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8 MB
- 2022-04-29 14:43: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引言:学校-特殊的群体2
概述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导致个体发病,并可在群体中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形成传播和流行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根据形态大小: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
?传染病的流行因素
?传染病的特点1.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2.区域性——自然疫源性农村好发肠道传染病城市好发呼吸道传染病南方多虫媒传染病,北方少3.人群聚集性人群密集增加了传染病的流行暴发的可能性
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内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水痘麻疹艾滋病痢疾
肝炎乙肝甲肝丙肝丁肝戊肝肝炎的类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化学性、中毒性肝炎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常见肝细胞由于血液、营养不足,病毒、毒素侵犯,代谢异常,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等原因,导致代谢异常、功能受损、发炎破坏、细胞死亡等现象。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引言
第一节甲型肝炎一、甲型肝炎病毒(HAV)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或流行,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球形颗粒内含单股正链RNA,7,500个左右核苷酸第一节甲型肝炎
抵抗力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HAV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存活数天至数月第一节甲型肝炎
病毒经口侵入口咽部、肠粘膜、局部淋巴结增殖侵入靶器官—肝脏肝细胞损伤发热、疲乏、食欲不振病毒血症肝大、压痛、肝功异常、黄疸发病过程
二、流行过程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亚临床感染者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第一节甲型肝炎
传播途径经食物传播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特点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第一节甲型肝炎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人群易感性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接种甲肝疫苗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第一节甲型肝炎
三、预防策略与措施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被动免疫甲肝免疫球蛋白第一节甲型肝炎
第二节乙型肝炎一、乙型肝炎病毒(HBV)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病毒性乙型肝炎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形态与基因结构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肝DNA病毒属电镜:3种形态第二节乙型肝炎图23-2图23-3
第二节乙型肝炎图2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1)患者:在潜伏期(60-160天)及发病阶段,其血液均有传染性。(2)无症状HBsAg携带者2.传播途径(1)血液、血制品等医源性传播含V的血液,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器械,针刺,拔牙、内镜等;(2)母—婴传播产道、哺乳、胎盘;(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通过唾液、共用牙刷等;(4)性传播:含V的精液及阴道分泌液均可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HBV普遍易感易感性一般随年龄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第二节乙型肝炎
3.致病机制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和免疫病理损伤。(1)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1)受染细胞少,机体免疫正常→急性肝炎(4-6个月),恢复痊愈。
2)受染细胞多,免疫超常→重症肝炎(肝萎缩)3)特异性免疫力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4~6个月)4)免疫耐受→携带者
慢性乙肝的本质是由病毒引发的免疫清除给肝细胞带来的损伤免疫系统
4、HBV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
HBsAg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HBsAg阳性见于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注意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HBV抗原抗体系统及乙肝病毒检测方法第二节乙型肝炎
抗-HBs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可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第二节乙型肝炎
HBcAg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抗-HBc非中和抗体、分IgM和IgG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抗-HBcIgM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示HBV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标志抗-HBcIgG在抗-HBc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存在第二节乙型肝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HBV抗原、抗体的检测(1)三对抗原—抗体系统(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HBcAg和抗-HBc),临床检测二对半。(2)检测方法:最常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3)结果分析①HBsAg(+):提示HBV感染,见于急、慢或无症状携带者,有传染性,持续6个月以上转为慢性。②抗-HBs(+):中和抗体,已恢复或痊愈,或接种HBV疫苗,效价高低与预后呈平行关系。③HBeAg(+):HBV复制,强传染性,阴转示复制停止。④抗-HBe(+):保护性Ab、HBV复制减少,有一定免疫力,预后良好。出现变异株者例外。⑤抗-HBcIgM(+):感染早期,HBV复制,有传染性;①+③+⑤:大三阳,强传染。①+④+⑤:小三阳,正在恢复。
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高流行区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中流行区仍以成人感染为主低流行区多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职业高危人群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儿童性服务工作者静脉内滥用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家庭聚集性明显第二节乙型肝炎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管理传染源第二节乙型肝炎
肝炎病毒的防治总原则1.保护水源,加强患者分泌物、排泄物、食具、用具等消毒(HAV、HEV、HBV)。2.加强供血员筛选和血源管理,提倡一次性注射器(HBV、HCV、HDV)3.新生儿及高危人群特异预防①疫苗接种(HBV、HAV、HDV)。②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V)。③注射丙球(HAV)。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一)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结痂后7天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流行病学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四)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流行病学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1、典型水痘潜伏期:2周前驱期:1天,表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形态:红色斑丘疹→椭圆型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水疱内容物变浑浊,水疱易破溃→结痂。皮疹陆续分批出现:病后3到5天内,瘙痒感较肿。皮疹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黏膜皮疹: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浅溃疡。水痘皮疹的特征:(1)部位:躯干部→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2)皮疹演变过程: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可见上述形态皮疹同时存在。临床表现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患者不能上学。大量喝水,休息。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不要压挤水痘,否則结痂后会留下小点,持续2~3年。水痘可完全痊癒,不会留下疤痕。治疗方法
