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教材课件PPT课件 248页

  • 15.92 MB
  • 2022-04-29 14:25:12 发布

安全员教材课件PPT课件

  • 2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第1章  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基础工程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工程施工难度的增大,基础工程的安全技术也不断发展,其内容涉及到打桩、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土方开挖等。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近年来,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认识不足,引发了多起安全事故,基坑坍塌事故属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多发型事故之一。 1.1 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邻近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严加保护的基坑。三级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二级基坑: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 天津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对深基坑安全分级:一级基坑:1)基坑开挖深度>20m;2)距基坑1.0H范围内有地铁、高速铁路、煤气管、大型压力水管、大型立交桥、重要铁路干线、大型重力流管线或有压管、在施的深基坑;距基坑0.7H范围内有必须保护的建筑、管线等设施。H为基坑开挖深度 二级基坑:1)基坑开挖深度在14m—20m之间2)距基坑1.0H—2.0H范围内有地铁、高速铁路、煤气管、大型压力水管、大型立交桥、重要铁路干线、大型重力流管线或有压管、在施的深基坑;距基坑1.5H范围内有必须保护的建筑、管线等设施。三级基坑:开挖深度<14m,且环境安全无特殊要求 二.排桩土层锚杆支护系在稳定土层钻孔,用水泥浆或其砂浆将钢筋和土体粘结在一起拉结排桩档土。特点:与土体结合能承受较大拉力。变形小、适用性强;不用大型机械,需工作场地小,省钢材,费用低。适用条件:基坑安全等级一、二、三级。适用于难以采用支撑的大面积深基坑。不宜于地下水大,含化学腐蚀物的土层。主动滑动面l 三.排桩内支撑支护系在排桩内侧设置型钢或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以支挡基坑侧壁进行挡土。 三.排桩内支撑支护特点:受力合理、易于控制变形,安全可靠,但需大量支撑材料。适用条件:1.基坑安全等级一、二、三级。2.适用于不宜设置锚杆的较松软土层。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取降水措施或止水结构。 四.水泥土墙支护系由水泥土桩形成的格栅状、壁状等形式的连续重力式挡土止水墙体。特点:具有挡土截水双重功能;施工机具设备简单;成墙速度快,适用材料单一,造价低。适用条件:1.基坑安全等级二、三级。2.水泥土墙施工范围内的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小于150KPa。3.基坑深度≤6m。4.基坑周围具备水泥土墙施工的宽度。 五.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系由土钉或预应力锚杆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喷射混凝土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承载力较高;可阻水,变形小,安全可靠,适用性强;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灵活,污染小,噪音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支护费用低。适用条件:1.基坑安全等级二、三级的非软土地基。2.基坑深度≤12m。适用于无流砂、含水量不高、非淤泥等流塑土层的基坑,开挖深度≤18m.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五.土钉墙或喷锚支护 六.钢板桩采用特制的钢板桩,机械打入地下,构成一道连续的板墙,作为挡土挡水的围护结构。特点:承载力高、刚度大、整体性好、锁口紧密、水密性强,能适应各种平面形状和土质,打设方便、施工快速,可回收利用;但需大量钢材,一次性投资较高。适用条件:1.基坑安全等级二、三级2.基坑深度≤10m。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1.3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方案选择一、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二、方案的选择由于基坑的支护结构既要挡土又要挡水,所以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对影响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周围坏境及地下管线状况调查,主体工程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常用支护结构形式见表1-3-1 1.4深基坑支护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表1-4-1)位移: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向产生位移,而导致桩后地面沉降或附近房屋裂缝、边坡滑移、失去稳定。注意: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处理方法管涌或流砂:基坑开挖时基坑底以下面的土产生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从坑底或四侧涌入基坑,引起周围地面沉陷、建筑物裂缝。注意: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处理方法塌方: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失效,边坡局部大面积失稳塌方。注意: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处理方法 基坑塌方的产生原因有哪些?(一章)原因:(1)挡土墙强度不够或锚杆质量差,使支护结构破坏,失去作业进而造成塌方。(2)挡土桩入土深度不够或未深入到坚实土层,造成整个支护系统失稳塌方。(3)基坑开挖未进行有效的降水或降水井点系统失效,动水压力和土压力增大而导致滑塌。(4)未按支护结构程序施工,随意改变支护结构受力模型和尺寸,使支护结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下降或失去作用。(5)支护结构未完成施工,而在桩顶部随意增加大量附加荷载。5页 1.5基坑降水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当基坑开挖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时或是在雨季施工时,此项工作尤为重要。如在雨季施工时出现泡槽时,若不及时排降水,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当土被泡软后,会造成边坡坍塌和坑底承载力下降。所以为保安全必须做好排降水工作,即保持土体干燥才能保证安全。基坑排降水的一般规定见P5,明排水法见P6. 基坑排降水一般有明排水法井点降水法明排水法:由排水沟、集水井(坑)及水泵组成的排水体系。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也称井点降水法)(一章)※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槽)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是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然持续不断的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细砂和粉砂土产生流沙现象,改善挖土的工作条件;同时土内的水分排出后,边坡可改陡,以便减少挖土量。6页 1.6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也随之增多,由于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技术未能及时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不少重大事故。一、常见的基坑事故1、水泥围护结构失稳,造成工程桩被挤压位移等事故。2、支撑强度不足施工质量差,造成支撑折断围护整体失稳。3、挡土结构强度不足,产生严重裂缝,工程出现险情。4、挡土结构严重位移,造成坑外地表严重下陷,影响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安全。 5、因设计不合理,施工时卸载太快而没有及时支撑,造成围护结构整体失稳。6、由于隔水帷幕选用不当,或围护结构质量不能达到保证造成围护结构漏水,并出现严重流砂现象,使周围建筑物、道路产生裂缝,管线断裂。二、安全技术要点(P6) 深基坑支护工程案例一、支护桩断裂事故1、工程与事故概况某综合楼主楼20层,高约75m,地下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基坑场地土质差,开挖深度范围内均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地下水位仅在地面以下0.9—1.8m。该综合楼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钢支撑作为受力结构。桩直径采用ф800mm,有效桩长19m。钢支撑采用ф609×10mm钢管,在基坑东西向设置二层各3根水平支撑,在四角各设置二层角支撑。采用密排深层搅拌桩作为阻水帷幕,桩径ф700mm,搭接200mm,有效桩长18m。 该综合楼临某工业局大楼,东临紧靠某教育中心大楼。为确保基坑开挖期间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建设单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现场安全检测手段。按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开挖先南后北。在基坑南部开挖至坑底-9m时,安全监测测得土体向基坑内侧的最大水平位移达57mm,超过报警值(40mm)。一天后,基坑南侧支护桩半数出现横向裂缝,钢支撑与支护桩连系梁连接件扭屈,支护桩连系梁断裂,支护桩外侧地面出现多条裂缝,最宽缝达15mm左右,土层松动,局部塌陷,整个基坑南侧出现倒塌的迹象。 2、事故原因分析1)该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欠妥,设计者对周边实际环境调查分析不够,支护结构实际承受主动土压力大于设计值,设计支护结构地面附加荷载考虑不全面,基坑南侧临近有土建施工临时设施房屋两排、钢材堆场和加工区。2)施工单位基坑开挖时违反了“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出现超挖、未撑就挖的现象,造成基坑卸载较快,基底回弹支护变形过大。3)钢支撑施工时未在支护桩预埋铁件,用气锤敲碎桩混凝土使其主筋外露。焊接围檩支架。因此损伤了支护桩的混凝土。 4)钢角支撑施工时,必须反复预加荷载,第一道和第二道钢角支撑内力会重分布,而施工单位加了第二道支撑时,第一道角支撑卸载,未及时补荷载,这样支护变形,支护结构主要压力主要集中在第二道支撑上,使其与支护桩连系梁连接件发生扭屈破坏。3、事故处理根据监测数据,在基坑内分块打垫层,以工程桩为支撑点,在垫层内设置6根水平钢支撑,在基坑底浇捣一根混凝土大梁,把支护桩连接在一起,在基坑南侧外采用三排压密注浆的方法,起了防水防渗和加固土层的作用,回填了一部分挖土,内角支撑重新预加荷载,加固支护桩连系梁连接件。 第2章土方开挖工程2.1土方开挖的种类无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一、放坡开挖1、开挖深度不超过4m的基坑当场地条件允许并经验算能保证土坡稳定时可采用放坡开挖。2、超过4m的基坑,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m.3、放坡开挖的基坑,应符合下列要求:1)坡顶或坑边不宜堆土或堆载,遇有不可避免附加荷载时稳定性验算应计入附加荷载的影响。 2)基坑边坡必须经过验算,保证边坡稳定。3)土方开挖应在降水达到要求后,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不宜超过2.5m。4)土质较差且施工期较长的基坑,边坡宜采用钢丝网水泥或其他材料进行护坡。5)放坡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坑内水位和排除地表水严禁地表水或基坑排除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 二、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除设计允许外,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3、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井点管、围护墙和工程桩。4、应尽量缩短无支撑暴露时间。5、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并防止坑底土体扰动。 