。·此活动也可加上适当的动作用于户外游戏。6音乐我会做菜汤.尝试做菜汤,了解多吃蔬菜的好处。.在歌曲中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提前通知家长将进行做菜汤活动,请幼儿按要求准备材料。.电饭锅、餐具。学习领域:形式:集体/小组1.与幼儿讨论吃蔬菜的好处。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带到幼儿园的蔬菜名称、颜色和外形。3.向幼儿提问,怎样做菜汤:·我们准备了什么蔬菜?·做菜汤有哪些步骤?·菜汤里有什么调味料?·能按计划与同伴合作做菜汤。·能用图画设计菜谱。活动建议:·活动前请幼儿观察父母是如何做菜汤的,都放了些哪些材料,从而积累相关经验。 ·我们怎样分工合作?·做菜汤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4.把幼儿分组,分别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例如一组洗菜,一组切菜。5.老师将切好的蔬菜放进电饭锅内。6.煮菜汤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个汤叫什么名字?·用了哪几种材料?·怎样为这个汤设计菜谱?·菜谱可以包括哪些内容?7.与幼儿一起阅读菜谱书,讨论怎样编写菜谱。8.汤煮好后,与幼儿一起分享好吃的菜汤。9.把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请小组幼儿一起设计不同菜汤的菜谱。7数学餐具要放好.进一步探索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加深对类的认识。.小熊手偶。.红色的塑料刀叉两三套,黄色的塑料刀叉两三套。.两个盒子。学习领域:形式:小组1.将刀叉放在一个盒子里。2.出示小熊手偶,讲故事《小熊开餐厅》:我是小熊,最喜欢做饭,所以开了一个西餐厅。我的餐厅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很多客人。不过,客人多了,每次找刀叉的时候都有点麻烦(老师出示一盒刀叉),总是要找来找去,很不方便,我想把刀叉分类放好,可以怎样分呢?3.请幼儿回答小熊的问题。(老师把所有刀放在一个盒子里,把所有叉放在另一个盒子里。)4.请幼儿思考,有没有别的方法分刀叉。(老师把红色的刀叉放在一个盒子里,把黄色的刀叉放在另一个盒子里。)5.向幼儿提问:哪种分类的方法最方便小熊找餐具。(自由回答)6.请幼儿动手分一分,并说明这样分类的原因。·能按照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 8数学买食物.做数学游戏,复习5以内的加法。.学习用符号和数字记录数量关系。.不同的食物玩具。.1元至4元的价签。.面值为5元的硬币玩具。学习领域:形式:小组1.出示不同的玩具食物,在下面放一个价签。例如:2.向幼儿提问:“老师用5元买了两种食物,你们猜猜我买了什么?”3.请幼儿把答案说出来,例如:·1元的饼干和4元的牛奶。·2元的面包和3元的果汁。·3元的糖果和2元的面包。4.老师协助幼儿用数字和符号将算式写下来。·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活动建议:·幼儿初学加法,应以实物操作为基础,逐渐过渡到抽象的数运算阶段。所以老师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借助操作材料做数学游戏,为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打基础。9手工包饺子.练习包饺子,发展小肌肉活动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包饺子的材料及工具。学习领域:形式:集体/小组1.带领幼儿参观食堂,观察炊事员是怎样包饺子的。2.出示饺子,组织幼儿讨论制作过程:·饺子皮是怎么做出来的?·肉馅放到面皮的什么位置上?·怎样捏面皮?·捏饺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幼儿动手包饺子。可以根据幼儿自己的兴趣,由几名幼儿共同完成。如:有的压面皮、有的放肉馅、有的捏面皮。老师根据幼儿包饺子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能合作包饺子。活动建议:·活动进行前后,请幼儿把手洗干净,确保卫生。 4.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10美术绘画“冬天”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2、能按意愿独自设计画面,大胆作画。.  3、增强对冬季周围事物关注。.油画棒、画纸 1、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指向目标1)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讨论,教师简单小结。  2、提出绘画主题,引导幼儿思考。(指向目标2、3)  “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幅‘冬天’的画”,你会画一些什么呢?”幼儿个别说一说,互相说一说。  