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2-04-29 14:27:02 发布

最新BP神经网络PPT课件PPT.ppt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BP神经网络PPT 主要内容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生物神经网络、生物神经元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元人工神经网络三要素典型激活函数神经网络几种典型形式二.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及非线性分类三.BP神经网络四.数据处理及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五.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的某种模型(数学模型)是对生物神经网络的模仿基本处理单元为人工神经元 2.人工神经网络与人工神经元 (1)基本的人工神经元模型McCulloch-Pitts神经元模型输入信号;链接强度与权向量;信号累积激活与抑制 (1)基本的人工神经元模型 (2)输出函数f(2)几种常见形式的传递函数(激活函数) (2)输出函数f (2)输出函数f 主要内容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二.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及非线性分类三.BP神经网络四.数据处理及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五.应用 各神经元接受来自前级的输入,并产生输出到下一级,无反馈,可用一有向无环图表示。网络中的节点分两类:输入节点;计算节点(神经元节点)节点按层(layer)组织:第i层的输入只与第i-1层的输出相连。输入信号由输入层输入,由第一层节点输出,传向下层,……前馈:信息由低层向高层单向流动。-------------------------------------------------可见层输入层(inputlayer)输入节点所在层,无计算能力输出层(outputlayer)节点为神经元隐含层(hiddenlayer)中间层,节点为神经元1.前馈(forward)神经网络 具有三层计算单元的前馈神经网络结构 2.感知器神经网络(感知器)、感知器神经元感知器神经元单层感知器网络 感知器神经元的传递函数单层感知网络可以实现线性分类2.感知器神经网络、感知器神经元(续) (1)多层感知器(MLP)的一致逼近性单个阈值神经元可以实现任意多输入的与、或及与非、或非逻辑门。任何逻辑函数可由两层前馈网络(一层计算单元)实现。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前馈网络通常称为多层感知器多层感知器的适用范围大大超过单层网络。3.多层感知器(含两层以上的计算单元) 多层感知器示意 当神经元的输出函数为sigmoid等函数时,三层前馈网络(含两层计算单元)可以逼近任意的多元非线性函数。 主要内容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神经元与感知器二.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及非线性分类三.BP神经网络四.数据处理及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五应用 基于阈值神经元的多层感知器不足隐含层不直接与外界连接,误差无法直接估计中间层神经元的激活函数为阈值函数(或阶跃函数)无法采用梯度下降法训练神经元权值基于BP算法的多层感知器(BP网络)各计算单元(神经元节点)传递函数:Sigmoid函数误差逐层反向传播;信号逐层正向传递 BP神经网络训练的两个阶段(1)信号正向传递过程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层逐层、正向传递,直至得到各计算单元的输出(2)误差反向传播过程输出层误差从输出层开始,逐层、反向传播,可间接计算隐层各单元的误差,并用此误差修正前层的权值. BP网络的优点①特别适合于求解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BP网络实质上实现了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功能,而数学理论已证明它具有实现任何复杂非线性映射的功能②具有自学习能力网络能通过学习带正确答案的实例集自动提取“合理的”求解规则③网络具有一定的推广、概括能力。 BP网络的问题,如:①BP算法的学习速度较慢②网络训练失败的可能性较大③网络结构的选择尚无一种统一而完整的理论指导,一般只能由经验选定。④网络的预测能力(泛化能力、推广能力)与训练能力(逼近能力、学习能力)的矛盾。。。。。。 主要内容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神经元与感知器二.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及非线性分类三.BP神经网络四.数据处理及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五应用 PART1.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回归或状态预测,数据处理方式有所区别建模前输入输出数据的预处理—正向标准化建模后输入输出数据的后处理—反向标准化特征的平移特征的尺度调整[0,1],[-1,1],[-a,a],[0,a] PART2.神经网络的层次选择对多层网络要确定选用几个隐含层?1988年Cybenko指出,若各节点均采用S型函数,则一个隐含层足以实现任意判决分类问题;两个隐含层足以实现输入图形的任意输出网络层次选取依经验和情况而定,通常不宜过多。 PART3.节点数目的确定输入层、输出层、隐含层节点数1.输入层节点数的确定节点数=输入向量的维数 2.输出层节点数的确定节点数取决于:输出的表示方法;类别数目;待逼近的函数数目。(1)两类别问题单输出型1个判别函数,1个输出节点(2)多类别问题输出节点数是类别数:“C中取1(1-of-C)”C位“0-1”二进制编码输出节点数是二进制编码的状态数8类问题,3位二进制数可能会需增加1个隐含层以满足要求(3)输出节点数是待逼近的函数个数 隐含层节点数目越大,网络学习能力越强,但不能保证预测能力好—“过学习(过拟合)”overfitting隐含层节点不能过少,网络不能构建复杂决策面:节点数越小,网络学习能力低--“欠学习(欠拟合)”underfitting如何选择适当数目“隐含层”节点,以取得“过学习”与“欠学习”之间的平衡?3.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 试凑法结合问题先验知识结合特定算法对隐含层节点数的选择,Nielson等指出:除了图像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4-5个隐含层节点对应1个输入节点。在图像情况下,像素的数目决定了输入节点的数目,此时隐含层结点可取输入结点数的10%左右。其它经验 主要内容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神经元与感知器二.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及非线性分类三.BP神经网络四.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五应用回归状态预测 1.状态预测--参考《MATLAB神经网络30个案例分析》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分类—四类语音特征信号分析每组语音信号为24维输入;四类语音信号:民歌、古筝、摇滚、流形共计2000组语音信号要求:基于BP网络设计一个语音信号类别预测模型代码:见案例1 例: 2.回归估计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运量(客运量、货运量)预测公路运量与该地区人数、机动车数量、公路面积有关。已知某地区20年的公路运量有关数据,对于未来某两年,若明确该地区人数、机动车数量、公路面积,要求:预测该地区的公路运量。分析:(1)明确模型输入输出关系(2)建模:原始数据读取;数据标准化处理;网络训练;(3)模型评价:对原始数据仿真,明确预测误差(4)输出预测结果:对新数据预测结果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64 1综合布线标准发展历史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建成后,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综合布线标准化的倡仪。