6、对面积较大的一级基坑,土方宜采用分块、分区对称开挖和分区安装支撑的施工方法,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浇筑垫层。7、基坑中有局部加深的电梯井、水池等,土方开挖前应对其边坡作必要的加固处理。8、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按下表执行。 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353二级基坑686三级基坑81010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 2.2挖土的一般规定(P8)(1)人工开挖时,两个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逐层挖掘;(2)挖土时随时注意土壁变动的情况,如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3)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支撑上下;(4)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且应至少留0.3m,由人工修坡至设计标高;(5)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2.3放坡开挖的一般规定(P8)(1)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教材8页的表2-3-1的规定(2)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当采用放坡挖土宜设置多级平台多层开挖,每级平台宽≥1.5m。 2.4基坑挖土操作的安全要点(P9)(1)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在边沿设两道护身栏杆,夜间加设红色标志。人员上下基坑应设坡道或爬梯。(2)基坑边缘堆置土方或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3)基坑开挖时,如发现边坡裂缝或不断掉土块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操作地点,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处理;(4)深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坑边周围应设安全栏杆;(5)人工吊运土方时,应检查起吊工具、绳索是否牢靠。吊斗下面不得站人,卸土堆应离开坑边一定距离,以防造成坑壁塌方; 2.4基坑挖土操作的安全要点(P9)(6)用胶轮车运土,应先平整好道路,并尽量采取单行道,以免来回碰撞;用翻斗车运土时,两车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装土和卸土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l.0m;(7)已挖完或部分挖完的基坑,在雨后或冬期解冻前,应仔细观察水质边坡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8)基坑开挖后应对围护排桩的桩间土体,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砌砖、插板、挂网喷(或抹)细石混凝土等处理方法进行保护,防止桩间土方坍塌伤人: 2.4基坑挖土操作的安全要点(P9)(9)支撑拆除前,应先安装好替代支撑系统。替代支撑的截面和布置应由设计计算确定。采用爆破法拆除混凝土支撑结构前,必须对周围环境和主体结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10)围护墙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底板或楼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应设置好可靠的换撑传力构造;在主体结构楼盖局部缺少部位,应在主体结构内的适当部位设置临时的支撑系统;支撑截面积应由计算确定;当主体结构的底板和楼板采取分块施工或设置后浇带时,应在分块或后浇带的适当部位设置传力构件。 2.5机械挖土安全措施(9~10页17条)(1)开挖方案(2)普查现场周围环境(3)道路平整、坚实,必要时铺枕木(4)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防边坡失稳。(5)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6)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开挖,其间距应>10m,多台挖掘机在不同作业面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 (7)对边坡上的孤石、孤立土柱、易滑动的危险土石体,在挖坡前必须清除。(8)挖掘机工作前,应检查油路和传动系统是否良好,操纵杆是否处于空挡位置。(9)推土机推土前,应检查油路和运转机构是否良好,操纵杆是否处于空挡位置。(10)铲运机启动前,应检查油路和传动系统是否良好,操纵杆是否处于空挡位置。(11)在有支撑的基坑挖土时,必须防止碰坏支撑,在坑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危险地段应设加强支撑。 (12)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挖掘机的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和进行其他作业。(13)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卸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碰车。(14)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在110~220v电压时垂直安全距离为2.5m;水平安全距离为4.0m.(15)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16)冬期、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必须采取防滑措施,保证行车安全。(17)遇7级以上大风或雷雨、大雾天时,各种挖掘机应停止工作,并将臂杆降至30°~45° 案例——上海莲花河畔倒楼事件 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时间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7号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除了直接原因,还主要存在六个方面间接原因:一是土方堆放不当。在未对天然地基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情况下,建设单位随意指定将开挖土方短时间内集中堆放于7号楼北侧。二是开挖基坑违反相关规定。土方开挖单位,在未经监理方同意、未进行有效监测,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也没有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挖基坑。 三.是监理不到位。监理方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规行为未进行有效处置,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未及时报告。四.是管理不到位。建设单位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违法指定施工单位,压缩施工工期;总包单位未予以及时制止。五.是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方对基坑开挖及土方处置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六.是围护桩施工不规范。施工方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组织施工,施工速度快于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 被检方批捕的还有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秦永林,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张耀杰及工作人员夏建刚、陆卫英,无业人员张耀雄和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莲花河畔景苑”总监理乔磊等。 第三章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3.1模板一、模板的分类(P11)常用的模板按功能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定型组合模板(即组合钢模板)(2)一般木模板+钢管支撑(或木立柱)支撑(3)墙体大模板(4)飞模(台模)(5)滑动模板(滑模) 第三章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3.1模板二、一般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2模板支架模板支架包括:木立柱模板支架、扣件式钢管支架、门式钢管支架、碗扣式钢管支架。(p11-13)3.2.1扣件式钢管支架(1)立杆底端应设置底座和通长木垫板,其长大于2个立杆间距,板厚≥50㎜,板宽≥200㎜.(2)支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其离底座≤200㎜。(3)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长;(4)支架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三杆交叉点为主节点。(5)4排及以上立杆的支架应按规定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 1)竖向剪刀撑支架外围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支架内部中间每隔5~6根立杆或5~7m,应在纵横向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分别连续设置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当支架高度≥8m,除应在其底部、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外,还应在支架的中间竖向剪刀撑的顶部平面内设置水平剪刀撑。(6)4排以下立杆的支架应在外围纵向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横向外侧立面和沿纵向每隔4根立杆,从上至下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当设置剪刀撑有困难时,可采用之字形斜杆支撑。 (7)当梁截面宽度小于300㎜时,可采用单根钢管立杆,立杆应设置在梁的轴线位置,其偏心距不宜大于25㎜。立杆应与周围楼板模板的支架立杆用纵横向扫地杆和纵横向水平杆连接牢固。(8)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斜杆应靠近支架的主节点,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度应在4~5个立杆或5~7m,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水平杆用旋转扣件扣紧。(9)在模板板面的下方沿支架纵向设置次梁(楞),在次梁的下方沿支架横向设置主梁(楞)。(10)支架立杆上部顶端应采用可调U形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楞)上,不得将立杆顶端与作主梁(楞)的钢管用扣件连接。 (11)立杆顶端及底座的可调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12)立杆顶端伸出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距离应小于500㎜.(13)支架立杆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最大间距不应大于1.5m.(14)各杆件接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500㎜.(15)当板和梁的模板支架立杆间距不同时,板下立杆间距应是梁下立杆间距的倍数;立杆间应设置纵横向水平杆和扫地杆,互相连接牢固。 3.2.2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的碗扣节点应由活动上碗扣、固定下碗扣、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等构成。固定下碗扣活动上碗扣横杆接头上碗扣限位销 3.2.2碗扣式钢管支架(1)对碗扣式支撑架的要求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底层纵横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350㎜,立杆底座的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2)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应符合要求3)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时,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剪刀撑,其设置间距应≤4.8m。 4)当模板支撑架周围有主体结构时,应设置连墙杆。5)模板支撑架高宽比应≤2,当高宽比>2时,可采取扩大下部架体或其他构造措施。