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3-01-02 07:32:38 发布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共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模板篇1清明节小报一(2)班金昊节日简39 介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约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放风筝】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古代人过清明2古代人过清明1清明雨中赏雨兰革命历史家人团聚过清明纪念碑节日习俗清古明39 诗清明节电子小报成品手抄报模板中小学生传统节日板报A3模板横排篇2清明节小报清明节来历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申生在晋献公的妃子骊姬逼迫下自杀,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39 晋文公执政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不来。后来放火烧山反倒把介子推烧死。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活动荡秋千最早叫千秋,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踏青又叫春游。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让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植树39 清明前后,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清明节古诗1.《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2.《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39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传统节日——清明节篇3课题名称:传统节日——清明节实施学校:尼二小学生年级:五年级指导教师:郎显贺活动主题的提出:中秋、元宵、端午等具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如今只剩下吃的外壳:吃饺子、吃月饼、吃汤元、吃粽子„„对于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知者寥寥。而在香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大节日,被定为法定休息日;澳门也有相近的规定。每逢这些节日,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以相同或相近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把这当作寄托民族情感、体验民族认同感的一个机会,并且希望把这种传统带给自己的子女,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继承这些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精华,并且将这些精华世代给予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今年,我国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给予一天的假期,这也充分反映了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因此,我们结合当地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决定以“传统节日——清明”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活动目标:探寻当地传统清明节日文化的内涵和教育价值,以学生可接受的水平、方式与内容,对其精华部分进行选择与梳理,突出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实践解决问题。39 1、从已知到未知,激发探究兴趣播放配乐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然引出主题。师: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在这样的一个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想法吗?(为接下来的探究酝酿感情基础。)生:我感到一股淡淡的哀伤,我想起了去世的奶奶。生:清明时节经常下雨,湿漉漉的。生:清明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候,是我们春游的好时候。生: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生:要吃青团子。生:今年的清明节要放假了。生:要去扫墓!师:很好,看来大家对清明节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你对清明节还想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吗?39 生:想!2、自主提问,激活探究意识师:那你对清明节还想了解些什么呢?提出你的问题吧!生: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子?生:为什么叫“清明节”?生:清明节还有哪些风俗?生:今年的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师:能提这么多问题真棒!你们能选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想法研究一下吗?生:能!可以问老师,问家里的大人,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敏锐洞察力的一种表现,创新的契机往往表现为所捕捉问题的价值。在活动课上课伊始,我就有意试图把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兴趣诱发出来,给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定下了良好的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于是便会时时有新问题,新发现。再引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就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3、分组探究,解决疑惑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定主题明确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以研究“清明节的故事”的小组为例。1、组成小组,明确任务,制定方案“清明节的故事”研究方案组长:负责研究活动的组织和材料的整理民间调查组向家里的长辈、邻居等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网络调查组:通过网络,查找清明节的由来书本调查组:39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2、分头行动,展开调查3、资料汇总,得出结论给学生搭建实践创造的平台,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尝试,允许他们有成功和失败的不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组织、社交、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4、综合评价,品味收获师: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我想每个小组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的探究收获,共同品味收获的甜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避免了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同时还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做到以鼓励为主。如学生提出有创意的建议后,老师大力表示肯定,并允许学生们有多种活动方案。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允许他们有成功和失败的不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活动的结果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沃土。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直接体验的方式为基本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兴趣。所以经过活动后,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明显提高,自主性不断增强。由于学生的课题是自己所选,小组是自由组合,小组内的成员又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喜好各有分工,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乐于努力的事情。很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找回了自信。教师体会: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它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体验。要求学生确立调查内容,制订调查计划,进行调查活动,获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是学生自主认识社会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学生体会:通过本次活动,对清明节都有了一次更深更具体的了解,明白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节日历史的悠久,从小到大所知道有关清明节零零碎碎的知识,到今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传统节日--清明节篇4“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时节,天气清爽、雨水增多,正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耕种的好时节。《岁时百问》中便写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39 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因此,清明最初其实就是一个农耕节,也没有扫墓的习惯,后来才逐渐成为一个传统节日。每到清明,就有许多风俗活动,包括了祭扫坟墓、踏青郊游、插柳等。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海内外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至半个39 月左右。传统节日·清明节篇5杏村沽酒;柳苑飞花。桐花吐艳;榆火分新。桃花作粥;荠菜悬灯。芳名垂青史;勋业昭国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淘井黄州俗;分烟汉殿春。烟景催槐叶;风期数楝花。翠竹标亮节;红梅颂高风。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先烈功垂千古;英名留传万年。英雄万民尊敬;烈士百世流芳。燕子来时春社; 39 梨花落后清明。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归。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相亲不见亲。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继往开来追壮志;光前裕后慰英灵。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国运昌隆,英雄胆壮;金瓯无恙,烈士心安。到处探幽,午桥最胜;逢时行乐,卯饮亦佳。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附:寒食节日联清明前一日(也有说是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古人常把清明与寒食联系起来,因两节相接,以寒食起禁火三天,只吃冷食,至清明时另起“新火”,故名寒食节。冷节;新烟。冷节传榆火;前村闹杏花。扫墓犹循旧规;游园可觅芳丛。悯介推而禁火;怅崔护之题门。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息雨传知。杨柳旌旗春色晓;海棠时节曙光新。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广市卖饧,箫声吹暖;前村禁火,雨意催晴。杏酪榆羹,当来次第;石泉槐火,梦到赏时。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清明节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寒食的来历:寒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他奖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漏掉了给他极大帮助的介子推。介子推非常鄙视那种争功讨赏的人,他和母亲一起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想起自己忘记了奖赏这个贤臣,亲自去请,介子推背着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知道他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下令火烧绵山,火烧了三天三夜,但仍不见其出来,火熄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靠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根死去了。