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3-01-02 07:32: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以手抄报为突破口,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丹徒区上会中心小学张锦花《以手抄报为突破口,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于2009年立项,2009年10月被立为镇江市“十一五”(第四批)规划课题,并开始在我校部分实验班实践,再进行普及。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完成实验任务。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父母外出打工后,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家庭中缺乏文化氛围。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父母买回的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普遍不容乐观,尤其在读写方面能力较差。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个农村语文教师共同的责任。吕淑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冰心也说过这样的话,许多专家、名人都有同感,可以说这是一条颠朴不变的真理,它不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既然如此,要大面积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就要把“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得益于看课外书”的经验,变成全体学生的经验,变成群体行为。怎么“变”?这是难点,也是关键。要变,笔者觉得让学生自制手抄报可称得上是一条上乘的途径。自制手抄报就是让学生自导、自采、自编、自写的一种报纸,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充分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其多方面的才华,从而大大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等语文素养提高。办好手抄报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办报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调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二、课题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什么叫手抄报?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和黑板报一样,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手抄报的编辑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一人独创,可以小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体合作。手抄报作为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出如下的基本特点:①开放性。手抄报的主题与素材的选定也是灵活多样的,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题选定要依据学生兴趣,遵循课内外结合的原则。(1)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重要知识,诗词歌赋,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手抄报主题。如“走近鲁迅”“漫谈克隆”“四季诗歌”“成语王国漫游”等。还可以结合写作教学,制作“作文快报”。尤其是新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等内容的学习,配合以手抄报的制作,更利于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如办“我爱文学”“狼”“荷”“鸟”等专题小报。(2)可以根据特定节日,纪念日确定。比如,为庆祝元旦的到来,可以“喜迎新年”为主题,选取一些相关新年的传说、风俗民情、灯谜、歌谣甚至是学生自主创作的表达喜悦心情的习作为素材。(3)可以自由确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制定“未来博士”、“拥抱春天”、“童话乐园”、“小小说天地”等颇具个性的主题。素材可以来源书籍,报刊杂志,网络,自己创作等,选材要精当、典型。②主体性。手抄报的制作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③合作性。手抄报的制作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④实践性。手抄报的编辑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一人独创,可以小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体合作。其中小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办报自主性。班内可以形成了六人编辑小组,每个编辑小组都有名称。组内有主编,有文字编辑,有美术编辑,有采编,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成功感、自豪感。小组之间还展开评比竞争。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不仅提高了学生读写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班内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⑤统整性。所谓统整,系指合成一体或关联起来的意思。手抄报制作的统整性,不仅包括学生发展的统整性、和谐性,而且包括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⑥生存性。手抄报的制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存新的知识与技能,生存新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实践论: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以上智能:言语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自身各方面的才能,提高他们其中几方面的智力强项。3.学生主体论: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提倡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从语文综合性学习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正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指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这样一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形式,学生能够活跃思想、砥砺文笔、培养独立自主精神和合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目标: 第一, 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可以促进了学生课外“读书热”
。为了设计版面,学生必须广泛地借鉴和浏览各类报纸;为了使手抄报的内容充实、丰富、新颖,学生要大量的阅读各类书籍和报刊,并要作好摘抄笔记。以前不爱读书的学生,为了办报,也能吸引到“我要读”的队伍之中。 第二, 提高写作能力。手抄报设“牛刀小试”栏目,这个栏目主要刊载自己最佳习作,要求内容健康、积极。这就促使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每一篇习作都要经过仔细推敲,反复修改,有时还征求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一改过去作文写完了事,由老师批改的做法,培养了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为了办好手抄报学生平时学习也得注重课本学习,认真阅读课外读物,钻研借鉴好的写作方法。办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水平均有提高。 第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办手抄报,需自己书写,有的感到自己的字拿不出手,就会照字帖天天练,力求做到工整、美观。有的在搜集材料过程中,动脑筋,仔细鉴别健康与非健康内容,提高了审美能力,特别是在赞颂新人新事中,或者欣赏别人的作文时,均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第四, 创办手抄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办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发展了学生智力,训练了学生编辑、排版、设计、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同时,材料要求详实、可靠,版面要求多彩多姿,文字要工整美观,插图要精美,这些要求,通过逐步努力才可以达到。这样就促使学生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验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作手抄报必须坚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实验教师要充分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还要阅读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使教育实验科学、规范进行。2、合作性原则制作手抄报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实验教师要有合作的精神,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还要注意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3、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在教学中,坚持实事求是地组织教学,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创立各种不同主题的手抄报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4、民主性原则
