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00 KB
- 2022-04-29 14:37:4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绩效评价实务操作流程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杨彬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第四部分:实务案例绩效评价操作流程大纲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1)1.概念: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2.要素:主体、客体、方法、指标、标准,核心要素是评价的指标和标准。①主体: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是使用财政资金的主体,因而也是绩效评价的主体。②客体:是各项财政资金,即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及其他资金。即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财政资金,以及由此带动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比如,一个项目、一个单位)。③方法、指标、标准将在后面详述。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2)④评价结果:评价报告是评价结果的集中体现,在报告中,评价结果主要体现在评价等次和问题与建议两方面。评价等次有四种: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绩效评价的实质: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它包括以下要素:①该不该办这事?(目标)②花多少钱办?(预算)③是否值得?(评价)返回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国内)2003年,财政部教科文司率先对中央教科文部门7个项目资金进行试点,相应制定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2004年财政部又扩大到11个试点项目;2005年5月,财政部预算司又印发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8月,财政部财预〔2006〕406号《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对各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出要求: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国内上海操作相对比较完善,但全国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库尚未建立,指标体系需根据各项目自身设计。广东、江苏、湖南、河南、云南、北京、黑龙江和大连等10多个省、市,相继开展了绩效评价。湖北省今年开始引入竞争性分配概念,正式启动绩效评价,处于摸索性阶段,指标体系需要根据不同项目重新设计,评估师事务所比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得早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评价对象2.成立评价工作组3.下达评价通知(二)实施评价阶段1.资料审核2.现场和非现场评价3.综合评价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三)撰写报告阶段1.撰写报告2.提交报告3.归档存查(四)评价结果应用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返回)评价结果应用上报评价报告建立工作档案确定评价对象成立评价工作组制订评价方案下达评价通知确定评价机构收集基础资料评价资料分析评价人员打分形成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成立专家组内部评价组委托中介机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听取介绍审查工作流程图
一、确定评价对象1、目前评价对象:主要侧重于项目的支出。部门(单位)财政支出由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组成,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按编制与定额安排,项目支出是用于各项事业发展的支出。2、财政部门评价项目选择方向:(1)选择实施绩效存疑的项目;(2)带着找问题的眼光去选择项目;(值不值)(3)选择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领域或社会关注度高、领导重视的项目;现阶段倾向于领导所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4)影响项目后续补助政策的项目;(分期拨付)(5)侧重选择经常性、阶段性项目;(频繁比重大)(6)兼顾部门、项目的覆盖面。
二、成立评价工作组1.评价工作组组成:确定评价项目后,应联合有关部门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工作组成员应紧紧围绕评价目标选取。2.评价工作组职责:负责整个评价工作的组织指导,确定评价机构、制订或审定评价方案、审核评价报告等。(返回)
三、确定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三种形式:1.内部评价组:由项目单位或主管部门内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2.评价专家组: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可在当地的绩效评价专家库中选取,也可从上级绩效评价专家库中选取,对于重大项目的评价,选取时应考虑当地人大、政协及相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参加;应考虑专家的人员结构、明确分工。(分项目专家和财务专家)3.中介机构: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应在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中选择,中介机构也可组织专家组开展评价。返回
四、制订评价方案(总)前提:充分了解资金使用实际情况,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制订评价方案:评价组织机构或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规范,针对评价目标,拟定评价工作的具体评价方案,主要内容有: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选取评价方法、工作时间安排、准备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方案设计后,要经评价组织机构的所有成员讨论或选择合适的咨询专家,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评价方案。制订评价方案主要内容:(一)评价依据(返回流程)(二)评价方法*(三)评价指标*(四)评价标准(五)时间安排等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依据评价依据:1.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与评价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项目立项申报有关资料。(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3)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4)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5)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6)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7)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例如对于一项水利防洪工程的绩效评价,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工程的各项设计审批文件、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等资料。