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85 KB
- 2023-01-03 07:31:0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各类立秋手抄报图片 立秋在古代是一个迎接秋天并举行祭祀的一个节气但是事情上立秋并不是秋天的节气立秋还是夏季的一个节气还是在很炎热时候的一个节气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在古代是一个迎接秋天并举行祭祀的一个节气但是事情上立秋并不是秋天的节气立秋还是夏季的一个节气还是在很炎热时候的一个节气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 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