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 MB
- 2022-04-29 14:42:2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物业管理知识基础培训
第一节物业管理行业的八大特征:一、现代物业(不动产)不仅是生活资源,同时也是生产资料和投资产品.二、业户(客户)是物业管理的权利人和责任人,决定了物业管理的价值需求.三、物业管理产品是一种综合性、持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服务.四、物业管理产品是基于物业共有部分而提供的准公共性服务.五、物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必须辅助于管理的手段.六、物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受制于建设单位和业户的素质.七、物业服务企业是人合公司,而非资合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本.八、物业管理活动是建立在等价有偿基础上的市场交易行为.
行业本质决定专业价值 专业价值决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决定发展战略当下物业管理行业似乎面临着自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寻求切实可行的因应之策被普遍认为是当务之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讨论物业管理行业本质之类理论问题,也许有“坐而论道”之嫌。无论探讨宏观的发展战略,中观的商业模式,还是微观的专业价值,都离不开对行业本质的准确把握。行业本质决定专业价值,专业价值决定商业模式,科学的行业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物业管理的行业本质问题,是研究物业管理行业所有现实问题的逻辑起点。行业本质是行业本身所固有的,决定行业状态、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认清物业管理的行业本质,应当从分析物业管理活动的独特规律入手。透过纷繁复杂的物业管理活动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物业管理的八大基本特征:
一、现代物业(不动产)不仅是生活资源,同时也是生产资料和投资产品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是以作为生活资料的住宅为主要对象的,无论是物业管理发源地的英国,还是源自计划体制下房屋管理模式变革的中国式物业管理,都发轫于居住物业的管理服务,乃至于西方许多国家至今仍以《住宅法》作为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法律,而中国的《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在偏重于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的制度设计方面,同样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但是,这种现象仅仅意味着过去,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业(或称不动产)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遮风避雨的生活资料功能,更多地以生产资料和投资产品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据统计,50%的欧美企业拥有不动产,英国800家大企业的资产构成中,有30%以上的比例为不动产。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金融业的创新,更多的人们以拥有不动产作为投资手段,不动产(物业)也日益成为与现代金融业息息相关的投资产品。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进而到投资产品,物业功能的多元化和物业价值的高端化,为物业管理的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同样也为我们重构物业管理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深远的想象空间。在传统居住物业管理的基础上,物业管理行业向工业物业、商业物业、公用物业等不动产管理的所有领域的纵深发展,正是顺应物业功能和物业价值变化的大势所趋。
二、业户(客户)是物业管理的权利人和责任人,决定了物业管理的价值需求物业管理行业的客户群体是物业的主人——业户,业户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法律定位,作为物业管理的权利人和责任人,在物业管理商业活动中,业户更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原始需求者和最终评价者。中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独特道路,决定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的物业管理模式在初期阶段的必然性,但是随着业户权利意识的增强和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物业管理行业已逐步实现“企业时代”向“业户时代”的转换和变迁。业户或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物业管理服务?是摆在物业管理行业乃至每一个物业服务企业面前的一个必须直接面对的根本问题。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讲,如何识别业户这一特殊客户群体的价值需求,正确认识物业管理与其他服务业的本质区别,进而挖掘和实现物业管理的独特商业价值,取得与其他服务业的差别优势并形成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业发展战略,都决定了物业管理行业专业地位的确立和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讲,在服务质量趋同化和资质品牌膨胀化的背景下,面对不同的业户群体,如何针对他们不同的价值需求,把握自身的素质和特点,在客户细分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的客户,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提供最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面对同类的业户群体,如何识别他们的共性需求和个别需求,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基本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满足客户的共性、基本和有效需求的同时,如何引导客户的合理需求,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兼顾客户的个性需求,最大限度为客户创造价值,都考验着企业的内在功力,决定着企业的品牌效益。
三、物业管理产品是一种综合性、持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服务物业管理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无形的服务,这是其区别于有形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形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逐一递进且相互独立,而无形服务一般没有流通环节,生产和消费处于同一过程,具有同步性;有形产品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其合理寿命周期内可以被反复消费使用,而无形服务属一次性消费品,服务一经生产即被消费,具有不可储存性;有形产品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大多按严格流程和工艺生产出品,品质、型号、外型、性能等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而无形服务主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完成,不同的服务者即使经过最严格的挑选和培训,按照最严密的流程提供服务,也难免有不同的风格和效果,即所谓服务的差异性。如何克服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同步性、不可储存性和差异性,以保证服务品质的稳定、可感知和高评价,始终是服务行业面临的永恒难题。
