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50 KB
- 2022-04-29 14:46:4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杨震暮夜却金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1.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学习交流。2.本文的故事性强。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人物简介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四史”。作者简介
文言文学习建议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所以老师建议你们用“五字解读法”来学习文言文,所指“五字解读法”是指“读”、“解”、“译”、“析”、“练”。“读”是指朗诵。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后,反复朗读课文,读熟练,读流畅。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解”是指解释常用的文言实词。要解释的准确,保证够量,常用文言实词积累到一定量时,对学习文言文的帮助是很大的。“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译文时要努力做到内容忠实原文,语词流畅,文字优美。教材的编者虽然给做了翻译,但是我认为还是自己亲手译一译好。“析”是指分析理解课文,即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内容、写法。“练”是指做一些适量的练习题,用以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基础知识目标1.生字撮cuō它当量词用时读zuǒ栎lì树的一种,俗称“柞树”荆jing莱lái谒yè晔yè遗:在本句中读wèi,当“赠与”讲。还读yí,当“丢失”讲。2.形似字毯tǎn毛毯地毯毡zhān毡子毡靴愧kuì愧疚愧色槐huái槐树槐花密mì密度密码蜜mi蜜腺蜜液
3.词语低语:低声说话。这是具有抒情特点。摇曳:摇荡。多用来形容细而长的物体。衷肠:内心的话。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
应该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含义:却:不接受,推辞。 遗:赠与、送给迁:调任 知:了解、知道举:举荐、推举 何:怎能谒:拜见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1.请同学们读文思考,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①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②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③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2.杨震是怎样做的?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①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情感体会。)②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③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3.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拓展思维,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实结合的关键之处。)
再读课文,感悟中心,提出质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释疑。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题目中的一个“却”字既点明了故事的中心,也是理解人物品德的观键。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杨震的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杨震“却”的是什么东西,多少东西。他却的是“金”,而且是“十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拒绝接受巨额财产,可见他不爱财,更不贪财,为官廉洁,品德高尚。那么,这些重金是怎么来的呢?这“十金”是经他举荐的做了县令的王密“暮夜”而“遗”,也就是说,是王密在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就今天来看,杨震的行为和品德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总结提升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2.预习下一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