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MB
- 2022-04-29 14:45:1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之比一比
30厘米20厘米20厘米10厘米三个同样的杯子中放有不等量的饮料。如果三个杯子有连通器相连,里面的饮料可以相互流通,三个杯子饮料的高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2流通完毕,高度是多少(连通的管子很细,所含饮料不计)?你是怎样想的?20厘米20厘米
小明亮亮小星田田小丽小华小雨佳佳5个6个4个6个6个2个5个7个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情况统计图。(表示1个)某小组有4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分别是男生哪个队的实力强些?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数量/箱
数量/箱0192345678第周2第周3第周1时间(8+7+9)=8(箱)小熊本周可以进8箱冰糕。天气热,应该进货比9箱还多些。算一算
练一练陈老师王老师李老师平均得分名次898596919686929592评委选手1号2号3号909193请你把这张成绩统计表填写完整。“新苗杯”儿童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321
做一做王叔叔每天跑步统计图路程/千米王叔叔每天跑几千米?日期0123456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王叔叔每天沿着环形跑道跑步,并记录下所跑步的路程,如下图。
有危险吗?
下面是某小学女子篮球队队员的体重情况:刘莉陈明乔红张颖李晶2936314227这支女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是()千克。①过了一年,她们的体重都增加了千克,这时,她们的平均体重是()千克。②13334做一做
外感发热河北北方学院中西医临床教研室王成梁
概念外感发热是指原有脏腑宿疾、而又继感外邪,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外感发热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源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六气皆从火化”,因此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这就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
清代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
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范围外感发热包含的病种非常广泛。本节着重论述与罹患内科杂病紧密相关的外感发热病。西医学中部分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若外感发热发展至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营血分病理阶段时,应结合《伤寒论》《温病学》中有关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为外感热病。以火热暑湿为主要病邪,风寒燥邪有化热的病理过程。
六淫间可以单独致病,亦可以两种以上病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外感发热病因的差异性,与季节、时令、气候、地区等因素有关。
2.感受疫毒:疫毒又称戾气、异气,为一种特殊的病邪,致病力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外邪入侵人体的途径:多由皮毛或口鼻而入。一般说来,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由表人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侵,由上而下,由浅而深,发为热病。
外感发热的病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外感发热的病理性质为阳气亢奋,即属热属实。
其不同的病变和临床表现,则是由感邪的性质和病邪作用的脏腑部位所决定。如病邪影响发病,火热之邪为病,热变较速,发热为主;湿热为病,其性粘滞,病变多留恋中下焦;风寒为病,则有一郁而化热的过程;疫毒为病,起病更急,传变更快,热势很甚。
又如病位影响发病,随病邪作用的肺脾肝胆、胃肠膀胱等的不同,则相应脏腑的气机发生紊乱,因而就有不同的外感发热病证。
外感发热病变,病机以阳胜为主;进一步发展则化火伤阴,亦可因壮火食气而气阴两伤;若病势由气入营入血,或疫毒直陷营血,则会发生神昏、出血等危急变证。
【临床表现】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
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诊断】1.体温升高,口腔温度在37.3度以上,或腋下温度在37度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起病急,一般在3日之内。病程较短,约2周左右。3.具有相关脏腑为热所扰的功能紊乱症状,如咳嗽、胸痛、喘息、泄泻等症。4.具有感受外邪、疫毒史,或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等。
5.具有西医学感染性疾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依据,如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加,尿中有脓细胞,大便中有脓细胞、吞噬细胞,血、尿、骨髓细菌培养阳性,X线检查肺部有炎性改变,B超检查胆囊体积缩小,收缩及排泄功能差等炎性改变。
【鉴别诊断】1.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鉴别:均以发热为主症。可从病因、病程、热势及伴发症等方面进行鉴别。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他外感热病之兼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
内伤发热,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热势高低不一,常见低热而有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寒热真假在疾病过程中,当热极或寒极之际,可出现与其本病寒热不符的假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故对疾病过程中的寒与热应鉴别其真假,因其有假寒象而不识其外感发热的本质,因其有假热象而不识其非外感发热病,由此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真热假寒证:有一个发热的过程,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热势甚高;很快进人手足厥冷的假象,但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尤以发热经过、胸腹灼热及舌苔为鉴别的重点。
真寒假热证:一般(也有例外)出现于慢性病或重病的过程中;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而不鼓指,按之乏力,或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尤以舌苔、脉象为鉴别的重点。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热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外感发热的病位、病势、病邪性质等,因此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
1.发热恶寒:指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40C以上,提示病证在卫表。2.壮热:指但热不寒,且热势很盛,体温在39~40C之间,甚至更高,一日之内波动很小,高热不退,持续时间达数天或更长。多见于气分发热、肺系邪热及暑热病邪所致发热。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的病证。4.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之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不静,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入营血证等。
5.不规则发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
治疗原则“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
1.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阴的重要措施。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2.清热利湿:选用苦寒清热药与清利小便等药配伍,达到湿去热清的目的,常用于湿热病邪引起的脾胃、肝胆、肠道、膀胱等处的外感发热病。
3.通腑泻下:采用泻下与清热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此法通过泻下以去积、利气、排毒,釜底抽薪,顿挫热势,从而达到泻热存阴之目的。尤其适用于热积胃肠、阳明腑实证。4.清泻脏腑:利用药物的归经,选用对相应脏腑有清热作用的方药,以达到清肺、清胃、清肝、清胆等目的。
