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件PPT 18页

  • 311.50 KB
  • 2022-04-29 14:29:08 发布

《鱼我所欲也》课件PPT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我就会放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生命,是我所追求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我就会舍弃生命而求取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于:比。有甚于:有超过……的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追求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使用呢?莫甚于:没有什么超过……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保全生命的做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做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凭借这个方法就能生存,可是有的人不采用;凭借这个方法就能躲避灾祸,可有的人不肯采纳。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所以说,人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就是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有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丢掉它罢了。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吃了)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不吃)它就要死亡(饿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如果轻蔑的吆喝着给他吃,过路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它不会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得到妻妾的侍奉,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wéi)之;从前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如今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如今却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而接受了它;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们的本性。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一 以生活常理为喻鱼VS熊掌熊掌生VS义义→→}舍生取义?比喻论证所欲所欲甚于生者甚于死者莫甚于生者莫甚于死者→→→→不苟得不避患得生避患不择手段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反面人皆有是心贤者能勿丧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正面举例人皆有是心不辩礼义接受万钟反面举例失去本心可悲可耻亦不可以已乎人该保有本心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为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