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2-04-29 14:40:28 发布

现代金融市场学张亦春课件PPTcha

  • 4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现代金融市场学第一章金融市场导论 2全书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货币市场第三章资本市场第四章外汇市场第五章保险市场第六章风险投资市场第七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八章效率市场理论第九章金融市场定价机制第十章证券组合理论第十一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第十二章金融监管概述第十三章金融监管体制第十四章金融市场监管 3目录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概念的引出二、金融市场与金融资产三、金融资产:收益与风险四、金融风险:定义与分类五、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六、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一、金融市场的主体二、金融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三、金融市场的客体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一、按标的物划分二、按中介特征划分三、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四、按成交与定价方式划分五、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六、按地域划分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一、金融全球化二、金融自由化三、金融工程化四、资产证券化 4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概念的引出所谓金融,简单地讲就是指资金的融通或者资本的借贷,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资源进行跨期的最优配置。资源配置一般可以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进行。现代金融可以视为不确定环境下,资源跨期最优配置的市场解决方案。由此,我们也可以把金融理解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 5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2金融市场与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首先,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场所;其次,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第三,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机制。金融资产,也称为金融工具或有价证券,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对未来现金流的索取权上。索取权表现为固定的,或者浮动的,或者是剩余的货币量。 6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3金融资产:收益与风险金融资产的价值附着在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索取权上,因此,金融资产的价格确定也离不开现金流。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其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有些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是固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金融资产这种在未来现金流支付上的不确定性称为风险。任何金融资产的发行主体的信誉和实力都直接影响着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确定程度。通货膨胀所引发的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会影响未来现金流的价值。此外,在跨国投资中,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资产收益和价格的形成过程中,时间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未来收入和当前货币量之间的差额是作为投资者让渡金融资产使用权的时间补偿。让渡的时间越长,要求的补偿就可能越大,投资者对收益的预期就越高。金融资产的风险越大,支付给投资人的风险补偿也要越高。 7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4金融风险:定义与分类所谓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导致损失或获利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的分布状况显示了风险的程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金融风险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风险承担能否给承担者带来收益可以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资风险。更具体地可以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8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5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金融市场经济功能微观经济功能宏观经济功能价格发现机制提供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控功能反映功能 9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6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是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传递机制。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使得工商业能够对未来进行投资,投资规模的外在边界被极大扩展,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获得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从储蓄者的角度来看,从金融资产获得的收益意味着明天更高的消费,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鼓励节俭,它允许个人通过延迟的当期消费以获取未来的更多的财富。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中扮演着主导和枢纽的角色,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的利率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资金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合理地流动。金融市场还以其完整而又灵敏的信号系统和灵活有力的调控机制引导着经济资源向着合理的方向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 10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1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市场的主体指的就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从动机看,金融市场的主体可以分为投资者(投机者)、筹资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调控和监管者五大类。更具体地,可以把金融市场的主体分为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家庭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五个部门。由于上述五个部门在专业化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它们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尽相同。 11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金融市场的主体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家庭部门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存款性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其他中介机构 12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政府部门。往往是资金的主要需求者之一,主要通过发行中央政府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财政预算赤字等。一般不存在违约风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府部门有时也可称为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不少国家政府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积极参加者。工商企业。工商企业是仅次于政府部门的资金需求者,既通过市场筹集短期资金从事经营,以提高企业财务杠杆比例和增加盈利;又通过发行股票或中长期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经营规模。工商企业也是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者之一,也是套期保值的主体。家庭部门。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家庭部门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合理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进行组合投资,既满足日常的流动性需求,又能获得资金的增值。家庭部门有时也有资金需求,但数量一般较小,常常是用于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和住房消费等。 13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金融机构。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吸收各种存款而获得可利用资金,并将之贷给需要资金的各类经济主体或投资于证券等金融资产以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它们是金融市场的重要中介,也是套期保值和套利的重要市场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机构投资者。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将他们的储蓄集中在一起管理,为了特定目标,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包括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关公司。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如投资顾问咨询公司、证券评级机构等。中央银行。既是金融市场的行为主体,又大多是金融市场上的调控者和监管者。 14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2金融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投资主体机构化目前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成为判断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金融 市场投资的主导力量。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共同基金、养老基金 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代理投资间接地参与金融市场。