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2-04-29 14:28:1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导品种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主导品种名称民薯2号、乐薯1号、青薯9号、青薯2号、青薯168号、下寨65、脱毒175适合使用区域民薯2号(民和、乐都地区浅山、脑山);乐薯1号(乐都、湟中、贵德、同仁等地区川水、浅山、脑山);青薯9号(民和、乐都、平安、互助、大通、湟中、循化、化隆等地浅山、脑山);青薯2号(平安、互助、大通、湟中、尖扎、门源、共和、乌兰、德令哈等地浅山、脑山);青薯168(大通、化隆、湟源等地区川水、浅山、脑山);下寨65(互助、大通、湟源等地浅山、脑山);脱毒175(民和、乐都等地区川水);主导品种来源民薯2号:是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2009年选育品种。乐薯1号:是青海省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4年自选品种。青薯9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2006年育成品种。青薯2号:是青海省农科院1999年杂交选育品种。青薯168: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于1981年育成品种。下寨65:是青海省互助县农科所1984年育成品种。脱毒175: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1990年选育品种。主导品种主要特性描述一、民薯2号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26天左右,株高68.25厘米,茎粗1.23厘米,叶色深绿复叶大,圆形,茸毛少,边缘平展,复叶上倾,顶小叶尖锐,侧小叶3对,互生,次生小叶1对,托叶椭圆形,聚伞花序,花7-8朵,花冠浅紫色,有天然果;块茎长圆形,表皮粗糙,黄皮黄肉。结薯集中,块茎整齐,休眠期较长,耐贮藏;植株抗旱耐瘠薄,耐寒,耐盐碱,稳定性强,高抗环腐病、黑胫病、轻感晚疫病和早疫病。一般水肥条件下平均亩产2250公斤,高水肥条件下平均亩产2750公斤;适宜在我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二、乐薯1号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80.00厘米,茎绿色带紫,叶色浓绿,有4对侧小叶,复叶呈椭圆形,排列紧密,互生,花冠白色,无天然果;块茎扁椭圆形,表皮光滑,表皮淡黄色,薯肉白色,块茎大且结薯块集中,芽眼中等,单株结薯数4-6个;植株较抗晚疫病,环腐病,抗花叶、卷叶病毒;块茎贮藏性良好,食用品质优,块茎干物质含量23.25%,淀粉含量18.01%,粗蛋白含量2.12%,维生素C含量19.77mg/100g,还原糖含量0.408%,粮菜兼用;一般密度为4000株/亩左右,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量2000-2500公斤;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量2500-3500公斤,丰产性好;适宜我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三、青薯9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97.00厘米,幼芽顶部尖形、呈紫色,中部绿色,花冠浅红色,有黄绿色五星轮纹;花瓣尖白色;块茎椭圆形,表皮红色,有网纹,薯肉黄色,芽眼较浅。块茎集中且整齐,商品率82.2%以上,单株结薯数6-10个,耐储藏性中等;
植株抗晚疫病,环腐病,病毒病;块茎品质优良,块茎干物质含量25.72%,淀粉含量19.76%,还原糖含量0.253%,维生素C含量23.03mg/100g,蒸、煮、炒、炸加工后口感俱佳;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2250-3000公斤,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量3000-4200公斤,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海拔27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四、青薯2号属中晚熟型品种,生育期114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52.00-77.00厘米,茎叶深绿色,生长势强,花冠紫色,有天然果,主茎数1-2个;块茎扁圆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薯块大且结薯整齐、商品薯率75%,单株结薯数4-6个,块茎耐贮藏;植株抗马铃薯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植株抗旱性强,适宜在我省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五、青薯168属晚熟型品种,生育期为160天左右。