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0 KB
  • 2022-12-31 07:31:44 发布

六年级下数学工作计划表和进度表.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学工作计划表(一)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科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1.本班全部学生均掌握了上期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2.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3.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象会不一样。3.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中位数”。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教材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圆的周长和面积3.百分数的应用。本学期提高教学1.教师要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高。2.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周一次的“星级挑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即使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4.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5.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 质量的措施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6.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7.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8.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9.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0.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11.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12.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工作计划表(二)单元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时备考一、二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分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5.在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24 三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位置。1.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2.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3四1、使学生初步认识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1、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2、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18单元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时五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1、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应用题。11 六、七八1、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3、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3、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4、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5教学进度表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六年级科目:数学科2015年3月周次日期授课内容节数备注1--3周第一单元:负数104——5周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106周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5 7-8周第三单元:比例109周第三单元:比例5十二周第三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5十三、十四周第四单元:圆的认识5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5第四单元:扇形5十五周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5周次日期授课内容节数备注十六周第五单元: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5十七周第五单元: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5十八周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应用5第十九周第六单元:总复习5 二十周分类复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