三、物业管理产品是一种综合性、持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服务(续)1、综合性,物业管理服务不仅包括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而且包括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清洁、交通和公共秩序维护等内容;2、持续性,与一次性服务不同,物业管理服务的提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保证物业共同部位的长时间完好和共用设施设备的全天候运行;3、长期性,物业管理服务的持续性和更换物业管理企业的巨大成本,使得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一般较长,这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客户关系的改善;4、稳定性,严格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和物业产权变更的高昂成本,使得物业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客户(业户)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这一点在居住物业管理中尤为明显),服务群体的相对稳定,在使得物业服务企业必须长时间接受客户的监督和考验的同时,也有利于维系客户的忠诚度和契约的稳定性。除上述之外,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无形服务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四、物业管理产品是基于物业共有部分而提供的准公共性服务人类拥有建筑物的历史长达几千年,物业管理之所以在一百多年前才得以诞生,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背景下多业户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产生。当不同的业户共同拥有一个建筑物时,物业产权的多元化要求每一个业户分散自行管理其专有部分,共用设施的社会化却要求集中统一管理共有部分,近代物业管理正是为了解决物业产权多元化和共用设施社会化的矛盾应运而生的。因此,尽管我们认为广义的物业管理应当充分包容单一业户的管理服务活动,尽管我们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根据业户的个性需求进行服务的延展和创新,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物业管理的存在本源和核心价值——基于物业共有部分的准公共性服务。提供物业共有部分的准公共性服务,是物业管理的难点所在,也是物业管理的专业价值所在。认识物业管理的准公共性,我们就可以运用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当前物业管理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我们就不难理解物业管理收费问题的特殊性和产生根据,我们就不难理解目前业户大会和业户委员会机制的缺陷和症结。认识物业管理的准公共性,我们就可以领悟物业管理的外部性与城市管理的密不可分,进而认可政府公权对物业私权适度介入的必要和必然,我们同样可以减少行业自身定位和社会定位的偏差,理性接受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外在定位和价值评判。
五、物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必须辅助以管理的手段服务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或实现他人的利益而开展的工作,具有顺从性;管理则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约束或限制他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两种彼此矛盾和对立的行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得到了统一。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物业管理行业的准公共性,决定了不同的业户(客户)对物业服务具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偏好,个别要求和偏好可能影响多数业户的利益实现,为了满足多数业户的共性需求,就必须约束和限制少数(或个别)业户的个性需求和偏好,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就成为物业服务的一个特殊而必备的手段。同样,从物业管理的权利本源看,物业管理权来源于业户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并不具备传统所有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单个业户所有权的行使是受到有条件限制的,业户对专有部分行使所有权,不得妨碍建筑物的安全,不得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得破坏建筑物的外观;业户对共有部分仅具有按约定使用的权利,而不得以共有为名擅自占有、收益和处分;业户不得从事任意弃置垃圾、侵占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施放噪声和违章搭建等行为,限制业户滥用物权,约束少数业户的不当行使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为,是物业服务之中的“管理”内涵。从物业管理的权利让渡看,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约取得物业管理权,为实现合约目标,业户通常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物业服务企业有权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业户和物业使用人违反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业户委员会或者业户实施妨害物业服务企业对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和业户共同生活秩序进行服务和管理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这同样印证了物业服务中管理内容的司法判断。
六、物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受制于建设单位和业户的素质物业服务目标的客户表述就是业户满意,而实现业户满意的前提条件是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物业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物业服务企业的素质,但很大程度上受到建设单位和业户素质的影响。首先,物业管理是在物业硬件设施基础上的软性服务,物业硬件设施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物业服务的顺利开展,而开发企业的素质决定物业设施设备的品质,很难想象在低水平的开发建设基础之上实现管理服务高水平的可能性;其次,物业管理环境与业户(客户)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高度重叠,业户(客户)使用物业的文明程度和对公共管理规则的遵守程度直接影响物业服务的效果,很难想象在缺乏高素质的业户配合之下实现管理服务高水平的可能性。高水平的物业服务是由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任的开发建设单位和遵守公共道德的业户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可以称之为“物业管理服务的互动性”,也可以称之为“物业管理三方决定论”。既然物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受制于开发建设单位的素质,行业主管部门就要从源头上规范开发建设单位的行为,这是《物业管理条例》对“前期物业管理”作出专章规定的主要理由,而承接查验制度的全面落实,则是明确开发建设单位责任和减少开发遗留问题的基本手段;既然物业服务目标受制于业户的素质,物业服务企业在承诺服务指标时就应当更多考虑业户的配合程度,更多地从过程标准和客观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在结果标准和心理标准的约定上采取审慎的态度,同时对个别业户的败德行为进行及时充分的披露,以规避不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并争取多数业户的理解。“物业管理三方决定论”还可以提醒我们:物业服务企业在进入物业服务市场时,应在综合考量开发建设单位和业户素质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选择。