5.养阴益气:因本法不能直接祛外邪除实热,因此常与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等其他清热法配合应用于外感发热,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热病中有阴伤气耗者,外感热病后期应用最多,在热势炽盛时亦有配伍应用者,如白虎加人参汤、增液承气汤即是其例。
随疫毒进入营血分所形成的不同证候,外感发热还有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营开窍、清热熄风等治法。
分证论治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解表退热。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外感发热初起,病邪尚未入里化热,或疫毒热邪暂居卫表,正邪相争的病机及其症状,与感冒颇为相似,二者很难区别,只有在治疗中动态观察才能鉴别。此时仍按感冒的各种治法进行辨证论治,风寒证选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风热证选用银翘散为主方。
肺热证症状: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
本方重用辛寒之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常加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等加强清热解毒,加金荞麦、葶苈子、前胡、浙贝母泻肺涤痰。胸痛甚者,加郁金、瓜蒌、延胡索通络止痛。痰涌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治法:清胃解热。方药:白虎汤。
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发斑疹者,加犀角(水牛角)、玄参、丹皮清热凉血。
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有芒刺,脉沉实有力。治法:通腑泻热。方药:大承气汤。
本方以大黄苦寒泄热,通腑泻下;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佐以厚朴、枳实行气导滞。可加黄芩、山栀清泻实热。热结液亏,燥屎不行者,加生地、玄参增液润燥。
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胁肋肩背疼痛,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胆。方药:大柴胡汤
本方以大黄、黄芩泻火解毒,通腑泄热;柴胡、白芍、枳实疏肝利胆;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可加板蓝根、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加茵陈清热利湿。若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发黄者,加金钱草、栀子、青蒿利胆退黄。
·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口渴不欲饮,或目身发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方药:王氏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燥湿除满;石菖蒲、芦根、淡豆豉和中清热除湿。可加滑石、鲜荷叶清利渗湿。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黄疸者加茵陈除湿退黄。另外,还可口服甘露消毒丹,以清利湿热、芳香化浊。
大肠湿热证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方药:葛根芩连汤。
本方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贯众清热解毒,加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若热甚者,加栀子、黄柏助其清热燥湿。腹满而疼痛者,加木香、槟榔以理气止痛。痢下脓血者,加白头翁、马齿苋清热解毒除湿。
膀胱湿热证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黄赤,或腰腹作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利膀胱湿热。方药:八正散。
本方以大黄、栀子清热泻火;篇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利湿清热;甘草解毒止痛。热甚者,加柴胡、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呕恶者,加半夏和中止呕。小腹坠胀疼痛者,加乌药、枳壳理气止痛。尿中有血者,加白茅根、小蓟清热止血。
其他治法柴胡注射液,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双黄连粉针剂,每次3g,溶人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i中,静脉滴注,或穿琥宁注射液,每次4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ra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亦可用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分钟1次。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转归预后】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转归,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卫入气,进而入营入血,伤阴耗气,甚者或动血生风、惊厥闭脱等。因所包含的病种广泛,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治疗有差异等,故预后亦有差别。
一般说来,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只要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治愈。部分患者,由于感邪太盛,或治疗不力,未能控制病势的发展,出现津气大耗,或动血生风,惊厥闭脱之变证,则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摄】外感发热的预防在于注意生活起居,避免感受时邪疫毒。调摄方面,首先应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如体温、神、色、肌肤、汗液、气息、脉象等。
同时注意体温的护理,如高热时配合酒精擦浴等,热深厥深时,注意保温,汗出时及时擦汗并更换干燥衣服等。由于发热易伤阴,应注意养护阴津,鼓励病人多饮用糖盐水、果汁、西瓜汁、绿豆汤、凉开水等。饮食方面宜食用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富于营养,但易于消化的食品。
【结语】外感发热是感受六淫、疫毒之邪,由口鼻皮毛人里,正邪相争,阴阳失调,阳盛则热的病证。临床以体温升高,面红,身热,口干,舌红,脉数等症为特征。发热的形式有恶寒发热、壮热、寒热往来、潮热及不规则发热等。
由于病变所在脏腑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卫表证、肺胃热盛、肝胆湿热、下焦湿热等证候。辨证应结合热型分辨病因,如风热、湿热等,分辨病变的脏腑,分辨有无气阴耗伤等。
热者寒之,应以寒凉清热为治疗原则,常选用清热解毒、清热除湿、通腑泻下、清理脏腑等治法,有时常须配合凉血、化瘀、熄风、开窍等治法,总之,围绕清热祛邪,保护气阴,防止传变进行积极治疗。
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北师大版一下《小兔请客》之三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凡卡》修改版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代数式教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数学四上练习三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5运输作用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丁丁和牵牛花1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5.1-生命与水2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面对错误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除得尽吗》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除法复习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小结与复习-上课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下《量体重》之二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们的手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复习(一)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之一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