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00 KB
  • 2022-04-29 14:41:52 发布

最新穴位讲解二(1)课件PPT.ppt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穴位讲解二(1) 大椎[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功用]升阳益气、退热补虚[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配曲池、合谷泻热[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命门[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功用]补肾壮阳[主治]虚损腰痛,遗精,阳萎,早泄,遗尿,泄泻,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手足逆冷。 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风门[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用]宣肺解表,益气固表—外感风邪之疾。[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刺灸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拔罐。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肺的背俞穴。[功用]宣肺平喘利气[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心的背俞穴。[功用]宽胸理气,养心安神。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配膻中、内关治心痛、惊悸(冠心病);配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斜刺0.5—0.8寸。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肝的背俞穴。[功用]疏肝利胆,理气明目[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斜刺0.5—0.8寸。胆俞: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胆的背俞穴。[功用]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主治]黄疸,口苦,胁痛,潮热。胆绞痛(指压法)配阳陵泉、太冲治疗胆道疾病。 [刺灸法]斜刺0.5—0.8寸。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脾的背俞穴。[功用]健脾和胃化湿—脾胃病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刺灸法]斜刺0.5—0.8寸。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附注]胃的背俞穴。[功用]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主治]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附注]肾的背俞穴。[功用]益肾助阳,强腰利水[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太溪、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5~l寸。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定穴]大肠背俞穴[功用]理气降逆,调和肠胃[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直刺0.8~1.2寸。关元俞: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用]培补元气,调理下焦[主治]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 配肾俞、大肠俞治疗腰痛。 [刺灸法]直刺0.8~l.2寸。膀胱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特定穴]膀胱背俞穴。[功用]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 配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l.2寸。 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膏肓[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功用]补虚损、理肺气—呼吸道疾病+久病虚损之疾[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配尺泽、肺俞治咳喘。[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志室[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功用]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主治]遗精,阳萎,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夹脊【定位】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功用】调节脏腑机能【主治】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次髎[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功用]补益下焦,强腰利湿[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配血海治痛经。[刺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帙边[定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功用]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主治]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配委中、大肠俞治腰腿疼痛。(针感)[刺灸法]直刺1.5—2寸。 环跳[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配伍]配髀关、伏兔、风市、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刺灸法]直刺2-2.5寸,针刺方向有向少腹、髋关节、向下;可灸。 梁丘[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特定穴]足阳明经郄穴[功用]理气和胃,通经活络[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刺灸法]  直刺l—1.2寸。 血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功用]活血调经、祛风利湿—血分杂症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膝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风市[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配伍]配曲池、血海、三阴交治疗荨麻疹(遍身瘙痒)。[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承扶[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配委中治腰骶疼痛。[刺灸法]直刺l一2寸。 殷门[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配大肠俞治腰痛。[刺灸法]直刺l一2寸。 犊鼻[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功用]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刺灸法]  向后内斜刺0.5一l寸。(膝关节酸胀沉重) 灸法或温针灸 委中-血郄[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特定穴]足太阳经合穴,膀胱的下合穴。[功用]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合土穴),小便不利,遗尿,血证、丹毒。 配大肠俞治腰痛。(腰背委中求)配极泉治疗中风后遗症(注意体位)[刺灸法]直刺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足三里[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特定穴]足阳明经合穴,胃下合穴。调理脾胃—胃肠疾患(“合治内腑”,“肚腹三里留”)调和气血—头痛、头晕、高血压等补益气血—心悸气短、气虚、血虚、体虚、疲乏化痰开窍—癫狂、妄笑、中风通经活络—膝胫疼痛、下肢不遂预防保健—”三里保健灸”[刺灸法]  直刺1—2寸,可灸。 上巨虚[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特定穴]  大肠下合穴。[功用]调和肠胃,通经活络[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配足三里、气海治便秘、泄泻。[刺灸法] 直刺l一2寸。 下巨虚[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特定穴]   小肠经下合穴。[功用]调肠胃,通经络[主治]  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配天枢、气海治腹痛。[刺灸法]   直刺l—1.5寸。 丰隆[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特定穴] 足阳明经络穴。[功用]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化有形之痰—咳嗽、气喘、痰多化无形之痰—癫、狂、痫活血通络—下肢局部疾病降逆气—高血压[刺灸法] 直刺l—1.5寸。 条口[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用]舒筋活络,理气和中。[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刺灸法]  直刺l—1.5寸。 鹤顶【定位】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功用】通利关节【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曲泉[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特定穴]肝经合穴[主治]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痒(无霉菌性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 配归来、三阴交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阑尾【定位】在小腿外侧,当犊鼻(外膝眼)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足三里直下2寸)【功用】清热解毒,化瘀通腑【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刺灸法】直刺1.5—2寸,可灸。 