6)模板下方应放置次梁(楞)与主梁(楞),次梁(楞)与主梁(楞)应按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支架上端应采用U形托撑,支撑应在主梁(楞)底部。(2)碗扣式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详见第五章脚手架工程。 3.3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基本要求3.3.1模板安装施工安全要求(1)楼层高度超过4m或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建筑物,安装与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尚需设置警示牌,设专人维持安全,防伤及行人。(2)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3)现浇整体式的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楼板及其支架时,应符合的要求※(1)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要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系统和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直线上。(2)下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上料具。料具要分散堆放,不得过分集中。(3)如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其支撑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见14页 3.3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基本要求3.3.1模板安装施工安全要求(4)模板及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5)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架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6)模板的支柱 3.3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p14)3.3.2模板拆除施工安全要求(1)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者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2)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3)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在正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4)拆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除强度时,方可拆除。 (5)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6)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眼睛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劳,不准向下乱扔。(7)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8)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保护栏,或将板得洞盖严。见15页 3.4大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一、大模板的组成一块大模板是由面板、加筋肋、竖楞、支撑桁架、稳定机构及附件所组成。1、面板——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应表面平整、刚度好。常用面板有钢板面板、胶合板面板。2、加劲肋——固定面板,阻止其变形并把由混凝土传来的侧压力传递到竖楞上。3、竖楞——与加筋肋相连接的竖直部件,其作用是加强模板刚度,保证模板的几何形状。4、支撑机构、稳定机构、附件 3.4大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大模板施工是采用大型工具式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的一种施工方法。大模板和一般小块木(钢)板拼合的工具式的模板不同,其面积可扩大到一块墙面用一块大模板(15-20m2)。 3.4.1大模板安装安全要求(15页9条)(1)要采取防触电的保护措施,串联大模板与避雷网接通;(2)吊装大模板应有防脱钩装置;(3)起吊前应将吊机位置调整适当,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模板上的吊环固定牢靠;(4)及时将组装模板用卡具或花篮螺栓连接好; 3.4.1大模板安装安全要求(15页9条)(5)大模板安装时,应先内后外,单面模板就位后应用支架固定并支撑牢靠;(6)大模板必须设有操作平台、上下楼梯、防护栏杆等附属设施;(7)有平台的大模板起吊时,平台上禁放任何物料,里外角模和临时摘挂的板面与大模板必须连接牢固。 (8)大模板组装和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带;(9)清扫模板和刷隔离剂时,必须将模板支撑牢靠,两板中间保持不少于60㎝的走道。 3.4.2大模板堆放安全要求(16页3条)(1)大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2)平模叠放运输时,垫木上下对齐,绑扎牢固,车上严禁坐人;(3)平模存放时,必须满足地区条件所要求的自稳角;如存放在施工楼层上,应有可靠地防倾倒措施,在地面存放时,应采用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上,或平卧堆放,严禁靠放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3.4.3大模板拆除安全要求(16页3条)(1)起吊时应先稍微移动一下,证明确实无误时,方可正式起吊。(2)拆除模板应先拆除穿墙螺栓和铁件等,并使模板面与墙面脱离,方可慢速起吊。起吊前认真检查固定件是否全部拆除。(3)大模板的外模板拆除前,要用吊机事先吊好,然后再拆除悬挂扁担及固定件。 3.5台模(飞模)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台模又称飞模,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一般是一个房间一个台模。台模是一种由平台板、梁、支架、支撑和调节支腿等组成的大型工具式模板,可以整体脱模和转运,借助吊车从浇完的楼板下飞出转移至上层重复使用。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开间、大进深的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也适用于冷库、仓库等建筑的无柱帽的现浇无梁楼盖施工。由于它装拆快、人工省、技术要求低,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家都有自己的模板体系,我国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亦曾有应用,近年来应用较少。(P16) 3.5台模(飞模)安装要求(1)台模校正。标高用千斤顶配合调整,并在每根立柱下用木楔垫起或用可调钢管(2)支模前,先在楼地面按布置图弹出各台模边线和控制台位置,然后将组装好的柱筒子套上,再将台模吊装就位。(3)当有柱帽时应知做整体斗模,斗模下口支承于柱子筒模上,上口用U形卡与台模相连接。 3.5台模(飞模)安装安全要求(1)运输时应将台模与车系牢,严防台模运输时互相碰撞和倾覆;(2)堆放场地应平坦坚实,严防地基下沉引起台模架扭曲变形;(3)组装后及再次安装前,应设专人检修。不合要求不得使用;(4)起飞台模用的临时平台,结构必须可靠,支搭坚固;(5)高空窄的台模架宜设连杆互相牵牢,防失稳倾倒; (6)拆下及移至下一施工段使用时,模架上不得浮搁板块、零配件及其他用具,以防坠落伤人;(7)台模必须经过设计计算,确保其承受的全部施工荷载,并在反复周转使用时能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8)在其运行起飞时,严禁有人搭乘。3.5.3台模(飞模)拆除安全要求(6条) 3.6滑动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一、滑模简介液压滑升模板是在建筑物的底部,一次装设1m多高的模板,灌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通过液压提升设备,将模板不断向上提升,随着在模板内不断灌筑混凝土和绑扎钢筋,逐步完成建筑物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这种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圆形的筒壁结构,如筒仓、水塔、烟囱、冷却塔等,同时也可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优点是:1、大量节约模板和脚手架,与普通现浇支模的方法比,可节约木材70%以上。2、加速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费用。由于减少了支拆模和搭脚手架等工作,工期可缩短约30—60%,工程造价可降低20%。3、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由于混凝土的灌筑均在模板上口进行,易于捣实,而且全部施工作业连续进行,避免了水平面上的施工缝,整体性好。缺点是:耗钢量大,一次投资比较大,变截面滑升时技术要求高,产生偏差后纠正比较困难。 二、滑升模板安装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P17) 3.6.1滑动模板安装安全技术(1)液压控制台安装前,必须预先作加压试车工作;(2)操作平台上不得多人聚集,下班前应清扫和整理料具,夜间施工应准备好手电筒;(3)滑模的平台必须保持水平;(4)滑升过程中随时调整平台水平、中心的垂直度;(5)人货两用电梯应安装安全限位和安全装置,上下应有通讯联络设备; (6)平台内外脚手架使用前,应全部设置安全网;(7)烟囱底部的2.5m处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坚固可靠,上面应铺6-8㎜厚的钢板一层;(8)滑升机具和操作平台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安装,平台四周要有安全防护网,平台板铺设不得有空隙,施工区域下面应设安全围栏,经常出入的通道要搭设防护棚;(9)组装前应对各部件的材质、规定和数量进行检查; 3.6.1滑动模板安装安全技术(10)应定期对一切起重设备的限位器、刹车装置进行测定;(11)滑模提升前检查支承杆有无脱空现象,结构钢筋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12)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实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13)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痢疾病及其他不适应高处作业疾病的,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 3.6.2滑动模板拆除安全要求(1)滑模装置拆除必须组织拆除专业队。指定熟悉该项专业技术的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参加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拆除前应进行技术交底;(2)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进行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3)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承点埋设件牢固情况,以及作业人员上下走道是否安全可靠,当拆除工作利用施工的结构作为支承点时,对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不低于1.2N/㎜2,且应经过结构验算确定; 3.6.2滑动模板拆除安全要求(4)拆除滑模装置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必须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5)滑动模板拆除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措施及指挥人员的职责等,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6)对烟囱类构筑物宜在顶端设置安全行走平台。 3.7爬模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一、爬模的定义:爬升模板是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当结构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而脱模后,模板不落地,依靠机械设备和支承体将模板和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定位紧固,反复循环施工。爬模是适用于高层建筑或高耸构筑物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先进模板施工工艺。 