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2-04-29 14:24:00 发布

最新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直角画直角课件PPT.ppt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直角画直角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一)复习旧知()()()顶点边边你还记得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这些图形中有角吗?(一)复习旧知 二、认识直角这两个角都是直角。用三角尺量一量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二、认识直角你会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三、画直角你知道怎样画直角吗?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40页“做一做”第2题。第44页练习八,第7题。 中医病象观察与护理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陈炳 体位正常人的体位,不论是坐、卧或站立,都有一种自然的姿态,反乎此种自然姿态的出现,必定有一个产生这种病态的病理原因存在,而体位的病态现象和诊断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中,这种观察方法,属于四诊中的望诊范围,临床上非常重要。体位的病态,主要而常见的有如下这些: 1.倚息不得卧现象:平卧则胸闷难忍,甚则窒息欲死,因此必须倚着床壁而卧,这种现象叫“倚息不得卧“。原因:大部分由于哮喘而发生,有时咳嗽剧烈的患者有此种现象,假使同时有目直视,大汗出,甚至汗出如油如珠,则属危象。护理措施:1卧床上用靠背架2注意室内通风,但又必须防止病人感冒。3如非哮喘病人或咳嗽病人忽然发生此种病象时,应报告医师处理。4如见喘息不得卧,汗出如油如珠时,应即迅速报告医师处理。 2.踡卧现象:两膝抵肘而卧。原因:如同时有恶寒脉微细者,大半为少阴虚寒症现象,如病人素来习惯此种卧态者,不属病理现象。护理:1注意病人保暖,予热水袋及加被褥。2一般病人,忽然发生此种病象时,应报告医师并随时作出护理记录。 3.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现象:头向后仰,脊椎弓起,腿脚强直而向后翻,腰背部不能吻合床褥。原因:多半由风热引起,痉病(脑膜炎及破伤风等)重症,多有此现象。预后大都不良,为危重之病象。但在儿科病例中,一般高热时也可有此种现象发生,热退或减,此现象即消除,预后常用良好。护理:1腰背不着席处,垫以棉枕。2病者忽然发现此症时,应立即报告医师。3在某些小儿病例,经医师同意下,可用“针灸疗法”。 4.立则震颤现象:站立则两腿震颤,摇摇欲仆。原因:久病体虚及发热患者均有此现象,由气血不足或热甚生风所致。护理:1应立即令卧床休息。2高热病人忽然自行下床起立摇摇欲仆者,应考虑其有无神志不清现象,可从言语对话中试探,并报告医师。 二、动态动态指人身肢体的各种动作,人身动态,正常人应该是有意识的,病态的动态,一种由神志错乱,失却意识力量而产生,如“狂乱症”;一种是意识虽然存在,而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来加以控制的,如抽搐。这也属望诊范围。 1.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现象:循衣摸床,病人用一手或双手循着衣被床边的一种摸索动作。撮空理线,手指向空中撮弄,或双手摆弄,如理线一样,病人虽然不全昏迷,而问之不能答出动作之用意。原因:这都是一种病人神智散乱后的表现,多半是在病势垂危前发生,这种病象一出现,大致是接近死亡了,如湿温(肠伤寒之类)、风温(肺炎之类)病势垂危前多有此象发生。护理:1发热病人或其他重病,一发现此象时,应即报告医师;2进行特别护理。3注意病人大小便失禁。 