在我国,2000年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QFII、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私募基金等其他各类 机构投资者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 机构投资者格局。国际趋势与中国现状 15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金融市场存在着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缺陷,这使得机构投资者有了改善的空间和存在的意义。首先,机构投资者能更好地解决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其次,机构投资者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第三,由机构投资者代替投资者进行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第四,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并非最优的选择,需要机构投资者为他们提供“专家理财”和风险管理的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投资者以投资共同基金、参与养老基金以及购买养老保险和银行信托产品等形式将资产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代理投资。一般认为,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倡导理性投资和鼓励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缓解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经济学解释 16第二节金融市场要素3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是它所代表的信用关系的化身。因此,金融市场的客体就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发挥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资金从其盈余方向其短缺方流动、使收益和风险在资金供求双方重新分布。为此,金融工具必须具有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特征。收益性指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价值的增值。流动性指的是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转让,一种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强弱往往是其活力大小的重要标志。风险性指的是投资在金融工具上的本金和利息能够安全地收回。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以上三种特性的组合,是三种特性的矛盾的平衡体。 17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按标的物划分按中介特征划分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按地域划分 18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资本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主要指的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从事外汇买卖或兑换的交易场所。狭义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广义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等贵金属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伦敦、纽约、苏黎世、芝加哥和香港的黄金市场被称为五大国际黄金市场。保险市场。从事因意外灾害事故所造成的财产和人身损失的补偿,它以保险单和年金单的发行和转让为交易对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金融市场。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 19按标的物划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区别区别为:(1)期限的差别。资本市场上金融工具均为一年以上,最长可达数十年甚至无期限。货币市场上为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最短的只有几日甚至几小时。(2)作用的不同。货币市场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工商企业的短期周转资金。资本市场大多用于企业的创建、更新、扩充设备和储存原料。(3)风险程度不同。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风险较小。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风险较高。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有:伦敦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17:00到次日1:00)、纽约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22:00到次日5:00)、东京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8:00到14:30)、法兰克福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14:30到23:00)以及香港外汇交易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10:00到17:00)。上述外汇市场的营业时间相互衔接,使得外汇交易可以在全球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 20按标的物划分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1)通过外汇市场的外汇储备买卖和货币兑换业务,使各国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货币清偿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得以形成,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2)外汇市场集中了各国政府、企业、公司等单位的闲置资金,并对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进行借贷融资,从而加速了国际资金周转,调剂国际资金余缺;(3)外汇市场所拥有的发达的通信设施及手段,将世界各地的外汇交易主体联成一个网络,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远程货币收付时间,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4)进出口商利用市场中的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可有效的避免或减少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5)外汇市场也是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渠道,各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影响外汇的供求和汇率的变动,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乃至宏观经济的目的。 21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指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所有者那里融通资金的市场,一般指的是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方式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融资市场。间接金融市场。是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作为媒介来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资金所有者将手中的资金贷放给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机构转贷给资金需求者。资金所有者只拥有对信用中介机构的债权而不能对最终使用者具有任何权利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而主要在于中介机构的特征的差异。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 22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一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公募和私募。二级市场。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可分为两种,一是场内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另一是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是由交易所会员直接从事大宗上市证券交易而形成的市场。第三市场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第四市场。指大机构(和富有的个人)绕开通常的经纪人,彼此之间利用“电子通信网络”直接进行的证券交易。 23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公募与私募公募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大众广泛发售股票。私募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的方式。私募发行的对象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私募发行手续简便,可以节省发行时间和发行费用,不足在于投资者数量有限,流通性较差,不利于提高发行企业的社会信誉。但私募近年来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私募又分为包销和代销两种。此外还有一种自办发行或称自销的方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是包销方式。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级市场就没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无论从流动性上还是从价格的确定上,一级市场都要受到二级市场的影响。 24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公开市场与议价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通过众多的买主和卖主公开竞价而形成的市场。金融资产在到期偿付之前可以自由交易,并且只卖给出价最高的买者。一般在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进行。议价市场。金融资产的定价与成交是通过私下协商或面对面的讨价还价方式进行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绝大多数债券和中小企业的未上市股票都通过这种方式交易。最初,在议价市场交易的证券流通范围不大,交易也不活跃,但随着现代电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该市场的交易效率已大大提高。 25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形市场。即为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一般指的是证券交易所等固定的交易场地。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首先要开设账户,然后由投资人委托证券商买卖证券,证券商负责按投资者的要求进行操作。无形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总称。它的交易一般通过现代化的电讯工具在各金融机构、证券商及投资者之间进行。它是一个无形的网络,金融资产及资金可以在其中迅速的转移。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的金融资产交易均在无形市场上进行。 26按地域划分按地域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市场。指金融交易的作用范围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市场,它除了包括全国性的以本币计值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之外,还包括一国范围内的地方性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交易跨越国界进行的市场,进行金融资产国际交易的场所。