株高80~110厘米,茎粗1.16厘米,茎浅紫色,主茎数3.00个左右,分枝数4.00个左右,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边缘平展,复叶椭圆形,排列中等紧密,聚伞花序,有7~15朵花,浅紫色,有天然果;块茎椭圆形,表皮光滑红色,薯肉黄色,致密度紧,块茎耐贮藏,商品薯率高达90%以上;植株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耐寒性强,耐盐碱性强;中感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花叶病毒病;块茎品质良好,淀粉含量17.3%,粗蛋白含量2.07%,干物质含量21.7%,还原糖含量0.6824%,维生素C含量11.34mg/100g;一般水肥平均亩产2500公斤左右,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量达4300公斤。六、下寨65属中晚熟型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块茎黄皮黄肉,植株高抗马铃薯晚疫病、抗马铃薯卷叶病毒,中抗马铃薯环腐病和马铃薯黑胫病,轻感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和马铃薯重花叶病毒,抗旱、耐霜冻、耐贮藏,适应性强,产量高;块茎品质优良,淀粉含量19%-21%。适宜在我省高位水地、中位山旱地和高位山旱地种植。七、脱毒175属早熟品种,生育期95天左右。株型紧凑,分枝少,花冠白色,具浅紫色五星轮纹;块茎长椭圆形,无空心,表皮白色,薯肉浅黄色,芽眼10-13个,块茎大小较均匀,结薯集中较整齐,休眠期较短;植株抗晚疫病,薯块不易脱皮,便于运输管理;块茎品质较好,淀粉含量18.8%,适宜在我省水地及低、中山旱地种植。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1主推技术名称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适合使用区域川水地区主推技术来源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从山东引进,熟化与集成主推技术评价一是低投入、使用年限长。拱棚一次性亩投入8000元,可连续使用20年以上,年折旧仅400元;二是较传统竹杆拱棚抗大风、抗积雪,棚膜耐用;三是拱架不用拆卸,农事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四是早播种、早上市,有效调解了马铃薯市场供应。双膜马铃薯一般于2月中旬播种,6月上旬收获上市,较地膜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较全膜马铃薯提前2个月上市;五是经济效益显著。2013年双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668.03公斤,商品率85.2%,平均销售价3.6元/公斤,亩收入7019.6元,复种蔬菜平均亩收入3720元,两项合计亩收入10739.6元,最高亩收入12600多元。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选用品种: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的“乐薯1号”或“费乌瑞它”脱毒种薯。2、种薯催芽:种薯催芽是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中的一项主要增产措施。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从贮藏窖中取出,选择薯块完整、无病虫害、表皮光滑、色泽鲜艳的薯块,铺放在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催芽,室内温度控制在15-18℃,为了均匀见光,每隔几天将种薯上下翻动一次,待种皮发绿、幼芽萌发,芽变粗壮、呈紫绿色时切块播种,一般要求种薯切块在25-30克之间。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退化薯块,促进苗早、苗全、苗壮。3、选地整地:选择南北宽6-7米,东西长55-60米地块建拱棚最理想;前茬小麦或蔬菜,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秋收后及时深翻整地,按时冬灌,打土保墒,要求地平墒足,土细疏松,排水良好。4、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3-4方、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12公斤或马铃薯专用肥60公斤、尿素3公斤,结合翻地一次施入。5、搭建拱棚:2月上、中旬拱架宽6—7米,中高1.8—1.9米,选用幅宽9-10米农膜扣棚;宽7米,高2.2-2.4选用幅宽11米农膜扣棚四周用土压紧压实,尽量做到棚面平整;每隔2米打一木桩用压膜线将拱棚压牢,以防大风揭棚。拱棚与拱棚之间留40-50厘米走道,便于管理。6、适时早播: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关键要突出一个“早”字,因为扣棚后拱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土壤解冻快,播种期应在2中下旬,选择晴天、无风、土壤解冻15厘米左右时及时进行。7、合理密植:拱棚内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统一选用幅宽90厘米地膜,采用单垄双行种植,垄底宽6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25厘米,6米种六垄,7米种七垄。选用“乐薯1号”马铃薯品种时,采用行距20厘米,株距30