(返回)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依据2.上述所列内容为评价依据的大致内容,具体评价时应结合具体对象的实际情况。3.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以客观的、可测量的绩效指标来表示的项目绩效水平,包括用量化的标准、数值或比率表示的目标,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填报。特点:事前制定,可测量,体现目标群体需求。(就是申报项目时的伟大蓝图)4.应作为绩效评价报告的附件。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财政支出评价过程中应该采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实施评价的过程是各种方法的交叉、综合使用的过程。1.目标比较法:指通过对财政支出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从而评价绩效的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对部门和单位的评价以及周期性较长项目的评价。是我们目前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2.成本效益法:又称投入产出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绩效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财政支出评价,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2)3.因素分析法:指通过列举所有影响成本与收益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成本效益法的延伸,最终也是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进行评价的。4.历史比较法:指将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时期的支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绩效的评价方法。5.横向比较法:指通过对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地区或不同部门、单位间的支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绩效的评价方法。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3)6.专家评议法:指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价;专家们在通过实地勘察、查看项目资料,充分了解掌握项目情况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给相应的指标计分。→专家的独立性、工作时间、主观判断和情绪、尺度的限制7.问卷调查法:又称公众评判法,指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收集、分析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方法。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要求项目要有一定的认知度。在一些公共服务、公共投资项目上可设置目标群体满意度或公众满意度指标来评价绩效。8.询问查证法:指评价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会谈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了解评价对象的信息,从而形成初步判断的方法。该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是其他方法应用的基础。返回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的直接反映,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载体,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量化手段。设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至关重要。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1.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2.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3.为完成绩效目标安排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支出的合法合规性、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4.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加强管理的制度、措施等;绩效评价指标是评价内容的具体体现,评价内容是指标设置的基本依据。
设计评价方案-评价指标-91号文件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具体指标实际支出情况组织管理水平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可持续性影响资金落实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业务指标财务指标基本指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财政部门可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完善基本指标,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评价组织者和评价机构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包括派生)具体指标,来充实和完善指标体系。★相关要求(具体项目评价时需考虑因素):1.系统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注意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内容。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2)2.重要性:根据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设置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对于重要的指标,应进行适当细化和分设,并在分值(权重)上加以考虑。3.相关性:绩效评价指标应与主管部门和单位的绩效目标密切相关,与绩效的基本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因为容易收集就使用,例如某一项目的投入或产出的衡量相对容易,但如果与项目成果目标的相关性存在问题,单纯的投入指标或产出指标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项目的实际影响。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3)4.可行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又要考虑现实条件与可操作性。评价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这就要求指标在满足评价目标的前提下要尽量精简,减少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选定的指标应承载尽可能大的信息量,从而可以降低指标信息收集的成本。如目标完成程度和效益指标之间,设置指标时就应注意重复的问题。(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4)5.其他考虑因素:首先,所选指标在评价内容的度量上要具有精确性,不能模棱两可,能量化的指标应尽量予以量化;其次,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后的满意度,应设置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广泛征求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再次,选出的指标应具有可监控性,即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的修饰。