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4.50 KB
  • 2022-04-29 14:22:40 发布

最新大学物理下册干涉习题课件PPT课件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  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大学物理下册干涉习题课件 杨氏双缝干涉特点:等间距二、典型干涉明纹暗纹k=0.1.2…*SS2**S1k=+1k=-2k=+2k=0k=-1Ix 例7: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插入这块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2(n-1)d例8:若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mm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Å 例9.如图,S1、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径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1的介质板,路径S2P垂直穿过厚度为t2,折射率为n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A.B.C.D.答:B 例10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D=120cm,两缝之间的距离d=0.50mm,用波长l=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1)求原点O(零级明条纹所在处)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2)如果用厚度l=1.0×10-2mm,折射率n=1.58的透明薄膜复盖在图中的S1缝后面,求上述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 =19.9mm解:(1)∵dx/D≈kλx≈Dkl/d=(1200×5×500×10-6/0.50)mm=6.0mm(2)考虑零级明条纹,零级明纹上移零级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坐标 如图半导体测硅片表面氧化膜,腐蚀成劈尖形,用钠光=5893Å照射,在氧化膜表面恰好看到五个明纹。求(1)最大膜厚dmax;(2)若d=0.6m,用绿光=550nm,可见几条亮纹?解(1)无半波损失氧化膜硅k=0,1,2,...因为可见5条明纹,所以k=4(2)所以k=3,可见四条亮条纹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盖住,并在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高折射率介质反射面M,如图所示,则此时(A)P点处仍为明条纹.(B)P点处为暗条纹.(C)不能确定P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D)无干涉条纹.答:B 例: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位置,则(A)中央明条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B)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答:B 例: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l=55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a=2×10-4m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D=2m.求:(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间距;(2)用一厚度为d=6.6×10-5m、折射率为n=1.58的玻璃片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1nm=10-9m)解:(1)Dx=20Dl/a=0.11m(2)覆盖云玻璃后,零级明纹应满足(n-1)d+r1=r2设不盖玻璃片时,此点为第k级明纹,则应有r2-r1=kl所以(n-1)d=klk=(n-1)d/l=6.96≈7零级明纹移到原第7级明纹处 例: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折射率n1=1.4)覆盖缝S1,用同样厚度的玻璃片(但折射率n2=1.7)覆盖缝S2,将使原来未放玻璃时屏上的中央明条纹处O变为第五级明纹.设单色光波长l=480nm(1nm=109m),求玻璃片的厚度d(可认为光线垂直穿过玻璃片).解:原来,覆盖玻璃后∴(n2-n1)d=5l=8.0×10-6m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