厘米,亩种植5000株;选用“费乌瑞它”时,采用行距20-18厘米,株距25厘米,亩种植6000株。播种方式采取“三点式”交错播种,播深15-18厘米。8、加强管理:播种后25天左右即可出苗,此时要做到随时检查,及时放苗,避免烧苗。拱棚内温度达到25℃时,应及时揭开拱棚通风、降温。5月10日左右白天揭棚晚上盖棚,练苗3-5天后揭去拱棚。棚膜应在避光条件下妥善保管,待下年再用。播种后视土壤墒情及时浇一次水,保证苗齐、苗全;苗期、现蕾期、花期、块茎膨大期各浇一次水,生育期共浇4-5次水,严禁大水漫垄。花期结合叶面追肥喷施一次膨大素或富万钾3-5次,防止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促进块茎生长,提高商品率。9、适时收获:六月上旬商品率达到85%时,应及时收获,精心挑选,分等装筐,供应市场。10、抓好复种:马铃薯收获后,应及时深翻晒地,促进土壤熟化,复种地膜架豆(应提前育苗)或包心大白菜。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2主推技术名称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适合使用区域浅山干旱地区、川水及沟岔地区主推技术来源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从甘肃引进,熟化与集成主推技术评价地膜栽培技术:利用河湟谷地的热量充足、灌溉便利的有利条件,川水和沟岔水地种植地膜马铃薯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亩收入5000元左右。还可复种蔬菜和绿肥。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选用品种: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的“乐薯1号”脱毒种薯。2、种薯催芽: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从贮藏窖中取出,选择薯块完整、无病虫害、表皮光滑、色泽鲜艳的薯块,铺放在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催芽,室内温度控制在15-18℃,为了均匀见光,每隔几天将种薯上下翻动一次,待种皮发绿、幼芽萌发,芽变粗壮、呈紫绿色时切块播种,一般要求种薯切块在30克以上。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退化薯块,促进苗早、苗全、苗壮。3、选地整地:马铃薯地膜栽培应选择前茬小麦或蔬菜,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秋收后及时深翻整地,按时冬灌,打土保墒,要求地平墒足,土细疏松,排水良好。4、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3-4方、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5公斤。亩施50%辛硫磷0.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5、适时早播: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关键要突出一个“早”字,播种期应在3月中旬,选择晴天、无风、土壤解冻15厘米左右时及时进行。6、合理密植:用幅宽90厘米地膜进行单垄双行种植,垄底宽6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25厘米,每垄种二行,株距30厘米,亩保苗5000株。7、加强管理:播种后30天左右即可出苗,此时要做到随时检查,及时放苗,避免烧苗。播后视土壤墒情及时浇一次水,保证苗齐、苗全;苗期、现蕾期、花期、块茎膨大期各浇一次水,严禁大水漫垄。花期结合叶面追肥喷施一次膨大素,防止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促进块茎生长,提高商品率。8、适时收获:商品率达到85%时,应及时收获,并及时整地并清除残膜。9、抓好复种:马铃薯收获后,及时复种蔬菜或绿肥。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3主推技术名称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适合使用区域浅山干旱地区主推技术来源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2007年从甘肃榆中引进,现熟化与集成主推技术评价通过全地面地膜覆盖,可有效保蓄土壤原有的水分,减少大量的无效蒸发,尤其是我县秋季降雨丰富,通过秋季覆膜,使秋季雨水全部保蓄到土壤之中,保墒效果明显;通过垄沟的汇集作用,实现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可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供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通过日光辐射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满足作物前期和中期生长发育所急需的活动积温,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使生育期提前20天左右,在山区可使一些晚熟作物达到成熟。同时由于地温的提高,水分含量稳定,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是一项集集雨、保墒、增温、抗旱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在我县干旱山区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区干旱浅山地区通常亩产2500公斤,较露地马铃薯增产3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梯田或缓坡(15度以下)旱地,前茬以豆类、小麦茬口为佳。