二、爬模与滑模的主要区别:滑模是在模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互相摩擦的情况下逐步整体上升的。滑模上升时,模板高度范围内上部的混凝土刚浇灌,下部的混凝土接近初凝状态,而刚脱模的混凝土强度仅为0.2~0.4Mpa。爬模上升时,模板已脱开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强度已大于1.2Mpa,模板不与混凝土磨擦。  爬模只做一层模板,砼达到强度后再提升模板。爬模是一层一层往上浇筑。滑模是不断缓慢往上升。 三、爬模特点 1、液压自爬模既可直爬,也可斜爬,斜爬的最大角度为18度。 2、液压爬模既可整体爬升,也可单榀爬升,爬升过程平稳、同步、安全。 3、爬模架一次组装后,一直到顶不落地,节省了施工场地,而且减少了模板(特别是面板)的碰伤损毁。 4、提供全方位的操作平台,施工单位不必为重新搭设操作平台而浪费材料和劳动力。 5、结构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施工误差可逐层消除。 6、爬升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施工速度。 7、模板自爬,原地清理,大大降低塔吊的吊次。 四、爬模安装和拆除的安全要求(P18) 3.7.1爬模安装安全要求(1)经常检查撑头是否有变形,如有变形立即处理;(2)爬杆螺栓是否全部达到要求;(3)模板提升好后,应立即校正与内模板固定,待有可靠的保证才可使用油泵回油松掉千斤顶或倒链。(4)爬模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工地的一般安全规定,并佩戴所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3.7.1爬模安装安全要求(5)在液压千斤顶或倒链提升过程中,应保持模板平稳上升,模板顶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100㎜;(6)提升爬架时应先把模板中的油泵爬杆换到爬架油泵中,拧紧爬杆螺栓,此时方可允许拆除护墙螺栓,然后开始提升;(7)提升前应检查模板是否全部脱离墙面,内外模板的拉杆螺栓是否全部抽掉; 3.7.1爬模安装安全要求(8)爬架的提升必须在混凝土达到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提升,提升时有专人指挥,且应注意的事项有:1)保险钢丝绳必须栓牢。设专人检查无误;2)每个爬架必须挂两个倒链(或一个千斤顶)提升;3)大模板的穿墙螺栓全部均未松动;4)拆除爬架附墙螺栓前,倒链全部调整到工作状态,然后才能拆除附墙螺栓。上述条件均已全部具备方可提升。 3.7.1爬模安装安全要求(9)提升大模板时,其对应模板只能单块提升,严禁两块大模板同时提升,且应注意下列事项:1)保险钢丝绳必须栓牢。设专人检查无误;2)大模板在悬空状态下,穿墙螺栓全部拆除;3)用多个倒链提升时,应先将各倒链调整到工作状态,方可拆除穿墙螺栓。(10)提升到位后,安装附墙螺栓,并按规定垫好垫圈拧紧螺帽,用测力矩扳手测定达到要求后,方可松掉倒链(或千斤顶),严禁用塔吊提升爬架。(11)大模板提升必须设专人指挥,各倒链或千斤顶必须同步进行。 3.7.2爬模拆除安全要求(1)进行拆模架的工作,附近和下面应设安全警戒线,并派专人把守;(2)检查索具、用卡环(严禁用钩)扣住模板吊环,用塔吊轻轻掉紧,并在两端用绳拉紧,然后抽去千斤顶爬杆,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晃动、碰撞造成倒塌事件;(3)有窗口的爬架拆除时,操作人员不得进入爬架内,只许在室内拆除螺栓,无窗口的爬架进入爬架内拆除螺栓,爬架上口和附墙处均需拉缆风绳,严禁人员随爬架吊运; 3.7.2爬模拆除安全要求(4)松开爬架顶上挑扁担的垫铁螺栓。以便观察塔吊是否真正将模板吊空;(5)起吊时,应采用吊环和安全吊钩,卸甲不得斜牵起吊,严禁操作人员随模板起落;(6)拆除爬架,爬模要由专人进行。设专人指挥,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拆除程序进行;(7)堆放模架的场地应事先平整夯实,并比周围垫高150㎜,防止积水。堆放前应铺通长垫木。 模板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8年5月13日,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通信公司新建厂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事故的厂房东西长151.6m,南北宽18.75m,建筑面积33074.8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4层,层高6m,檐高23m。工程已先后完成桩基施工、地下室、首层和二层主体结构。事发当日,在对第三层6~10轴段的柱和顶部粱、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已浇筑完的8~10轴段的三层顶部突然坍塌(坍塌面积约为700m),在下面负责观察和加固模板的四名木工被埋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总包单位总经理、项目经理、劳务单位法人等6名责任人,分别受到记过、撤职并停止在津执业一年、罚款等行政处罚;总包及劳务分包等单位受到停止在津参加投标活动6个月、吊销专业资质、罚款等行政处罚。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人员对第三层6~11轴段的柱和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时,擅自改变原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交底中规定的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的作业顺序,而是同时实施柱和梁板的浇筑,使8~10轴段区域的6根柱起不到应有的刚性支撑作用导致坍塌。 2)施工单位未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架件搭设间距不统一,水平杆步距随意加大。未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未按规定搭设剪刀撑、水平支撑和横向水平杆,致使整个支撑系统承载能力降低。2、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编制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对主要技术参数未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对浇筑混凝土施工荷载没有规定。在搭设完模板支撑系统及模板安装完毕后,没有按照规范、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即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压缩工期后,未采取任何相应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施工管理方面,在项目部人员配备不齐,技术人员变更、流动的情况下,以包代管,将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部交由分包单位实施。2)监理单位未依法履行监理职责,未对工程依法实施安全监理,对于施工单位擅自改变施工方案进行作业、模板支撑系统未经验收就进行混凝土浇筑等诸多隐患,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没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下达《监理通知单》或《工程暂停令》。3)该开放商在与总包等单位签订压缩合同工期的协议后,未经原设计单位,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且在协议中又约定了以提前后的竣工日期为节点,从而被施工单位盲目抢工期、冒险蛮干起到了助推作用。 (2)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2005年9月5日。北京西西工程当楼盖浇筑快接近完成时,从楼盖中部偏西南部位突然发生凹陷式坍塌(图2),造成死亡8人、重伤21人的重大事故。现场人员当时看到楼板形成V形下折情况和支架立杆发生多波弯曲并迅速扭转后,随即整个楼盖连同布料机一起垮塌下来,落砸在地下一层顶板(首层底板)上,坍落的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架绞缠在一起,形成0.5—2.0m高的堆集,使找人和清理异常困难,至10日凌晨才挖出最后一名遇难者。 (2)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中庭楼盖的坍塌也招致邻跨的钢筋和模板向中庭下陷,粗大的梁筋被从柱子中拉出达lm多;在冲砸之下,首层底板局部严重损坏、相应框架梁下沉、破损、开裂,支架严重变形。地下二层顶板和支架的相应部位也有明显的损伤和变形。图3~图8分别示出了坍塌现场全貌、局部、清理场面和支架变形情况。事故的5名责任人分别被判3~4年,责任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改貌。 图3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一) 图4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二) 图5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局部 图6西西工程坍塌现场清理情况 图7西西工程临边部位支架变形情况 图8西西工程相应地下结构的支架受损与变形情况 第四章起重吊装工程4.1起重吊装操作安全技术4.1.1起重(司索、信号)施工安全技术一般要求(1)健康要求(2)作业前检查(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3)大雨、大雪、大雾及风力≥6级停止吊装,严禁在带电的高压线下作业。(4)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要确定作业区域、设警戒标志。 第四章起重吊装工程4.1起重吊装操作安全技术4.1.1起重(司索、信号)施工安全技术一般要求(5)培训、持证上岗(6)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7)在下列情况下严禁作业(19页)信号不明、超负荷、细长物件捆不牢、吊物上站人、吊物边缘锋利、埋于地下物体、安全装置失灵、光线阴暗看不清物体、≥6级强风及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散装物捆不牢 (8)使用两台吊车抬吊大型构件时,吊车性能应一致,单机荷载应合理分配,且不得超过额定荷载的80%,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一致;(9)使用起重机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位置,合理穿挂索具,经试吊无误后方可起吊;(10)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听从统一指挥。 (11)需自制吊运物料容器时,必须按照下列要求进行:1)验收时必须将设计图纸和计算书交项目经理部主管部门存档,并由主管部门纳入管理范畴,定期检查、维护、遇有损坏时及时修理,保持完好;2)制作完成后,须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验收并试吊,确认合格;3)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报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4)焊制时,须选派技术水平高的焊工施焊,由质量管理人员跟踪检查,确保制作质量;5)使用前必须由作业人员进行检查,确认焊缝不开裂、吊环不外斜、开裂、容器完好。 第四章起重吊装工程4.1.2构件及设备的吊装(1)作业前应检查被吊物、场地、作业空间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2)严禁两端千斤顶同时起落;(3)作业时应缓起、缓转、缓移,并用控制绳保持吊物稳定;(4)场地应坚实平整(5)超长型构件运输中,悬出部分不得大于总长的1/4,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6)移动构件设备时,构件设备必须连接牢固,保持稳定,道路应坚实平整,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7)暂停作业时,必须把构件设备支撑稳定,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 4.1.3基本作业安全技术(1)穿绳(2)挂绳(3)试吊(4)摘绳(5)抽绳(6)长期不用的起重吊挂设备,必须进行检测、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7)吊挂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便于摘绳、避免卡具碰撞、吊点对称、吊点位置准确)(8)捆绑必须牢固(9)新工具、吊具应检验,试吊无误后方可正式使用。(10)钢丝绳、套索等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8~10. 4.2吊索吊具安全要求(1)作业时必须根据吊物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选用合适的吊索吊具;(2)编插钢丝绳索具宜用6×37的钢丝绳,编插段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编插钢丝绳的强度应按原钢丝绳强度的70%计算;(3)使用卡环时,严禁卡环侧向受力。