阳陵泉[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特定穴]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一—筋会[功用]调胆腑、祛风湿、舒筋利胁[主治]1.合穴、下合穴—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2.筋会—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配伍]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悬钟[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特定穴]八会穴之一-髓会。[主治]1.筋骨病: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2.贫血:与红细胞生成有关[配伍]配后溪、列缺治项强、落枕。[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病例:灸双绝骨治疗头痛)。 胆囊【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功用】利胆通腑【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阴陵泉[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特定穴] 足太阴经合穴。[功用]健脾利水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等。[刺灸法]  直刺l一2寸,可灸。 地机[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特定穴]  足太阴经郄穴。[功用]健脾理血[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刺灸法] 直刺1.0-1.5寸,可灸。 三阴交[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特定穴]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功用]健脾、疏肝、益肾—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刺灸法]  直刺l一1.5寸,可灸。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 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功用]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大肠俞治痔疾。[刺灸法]直刺1—2寸。 解溪[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特定穴]足阳明经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治痿独取阳明—中风足下垂[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太溪[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特定穴]足少阴肾经输穴、原穴[功用]益肾气、清虚热、止咳嗽、调经血—久病取太溪[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失眠,健忘;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照海[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特定穴]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功用]滋阴清热,调经止痛。[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特定穴]足太阳经经穴。[功用]清头明目,利腰催产[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配风池治头痛、目眩。[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孕妇禁针。 申脉[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特定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功用]宁神舒筋[主治]头痛,眩晕,癫痫,腰腿酸痛,目赤肿痛,失眠。 癫痫昼发灸阳跷(申脉);失眠-申脉、照海[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丘墟[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特定穴]胆经原穴。[主治]偏头痛,颈项痛,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中风偏瘫。[配伍]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中风足内翻—丘墟透照海[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太冲[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特定穴]肝经输穴、原穴。 [功用]疏肝理气、平肝熄风—全身镇痛镇静要穴上—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嗌干,中—胁痛,腹胀,黄疸,呕逆,[主治]下—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局部—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镇静—小儿惊风,癫狂,痫证,高血压四关—合谷、太冲[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足临泣[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特定穴]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功用]清头目、利胸胁、调带脉。[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配伍]配三阴交、中极治月经不调。[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内庭[定位] 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凹陷处[特定穴]足阳明经荥穴[功用]清泻胃火、通涤腑气[主治] 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行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特定穴]肝经荥穴。[功用]清肝泻火—肝经有热者多用[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月经过多,痛经,带下,疝气,中风,胁痛。 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太白[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特定穴]  足太阴经输穴;脾经原穴。[功用]健脾和胃—脾胃疾病[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刺灸法]  直刺0.8-1.0寸,可灸。 公孙[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特定穴]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功用]理气和胃,调冲脉[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心烦失眠等。内关、公孙—胃、心、胸[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八风【定位】在足背侧,第一~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功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主治】足跗肿痛,毒蛇咬伤,脚气,趾痛。【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出血 涌泉-急救穴[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特定穴]足少阴肾经井穴。[功用]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熄风。[主治]1.头面疾患: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2.神志病:癫疾,昏厥,小儿惊风;3.其他: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 配太冲、百会治头顶痛。陈醋调吴茱萸末外敷治疗口腔溃疡、慢性咽炎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隐白[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特定穴]足太阴经井穴[功用]调经统血,健脾回阳[主治病证]1.出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2.神志病:癫狂,多梦,惊风,昏厥[刺灸法]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特定穴]足太阳经所出为“井”。[功用]正胎催产,理气活血,清头明目。[主治]1.头面疾患:头痛,目痛,鼻塞,鼻衄;2.胎产疾患:胎位不正,难产。 配太冲、百会治头痛。[刺灸法]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什么是故事梗概你把文章看了一遍以后,想像着你把内容讲给别人听,说出来的内容就是梗概。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经过、结果。 写故事梗概简短方式:   先说明作者是谁,国籍是什么,发生在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   1、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主要用什么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或景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举例说明3、主要用什么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举例说明4、主人公主要经历了些什么事,最后感悟或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写故事梗概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要想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它有所了解,就必须写好文章的梗概。 虽说梗概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写好一则梗概还是要讲究技巧的。今天就给你说说写好梗概的“四步走”。 写故事梗概的步骤第一步:读。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写故事梗概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写故事梗概相信你通过以上四步就能写成一篇梗概,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