2、整地施肥、划行起垄、覆膜。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整地并每亩施入农家肥3-4方,并耙平磨细。秋覆膜时,用划行器在距地边25厘米处沿水平方向划出第一个小垄和一个大垄,小垄40厘米,大垄70厘米、大小垄总宽110厘米,将马铃薯配方肥每亩60公斤或尿素18公斤、二铵15公斤、硫酸钾(50%)10公斤或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12%)60公斤、硫酸钾(50%)10公斤,均匀撒施在大垄内,然后划线起垄,整理成底宽40厘米,垄高10-15厘米的小垄,将起小垄时落土用耙子刮至大垄间,整理成底宽70厘米,垄高18-20厘米的大垄。要求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然后用幅宽120厘米的地膜覆盖,两幅膜相接处在大垄中间,用相邻的垄沟内的表土压实,每隔2米横压土腰带,覆膜后一周左右,地膜紧贴垄面或在降雨后,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打孔,使垄沟内的集水能及时渗入土内。覆膜时,要做到压紧、压实地膜,防止人、畜践踏和大风揭膜。第二年3月土壤解冻15厘米后进行顶凌覆膜,方法同秋覆膜。3、选择良种。选用乐薯一号、青薯9号等脱毒种薯,播前20-30天出窖,淘汰表面粗糙、龟裂、畸形、芽眼凸出、病、烂和不规则的种薯,室内摊放2-3层,在散射光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薯,使之发芽均匀粗壮,当芽长到1-2cm时用高锰酸钾或50%的来苏尔溶液或酒精消过毒的刀进行切块,切块不宜太小,重量不低于30克并带有2个以上芽眼,以保证全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一般在四月中旬用打孔器进行播种,播深18-20厘米,株距27-30cm,亩保苗4000-4500株左右。播种方法:在大垄两侧按株距要求呈“品”字形点播,播后封口。5、田间管理。出苗期要注意观察,出苗时如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及时放苗,以防烧苗,如遇降雨,在播种孔会形成板结,应及时破开以利出苗,对缺苗穴孔及时补苗或移栽,确保苗全苗齐。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6、适时收获。一般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大部分茎叶枯黄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整地并清除残膜。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4主推技术名称马铃薯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适合使用区域青海省马铃薯种植区主推技术来源病虫草害防控功能室---研发与集成主推技术评价马铃薯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可提高农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平,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升青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大量劳动力,将剩余强壮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为农村向城镇化、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此外,马铃薯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可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民长期广种薄收传统粗放的惯性耕种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科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社会效益显著。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轮作倒茬马铃薯与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种植,可有效减少病菌和杂草数量。2整理土地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在入冬封冻前30d前,人工深翻,深耕35cm,并随耕拾虫,通过翻耕破坏生存和越冬环境,减少次年虫口密度。3选择抗耐病品种使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我省马铃薯抗耐晚疫病品种青薯9号、青薯2号、青薯168等品种。4种薯处理严格精选种薯、汰除病薯。播种前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有效成份),兑水2-3公斤,均匀喷洒在150kg(约1亩地)薯块上拌种处理,待药液被薯块吸收后播种,或相同剂量药剂,加细土或细灰2-3kg混合均匀后拌在种薯上,闷种2小时后播种。5切刀消毒将3把切刀放在浸放在盛有0.1%-0.3%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等消毒液的器皿中,切芽块时3把切刀轮流使用,以免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6毒土法防除小云斑鳃金龟将筛好的土与15%毒死蜱颗粒剂1000克/亩(制剂量)和2%吡虫啉颗粒剂1000克/亩(制剂量)混匀,播种时撒于马铃薯播穴中,对小云斑鳃金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除草马铃薯出薯前5d左右,使用20%克芜踪AS(百草枯)200ml/亩或74.7%农民乐SG(草甘膦)100-200ml