起吊前必须检查封闭销是否拧紧,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的卡环,严禁用焊补方法修复卡环;(4)吊索的水平夹角应大于45°; (5)严禁在吊钩上补焊、打孔,吊钩表面必须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纹,严禁使用危险断面磨损程度达到原尺寸的10%,钩口开口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转变形超过10%、危险截面或颈部产生塑性变形的吊钩,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报废衬套,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心轴;(6)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钢丝绳不得继续使用:1)断股或使用时的断丝速度加大; 2)钢丝绳直径减少7%~10%;3)在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量超过总数量的10%;4)钢丝绳表面钢丝磨损程度达到表面钢丝直径的40%以上,或钢丝绳被腐蚀后,表面的麻痕清晰可见,整根钢丝绳明显变硬;5)出现拧扭死结、死弯、压扁、股松明显、波浪形、钢丝外飞、绳芯挤出以及断股等;6)使用新购置的吊索具前应检查其合格证,并试吊。确认安全。 第五章脚手架工程5.1种类从材质上,可分为竹、木、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又分为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式等;从搭设的立管数量可分为单排架、双排架和满堂架;从搭设的用途可分为砌筑架、装修架;按搭设的位置又可分为外脚手架和内脚手架。 第五章脚手架工程5.1种类脚手架的三大类(1)外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围的脚手架。(2)内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内的脚手架。(3)工具式脚手架1)吊篮式脚手架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3)悬挂式脚手架4)门式钢管脚手架 吊篮式脚手架※悬挂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提升机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立面上下运动的一种非常设悬挂设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在建筑物的外围,可以自行升降的脚手架。悬挂式脚手架※将脚手架挂在墙上或柱上事先预埋的挂钩上,在挂架上铺以脚手板而成。 5.2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基本要求(19条) 5.2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基本要求(19条) 5.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施工安全技术5.3.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4条)(1)地基处理与底座安放(2)搭设脚手架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进行技术交底(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单管立杆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超过50m,超过50m,一是立杆间距减半;二是下部双管(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1)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成:钢管、扣件、底座、脚手板钢管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扫地杆、斜撑(剪刀撑、抛撑)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2)搭设立柱注意事项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其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距离≥500㎜②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③当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④外径48㎜和50㎜的钢管严禁混用;⑤立杆接长应对接,顶层、顶步立杆可搭接,立杆对接长度不应小于1m,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高度1.5m。 4)搭设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注意事项①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②连墙件应均匀布置,形式优先选用花排,也可并排③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中间每隔6m设置一道,横向支撑的斜杆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24m以下的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支撑。 5.3.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施工安全技术(1)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1)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2)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里面拆除时,对不拆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见27页。 (2)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运至地面构配件按规定检查整修与保养,码堆存放;2)构配件分段集中,严禁抛扔;3)拆除脚手架时,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3)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2)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单位的工程负责人逐级交底;3)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系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4)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门型脚手架主要由螺旋千斤顶底座、门型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及脚手板组成。此外还有碗臂锁扣、梯子和承插连接件。门型脚手架框架示意图 5.4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5.4.1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安全技术(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施工荷载标准值3~5KN/m2时,搭设高度≤45m;施工荷载标准值<3KN/m2时,搭设高度≤60m.(2)基础处理(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4)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不合格配件 (5)门型脚手架搭设顺序铺设垫木--安入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即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安装钢梯--安装水平加固杆--安装连墙件--重复上述步骤逐层安装--安装剪刀撑--装配顶部栏杆(6)搭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7条)(7)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的安装(2条)(8)连墙件的安装(5条)(9)加固件、连墙件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的要求(10)检查验收要求 5.4.2门式钢管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1)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确认不再需要搭设脚手架,方可拆除。(2条)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2)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①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层连墙杆与顶层门架;②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③继续向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④连续同步向下拆卸;对于连墙件、长水平杆、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⑤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和栏杆柱,然后再拆脚手板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等;⑥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2)拆除注意事项(2条)1)脚手架拆除时,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均须加以检验,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污物,进行必要的整形,变形严重者应送回工厂修整。应按规定分级检查、维修或报废。2)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3)脚手架的拆除必须符合的安全要求(4条)1)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和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再开始拆卸,不准硬拉;2)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放入袋内;3)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4)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5.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5.5.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1)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要求;(2)搭设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3)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接头搭设(5)杆件搭设顺序(6)搭设注意事项 5.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5.5.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6条)(1)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2)当脚手架使用完成后,制定拆除方案(3)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传递,严禁抛掷;(4)连墙撑只能在拆到该层时才能拆除,严禁先拆连墙撑;(5)拆除的构件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 5.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5.5.3脚手架安全使用与管理(8条)(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2)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缆风绳等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3)遇6级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停止脚手架上的搭设与拆除作业(4)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5)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6)脚手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7)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体检(8)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第6章拆除、爆破工程6.1拆除工程施工前的工作6.2应急情况处理在拆除工程作业中,施工单位发现危险性无法判别时、文物价值的不明物体时,必须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经鉴定后按照国家和政府有关法规妥善处理。 