七、物业服务企业是人合公司,而非资合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本物业管理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业服务企业户要是通过投入提供服务的劳动力来生产产品(服务)和创造产值(服务费);二是劳动力成本在物业服务总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一般达到50%-70%)。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表明资金这一生产要素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并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分析大多数赢利的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数据,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40%-50%以上,而且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与企业的资金投入并无直接相关,多数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并无更多的增量资金投入,注册资本的投入也大多数为了满足资质评审和证明风险承担能力的需要,这同样表明了物业服务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对资金的需求和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而,从本质上看,从事常规业务的物业服务企业是人合公司,而非资合公司。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合特征,决定了物业服务行业对劳动力成本的涨落极为敏感,今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物业服务行业普遍面临的沉重压力即是佐证。在包干制收费模式下,成本控制,尤其是作为可变成本的劳动力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合特征,是物业服务酬金制收费模式的理论依据,实施真实纯粹的酬金制收费模式,有利于转移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薪酬负担,消化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确保企业收益的稳定性。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合特征,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主动性,货币资本没有人力资本的推动无法运转,是不能保值、增值的。在物业管理行业中,人力资本主要是指高端的技术创新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他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在物业管理企业中作为一种资本存在将导致企业治理结构发生变化,使传统的“谁出资谁拥有企业”的产权理论得以修正。因此,树立人力资本在物业管理行业中核心竞争力的地位,不仅有利于认识物业管理师制度的重要性,而且有利于明晰以高层管理人员持股为特色的现代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
八、物业管理活动是建立在等价有偿基础上的市场交易行为尽管我们认识到物业管理服务的准公共性,尽管我们把握了物业服务的管理手段,尽管我们注意到物业服务目标的制约因素,尽管我们强调物业服务中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但是如果忽视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商业特征,那么以上所有的分析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物业管理是建筑物管理市场化的产物,物业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在等价有偿的基础上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和业户之间的公平交易,物业服务企业的商业性和物业服务行业的市场化是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重视物业管理活动的商业性,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应以获取商业利润为基本价值追求,利润是维持企业生存的食粮,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营养,是证明企业实力的标志,是回报企业客户的基础。一些依靠开发建设单位的补贴支撑的物业服务企业,不仅存在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市场的嫌疑,其从属性的企业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矮化了行业地位,而且其自身最终也将不堪重负难以为继;一些不顾成本地提供所谓超值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其做法不仅扭曲了物业管理价格机制,违反了等价有偿的市场化本质属性,而且其误导市场的恶果也将最终殃及自身。重视物业管理活动的商业性,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提高品质,树立品牌来做大企业的外部边界,做小企业的内部成本,扩大企业利润来源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物业管理活动的商业性,就要求明确物业服务企业自由缔约和自由竞价的市场主体地位,减少政府对物业服务价格的过度干预,赋予物业服务企业足够的自主定价的权利;放弃以往强加和转嫁物业服务企业各种不合理负担和责任;减轻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改变长期以来以刚性法律规则和行政监管为主导的调控手法,挖掘行业自律和商业伦理的独特价值。
讨论题1、综合上述物业管理行业的八大特征,我们可以概括出构成物业管理行业根本属性有哪几大基本要素?
物业管理行业根本属性的六大基本要素:综合上述物业管理行业的八大特征,我们可以概括出构成物业管理行业根本属性的六大基本要素:一、主体:物业服务企业二、客体:业户(客户)三、对象:物业(不动产)四、方法:管理手段五、性质:准公共性服务六、目标:商业利益。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物业管理的行业本质,是一种物业服务企业从事的以物业(不动产)为基础,以业户(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准公共性服务为核心产品的商业活动。
第二节物业管理收费的费用构成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2.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3.绿化管理费.4.清洁卫生费.5.保安费.6.办公费.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8.利润.9.法定税费.