/亩,可防除已出苗的杂草,一年生杂草防除效果可达85%以上,马铃薯田在培垄时,又可防除在喷药时未出苗的杂草,药剂与培垄措施结合可防除95%以上的一年生杂草。或者在马铃薯3-4片复叶期,选用薯威或薯晟除草剂5-6g/亩,兑水20kg/亩进行喷雾,对一年生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8建立预警机制马铃薯晚疫病病害流行与温、湿度的关系极为密切,病情的轻重与降雨的迟早、雨量大小成正相关。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监控,掌握病情发生、发展动态,做到早防早治,流行年份开展统防统治。9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清除中心病株,及时开展化学防治。立即连根和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深度1m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对病株周围30-50m范围内喷施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封锁控制;当病害开始扩散时,可用克露、抑快净、宝灵、银法利这4种农药,进行大田喷施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d喷一次,连续喷2-3次。10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50%百菌清600-5800倍液、25%叶枯灵250-4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悬浮剂1500-2000倍液,7-10天一遍,连喷2-3次。为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轮换用药,同一种药剂连续喷施不得超过3次。11加强栽培管理秋翻整地,深翻18-22cm,整平耙细;科学施肥,增施腐熟的农家肥;采用大垄栽培,垄距90cm,株距18cm或24cm;早熟品种经催芽可适时早播;加强田间管理,要进行3次的中耕培土,这样能够保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其多层结薯,提高产量,也可以防止马铃薯块茎露出地面,防止植株上的病菌落到地面上侵染块茎;深松、灭草,在收获前1-2周割除地上部茎叶或用灭生性除草剂杀灭秧苗,并将植株运出田外。结合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特点、小云斑鳃金龟发生规律、杂草发生种类,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化学防除结合农业措施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田病虫草的为害,防治后增产显著。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5主推技术名称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适合使用区域青海省浅山、脑山适宜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区域主推技术来源育种与种薯繁育功能研究室---研究技术主推技术评价技术的使用可使马铃薯种薯生产规范化,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繁殖基地选择选择气候冷凉、湿润、多风和交通便利的半浅半脑和脑山地区。种薯来源质量必须符合脱毒种薯分级质量标准,按繁殖系数1∶15,根据相应繁育代数的种薯数量及繁育基地要求选择若干个村,繁殖田集中连片,与周围茄科作物或十字花科作物用麦类作物相隔离。土壤疏松、肥沃、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或山坡中上部地块,排水性良好。2、播前准备土壤处理秋季及时深翻20cm以上,选种选用经病毒和种薯质量检测,确认为符合质量要求的脱毒种薯。选用20g-50g重量的种薯播种。在播种前40天左右将种薯从窖中取出,摊放在室温15℃-18℃的散射光下催芽。催芽期间经常翻动种薯。切薯选用的大块薯,切薯时每个芽眼切成一块,每块只带一个幼芽,严格切刀消毒,每切一个块茎消毒一次。消毒可采用火焰烤刀,开水煮刀,或用75%酒精,或0.2%升贡水,或0.1%高锰酸钾等。3、播种播种时间浅山4月中旬一5月上旬;脑山4月下旬-5月上旬。亩施优质农家肥4m3-5m3,化肥施用量每亩折纯N5-7.5kg,纯P2O54-5kg,亩保苗4000株-4500株。垄宽80cm-90cm,垄间距20cm,每垄种2行,行距40cm,株距25cm-30cm,播深15cm。禁止采用地膜覆盖。4、田间管理第一次培土在马铃薯株高10cm时进行,培土高度5cm,第二次培土在现蕾期进行,培土高度15cm。结合培土,人工除草2次-3次。追肥结合拔草松土,喷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5kg-10kg。在现蕾前后,喷施500ppm-1000ppm矮壮素或100ppm-150ppm多效唑溶液1-2次,使植株高度保持在60cm为宜。5、田间检验对各种病毒发病株数统计,计算发病株率。检查统计结束,要干净彻底拔除病株,集中深埋处理。以病毒、病害及品种纯度等指标为依据,开据田间检验单。M1、M2代种薯需再经过室内病毒检测确定种薯等级。室内种薯病毒检测对M1、M2种薯抽样,进行病毒检测。检测方法按《青海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病毒检测标准》执行。