最后,在设计指标时应当多征求多方意见。♂设置指标时就需考虑:数据来源、是否有代表性、收集方法、谁来收集、数据成本、收集难度、如何使用、谁来使用。(返回指标设置)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1)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是指在一个指标集合体中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每项指标的权重,应根据各项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运用规定的方法在总范围内分配。一般满分为100分。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2)分值如何分配?在无明确规定的前提下,一般采用专家经验判断。专家打分常用的方法有平均法、德尔菲法。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3)选用平均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做法是由相关专家和从事财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者,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独立将100分总权数分配给各项指标,然后综合分析专家的意见,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专家之间没有交流,取平均结果)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征询调查,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交流意见,经过几次的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将会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专家之间交流互动,取公认结果)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4)专家1专家2专家3专家4专家5专家6专家7平均分经济效益40%50%30%20%15%10%20%27.8%社会效益30%25%20%30%15%5%30%22.1%政治效益30%25%50%60%70%85%50%50.1%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所谓标准,是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尺和准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测算而得出的标准数据”。评价标准的基本类型:目前财政支出的评价标准一般有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四种。1.计划标准:是以事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预计数据作为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标准。计划标准的作用是通过将实际完成值与预定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并达到评价目的。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计划标准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支出行为所处阶段不同,其计划标准也有所不同。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2)2.行业标准:是以一定行业许多群体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和制定出的该行业评价标准。注意:行业标准建立在基础数据较为完备的前提下,需要以强大的数据资料库做支持才能得到充分应用。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数据库建设刚刚起步,比如有些单位开始制定财政专项资金数据库。基础教育评价中需要使用的“生均培养成本”、“毛入学率”等指标标准值无处可寻。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3)3.历史标准:是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同类部门、单位、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各类指标的平均历史水平作为评价的标准。也可以是上年实际数、上年同期数、历史最好水平等。由于历史标准有较强的客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广泛应用。注意:运用历史标准的基本假设是现行评价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历史标准所涉及的那段时间的环境大体一样。如果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者持续不稳定,则不适宜采用历史标准进行评价。实际运用时也要对历史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4)4.经验标准:是根据长期的财政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管理实践,由在财政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在经过严密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有关指标标准或惯例。比如国际上在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赤字规模是否适度,通常采用财政赤字占GDP比例(简称“赤字率”),一般公认的赤字率为不超过3%;经验标准适用于缺乏同业比较资料,尤其是缺乏行业标准时的绩效评价。即便两种标准同时可供使用,当行业标准不如经验标准权威性高时,为保证评价结果得到评价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也应当选择经验标准而非行业标准。
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5)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1.定量标准:通常是建立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按照资料的搜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应用分析三个步骤,对标准值进行测定。但目前使用中更多的定量标准是计划数。2.定性标准:是定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客观参照,一般根据评价指标的概念与内涵,运用一定的评语确定财政支出绩效结果。在绩效评价中,许多指标,尤其是许多效果指标都难以量化,所以定性指标和标准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返回)
五、下达评价通知评价通知:是评价组织机构(委托人)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评价对象接受评价的依据。评价通知主要内容有:评价项目、评价实施、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时间安排和有关要求等事项。评价通知是评价方案的集中体现。评价通知是前期准备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实施评价的一个基本依据,后面的评价工作要按照评价通知来实施。评价通知除下达评价指标、标准外,还要下发相关的统计表,包括目标完成情况表和资金使用情况表,以及绩效满意度调查表等。(返回)
六、收集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到被评价对象现场采取勘查、问询、复核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资料包括项目实施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等。关键在于要始终围绕评价指标来收集资料,以利于评价打分。具体收集资料方式有:1.实地调研:评价机构深入被评价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建设情况、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核实。这是确保评价结果真实的前提。