要让学生进行读报、制报活动,必须调查了解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自由,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个怀疑和猜测。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伙伴,在和谐的气氛中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综合性学习的开展。5、激励性原则小报创办好后,除了进行公开的展示交流外,老师还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一定的价值取向。评价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评价出结果。(1)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自由谈论对自己、对他人作品中的优缺点的认识,培养学生一定的评价审美能力。(2)进行全班的手抄报比赛。师生共同参与,分别从定题、选材、版面设计、绘画、写字诸方面畅所欲言,评选出公认的优秀作品,并开辟专门的园地进行展示,增强班级的文化氛围。与此同时,评选出“最佳策划奖”“最佳组织奖”等,以促进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在那些作品虽不出色但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中,评选“最佳进步奖”,以鼓励后进。 6、个性化原则手抄报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制作的,它集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等知识于一体,真正实现了对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拓宽,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实验方法:1、实验法:每个年级选一个班作为实验基地,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与调节,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2、文献法: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信息资料,随时了解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服务。3、对比分析法: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角度,和对照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明确做法的科学性和改进措施。4、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具体操作:1、利用教材特点,感受美丽语文。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重要知识,诗词歌赋,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手抄报主题。如“走近鲁迅”“漫谈克隆”“四季诗歌”“成语王国漫游”等。还可以结合写作教学,制作“作文快报”。尤其是新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等内容的学习,配合以手抄报的制作,更利于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如办“我爱文学”“狼”“荷
”“鸟”等专题小报。2、学科融合,演绎浪漫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其他各科科学都息息相通。学科之间的整合是学习办好手抄报的重要内容。3、把握时代特征,学习鲜活语文。手抄报制作就是要让孩子们在鲜活的语文活动中倾听到时代的声音,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气息。4、挖掘地方特色,享受精彩语文。地方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语文课程资源,因此,制作手抄报必须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如自然风光、古迹名胜、乡风民情都可以成为手抄报制作的资源。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策略(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从学生阅读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办报兴趣和动机。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2、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创设学习化、人文化的生态环境,让书香飘洒班级.校园。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办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组织学生进行读报交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指导学生自编小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二)研究策略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下:1.各班具体制定学期阅读指导计划,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在全校营造起阅读实践研究的良好组织氛围。活动的形式采用多种多样,有阅读资料集(即“手抄信息库”)的评优活动、学生佳作的欣赏活动、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我与经典有约”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演讲竞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等等。把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展示,营造校园“大环境”;用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班级“小环境”;用优秀阅读个人、优秀阅读家庭事迹介绍、表彰等办法,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这样大小结合、校内外并进,以浓浓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2、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开设阅读指导课,各班统一落实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并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减少课余作业,使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得到保证。教师协助学生做好阅读计划,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阅读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仍要做到定时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3.各年级语文教师互相合作,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进行共享,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4.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读书汇报课,并向全校师生开放。5.科学地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强化管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少买一样玩具,少吃一次零食,少放一回鞭炮,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图书,并和班级同学进行共享,成立班级图书角。这样,学校和班级互相配合和补充,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手边时时有书可读。6.各年级确定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然后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根据学生实际,分年级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会、评选小书迷、读书笔记评比、手抄报电脑报设计评比、读后感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7.为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将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结果,作为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测试成绩。六、课题研究的成效(一)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学生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我们在实施课题前和实施课题后对学生的阅读状况作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比较阅读指标研究前比例上阶段比例本阶段比例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25%72.8%86.6%经常阅读报刊27%63.2%73%每月阅读1-2本以上书籍48.4%68.8%79.2%购买书刊19.7%41.2%53.5%读书类别统计:(120人)内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科普读物