晋文公把他们母子安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立庙纪念,下令每年到介子推烧死的这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39 ,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国外的“清明节”:5月6日 叙利亚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5月30日 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8月份 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9月1日 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10月31日 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11月1日 法国万灵节。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篇6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39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篇7清明节积极开展纪念革命烈士活动39 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爱国拥军热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我局积极开展了纪念革命烈士活动。3月31日上午,在烈士陵园隆重举行清明节悼念革命烈士活动。缕缕春风,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上午8时多,县委副书记与广大机关干部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祭扫烈士陵墓,并敬献花圈,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杨书记在悼念仪式上致悼词。他说,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生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颂歌,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学习革命烈士,就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振奋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保卫和珍惜无数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学习革命烈士,就要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维护全县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烈士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为解放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志,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革命先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工作。通过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增强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和社会凝聚力,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和学习烈士事迹,在全局形成了“学英烈、爱英烈、讲传统、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2016篇8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2016、4、13一、导入:3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伴随着我们熟知的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随着我们假期的结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国的第三个传统节日——清明节。二、寒食节及其传说要了解清明节,先要介绍“寒食节”。1、39 寒食节简介:寒食节也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2、寒食节源头: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3、寒食节传说: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文献记载,当年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饿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下。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称为寒食节。中国过去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这一点令人汗颜。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三、清明节及其习俗1、清明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每年阳历4月4-6日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清明节风俗1)祭祖扫墓:39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退出,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现在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2)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4)游乐、放风筝蹴鞠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39 jū)。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5)牵钩“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6)荡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8)蚕花会39 中国是一个养蚕古国,是民间一大行业,因此流传着相当多的活动。而清明前後,既是饲蚕季节,也是祭祀蚕神的节日。《湖州府志岁时》:「清明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民间信仰认为,白虎是养蚕的大敌,通过画弯弓、桃青等术以及贴门神祛禳,祈求蚕业丰收。“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四、清明节习俗疑问禁忌解答1、清明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此处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2、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它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3、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扫墓时,人们携带供品、财帛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财帛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彻供4、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这是不一定的,一般来说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前完成扫墓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5、怀孕的妇女能清明节去扫墓吗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扫墓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扫墓活动。6、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供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财帛。7、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8、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古玉更好),来作为化解。9、扫墓之前需禁食吗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10、扫墓为何需要奉香给山神土地扫墓时,除了将带来的香烛炮、鲜花果品、财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摆放在墓前外,还要燃点香烛,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护神。此后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烧化金帛,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后即可撤供离开。11、扫墓时为何不得嘻笑怒骂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12、为何要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它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13、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吗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14、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好吗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当然,结婚的择日讲究还很多。15、清明节穿衣配饰有讲究吗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16、清明节拜祭辈分有讲究吗当然需要讲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当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17、清明节拜祭会将阴气带回家吗这种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不过当你运势低落时,就有可能遇上这种状况,当然我们可以佩戴一些佛像、护身符。其实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时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应当不会有问题。拜祭回家后,必要时可以进行净身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18、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扫墓吗坊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这个是习俗问题,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么,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19、能陪朋友去扫墓吗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可能会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扫墓的问题,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扫墓吗,下属陪同上司去扫墓,甚至生意场上陪同客户去扫墓。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扫墓,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这需要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20、为何清明节前会梦到逝去的先人一些人几乎每年清明节前一段时间总会梦到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或者朋友,甚至在梦中还跟他说话聊天。其实,这已经很明显地告诉你该去给他们扫墓了。21、为何清明节前忌买鞋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你只要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22、老寿星清明节忌过生日吗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坊间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39 五、清明节诗词及农谚1、积累诗歌:《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2、积累词:《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