2.摇头鼓颔现象;患者频摇其头部,或同时频频将两腮鼓起。原因:大半为风痰热所引起,高热病人尤其是小儿,可发生此种病象,有时为发痉或发抽搐之先兆。癫狂的病人亦可发生。护理:1发现此种病象,应进行记录。2小儿病例,更应作发痉或抽搐护理之准备,应将此象重点交班。 3.四肢颤动现象:手足单侧或全部不能自制或显著的颤动。原因:风痰或虚弱病人均可发生,高热病人亦有此现象,为热盛生风之先兆,可能发生痉劂,久病发生此象,为气血大虚。另则中风病后,亦可遗留此症,大都一侧或一手一足,或同时有半身不遂。酒客亦每有此象(慢性酒精中毒)。护理:1发热病人,忽现此象,应考虑发痉之护理准备,同时及时报告医师。2其他病例,应注意跌仆。 4.咬牙切齿现象:患者频频咬牙切齿,甚则发出响声,有时患者面容呈苦笑状。原因:风热所引起,大都属阳明风热,高热而大便闭结时,往往出现此象,神志多呈半昏迷状态。仅在夜间发生者,大都是小儿,可能由蛔虫病引起,大人则属胃热而大便有闭结状况者。护理:1发热病人,应注意咬碎舌头,必要时用硬棉卷置于齿间预防之。2大便闭结病人,在医师同意下,可进行猪胆汁或白蜜(甘油亦可)灌肠。 5.梦游现象:在入睡后,忽然无意识的起床,进行各种动作,甚或外出遊走,或又返归入睡。原因:由心血虚或痰邪引起,或从小即有此症,或青年、中年忽得此症,一般健康状况正常,有时在发梦遊的第二天,精神饮食较差。护理:1在值夜班时,如发现病员起床,有较特异之动作时,应考虑是否梦遊症发作,可向病员反复问话,如属梦遊症,大多问之不答,或所答非所问,此时应用语言唤醒之,劝其入睡,并继续注意其是否再行起床。2对患者有梦遊症可疑时,以后在夜间应注意其行动,特别预防其外出,以免发生意外。3对严重的梦遊症,不易唤醒时,可用“通关散”少许纳入病员鼻中取嚏。如再不醒转,可用粹法。一般在病员醒转后,饮以开水,再安慰入睡。 三、舌苔总的说来,舌苔的病象,大致由外邪犯在胃肠而引起,如湿温及某些外感病,每每可从舌苔的颜色,来辨别病的浅深。舌质的病象,大致由血脉藏器有了病变而引起,如舌质红绛,是热邪犯入血分的特征;舌紫或青,多半由于心脏、或肺脏有了严重的病变。舌的运动有了障碍,则因脾虚、肝风、阴枯或痰浊阻滞经络面发生。 护理工作者,在观察舌的病态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对发热病人,应特别注意舌苔的变化,在病人早上未洗脸刷牙前,进行观察,记录其颜色及薄厚程度,并作逐日比较,有特殊情况时,随时请医师观察。2一般较重病人,发现有舌蹇、舌强、舌战等情况时,应随时报告医师。3哮喘及心脏病等,发现舌质有青紫现象时,应向医师会报,当然,在舌质有此病态时,大半唇口也发现青紫。4一般病人,舌上发生小的溃疡疼痛时,护士可给予“绿袍散”涂搽。5一般发热病人,在医师未查房前,应禁止病人刷舌。 四、语言观察语言的病象,应注意语言的音调、节奏乃至语言词句的内容意义。声低息短的语言,是气虚体弱的表现。洪亮高亢音调,大抵身体壮实或由热盛而引起,如狂乱病人的“登高而歌”。沉闷的音调,声如从瓮中出,则属风邪闭肺,如感冒病人,多有此象。语言失去正常“节奏”,若断若续,大抵由风痰阻滞舌根,中风病人,多有此象,语无节奏,喃喃不休,为神志不清病人的现象,如发热病人语无伦次等。护理方面应重点注意如下这几种: 1.谵语现象:病人神志不清或呈半糊涂状态时,独自语言,语言内容,或近事实,或不合事实的妄言,如见神见鬼等,问之或能对答,对答的内容也多半是不近情理的,甚至完全不能对答。原因:大抵是实证热症引起,如高热病人,每发现谵语,高热而大便闭结的病人,更容易发生。护理:发热病人发现谵语,应报告医师,并特别注意狂乱病象的发生。2谵语病人,大半神志不清或半糊涂状态,对这种病人,不宜多事问询及和他谈话。3谵语严重病人应作特别护理。 2.郑声现象: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发出声音有些病态,和平日不同,问话时一样的可以对答,似乎神志清楚,而稍停仍喃喃自语,此种语言,大抵是声音低微的。原因:大多属虚,与谵语属实者不同,神志不能自主时有此现象。在临床上,发热病人发生此象,大抵不久就会循衣搭摸床、撮空理线。此外经年累月喋喋不休为癫症。护理:1发现此种现象,应立即向医师传报。2必要时应特别护理。 3.梦呓与梦魇现象:入睡后自言自语,或语言清楚,或含糊其辞。