六、收集基础资料2.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是确保有关定性指标真实、准确的基础,主要由评价人员亲自发放和收回,不得经由评价客体内部人员间接发放或收回。问卷调查表的发放范围和数量由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问卷调查要求(1)分值(应考虑适当的分值);(2)问题的数量;(3)样本数量;(4)方式方法.3.听取介绍:听取被评价单位对评价对象的目标设定及完成程度、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落实、资金落实及支出、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情况的汇报。评价人员对有关疑难问题作进一步明确和核实。(返回)
收集基础资料—如何设计调查问卷(1)卷首包含信息(称呼、目的、主办单位以及感谢方面语言),如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有隐私保护说明。被调查者对象基本信息(职业、年龄、收入、性别)一般问题设计不要超过20个,篇幅控制在2张纸以内调查问题设计要多样化,定性与定量结合。调查内容分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选择题答案一般分4-5个选项;一般是一问一答(不能一题多问);能量化问题尽量量化。调查内容问题设计应根据评价标准(内容)设置,并一一对应
收集基础资料—如何设计调查问卷(2)定性指标绩效情况您觉得服务台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定量指标绩效情况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水渠修建后,稻谷原来亩产斤,现在亩产斤项目效果调查时设计问卷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整治前家庭的平均医疗支出元,整治后元。
收集基础资料—如何访谈对于项目单位介绍项目情况的,要注意倾听,并作好记录,有疑问随时提出;对于介绍没有涉及、需要补充的问题,一般要提供问题清单:问题围绕逻辑链,避免设计过多无关问题;问题要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问题涵盖的内容要单一,一问一答要预先估计问题能否得到回答,并提前作好相应准备
七、评价资料分析、评价人员打分、形成评价结论评价资料分析:通过对收集的基础评价资料以及每位评价人员所掌握情况的相互交流和分析,使评价机构所有人员充分了解足够的信息,要求每位评价人员掌握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可以对有关评价标准作进一步细化,便于统一打分,力求避免主观随意性。评价人员打分:参与评价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独立、客观和公正。不得在规定程序之外对评价工作施加倾向性影响。评价人员打分采用“背靠背”的形式,各自独立判断,以使某些主观因素能够通过算术平均得到一定的削除,同时应提出问题与建议。每位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要签名,保留工作底稿,以便明确责任。(返回)
七、评价资料分析、评价人员打分、形成评价结论形成评价结论: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要求以及每位评价人员的打分,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分数,形成评价结论(除分数外,还必须说明所取得的成效);同时要对每位评价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评价等次:按照综合得分(S)的分值确定相应的评价等次。评价等次分为优秀(S≥90)、良好(90>S≥80)、合格(80>S≥60)、不合格(S<60)4个评价等次。关键:实事求是,揭露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八、撰写评价报告—要求在撰写评价报告以前,评价组织机构要对评价程序、评价资料分析、评价人员打分、评价结论、问题与建议进行审查,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绩效评价报告基本要求一是格式规范,内容真实;二是文字简明,分析准确;三是结论客观,形式新颖。基本情况及绩效分析中,可采取图表、照片直观展示的方式,增强报告的可读性。(返回)
撰写评价报告—常见问题▲项目绩效及评价结论不符合格式和内容的规范。▲报告内容中陈述绩效时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完整。▲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发现情况没有在报告中体现。▲报告反映的问题不清晰、不具体;建议与问题相脱节,无对应性。▲节点不清晰:绩效、问题与建议应先有归纳总结句,然后具体分点陈述。▲数据不清晰:文字数据与表格数据不一致。
撰写评价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1)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1.项目立项背景2.项目实施情况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二)项目绩效目标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绩效评价目的(二)绩效评价设计过程(三)绩效评价框架,包括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绩效标准和评价方法等(四)证据收集方法(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六)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撰写评价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2)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一)绩效分析1.项目决策方面2.项目管理方面3.项目绩效方面(二)评价结论1.评分结果:分值、绩效等级(四个等级)2.主要结论
撰写评价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3)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主要经验及做法----围绕业绩好的指标,说明管理的成绩和经验(二)存在的问题----围绕业绩不好的指标,说明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三)建议和改进举措1.政策建议2.改进举措
撰写评价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4)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附件:1、绩效评价依据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面访、座谈会和实地调研人员名单,访谈、调研提纲4、社会调查问卷5、其他
九、上报评价报告、建立工作档案上报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撰写后,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并于评价结束后20天内报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提交同级财政部门一式2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书面与电子文本的内容必须一致)。同时需附有关资料,资料主要包括预算批复文件、预算执行决算报告、审计报告(以往已审计的审计报告)、验收报告和有关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等,也包括目标完成情况表和资金使用情况表等附表。建立评价工作档案:评价组织机构应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评价工作档案并归档,以备存查。(返回)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