第6章拆除、爆破工程6.3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建筑拆除工程一般分为人工拆除、机械拆除和爆破拆除三大类。工具被拆除建筑的结构形式、高度、面积采用不同的拆除方法。这三种拆除的方法不同,其特点也不同,故在安全施工管理上各有侧重点 6.4人工拆除是指人工采用非动力式工具进行的作业。采用手动工具进行人工拆除的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高度不超过6m(2层),面积不大于1000㎡。6.5机械拆除是指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相配合的拆除施工方法,采用机械拆除的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高度不超过20m(6层),面积不大于5000㎡。6.6爆破拆除是指利用炸药爆破瞬间产生的巨大能量进行建筑拆除的施工方法。采用机械拆除的建筑一般为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20m(6层),面积大于5000㎡。 6.5机械拆除“十不吊”(32页)※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指挥信号不清;被吊物下方行人:被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的被吊物:斜拉、斜牵的被吊物;散物捆绑不牢的被吊物:立式构件不用卡环的被吊物;零碎物无容器的被吊物;重量不明的被吊物不准起吊。 6.6爆破拆除6.7安全防护措施(1)拆除施工的脚手架、安全网必须由专业人员搭设,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安全部门的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拆除施工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水平作业时,各工位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并应正确使用,在生产经营场所,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6.8拆除工程安全技术管理(7条) 6.9拆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1)拆除工程施工现场清运渣土的运输车应按指定地点停放,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设专人向被拆除部位洒水降尘;(2)对地下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对检查井、污水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施工单位必须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消火栓控制范围不宜大于50m,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每个设置点灭火器数量2-5具为宜;(4)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用火时必须履行用火审批制度;(5)拆除建筑物时,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禁明火作业,施工现场应设置不小于3.5m宽的消防车道并保持畅通。A不燃物;B1难燃物;B2可燃物;B3易燃物 第7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造成施工用电事故屡发不断、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未能认真、严格和细致地编制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达不到严格执行标准规范、适应使用需要和便于检查管理的要求;二是执行临时用电设计或措施不严格,使用未经严格检查筛选的导线和电器,线路架设和配电、控制设施的设置不合理、存在各种隐患:三是使用管理不严格,任意拉线、插接和超负荷使用,未建立起严格有效的检查、监控和保护机制;四是末认真进行安全用电技术交底,现场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差。 7.1施工临时用电事故的种类及常见表现36页1.人员触电事故(10条)※2.电气火灾事故(8条)3.电气设备操作事故(4条)4.突发停电引发的事故由于人为(包括非工地人员、天气和其他突发情况)造成停(断)电,由于未能及时恢复通电(包括启用备用电源、应急照明等)造成的梯笼、吊物滞留物、途中以及其他相应引发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 35页人员触电事故的原因1人员触及带电的破皮电线、接头绝缘胶布脱落、包扎不严和其他裸露导线之处2在进行带电导线搭接作业时无可靠绝缘保护,误触火线3.使用有破损的接线盒、插座、插头或将裸线直接插入插座时触电4.闸刀或其他电控设备缺盖,在合闸或接通电源的操作中触及带电部分 7.2.1电工及用电人员安全基本要求※36页(1)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接地电阻值和用电设备绝缘电阻值。(2)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3)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技能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4)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7.2.1电工及用电人员安全基本要求※36页(5)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2)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3)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4)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7.2外电线路及用电设备防护安全技术7.2.2外电线路防护(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操作安全距离见书36页表7-2-1(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见书36页表7-2-2(4)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5)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缘的最小安全距离见书37页表7-2-3(6)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7-2-4所列数值。(7)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8)在对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9)当施工现场防护设施与外电架空线路直接最小安全距离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7.2.3电气设备防护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应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7.3施工现场临时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7.3.1一般要求(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2)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相互代用。(3)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处引出。(4)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影响。 (5)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以上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予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6)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规定。(7)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与电动机械的PE线应为截面积≥2.5㎜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积≥1.5㎜2的绝缘多股铜线(8)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9)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采用DN系统时,工作零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的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总漏电量,形成TN-S接零保护系统。(10)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1-工作接地;2-重复接地;3-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接地;PE-保护接零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7.3.2保护接零(1)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的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1)在TN系统中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2)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5)安装在电力线路的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器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6)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散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的金属操作平台等。 7.3.3接地与接地电阻(1)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3)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两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线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4)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5)单台容量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6)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大于1000Ω。 (7)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下列情况可不做保护接零:1)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它设备用电 7.3.4防雷39页施工现场防雷的安全措施,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Ω.m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7.4照明用电工程安全技术7.4.1一般规定(5条)关于照明器具的选择必须按所需环境确定1)有酸碱等强腐蚀介质场所,选用耐酸碱型照明器2)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型照明器。3)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开启式照明器。4)潮湿或特别潮湿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5)存在较强振动的场所,选用防震型照明器.6)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防爆型照明器 7.4.2照明供电(9条) 安全电压 1.    安全电压是指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分为42V、36 V、24V、12V和6V五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等级。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电压有12V、24V、36V。 (7)特殊场所必须采用电压照明供电※以下特殊场所必须采用安全电压照明供电: 1) 室内灯具离地面低于2.4m,手持照明灯具,一般潮湿作业场所(地下室、潮湿室内、潮湿楼梯、隧道、人防工程以及有高温、导电灰尘等)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 3)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导电良好的地面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等,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7.5配电箱及开关箱(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7.5.1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2)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5)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6)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7)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8)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9)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10)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连接,金属箱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制软铜线做电气连接。(11)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尺寸应与箱内电器的数量与尺寸相适应。(12)配电箱、开关箱中的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13)配电箱、开关箱中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箍在箱体上。(14)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7.5.2电器装置的选择(8条)7.5.3使用和维护(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2)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并应有专人负责。(3)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5)开关箱每天使用前,应自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垂直运输机械当前,在施工现场用于垂直运输的机械主要有多种: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履带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等。本书只介绍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和吊篮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8.2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简称塔吊),在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安装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机械。由于塔吊的起重臂与塔身可成相互垂直的外形,故可把起重机靠近施工的建筑物安装,塔吊的有效工作幅度优越于履带、轮胎式起重机,其工作高度可达100—160m。塔吊优于其他起重机械,再加上其操作方便、变幅简单等特点,是今后建筑业的起重、运输、吊装作业的主导机械。 附着式塔吊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1.塔吊分类(1)按工作方法分类。①固定式塔吊:塔身不移动,工作范围靠塔臂的转动和小车变幅完成,多用于高层建筑、构筑物、高炉安装工程。②行走式塔吊:可由一个工作地点移到另一工作地点,如轨道式塔吊,可以带负荷运行,在建筑群中使用可以不用拆卸、通过轨道直接开进新的工程幢号施工。(2)按旋转方式分类。①上旋式:塔身上旋转,在塔顶上安装可旋转的起重臂。②下旋式:塔身与起重臂共同旋转。这种塔吊的起重臂与塔顶固定,平衡重和旋转支承装置布置在塔身下部。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1.塔吊分类(3)按变幅方法分类。①动臂变幅:这种起重机变换工作半径是依靠变化起重臂的角度来实现的。②小车变幅:这种起重机的起重臂仰角固定,不能上升、下降,工作半径是依靠起重臂上的载重小车运行来完成的。(4)按起重性能分类。①轻型塔吊:起重量在0.5~3t,适用于五层以下砖混结构施工。②中型塔吊:起重量在3~15t,适用于工业建筑综合吊装和高层建筑施工。③重型塔吊: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以及高炉设备安装。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8.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基本要求8.1.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安全技术要求8.1.2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要求(1)完善规章、落实责任、加强监督管理;(2)认真培训、提高技能,增强安全隐患意识;(3)遵守使用要求,确保安全;(4)严格执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度,确保机械的状况良好。 8.2塔式起重机8.2.1塔吊的安装和拆除(1)塔吊的基础制作固定式塔吊采用固定钢筋混凝土基础如果地耐力不能满足塔基基础要求,就要进行基础变更设计。(2)安装(拆除)施工工艺常用的固定平臂塔吊安装(拆除)工艺流程:安装底节(底架)--吊装顶升套架--安装回转支承总成--安装回转塔身--安装塔顶总成--安装平衡臂总成--安装一块配重--安装起重臂--安装剩余配重块--穿绕钢丝绳 塔吊拆卸工艺流程拆卸塔吊标准节--降低至剩3个标准节--拆卸配重--拆卸起重臂--拆卸平衡臂--拆卸驾驶室--拆卸塔顶--拆卸回转塔身--拆卸回转支承总成--拆卸顶升套架及标准节--拆卸底节(或底架) (3)安装(拆除)安全事项1)塔吊安装位置应尽量使其作业面达到最大,避免施工平面出现死角;2)塔吊安装位置应保证其操作安全距离;3)对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塔吊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应有安全距离;4)两台塔吊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处的塔吊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吊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处于高处的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吊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8.2.2塔机的安全使用(1)塔机的常见事故隐患整机倾覆、起重臂折断或碰坏、塔身折断或底架、碰坏、塔机出轨、机构损坏。其中:倾覆和断臂等事故占70%常见事故隐患的主要原因有(9条)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2.)塔吊使用中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1)塔吊基础必须符合安全使用的技术条件规定;2)起重司机应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书,信号指挥、司索工,均应持证上岗;3)起吊作业中司机和指挥必须遵守“十不吊”原则;4)起吊作业最基本要求:起吊前先鸣哨,吊物禁止从头上越过,起吊时吊索垂直,起降平稳 5)吊机停用时,吊物必须落地,不得停在空中;6)吊机的顶升加节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方可执行;7)吊机的顶升加节工作要有专人负责,顶升后要进行验收;8)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吊作业时,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程要求,并应有防碰撞措施;9)定期对塔机的各安全装置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正常作用。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8.3施工升降机(外用电梯)建筑施工外用电梯又称附壁式升降机,是一种垂直井架(立柱)导轨式外用笼式电梯。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桥梁、矿井、水塔的高层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外用电梯由于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应用较广泛。为保证使用安全,外用电梯本身设置了必要的安全装置,这些装置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防止意外事故。 施工电梯轿厢导轨架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8.3施工升降机8.3.1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与拆卸(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必须有熟悉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工、电工等作业人员2)认真阅读全部随机技术文件3)按照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4)安装工具和必要的设备、材料应准备齐全 (2)安装拆卸安全技术1)操作人员必须按高处作业的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好在立柱节上;2)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3)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人员的头、手绝不能露出安全栏外;4)每个吊笼顶上平台作业人数不得超过2人,顶部承载总重量不得超过650㎏;5)利用吊杆进行安装,不允许超载;6)遇有雨、雪、雾及风速超过13m/s(6级)的恶劣天气不得进行升降机安装与拆除作业 8.3.2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修保养(1)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2)施工升降机的日常检查项目(五检查)有检修涡轮减速机、电动机;检查配重、钢丝绳;检查齿轮齿条;检查各安全装置;检查其他部件、部位的润滑46页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8.4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龙门架、井字架都是用做施工中的物料垂直运输。龙门架、井字架是因架体的外形结构而得名。龙门架由天梁及两立柱组成,形如门框;井架由四边的杆件组成,形如“井”字的截面架体,提升货物的吊篮在架体中间上下运行。1.构造升降机架体的主要构件有立柱、天梁、上料吊篮、导轨及底盘。架体的固定方法可采用在架体上拴缆风绳,其另一端固定在地锚处;或沿架体每隔一定高度,设一道附墙杆件;与建筑物的结构部位连接牢固,从而保持架体的稳定。 井字架 2.龙门架(或常称物料提升机)是施工现场常用的一种输送物料的垂直运输设备。它是以卷扬机为动力,以底架、立柱及天梁为架体,以钢丝绳为传动,以吊笼(吊篮)为工作装置。在架体上装设滑轮、捣鬼、导靴、吊笼、安全装置等和卷扬机配套构成完整的垂直运输体系。龙门架构造简单,用料品种和数量少,制作容易,安装拆卸和使用方便,价格低。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装备机具,受到施工企业的广泛使用,近些年发展快速。龙门架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2.安全防护装置(1)停靠装置:吊篮到位停靠后,当工人进入吊篮内作业时,由于卷扬机抱闸失灵或钢丝绳突然断裂,吊篮不会坠落以保人员安全。(2)断绳保护装置:当钢丝绳突然断开时,此装置即弹出,两端将吊篮卡在架体上,使吊篮不坠落。(3)吊篮安全门:即当吊篮落地时,安全门自动开启,吊篮上升时,安全门自行关闭。(4)楼层口停靠栏杆:升降机与各层进料口的结合处搭设了运料通道,通道处应设防护栏杆。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2.安全防护装置(5)上料口防护棚:升降机地面进料口搭设的防护棚。(6)超高限位装置:防止吊篮失控上升与天梁碰撞的装置。(7)下极限限位装置:主要用于高架升降机,为防止吊笼下行时不停机,压迫缓冲装置造成事故。(8)超载限位器:为防止装料过多而设置。(9)通讯装置:升降时联络信号。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3.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及地锚(1)基础:依据升降机的类型及土质情况确定基础的做法。(2)附墙架:每间隔一定高度必须设一道附墙杆件与建筑结构部分进行连接,从而确保架体的自身稳定。(3)缆风绳:当升降机无条件设置附墙架时,应采用缆风绳固定架体。