阅读五大类书籍以上人数112559045阅读量88%46.6%72%42.5% 从调查看出学生有了读书兴趣,一有空闲就抓紧时间读书,互相交流读书情况。能积极到图书室借阅图书或向同学借阅图书,读书的范围比较广泛。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树立榜样激发动机。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学校组织“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树立典型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创设氛围激发动机。学校在环境布置上独具匠心,校园内名人名言牌匾、条幅已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景。班级图书角的布置各有特色,有“好书推荐”,有“读后一得”,有学校向每班推荐的读物,也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图书,课间随手就可拿起一本来翻阅。3.开展活动激发动机。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寒假中,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了“我与经典有约”读书征文活动,我班学生囊括了全校前三名,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因为书读得多,作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已经高于非实验班的学生。 4.师生共读激发动机。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后,写下各自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深受学生欢迎,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都愿意去读去写。(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在激发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的同时,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在实施了这个课题后对学生阅读量做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一个月读书量统计:(120人)每月读书本数 2 3 4 56本以上人数14人23人52人18人13人
从调查结果看,在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之后,学生的个人阅读量逐渐提高。一个月内三个班共读书473本以上,总体读书量有了明显增加。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在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上,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经过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知道,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表现在课外知识的丰富,更反映在测试时阅读题的得分情况,统计如下表:学生期末测试阅读题情况对比(量化为等级) 等级年份优良达标待达标研究前29.2%41.7%27.5%1.67%上阶段37.5%43.3%19.2%0本阶段42.2%47.5%10.3%0 由此可见阅读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性。在今后的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是切实可行的。(三)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薄”,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四)建立家校读书互动机制,带动了亲子阅读的开展。 “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关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通过“亲子阅读”,建设学习型家庭,营造了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让孩子感受人间亲情,感悟生活哲理,感触现实世界。我们结合“书香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亲子读书”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举办“父母学堂”读书讲座。“亲子读书”基本要求如下:①
父母应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②积极倡导家长建设好“家庭图书角”,经常为孩子购买一些文字书籍,努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为打造丰厚的人生底蕴奠基;③平时能关心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④开展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活动;⑤读书社区化。要求定期带孩子到有关图书馆、图书室、新华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⑥有条件的家庭,可开展“网上读名著”等活动。(五)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了校园书香文化。 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两年半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自编个人习作专集,一学年举行一次班级习作汇编和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评选活动。一本本习作专集,那新颖的书名、精美的插图、优秀的文章展示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学校将打造书香校园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中,针对学生成长的出现的问题,开展诸如诚信、善行、感恩、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在浓郁的书香中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六)促进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丰富了书源。1.学校图书馆的读书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近3.5万册,生均约20册,设有电子阅览室、阅读书桌,采用电脑借书自动系统进行借书和还书。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办理了借书证,每两周时间里,一周借书,一周还书。在课程表中,专门设有一节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图书馆配备了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宽泛的阅读资源;学校的电脑房也可供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网上阅读。2.班级图书角建设得到加强。各班开展了“存二读百”活动,班级图书角存书都达到100册左右。3.毕业班学生为学校捐书活动热情踊跃。毕业班开展“我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母校”的主题活动,其中学生为学校捐赠图书就是这活动内容之一。在毕业班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将自己看过的书每人三本、五本捐赠给学校。(七)构建读书评定激励机制,完善读书过程管理。 遵循“管理就是激发潜能、激发活力”和“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的科学理论,学校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读书管理体系,推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