第二节物业管理收费的费用构成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指人员的费用,包括基本工资,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加班费和服装费,不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的奖金(奖金是根据经济效益从盈利中提取的)。人员费用的测算根据所管物业的档次、类型和总建筑面积先确定各级各类人员的编制数,然后再确定各自的基本工资标准,计算出基本工资总额,再按工资总额计算各项福利提取的数额,汇总为每月该项费用的总金额,最后再分摊到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上。(1)基本工资:根据企业性质并参考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确定。(2)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由企业确定):包括福利基金(如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工会经费(如按工资总额的2%计算)、教育经费(如按工资总额的1.5%计算)、社会保险费[包括待业保险(如按工资总额的1%计算),医疗保险(如按工资总额的6%计算)、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如按工资总额的19%计算),住房基金(如按工资总额的6%计算)(含住房公积金)]等。(3)加班费:按人均月加班2天,再乘以日平均工资计算。日平均工资按每月22个工作日计算。(4)服装费:按每人每年2套服装计算。其服装标准由企业自定。计算出年服装费总额后再除以12个月,即为每月服装费。
2.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包括:(1)公共建筑(如过道、门厅、楼梯及道路环境)内的各种土建零修费;(2)给排水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3)电气系统设备维修保养费;(4)燃气系统设备维修保养费;(5)消防系统设备维修保养费;(6)公共照明费;(7)不可预见费;(8)易损件更新准备金。不包括:●业户拥有房产内部的各种设备、设施的维修运行、保养与维修费用;●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电梯的运行、维修费用;●冬季供暖费;●高压水泵运行、维修费用;●公用天线保养维修费;这些费用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现行规定和标准分别向产权人和使用人另行收取。
3.绿化管理费:指小区环境绿化的养护费用,包括:绿化工具费、劳保用品费、绿化用水费、农药化肥费、杂草清运费、景观再造费。4.清洁卫生费:包括清洁工具、劳保用品、卫生防疫杀毒费、化粪池清掏费、垃圾外运费和清洁环卫所需之其他费用。5.保安费:对封闭式小区公共秩序的维持费用。不是封闭式小区不能收保安费。包括:保安器材装备费(保安系统、保安器材等);保安人员人身保险费(如每年投保2万元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费率为4‰);保安用房及保安人员住房租金(如保安用房按每人8平方米计算,住房月租金为8元/平方米)。6.办公费:交通费(车辆及保险维护费用)、通讯费、低值易耗办公用品费、书报费、广告宣传社区文化费、办公用房租金(含水电费)、其他杂项等。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固定资产包括: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办公设备、工程维修设备、其他设备等。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一般为5年。8.利润:利润率按各地物价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普通住宅小区平均利润率不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为上限。
9.法定税费:法定税费指按现行税法物业管理企业在进行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应缴纳的税费。物业管理企业享受国家对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应缴纳的税费主要是两税一费(代收代缴部分不计征)。(1)营业税:按企业经营总收入的5%征收;(2)城市建设维护税:按营业税7%计征;(3)教育附加费:按营业税3%计征。以上9项费用即为费用构成,测算出来后全部相加就是公共性服务费用。如果一个住宅小区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只靠物业管理收费维持运转。则每户收费标准即为前9项之和再除以总建筑面积和12个月,即得出每月每平方米应交金额。如果小区还有多种经营收入可以补贴到物业管理收费中,如有小区配套公建房出租收入、停车费收入、维修养护专项基金利息的补贴等,则先测算出其他收入补贴到每月每建筑平方米的数额,再用总费用扣减,结果即为每户应交物业管理费。举例:如果经过上述9项费用测算,小区公共性服务费用为2元/平方米,如果小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则为了维持小区正常物业管理运转,每户需按2元/平方米交费。如果小区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并且补贴到物业管理费大概为1.2元/平方米,则住户每月实际交纳物业管理费为(2-1.2)=0.8元/建筑平方米。由此看来物业管理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多渠道筹集资金,是降低物业管理收费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商业经营管理同一般的物业管理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包含后者的全部内容,而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这个概念在大多数地产界同仁中都有些混淆,其概念也是模糊的。物业管理公司达不到预想的管理效果,而开发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商业地产的开发过程。所谓隔行如隔山,同其他业态的地产产品相比,商业项目开发更具专业性,涉及的利益方更多,包括发展商、管理商、投资者、经营者及消费者,是一种建立在多种专业平台上的经营行为。从商业地产的特点来看,它是长线投资,需要有长达几年的市场培育期,无法在短期内回收资金(国际上大多是这种形式),因此资金回收和市场培育的矛盾是商业地产发展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在合理周期内回收资金,即采取何种经营方式的问题。根据经营方式来决定对后期商业管理的需求。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同组合方式,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有多种:1.卖散经营(只售不租,出让产权)2.持有经营(只租不售,开发商掌握产权)3.租售结合(开发商掌握部分产权)4.