水痘疫苗的作用预防水痘预防重症阻断传播预防
麻疹、风疹、腮腺炎麻疹、风疹、腮腺炎疾病简介
疾病简介--麻疹1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
疾病简介--麻疹2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潜伏期:7-21天,平均10~14天主要症状:发热出疹咳嗽、结膜炎、卡他症状柯氏斑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等麻疹合并肺炎是小年龄麻疹病人主要死因!
疾病简介--风疹1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症状类似麻疹,曾称“德国麻疹”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风疹病毒唯一宿主传染源:病人,先天性风疹患儿,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母亲在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传染期:皮疹前7d到疹后5d~7d均具有传染性;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婴儿可以在出生后1年的时间内排毒。
疾病简介--风疹2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症状轻微,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临床表现与麻疹较难鉴别30~50%为亚临床感染并发症:成人多见,主要有关节炎、关节痛(70%女性患者出现)、脑炎、出血性表现。
疾病简介--腮腺炎1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6d~肿大后9d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为主接触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玩具、食品人群易感性无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隐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
疾病简介--腮腺炎2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前驱期1-2天肌痛头痛低热等腮腺肿大期7天左右传染期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约20%为无症状感染者并发症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
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学校预防控制流感措施:1.保持学校良好环境卫生,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学校洗手间应备好肥皂或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并有提示语提示同学及时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流感的同学需在家静养,如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学生的生活起居要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学生宿舍、饭堂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寄宿学校学生要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6.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7.学校如果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家隔离静养、治疗,学校组织校内环境消毒。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
8.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学校要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8℃的流感样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学校内因病缺勤/缺课短期内异常增加时,应在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的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9.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在发现学校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校医室医务人员做好流感样病例的登记和管理,按照流感样病例登记表填写好相关信息。并协助疾控机构做好采样工作和处理工作。
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艾滋病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履行政府的承诺
预防艾滋病时不我待让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其他人艾滋病与教育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500万※世界有3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4700万※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全球每天10000人死于艾滋病※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超过18万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5万艾滋病与教育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艾教育内容
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艾滋病病毒防艾教育内容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T4细胞HIV致病机理吸附侵入逆转录基因组整合与表达释放
AIDS可分为三期:窗口期潜伏期临床表现期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病毒在体内繁殖很快,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3个月的时间,平均约45天,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窗口期
潜伏期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称为“潜伏期”。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平均为5-10年。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HIV病毒的种类、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健康状态等有关。
临床表现期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常见症状:低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病、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
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性接触传播(sexualtransmission)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
医源性传播(transmissionthroughiatrogenicInfection)血液及血液制品;器官移植;针头、注射器(如:有偿献血(formerplasmadonors,FPD)、静脉吸毒(InjectingDrugUsers,IDUs));美容、穿耳、文身、修脚,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也可能传播。
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MTCT)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后,血液中的病毒通过胎盘直接到达胎儿体内,也可在分娩、哺乳过程中将HIV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占所有婴儿和儿童感染者的90%以上。