国际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指进行各种国际金融业务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衍生市场等;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则包括离岸金融市场。 27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近30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金融工程化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宏观角度微观角度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28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全球化含义在全球各地的任何一个主要市场上都可以进行相同品种的金融交易;世界上任何一个局部市场的波动都可能马上传递到全球的其它市场上。这就是金融的全球化。主要表现金融的全球化意味着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融交易的币种和范围超越国界,各国的利率水平趋于一致。具体包括金融交易的国际化和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欧洲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通过发行国际债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外汇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新的外汇交易工具层出不穷。传统国际金融活动主体正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国际参与者所代替。近十几年来,各国金融机构之间并购重组浪潮风起云涌,各种投资基金空前发展,大大促进金融市场交易国际化。 29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全球化原因推动金融国际化的力量有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3.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变化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全球化。影响有利影响: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合理配置,促进着世界经济共同增长。为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合理配置资产持有结构、利用套期保值技术分散风险创造了条件。为筹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其更快获得低成本资金。不利影响:导致金融风险在全球扩散。增加政府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难度。增加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30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自由化含义金融自由化是指197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出现的逐渐放松、甚至取消对金融活动的管制措施的过程。主要表现1.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2.放松或解除外汇管制,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3.放宽各种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限制,允许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4.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5.鼓励金融创新活动,允许和支持新型金融工具的交易。 31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自由化原因金融自由化是由于原有的管制措施无法适应新形式下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阻碍了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投资者随时会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得到相同的服务,这就使得某国单独地执行管制变得非常的不利。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成为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影响有利影响:促进金融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减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有利于资源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不利影响:金融市场上管制的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金融自由化还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及金融监管带来了困难。 32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工程化内容金融工程是指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其应用可概括为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与构造组合。原因金融工程化的动力来自于197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今天的金融市场日益依赖于信息的全球传播速度、交易商迅速交流的能力和个人电脑及复杂的分析软件的出现。金融工程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风险提供了空间。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33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含义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内容资产证券化主要特点在于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当前,西方国家资产的证券化趋势正深入到金融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传统银行贷款的证券化,而且经济中以证券形式持有的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社会资产金融资产化、融资非中介化都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34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原因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债务危机的出现;现代电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资产证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影响有利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新证券种类;改善其资产流动性,也是金融机构获取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增加收入的一个新的渠道;为金融市场注入新的交易手段,增加市场活力。不利影响: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资产证券化也使金融监管当局在信贷扩张及货币供应量的估计上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对金融的调控监管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5本章小结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场所,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随着经济系统的金融化,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所谓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导致损失或获利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的分布状况显示了风险的程度。根据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微观经济功能体现在: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上。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功能体现在: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控功能和反映功能上。金融市场的主体可以分为投资者(投机者)、筹资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调控和监管者五大类。更具体地,可以把金融市场的主体分为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家庭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五个部门。1234 36本章小结金融工具是它所代表的信用关系的化身,金融市场的客体就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具有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以上三种特性的组合,是三种特性的矛盾的平衡体。金融市场可以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公开市场与议价市场;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按地域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近30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宏观角度看,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倾向明显;就微观角度看,金融工程化和资产证券化渐成趋势。567 37关键术语1金融市场2金融资产3货币市场4资本市场5外汇市场6直接金融市场7间接金融市场8公开市场9议价市场10国内金融市场11国际金融市场12金融全球化13金融自由化14金融工程化15资产证券化 38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背景资料:(一)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拉美有过两次引人注目的金融自由化:第一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后逐渐趋于停顿;第二次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上半期达到高潮。第一次实施的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1)实行利率市场化;(2)取消定向贷款;(3)降低银行储备金比率。第二次金融自由化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不再限于少数,而是几乎遍布整个拉美大陆,只有海地、巴拿马和苏里南三国基本上很少或没有采取金融自由化措施;(2)除南锥体国家在70年代采取的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定向贷款和降低银行储备金比率等措施以外,第二次金融自由化还采取了对国有银行实施私有化、积极引进外国银行的参与及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等措施。 39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自由化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利率自由化,并于1968年率先设立亚洲美元市场,以此带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80年代,在财政上鼓励境外的放款财团、基金管理和包销证券的财团,以及包销和管理国际证券的发行。