6、收获当马铃薯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达到枯萎,块茎停止膨大易与植株脱离时收获。割掉地上部茎叶,清理到田外,以减少感病。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种薯摊凉后储藏。7、包装运输种薯装袋每袋30kg左右为限,种袋内外挂种薯标签,注明品种名称、种薯等级、数量、产地和生产日期。运输进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和人为创伤、混杂。注意防雨、防冻。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6主推技术名称马铃薯早疫病与晚疫病常规防治技术适合使用区域适合使用区域为马铃薯种植地区主推技术来源病虫草害防控功能室---试验与总结主推技术评价马铃薯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使马铃薯主要病害损失降到最低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早疫病早疫病俗称夏疫病、轮纹病或干斑病,是全国分布普遍的一种马铃薯病害,它能引起叶片过早地逐渐枯干,降低产量。1.1农业防治:提高耕作和栽培水平,如深耕能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合理灌溉、施肥可增强植株抗病力,与麦类等非茄科作物轮作对防病有重要作用。1.2化学防治:发病时每亩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8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两遍。2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川水地区和脑山地区受害较重。晚疫病菌主要借菌丝体在病薯内越冬,播入田间后随着病薯萌芽而扩展,侵入幼芽。马铃薯的叶、茎、块茎均能受害。2.1农业防治: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合理密植,防治田间密度过大造成的徒长,及时中耕、松土、培土,灌水要采取起垄沟灌,低洼田要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病害严重的地块,在收获前应先将地上茎叶全部割除,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2.2药剂防治:适时喷药防治,消灭中心病株。一般在多雨、大气湿度高时容易发生。每亩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2-3遍。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7主推技术名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适合使用区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适合使用区域为全省各县川水或浅脑山地区地块相对较大,地势相对平缓的马铃薯地块。主推技术来源马铃薯机械功能研究室---试验与总结(平作和垄作全程机械化技术属自主研发,起垄铺膜全程机械化技术引进山东主流大垄双行机械化生产技术)主推技术评价实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后,每亩至少可节省5个以上人工,如果算上收获后的捡拾环节,节省人工将超过10个以上,其生产效率将比人工提高8倍以上,增产幅度超过5%,亩节本增效超过500元。其主要风险在于拖拉机驾驶员是否能熟练掌握机具操作及马铃薯各品种栽培技术。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一、主要操作规范1播种前准备工作:需要合理的深松或深耕,必要的做播前整地作业。选择种植品种为青薯2号马铃薯,按配方施肥要求准备肥料。2机械播种:种植时,使用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播种,种植作业播种量控制在140—150公斤/亩,行距600—700mm,株距180—220mm,播种深度150—180mm,重、漏播率小于4%。3中耕施肥培土:马铃薯中耕施肥培土机,经培土后形成宽30-40cm高20-25cm的垄台。机械作业时调整好犁铲或犁铧的高度、宽度和深度,以保证培土严实,又不切苗。4机械化植保:根据作物的长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3WBD-16喷雾器进行机械喷药作业,防止病虫害发生。5机械化收获:选用1JH-150、1JH-110秸秆粉碎还田机,4UM—1型马铃薯挖掘机,配套30-4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开展机械化打秧、机械化收获作业。(1)在马铃薯成熟收获期,土壤含水率小于20%时进行机械化挖掘作业。(2)收获前10天左右机械割秧碎秧,使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损失。收获作业中正确调整挖掘深度。垄播方式:175mm±25mm。机组的行驶速度根据马铃薯品种、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确定,一般控制住2~.5km/h,以挖掘、分离机构工作正常为准。