下列情况不会传播AIDS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学习或工作、一起玩、一起用餐;食物、水、共用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或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HIV不能在昆虫的细胞中生存);血液、医疗器械等经过严格检验和消毒。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做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防艾教育内容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防艾教育内容
渴望生存期盼的目光
曼谷的志愿者爱的传递喂药
纪念世界艾滋病的游行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我愿意跟他做朋友,我愿意我和他之间没有隔阂。防艾专家—桂希恩
4、加强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和有关知识宣传▶稳步开展针具交换试点等干预工作。
4、加强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和有关知识宣传▶“预防艾滋病”被我国首次明确为中学必修课(050225)
小结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7)、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前接种相应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腮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水痘疫苗、流脑A+C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发病症状。(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消化道传染病防控重点(1)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尽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2)保证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接触病人后要消毒洗手。(3)不喝生水,不食生海产品,不食用不洁净的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害虫叮咬过的食物,剩饭、剩菜要煮热后食用,食具要经常消毒。(4)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接受相应的疫苗(甲肝疫苗、口服痢疾疫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二、学校常见的饮食安全隐患有哪些?怎样防范?1、水源污染,特别是二次供水的污染(如纯净水污染引起甲肝的事件[贵州]等)2、食物的采购、索证、登记不严:学校应严格把关3、食物的保管条件有限造成食物过期、变质:严禁以浪费为借口向孩子提供过期、变质食物4、共用洗碗盆、饮水口杯等交叉污染:应实行煮沸消毒(15-30分钟)5、校园周边商家出售的三无食品、过期变质、流动小贩的售卖6、饮用生水的不良习惯:7、校工无健康体检或食堂无食品卫生许可证
储备常用的消毒工具和消毒药品,定期对学校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如遇疫情发生时,则要在卫生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消毒时间,范围,所使用的消毒药品种类,配备的比例及有效浓度,采取的消毒方式,消毒面积的估算,执行人员签名,监管人员的签字等
附: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1、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84”消毒液(含有效氯5%)、漂白精片(含有效氯500毫克/片)和漂白精粉(含有效氯65%)。2、常用的消毒方法及其消毒作用浓度消毒时可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来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和方法;含氯消毒剂消毒时的作用浓度应根据不同的作用对象来确定:(1)饮用水消毒:可采用漂白精片,“按每100公斤水加1片漂白精片”进行配制。
(2)餐饮具消毒:一般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用上述任意一种含氯消毒剂配制成“250毫克/升-5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3)衣服、被单消毒: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250毫克/升-5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和不宜用消毒剂溶液浸泡的衣物等可采用阳光暴晒的方法消毒。(4)课桌、课椅、门窗把手消毒:用5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5)教室、食堂、厕所等场所地面消毒: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喷药量为200毫升/平方米),作用时间60-120分钟。(没有消毒剂消毒条件的学校对厕所消毒可采用地面撒生石灰的方法。)(6)垃圾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毫克/升-100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附件4学校教室、宿舍、厕所等重要场所卫生清洁制度和定期消毒制度1、各班级每天派值日生放学后打扫教室,做到窗明地净。每两周消毒一次(课桌课椅等物品、门把手,用5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对地面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2、学生宿舍以寝室为单位每天派值日生轮流打扫并开除窗通风,每两周消毒一次(消毒方法同教室)。3、每天派专人对学校的厕所和垃圾堆进行清扫和整理,每周消毒一次(厕所及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可燃性的垃圾尽量用焚烧方法)。4、除对上述重要场所进行打扫和消毒以外,还应每周对其它校园外环境进行一次大扫除(外环境一般不需大规模消毒剂喷洒消毒,可视传染病流行的病种和程度来采取相应消毒措施)。5、食堂每天一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扫除。学生餐、饮具应天天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6、学生的衣物、被单等物品应定期清洗,并进行煮沸或阳光下暴晒消毒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
五、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是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延伸1、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附件6个人卫生清洁制度一、学生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二、学生要做到“四不”即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三、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是防止肠道病毒传播和遏制传染病流行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4、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5、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如无条件可让洗湿的手自然凉干)。
谢谢!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学习生活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PPT课件
- 护工培训之制度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 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培训PPT课件
- 护理人员药学培训PPT课件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培训PPT课件
- 基层糖尿病指南培训PPT课件
- 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 学校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 护理岗前培训PPT课件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PPT课件
- 卫生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 孤独症社会沟通发展社区培训PPT课件
- 夏季防暑安全培训PPT课件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PPT课件
- 护理人员培训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