3、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观察引导。(指向目标1、2、3).   “请小朋友画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样子,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冬天,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尽量不要和别人一样。”  幼儿作画,教师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涂上适当的色彩,进一步表现冬天特征。  活动结束:11体育小小建筑师l、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走跑交替、跳跃及平衡的能力,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l、红、黄、蓝、绿色的塑料圈每人四个。  2、红、黄、蓝、绿色的小旗各一面。  3、大鼓一面,柱子两根。一、引出课题,引起兴趣。  幼儿人手一个小圈当方向盘举在胸前。  师:小建筑师们。今天我们开车去上班,好吗?  二、活动热身操。  (放音乐)工地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开始工作啦!.   2、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动作的灵敏性,提高幼儿听信号做相应动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和协作能力。.  4、录音机、磁带。.  5、场地布置如图。  教师带幼儿做各种劳动的动作。如铲土、打桩、运砖等。  三、用圈来搭建迷宫。  为了让小动物们玩得更开心,我们打算在这个动物乐园里建两座大迷宫。今天就是请小建筑师们来建迷宫的。不过在建迷宫之前,我这个质量检查员要先检查一下你们的技术怎么样。  (一)熟悉鼓声,练习基本动作。  你们瞧,我们的工地上有一面大鼓。你们知道这面鼓是怎么用的吗?  l、熟悉鼓声。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它有三种敲法。(第一种——慢慢敲;第二种——快速敲;第三种——短促地敲鼓边。)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可以用走、跑、跳以三种动作来表示,你觉得哪种声音用哪种动作表示比较合适呢?  2、听信号做动作。  幼儿根据不同的鼓声信号练习三种动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边——跳。  3、扩散思维。让幼儿想象不同的走法、跑法和跳法。(如大象走、袋鼠跳等等。)  (二)分散练习,搭建迷宫。   l、提出要求。  你们看,我们跟前都摆着四个不同颜色的圈。现在请你们每一位建筑师都用这四个圈来搭建一个小迷宫,迷宫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看谁搭的和别人不一样。  2、幼儿操作。  3、走跑练习。  迷宫造好了吗?那么搭得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你们听着鼓声,绕着自己的小迷宫边走边看,检查一下自己的迷宫漂不漂亮。如果鼓声慢,我们就慢慢走;如果鼓声快,就快快跑;鼓声停,我们也要停,再做个漂亮的动作,好吗?  4、双脚跳跃练习。  刚才你们检查过了迷宫的形状和样子,漂亮吗?那么,它里面是不是很坚固呢?我们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检查一下吧。你们瞧,我是用什么方法来检查的?(教师示范在圈内单脚跳和双脚跳)你们想试试吗?现在请你们也听鼓声边跳边检查迷宫的每个角落。鼓声停的时候,我会举起一面旗子。举什么颜色的旗,就跳到什么颜色的圈里。看谁跳得最好,做的动作最有趣。  (三)自由组合,合作搭建迷宫。  1、提出要求。   你们知道,一个人做事速度快,还是大家一起工作快呢?对了,人多力量大。那现在就请你们拿好自己的材料去找几个伙伴合作搭一个迷宫好吗?  2、幼儿操作。(自由组合)  3、走跑交替和跳跃练习。  你和好朋友的迷宫搭得怎样了?我们也用刚才的方法检查一下吧。  注意,在敲鼓面的时候,我们就绕着迷宫走;敲鼓边的时候,我们就在里面跳着检查;停下的时候,我会举两面旗于,你要动脑筋怎样同时跳   入这两种颜色的圈里。  (三)分组练习。  我检查了一下,看来你们造迷宫的技术都不错。现在,我正式宣布:这两座大迷宫的建筑任务就交给你们了!高兴吗?  1、提出要求。  现在,我们要分两队进行施工。男队在左边,女队在右边。看哪一队的建筑师合作得最好。  2、幼儿分组操作。   3、走迷宫,综合练习走、跑、跳及平衡等基本动作。现在迷宫大了许多,我们检查得时候要更仔细了。要听清楚鼓声,鼓声停的时候,我会举更多的旗子,你们也要动脑筋怎样同时进入这么多的圈里。  四、通过游戏《造高楼》来整理活动器具。  你们的迷宫造得这么好,小动物们一定会喜欢的。  (教师指着两根柱子)你们瞧,那儿的动物新村还有两栋高楼没建完呢,你们愿意帮忙吗?(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北朝鲜圈套入两根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