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3-01-03 07:30:0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高中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学雷锋手抄报图片高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雷锋的小故事 1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2
在部队里,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帮助同班战友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每逢年节,雷锋想到服务和运输部门最忙,便叫上同班战友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帮着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议。不少同学不解,问雷锋为什么做好事这么难雷锋朴实地说:“做好事就不要计较别人说什么,只要对人民有益,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3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4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5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
,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6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抗洪抢险 1960年8月,抚顺地区天气骤变,接连几天,暴雨倾盆,酿成了洪水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 当时雷锋正在生病,考虑到雷锋的身体情况,连长决定把他留下值班。“我不要照顾!”雷锋坚决请求跟部队一块走,来到了上寺水库。当晚,眼看水就要漫过大坝了,市委防汛指挥部决定连夜开掘溢洪道,雷锋完全忘了自己的病痛,和战友们一起,在溢洪道里趟着过膝深的泥水,顶风冒雨挥舞铁锹,恨不能一锹挖开溢洪道。他挖呀挖呀,突然,
“哗”的一声响,坝上一大片黏土被暴雨冲垮下来,砸了雷锋一身,手中的铁锹也被打掉了。雷锋弯下腰去找锹,没有找到。没有锹,他就用手挖泥,挖一块往上甩一块,一气干了很长时间,雷锋才觉得手指阵阵作痛,到微弱的灯光下仔细一看,手指被磨破了,渗出了血。身边一个同志要他去找卫生员,他说什么也不肯去。情况太紧急了,开掘溢洪道刻不容缓,这点轻伤怎能下火线!“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雷锋一边干一边唱了起来。 经过7天7夜连续奋战,咆哮一时的洪水终于被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战士驯服了。 感言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雷锋个人思想行为的反映,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明的可贵品质,凝结着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的创新性实践。雷锋身上孕育着的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拼搏奉献、艰苦奋斗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以及舍己为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思想情操,将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