1984年“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建立是金融发展中的另一里程碑。1998年,新加坡政府出台新一轮金融改革方案,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鼓励新加坡资本的银行通过合并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以便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拼争一席之地。韩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逐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2)减少对银行经营的干预,给予银行更大的自主权;(3)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并促进金融服务多样化;(4)放松对绝大多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在金融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除了第一项执行的较为彻底外,其余措施进展缓慢。每当韩国宏观经济发展受到冲击时,金融自由化政策就会出现反复。 40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为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韩国政府在1993年推出了在5年内实施一系列内容庞大、范围广泛的金融改革计划,主要包括:(1)取消利率管制,实现商业存贷款、短期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银行定息债券利率自由化;(2)改革政策性融资制度;(3)逐步完善货币工具的使用;(4)开放资本账户。金融危机以后,韩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大大加快,至1997年实现韩元自由兑换。印度尼西亚在1983年6月颁布新的银行管理条例,开始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程。金融改革的重点是:(1)降低进入金融部门的壁垒,放松对本国银行开设分行和外国银行进入国内的大多数限制;(2)允许公共部门实体将不超过50%的存款存入非国有银行;(3)允许非银行机构办理定期存款业务;(4)允许银行和非银行在股票市场上筹措资金。放松对租赁业、保险业、风险资本、消费信贷和证券业的管制;(5)将银行准备金要求从15%降低到2%。上述改革措施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1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马来西亚从1973年起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取消外汇管制条例。1978年,放宽利率管制,但要求贷款利率要遵循基本贷款利率的规定。1987年10月,政府宣布减少行政指导,放松对利率的严格控制,放宽信贷限制,鼓励向私人企业投资。1992年,取消贷款利率的限制并修订和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案。泰国的金融自由化是以1979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为先导。其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1)1990和1992年取消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上限,全面实现存贷款利率自由化;(2)放宽外汇管制,实现外汇交易市场化;(3)允许两业银行和金融公司扩大业务范围,尤其是允许金融公司经营以前只能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如外汇交易);(4)发展离岸银行业务,以便把泰国建设成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5)加快证券市场的发展。1992年5月政府制订新的《证券交易法》,1995年11月设立首个交易所外市场即曼谷股票交易中心。 42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三)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1.价格自由化方面。1975年,美国改革固定佣金制度,采取新的协定佣金制。1983年底,美国基本实现利率自由化。日本的利率自由化开始于70年代末,到1987年完全解除了利率限制。原联邦德国于1976年2月通过了废除利率限制的法案,全面放松利率管制。澳大利亚在1980年取消了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不久贷款利率也自由化了。瑞典于1978年废除银行存款利率高限,1980年废除私人部门发行债券利率高限,1985年废除银行贷款利率高限。英国于1986年10月27日取消了传统的股票交易所固定佣金比率规定,出现了所谓的“金融大爆炸”,全面摧垮了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金融分业经营体制,逐渐涌现出一批超级金融机构。法国自1965年起先后取消了六年以上定期存款、两年以上25万以上法郎的存款利率管制,到70年代末,除对六个月内和一年内50万法郎以下的定期存款规定利率上限外,其他存款利率全部放开。从1985年12月起废止控制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做法,对活期存款不计利息,以后又逐步取消了外汇管制和对内资银行向非居民发放法郎贷款的限制,取消特殊贷款贴息,允许银行发行自由利率的大额存单。上述改革标志着该国的利率市场化全面推开。 43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2.业务范围自由化方面。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1980年银行法”,1982年10月制订“1982年存款机构法”,这两个法案打破了美国几十年来形成的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严格的业务限制,使储蓄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区别趋于消亡。英国1986年通过的《金融服务法》,宣布银行业可以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从而确立了英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时代。澳大利亚从1980年开始,放松金融机构经营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商业银行与储蓄银行的区别消失,并使它们自由从事证券经营。日本依据1981年《银行法》,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府保付债券的买卖,证券公司则向银行的CDs业务渗透。1997年5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日本金融业面临的问题,日本金融当局通过了全面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法案。法国1984年《银行法》规定,不再执行分业管理制度,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从此可以混合经营。加拿大在1987年的立法放松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导致该国的全部证券公司都被大商业银行所持有,部分商业银行开始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某些保险业务。 44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四)其他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在整体上,非洲金融自由化进展最为迟缓,成效也最小。其金融自由化始于80年代中期,从1983年4月到1991年5月,加纳、南非、赞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突尼斯、马拉维、津巴布韦、埃及等,先后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非洲国家虽然进行了消除金融压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可是,所有这一切带来的回报却实在少得可怜。俄罗斯、东欧、独联体等转轨国家也在1991-1995年基本完成了金融自由化改革。 45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五)中国的金融自由化从1992年正式开始。在利率自由化方面,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期间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债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自2004年11月18日起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46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在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在1999年10月又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1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代理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代理保险业务。以上规章的颁布,表明中国金融业开始了混业经营。 47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国在1994年成功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7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1996年12月1日,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境内的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将在3-5年时间内逐步实现基本对外开放,证券业、信托业等金融产业也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坚持资本项目稳步开放,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和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适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形成资本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讨论题:1.比较拉美国家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自由化。2.我国应如何推进金融自由化。 48案例分析金融自由化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分析路径与思路:1.拉美国家在传统上受新自由主义影响较深,尤其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拉美国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拉美国家多年来曾一直是美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具有典型的激进特征。与拉美国家不同的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自由化进程要平缓得多,除了个别国家,亚洲的金融自由化主要采取渐进式的自由化战略。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2.我国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已不可逆转,这是我国经济金融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主流的必然选择。从金融角度审视,当前我国必须从基础做起,消除金融隐患,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基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利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推进。归根到底,金融自由化应当是资金融通效率和金融监管高效稳健的有机结合,偏颇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不利于金融自由化的顺利发展,从而阻碍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49THEEN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