此为梦呓。甚则但唧唧哼哼,患者目呈半开状表情有时异常苦闷。此种情况属梦魇。原因:梦呓、梦魇大抵属肠胃有热,大便习惯闭结者有之,但心气不足者(如神经官能症之类)亦有之。护理:1轻微之梦呓,当时不必唤醒,可嘱病人每晚入睡前用凉水漱口五、六遍,有时可减少梦呓。2严重梦呓,可以唤醒,并给予开水饮之。3有梦魇情况时,必须唤醒,唤之不醒,再轻轻推摇,如再不醒,可用焠法,每在人中焠一炷炎即可甦醒,醒后应扶之起坐片刻,给予开水饮之,再行安慰入睡。 五、体温体温之病象,包括体温升高与体温不足,同时包括了患者自觉的寒热感及他觉的皮肤的冷与热。对体温升高之病人,应注意开始发热之时间,及发热前是否有恶寒,恶寒与发热时间比较,孰长孰短,退热前是否有汗,出汗透不透。又应抚摸其周身皮肤,何处独热,或何处独冷(如湿温的病人腹部独热而足独冷)。对体温不足的病人,应注意其是否有自觉的畏冷,再摸触其皮肤,是否有四肢厥冷,厥冷的程度如何,但手指足趾发冷,还是冷至肘膝,指甲是否有青紫现象,例如一般慢性病人,面色苍白,体力非常虚弱,体温常不足,每每容易发生厥冷,如不能及时注意处理,很可能发生虚脱甚至死亡。 在某些发热病例,出大汗后往往出现全身皮肤厥冷,甚至冷如石板,这种现象,似乎可怕,但看其神志清醒,脉象和缓,病人亦不觉有何痛苦时,可无大关系,只需注意病人安静,多饮开水,并加以适当的被褥保暖即可。这种肤冷现象,有时可能持续达一周之久。测体温并不升高,而病人自觉发热的现象,应注意是否有手足心独热,或有颧赤,这种手足心独热颧赤如痨瘵的患者,有时测体温并不高。 中医对不同的发热现象,有如下这此名称:1但热不寒:病人单是发热,而没有恶寒的感觉,如风温、温疟。2寒热往来:先寒后热,发作有一定的时候,如疟疾。3潮热:每日下午五六时即发热,如潮水之有定时而来,如痨瘵。4五心发热:手足及心窝(剑突下)发热而他处不热,甚至测体温并不升高,如痨瘵,有时小儿停滞(消化不良),也有此种现象。 5腹部独热:全身发热,而腹部比他处更热。如湿温病及内有宿滞郁积的发热病人也有此象。6热多寒少及寒多热少:发热的时间比恶寒的时间长叫热多寒少,相反的叫寒多热少。从这个病象可鉴别病情的偏寒或是偏热。如疟疾的辨证,很重视这点。7恶寒发热:病人一面恶寒,一面发热,依然要用被复,叫恶寒发热,如感冒。8先寒后热与先热后寒:先寒后热是一般发热病人的规律,也有先发热而后又发生恶寒的。 中医对不同的恶寒与肤冷现象,有如下这些名称:1恶风与恶寒:两种都是患者自觉寒冷的一种现象,恶风比恶寒轻,恶寒虽不当风,静坐室内也自觉寒冷,恶风则在室内不觉寒冷,在室外或卧时动摇则感寒意。一般轻微的感冒,多有恶风感,稍重则有恶寒,恶寒大抵为发热的先兆。恶风和恶寒,都是表症的特征,但是单纯恶寒而不发热的,又属里虚寒病的表现。2寒战:全身战慄,牙齿叩击作响,面色苍白,如疟疾发热前的寒战。 3四肢厥冷:四肢皮肤温度与全身温度不相称,四肢冷如冰。有身发热而四肢厥冷,与不发热而四肢厥冷之分,四肢厥冷又应注意其厥冷的程度,如但指尖冷,冷至踝腕,冷至肘膝。4肤冷:全身肌肤厥冷,甚至摸之如屍体样的发冷,大抵见于大汗后。5背冷如掌大:病人但觉背心有如掌大一处特别畏冷,大抵见于痰饮病(如慢性气管炎之类)。 护理对体温变化之病人,注意事项如下:1一切体温升高病人,均应卧床休息避风,轻微的发热病人,则应禁止外出及避风。2对高热病人,应随时注意其精神状态,如发现神志不清,有谵语等,应随时向医生报告。3高热病人,除极少数例外(经医生同意),一般不饮用冷开水或水果。4高热而神志不清病人,应用护架,必要时进行特别护理。 5寒战及恶寒病人,应注意保暖,给予热水袋。6如系传染病,应参照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处理。7病人有肤冷状况时,应特别注意室内安静,并随时注意脉象。有微细状等情况时,必须随时汇报,同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有烦躁不安,或极度萎靡时,也应及时汇报。8湿温病人久热不退,而突然发现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时,为病邪陷入血分之危象(如肠穿孔之类),应立即向医师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