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受命开始了第一次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化制定工作。1991年7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美国通信工业协会联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联合组成的工作组,推出了第一部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同时与布线通道和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1995年底,EIA/TIA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TIA568标准的基础上推出了另一个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ISO的11801标准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国际实际,得到了较多国家的采用。 1综合布线标准发展历史2001年3月,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正式发布了EIA/TIA568B标准。这个标准分3部分,包括EIA/TIA568B.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第1部分:一般要求》)、EIA/TIA568B.2(《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第2部分:平衡双绞线布线元件》)和EIA/TIA568B.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第3部分:光纤布线元件》)。EIA/TIA568B.1标准是关于超五类(5e)双绞线的布线标准;而EIA/TIA568B.2标准则是针对六类双绞线的布线标准;EIA/TIA568B.3是针对光纤这种传输介质的布线标准。一般常说的TIA-568B是指EIA/TIA568B.1标准。2002年,ISO发布它的11801的第二个版本,即ISO/IEC11801:2002。在这一标准中采用的布线通道最低要求是超五类双绞线电缆。66 2TIA/EIA标准2.1TIA/EIA568标准1.TIA/EIA568标准的目的(1)建立一种支持多供应商环境的通用电信布线系统(2)可以进行商业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3)建立和完善布线系统配置的性能和技术标准67 2.TIA/EIA568标准基本内容(1)办公环境中电信布线的最低要求(2)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3)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4)连接器和引脚功能分配,确保互通性(5)电信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68 2.2TIA/EIA569标准1990年10月公布了建筑通信和线路间距标准TIA/EIA569,目的是使支持电信媒体和设备的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设计和施工标准化,尽可能减少对厂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依赖性。69 2.3TIA/EIA570标准1991年5月份制订首个住宅及小型商业区综合布线标准TIA/EIA570,并于1998年9月更新。TIA/EIA570标准的目的是制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信布线标准,以适应现在及将来的电信服务。标准主要提出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70 3ISO/IEC标准ISO/IEC11801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以下6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1)ISO/IEC11801的修订稿ISO/IEC11801-2000对链路的定义进行了修正。ISO/IEC认为以往的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信道的定义所取代。而且,修订稿提高了近端串扰等传统参数的指标(2)2002年的ISO/IEC11801第六版覆盖了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和七类综合布线系统 4国内综合布线标准4.1GB50311-2007标准2007年4月建设部发布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GB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标准GB/T50311-2000同时废止。新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术语和符号(2)系统设计(3)系统配置设计(4)系统指标(5)安装工艺要求(6)电气防护及接地(7)防火 4.2GB50312-2007标准2007年4月建设部发布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GB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标准GB/T50312-2000同时废止。新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环境检查(2)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3)设备安装检查(4)缆线的布设和保护方式检验(5)缆线终接(6)工程电气测试(7)管理系统验收(8)工程验收73 5机房工程标准5.1机房工程子系统1.机房装修子系统机房装修工程主要包括(1)天花吊顶(2)地面装修(3)墙面装饰(4)隔断工程(5)门窗工程等 2.机房配电子系统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辅助设备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维修测试设备等。75 3.机房UPS子系统UPS的中文含意为不间断电源,是英语“UninterruptedPowerSupply”的缩写,它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应用中,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给计算机造成损害;二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电源。UPS配电系统对各配线间网络设备进行集中供电。配线由UPS输出至分配电柜后,经单独镀锌金属线槽(管)引到各配线间各处。配电柜内每个配线间供电设独立开关控制,并配有漏电保护装置。76 4.机房精密空调与新风子系统(1)机房专用精密空调(2)新风机(3)排风系统77 5.机房场地监控子系统(1)供配电:电压、电流、频率及开关状态(2)机房设备:UPS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各项参数(3)空调内部各模块的检测与控制(4)机房环境:机房温度、湿度、漏水监控(5)与音、视频系统的联动控制(6)与消防系统的互连及与配电系统的联动控制(7)与安保系统的互连(8)集中监控:对以上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78 6.机房防雷、接地子系统机房应采用下列几种接地方式(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2)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3)直流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4)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0(5)零地电压应小于1V机房防雷应采用下列几种方式(1)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2)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3)在计算机设备电源处使用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板79 5.2机房工程设计原则1.