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2-12-31 07:31:59 发布

罗昆玉,2020年上学期淞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表.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罗昆玉,2020年上学期淞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表淞欣学校2020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师姓名:___罗昆玉_______学科:____数学______任教班级:28、29班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综合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本次疫情防控长假期间的复习情况来看,本年级28班和29班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但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动身,获取知识。笼统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果不理想。教学目标︹课表要求︺整体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掌握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具体目标及格率:90%;优秀率:45%;满意率:100%教材、教学内容及分析教材册章节第一章四则运算、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三章运算定律、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小数的加减法、第七章图形的运动(二)、第八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九章数学广角、第十章总复习。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教材处理意见及原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课外活动活动次数1次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搜集各类资料、现实背景的探索、课堂探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建议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偏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4、重视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果。5、对学生要高规范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沛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6、多和学生推荐、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7、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和时鼓励他们,多褒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特别抓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8、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学进度安排周次章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2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括号2、解决问题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3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组合图形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4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2、连减的简便运算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乘法运算定律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乘法的简便运算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6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连除的简便运算2、练习课3、单元复习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7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性质4、小数的大小比较5、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8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解决问题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9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与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2、小数与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将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数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1整理和复习1、单元复习2、期中考试3、试卷质量分析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五一放假12第五单元三角形1、三角形的特性2、三角形的分类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3第五单元三角形1、三角形的内角和2、四边形的内角和3、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4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小数加减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4、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六一放假15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1、轴对称2、平移3、解决问题4、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6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平均数2、复式条形统计图3、练习课4、营养午餐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8第十单元总复习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2、观察物体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练习课引导讲解、合作探究5课时机动1课时19第十单元总复习1、三角形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数学广角5、练习课引导讲解、巩固复习5课时机动1课时20复习考试期末考试全学期总学时95新授课时40机动课时19复习课时6教研组长意见教研组长: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教务处意见教务主任: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