第一道缆风绳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距地面20m高处,架体高度超过20m以上,每增高10m就要增加一组缆风绳;每组(或每道)缆风绳不应少于4根,沿架体平面360°范围内布局;按照缆风绳的受力情况应采用直径不小于9.3mm的钢丝绳。(4)地锚:要视其土质情况,决定地锚的形式和作法。 第8章建筑起重机械4.安装与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的安装与拆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由有资质的队伍施工。(1)升降机应有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管理。司机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组装后应进行验收,并进行空载、动载和超载试验。(3)严禁载人升降和禁止攀登架体及从架体下面穿越。 高处作业吊篮--通过悬吊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提升机驱动悬挑平台通过钢丝绳沿立面上下运动的一种非常设悬挂设备。 8.5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8.5.1高处作业吊篮的概述及使用范围高处作业吊篮--通过悬吊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提升机驱动悬挑平台通过钢丝绳沿立面上下运动的一种非常设悬挂设备。8.5.2吊篮的安装与拆卸8.5.3吊篮的安装验收8.5.4吊篮安装操作规程8.5.5吊篮的安全使用保障措施8.5.6高处作业吊篮安全技术交底8.5.7定期检查8.5.8高处作业吊篮安装资格8.5.9吊篮备案(见教材53页表) 高空作业吊篮 圆弧形高空作业吊篮 折线形高处作业吊篮 第九章高处作业一.高处作业定义: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底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3、最底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二、高处作业的级别:1、高处作业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高度≤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高度≤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 作业人员 多人多面高处作业 多人多面高处作业 挑战性的高处作业 创造性的高处作业 悬空高处作业 “重赏之下”的高处作业 沿架杆上下 三、高处作业类别: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2)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3、一般高处作业系指挥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四、高处作业特点:1、施工高处作业种类繁多,地下洞室施工、厂房结构施工、土石方开挖高处作业、临边面施工、单结构建筑物施工等高处作业。2、空间占有量大、面广水利水电施工高处作业空间占有量大面广,涉及施工的全过程、全系统、全战线。3、工期长从开工伊始到施工结束,无时不与高处作业相关和联系。4、事故频率高据权威部门统计资料显示,高处作业安全死亡事故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的49%以上;高处作业安全重伤事故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的35%以上。 第三章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001:不走人行梯道攀爬坠落身亡002:防护设施有缺陷高处坠落把命丧003:现场无人梯攀绳上部位魂断山脚下004:无意识摆弄控制旋钮清碴工高处坠落身亡005:工间离岗休息梦中命赴黄泉006:安全带脱扣坠落人去不还007:葫芦带病吊耳拉断人去仓空008:上道工序未完成埋下隐患害自己009:花篮螺丝脆断物坠人抛仓外010:脚手架板未铺满高处作业留隐患011:孔洞未封堵民工遭祸害012:脚手架搭设无措施横支撑脱焊人坠落013:违规走禁道坠落机坑下014:违章作业不听劝屋架倾倒悔不及015:排架拆除不交底集体违章1死4伤016:施工管理存漏洞排架垮塌3死又10伤017:方案不完善措施不交底笼倒架塌伤亡惨 9.1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基本措施有两种方法。一是护拦、立网,满铺架板,俗称第一道防线;二是架设安全网或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带,俗称第二道防线。基本的方法有:1、“三宝”防护措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作业面下方张挂好安全网。2、“四口”防护措施施工场所的楼梯口、电梯口(包括垃圾口)、预留孔、洞口(包括管井口),必须设围拦或盖板、架网。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平台或防护棚。 9.1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1)凡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认真检查是否牢固可靠。1)编制专项方案。2)方案内容具体全面,有科学性,有施工简图。3)方案与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结构和类型相符。4)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5)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必须设置隔离设施(2)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持证上岗,要技术交底 (3)体检合格方可上岗(4)施工现场悬挂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夜间红灯示警。(5)工具材料严禁抛掷。立体交叉作业中间须设隔离设施。(6)高处作业人员不得攀登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等上下,必须沿马道、扶梯等上下。(7)雨雪天防滑,≥6级风和雷电、暴雨、大雾气象下不得进行露天作业。(8)高处作业应设联系信号和通讯装置,指定专人负责(9)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必须由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有记录,有问题要整改,整改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平台或防护棚长3-6m,宽于通道两侧各1m,顶部满铺不小于5cm厚脚手板,并封闭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3、“临边”防护措施施工区域周边、悬空面边、通道两边、进出材料口边、建筑物的顶边设置拦护或张挂安全网。4、脚手架把住“十道关”(1)材质关:严格按规定的质量、规格选材料。(2)尺寸关:必须按规定的间距尺寸搭设立杆、横杆、剪刀撑、栏杆等。 (3)铺板关:架设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并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须达5cm。(4)拦护关:脚手架外侧和斜道两侧必须设1m高的栏杆和立网。(5)连接关: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于7m的架子,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摇晃。a.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一根支杆,与地面角度应大于60度。 b.架子高度在7m以上和无法设立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与建筑物连续一个牢固点。c.剪刀撑,不论木、竹、钢管脚手架均应在尽端双跨内和中间每隔15米设纵向剪刀撑,其最大宽度不超过6跨,与地面呈45—60度夹角,从上到下连续设置。(6)承重关:脚手架均布载荷,不超过27MPa。在脚手架上堆砖,只允许单行侧摆三层。用于装修工程,架的载荷为20MPa其他架子(桥梁、吊篮、挂架、挑架等),必须经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承重载荷,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9)挑梁关:悬吊式吊篮脚手,除吊篮按规定加工、蛇篮护和立网外,挑梁架设要平坦和牢固。(10)检验关:各种架子搭好后,工长必须组织架工和使用工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雷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11)10米以上的脚手架,在操作层下面留一层架板,以保证安全。如材料不足不能留设安全层时,可在操作层下张设安全网,以防万一。5、“屋面天棚有措施”在天棚和轻型屋面(石棉瓦、玻纤瓦等)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 9.2高处作业注意事项※(1)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及时整改,停止作业。整改结果须经再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2)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措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3)现场马道和脚手板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4)搭拆防护棚和安全设施,需设警戒区、有专人防护。 9.3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9.3.1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时的高处作业。※主要有三类:即(1)设置防护栏杆※对于基坑周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未安装护栏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沿街马路、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2)架设安全网必须采用密目网(立网)全封闭,架体与建筑物之间采用平网封闭(3)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9.3.2洞口作业系指洞与孔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施工现场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洞口,常见的有“四口”即楼梯口、电梯井口(包括垃圾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9.4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9.4.1攀登作业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攀登作业的防护(1)攀登作业主要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故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确定用于施工现场的登高或攀登设施。柱梁和吊车梁等构件吊装时所用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的拉攀件应在构件施工图纸或说明内作出规定。(2)梯子的种类有立梯、折梯、固定式直爬梯、移动式梯子 9.4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9.4.2悬空作业在四周面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悬空作业的防护 9.5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9.5.1操作平台安全防护操作平台:现场施工中用于站人、载物并可进行操作的平台。悬挑式钢平台:可以吊运和搁置于楼层边的用于接送物料和转运模板的等的悬挑式操作平台。采用钢构件制作。 9.5.2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在施工现场上下不同层次,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1)可能坠落或起重机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在其影响范围内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顶部能防穿透。(2)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层次应搭设双层防护棚。(3)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可采取时间交叉、位置交叉,如不满足必须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后,方可施工。 安全防护棚示意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