实用性和先进性2.安全可靠性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4.标准化5.经济性6.可管理性80 5.3机房工程设计标准机房工程从设计、采购、施工到验收等阶段必须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机房工程设计的主要设计依据如下《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机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86《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F2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15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规范》GBJ1168《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局域计算环境》GA371-200181 6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6.1标准化原则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ISO/IEC标准国内综合布线标准6.2实用性原则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6.3灵活性原则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82 6.4模块化原则布线系统中,除去布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6.5可扩充性原则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6.6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83 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7.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1.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规定(1)设备的连接插座应与连接电缆的插头匹配,不同的插座与插头应加装适配器(2)当开通ISDN业务时,应采用网络终端或终端适配器(3)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宜采用适配器(4)对于不同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采用协议转换适配器(5)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或适配器均安装在信息插座之外,工作区的适当位置84 7.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步骤(1)确定信息点数量(2)确定信息插座数量(3)确定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85 7.2配线子系统设计(1)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2)配线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②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③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④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3)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交换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配线子系统的配线电缆长度不应超过90m,图纸设计时,其图上走线距离不应超过70m。在能保证链路性能时,水平光缆距离可适当加长。86 (4)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综合布线铜芯双绞电缆,在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低毒等电缆。(5)信息插座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6)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按软跳线,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7)1条4对双绞电缆应全部固定终接在1个信息插座上。87 7.3干线子系统设计(1)线缆类型,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芯数(2)干线路由(3)干线线缆的交接(4)线缆端接(5)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和交换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6)缆线不应布放在电梯、供水、供气、供暖、强电等竖井中(7)设备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88 7.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1)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最好是位于建筑物的地理中心。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配线设备(BD)。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2)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好各种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应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应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线路的维护和管理(3)设备间位置、大小以及环境要求应根据设备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4)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通信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交预留安装相应接入设备的位置89 7.5管理子系统设计1.管理子系统交接方案(1)单点管理交接方案,单点管理属于集中管理型,通常线路只在设备间进行跳线管理,其余地方不再进行跳线管理,线缆从设备间的线路管理区引出,直接连到工作区,或直接连至第二个接线交接区(2)双点管理交接方案,双点管理属于集中、分散管理型,除在设备间设置一个线路管理点外,在楼层配线间或二级交接间内还设置第二个线路管理点。这种交接方案比单点管理交接方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线路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终端用户设备的变动进行线路调整2.管理子系统标签编制(1)电缆标记(2)场标记(3)插入标记90 7.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1.建筑群子系统设计要求(1)考虑环境美化要求(2)考虑建筑群未来发展需要(3)线缆路由的选择(4)电缆引入要求(5)干线电缆、光缆交接要求2.建筑群子系统线缆布线方案(1)架空布线法(2)直埋布线法(3)地下管道布线法91 8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1)设计的图形与材料数据分离,文件数量多,没有层次的概念(2)设计人员难以根据方案路由图做出工程预算(3)不能给甲方提供一个管理综合布线以及网络的电子化平台,最终用户难以以此方案图作为日后维护管理在此综合布线系统上运行的网络依据(4)方案设计使用的计算机工作量大、软件工具多、难度大、需要较专业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