整体经营(不租不售,开发商同时掌握着所有权和经营权)5.联营经营(以物业为股本,成立专业商业经营公司,合作或合伙经营)6.以物业与其他人共同建立商业经营公司,专门经营其开发的商业物业,并以租赁的方式从其手中租用他的商业物业,同时享有租赁收入、合伙经营收益、物业增值三部分利益。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其中,第一种经营模式,即“只售不租,出让产权”的模式,是旧有商业形态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开发商能很快回收资金,但非常不利于商业项目整体形象和品牌的塑造,不利于后期的统一管理和经营,特别是在房地产大势萧条的今天,恐怕极难付诸实施。对于中大型商业项目,“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能有效保障投资者和商家的利益。经历商业地产发展的几次变革,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把能否做到“统一管理和经营”作为选择商业项目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最为盛行的“产权式”经营模式,即由开发商将商场分割成若干独立产权的铺位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不直接参与商场经营,而是通过发展商或第三方公司整体委托品牌经营商进行统一经营。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投资者只拥有物业的所有权,而不拥有经营权。由经营商通过商业运作,将开发商、所有人与经营者高效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得其利。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上述的模式,降低了置业门槛,但是对开发商的实力,特别是后期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强有力的商业、物业管理服务做支撑。借助后期专业的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有效解决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业权分散与经营场所统一管理的矛盾,即所谓的二元消费主体间的矛盾。商业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地产正在面临非常关键的转型期;转型时期是商业形态、商业模式最丰富、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1.商业地产的同质化严重,项目缺少前期市场调查和策划,造成商业供应总量过剩,结构失调,存在结构性缺口。2.缺乏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现有商业项目功能普遍比较单一,注重购物,但忽视综合功能的开发。3.具有城市代表意义的主题商业街还未形成。含有丰富文化的,才具有生命力;一个商业项目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就是这个商业项目最为核心的竞争力。4.发展商重开发而轻经营,经营方式落后。5.缺乏专业的商业管理,商场服务体系欠完善。通过对商业市场、消费者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的商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与商业地产开发所处的起步阶段分不开。现阶段发展商对于大型商业项目的开发前景和实际操作把握还远远不够。甚至是对商业地产的了解、对风险的估计、对商业地产的本性认识以及对项目的招商、管理重视都还不够,由此造成潜在风险巨大。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中来调整我们的开发行为。因此,在进行大型商业项目操作的时候,除了注意准确把握项目市场定位,走差异化路线,填补市场空白,注意把握现代与文化继承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发展商加强对商业项目的本性的把握,选择最佳的经营模式,加强后期经营和管理,完善服务体系。要看到07年商业地产市场的火爆只是销售的火爆,而不是商业市场运作的成功表现。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经营管理能力是目前国内商业项目的开发主体最为忽视或者头疼的问题。经营性商业项目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户的租金。租金的支付者,是创造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力量。商业项目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商户去创造收入,简而言之,就是提高每一平方米商业面积的赚钱能力。这就是商业项目经营管理的价值所在,也是商业地产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量的商业项目存在“为招商而招商”的倾向,商户组合缺乏竞争力和协调性,开发商为了招商指标,不能全面考虑商户的组合,为未来的经营管理也带来了隐患。商业项目的定位、规划、招商和经营管理是一个整体,要全盘考虑。
第三节、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其次,在目前的商业地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着物业管理指导下的“商业管理”体制。目前,大多数的开发商把眼光盯在了前期的开发上,地产公司通常会采取将开发好的商场直接出售给中小投资者,出租给零售商的做法,实行的是物业管理指导下的“商业管理”体制。开发商重视的是商场有多少面积出售了,由于出售方式的存在,使得发展商把目光从长期拉向了短期,盯到短期利益上,这无疑与商业项目依靠持久经营而获取动态收益的经营原则背道而驰。要做持久的商业经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商业物业的管理。物业管理是指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对物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尽量使物业保值或升值。指各类有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房屋及附属、市政及毗邻场地等。如住宅办公楼、商场、游乐场地等;只负责管理不参与各项经营。物业管理人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按照法律和管理合同,管理标准,行使管理权利和义务,对房屋及附属设施,周围环境实施一流的综合管理,为房屋使用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不受干扰,方便的居住或办公、营商、环境,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各项服务不参与各项经营。
讨论题商业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有哪些区别?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