1.教师读书及指导读书活动评定制度。所有教师参与读书活动,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每学期,学校对教师所完成的读书体会文章、读书摘记、校园网刊载文章、参与论坛的表现,以及教师组织学生古诗文考级、班级读书活动情况进行评定,并且将此与业绩评估挂钩,将教师阅读及组织学生读书活动形成规范。2.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表彰制度。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学校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尝试采用活动评价、成果展示、读书记录卡、古诗文考级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3.书香家庭表彰制度。4.古诗词考级表彰制度。 在这个课题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参与研究的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发展,能不断反思、总结,积极撰写论文。课外阅读氛围不断浓厚,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得到了激发与培养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七、研究的一些成果(一)、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1、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通过此项研究,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促进作用;认识到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的独特作用;认识到教师的指导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巨大作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自觉地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直面“大语文”的挑战,终身学习和发展。2、转变了教学行为。教师理念的转变首先引起了教学行为的变化。课题组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程序:1.备课教师们的课前准备已不在仅局限于教材、教参,而是多方查阅资料,从作者生平到写作背景,从相关知识到各种史料传说,凡是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的材料,总是尽力获取。2.上课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材料,促进对文本的理解。3.作业课前预习时结合课文内容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给学生提出查阅相关资料的要求,并告诉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课后平时组织布置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3、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在两年多的课题实施研究中,课题组老师根据研究方案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开题两年多以来,语文备课组被评镇江市优秀学科群体,课题组长张锦花老师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发表于《教师教育》,《让生活在心灵底片上感光》发表于《新课程》,李露老师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四法》发表于《新语文学习》。《寻找快乐的源泉》获镇江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朱晓娟老师撰写的《构建生活化的口语交际课堂》获镇江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另外几位组员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10余篇。王秋霞老师上了区级公开课,受到好评。其余每位老师都围绕课题上了校级汇报课、公开课。(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1、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在课题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许多班级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尝到了阅读的乐趣,明白了读书的意义,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2、阅读习惯逐步养成。通过对样本班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已初步形成。学生逐步养成了每天读书、读整本的书、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3、阅读的面逐步扩大,阅读的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日益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我校同学积极参与,获奖率相当高,据统计,吴妍同学在《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征文中获全国特等奖,何子弈、曹涵、纪孟婧获全国一、二等奖。我校有三位同学的作文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发表,有56位同学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八、分析与思考:看到学校建立起书香文化氛围,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推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困惑。1、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管理体系还要有更科学的构建。2、课题注重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研究,但如何界定评价一节阅读指导课是否高效的研究还有欠缺。3
、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小学教师,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从办手抄报抓起。通过办手抄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栏目设计、资料收集、编辑排版、审核校对等等。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办好手抄报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启蒙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在学生课余活动时间,我首先将办手抄报的意义和好处向学生讲清楚,然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手抄报给学生传阅,将办手抄报的过程及所涉及的知识和技巧告诉他们,最后向学生布置办手抄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办好自己的第一份手抄报。二、 举办学生手抄报展览,对手抄报进行评奖,召开专题讨论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动力,通过举办学生手抄报展览及评奖打分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办好手抄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能力,我将每期手抄报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办手抄报的心得体会及经验方法的交流,让获奖的学生在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此举使获奖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三、 与家长密切配合,要求学生家人配合学生办好手抄报。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办报兴趣,我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要求学生家人为学生办手抄报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有的具备电脑的家庭还为学生安装了儿童绘画软件,指导孩子用自己绘制的图片装饰手抄报,使报纸版面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四、 以办手抄报为契机,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抽时间多看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电视节目,多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智力竞赛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办好手抄报,提高自学能力。
为了让学生汲取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我结合办手抄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必要时还带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学习,还要求学生抽时间多看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儿童电视节目,积极参加智力竞赛活动、征文比赛等等,将学到的知识用到手抄报上,使学生的手抄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校举办的各年级学生手抄报展览中,我班的学生多人获奖。结束语:通过在学生中组织办手抄报的活动,各任课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字比过去好,作文构思、材料组织、段落大意、语言表达、语法修辞都有不小进步,学生的美术、书法、绘画水平都从整体上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更广,自学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更强。事实证明:办手抄报确实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较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