(3)合理配备跟随收获机作业的拾薯人员。(4)作业中随时注意作业质量,防止拖拉机走偏碾压薯块,或起半垄的情况发生,根据作业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挖掘深度。(5)机械收获起净率大于98%,明薯率大于98%,破损率小于2%。(6)收获的马铃薯及时收藏,留在田间的薯块集中堆放,夜间加以覆盖,防止冻伤。作业结束后,及时清除机具上的泥土、杂草,加注润滑油,并涂防锈油,停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二、平作、垄作与起垄铺膜技术要点1、平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整地—施肥播种—出苗5-10厘米后起垄—机械化药剂除草—出苗10-15厘米后扶垄—花期前追肥扶垄—收获前7-10天灭秧—
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播种时注意根据品种不同调整亩播量、苗数及株距行距,种薯采用三角形排列和宽窄行布局。以利于后续机械化作业。起垄时注意起垄高度不能高于苗高度。扶垄时同样不能压苗。平种基本参数为播深10-15cm、宽行行距50±5cm、窄行行距20±2cm;2、垄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整地—施肥播种起垄喷药—出苗10-15厘米后扶垄喷药—花期前追肥扶垄—收获前7-10天灭秧—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垄作基本参数为垄底宽70±4cm、垄顶宽30±5cm、垄高20-25cm,行距为20±2cm;播种时注意根据品种不同调整亩播量、苗数及株距行距,种薯采用三角形排列和单垄双行布局,四轮拖拉机采用双垄四行布局,播种时同时完成喷药处理。3、起垄铺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整地—施肥播种起垄喷药铺膜—出苗前上土压膜—收获前7-10天灭秧—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残膜回收。起垄铺膜作业基本参数为播深10-15cm、垄底宽70-100cm、垄顶宽50±5cm、垄距130±10cm,垄高20-25cm,种子行距为22-28cm、株距20-35cm;种薯呈三角形排列。地膜选用>0.008mm以上厚度地膜。在苗芽离地膜2-3厘米时进行机械化上土压膜作业,防止烧苗现象发生,确保出苗顺利。技术负责人签字:
省级产业转化研发平台年度主推技术推介登记表平台名称:青海省马铃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签字):表08主推技术名称马铃薯块茎储藏关键要点适合使用区域马铃薯种植区主推技术来源贮藏与加工功能研究室---调查分析与集成主推技术评价降低马铃薯贮藏期间的损失率,防止块茎贮藏病害的严重发生,保持种薯或鲜薯的质量。主推技术使用操作规范1窖址和窖型的选择1.1窖址选择选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坚实、向阳背风和保温的地方。1.2窖型的选择1.2.1平窖适用于土质坚实的山坡,在山坡挖成顶为半圆形,高2.0m~2.5m,宽1.5m~2.0m的窑洞,长度按所需贮藏量而定。窑洞式贮藏窖用砖砌门,要求砌两道门,门顶留有通气孔。1.2.2非字形窑窖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建窖。根据贮藏量先挖成“非”字形窑洞,再用砖砌成。窖顶用土覆盖,覆盖厚度1.5m~2.0m。中间走道距地面50cm处留通风道,每个偏洞里距窖顶50cm处留通风道,通风道内径20~40cm,高度应高出窖顶1.5m。2贮藏前技术措施2.1适时收获当田间植株茎叶枯黄90%以上时收获,选择晴天收获。种薯收获期可提前15~20天。2.2预贮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置于阴凉,且通风场所摊开,用草帘遮光,预贮10~15天。2.3严格选薯马铃薯块茎入窖前去掉附着泥土,剔除病、烂薯,防止窖内发病。3贮藏窖消毒3.1农户平窖马铃薯入窖前,将窖内表皮土铲除2cm~3cm,清除到窖外。窖内用麦草熏蒸。3.2“非字型”窖
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窖内喷洒后,敞开窖门通风3~5天。4窖内温湿度控制窖温的调节是靠窖门和通气孔的通风换气来进行的。温度控制在1~3℃,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4.1贮藏初期入窖~11月底。贮藏管理以降温散热为主。窖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通气孔一直打开,进行通风散热。4.2贮藏中期12月份~第二年2月份。管理以防寒保温为主。外部温度下降到-5℃~-7℃时,堵上窖门,只留通气孔通气;当温度下降到-10℃时,堵上通气孔,每天在中午进行30~60分钟的通气。4.3贮藏后期3月份~4月份。贮藏管理重点是保持窖内低温,一般不要打开窖门和通气孔,防止外部热气进入窖内,以免窖内温度升高。4.4农户平窖通风可在地面挖成十字型或丰字型的通气沟,深度和宽度20cm,并与窖壁相连,在沟的上面铺上一层5cm厚的麦秆。5贮藏量5.1适宜贮藏量适宜贮藏量(kg)=窖的总容积(m3)x(650x65%)注:利用容积约占整个窖容积的65%,一般每1m3的块茎重量为650~750kg。最大贮藏量占窖内容积的75%。5.2窖内薯堆高度散装薯堆高度为1m~1.2m。袋装一般堆高放6~8层。技术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