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4.50 KB
  • 2022-04-29 14:33:15 发布

最新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课件PPT.ppt

  • 7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 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第一节最优税收理论概述第二节最优商品税第三节最优所得税第四节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第一节最优税收理论概述最优税收(optimaltax)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行政管理能力假设标准福利函数假设现代最优税收理论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次优概念和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税收中的具体应用成果,其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进行税收制度设计时提供一种理想的参照系。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最优税收理论(optimaltax)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组合。次优税收(second-besttaxation):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实际上指的是“次优”。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一)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税收公平原则——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 第二节最优商品税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 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二)等比例减少法则(三)逆弹性法则 (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1927年,拉姆塞(Ramsey)在其论文《对税收理论的贡献》中提出最优商品税。拉姆塞的目标是如何设置商品税税率使“效用减少最小”,即额外负担最小。 (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拉姆塞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忽略分配问题),经济体系为没有对外贸易时的完全竞争状态并且生产总是等于消费,私人和社会纯产品总是相等(即不存在外部性问题,不考虑国家干预),税收只是取得一定财政收入而不考虑税收进行财政支出而产生的影响。在这些假定前提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两个重要结论——等比例规则和逆弹性规则。 (二)等比例减少法则(拉姆塞法则,或拉姆齐法则,Ramseyrule)等比例减少法则——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公式表示为:——是课税所导致的第种商品生产量的减少,而是课税前第种商品的生产量。——公式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都相同时,征税所产生的总超额负担才会最小。 等比例减少法则等比例减少法则的政策含义:——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征统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入效应而不会产生替代效应。等比例减少法则的局限性:——公平的考虑;——纠正外部性的考虑。 (三)逆弹性法则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逆弹性法则的政策含义: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商品税的最优征税范围 商品税的最优税率拉姆齐法则逆弹性法则对弹性相对较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而对弹性相对较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如果商品税要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再分配目标,就必须开征扭曲性税收,而这必然会偏离最初的拉姆齐法则。 拉姆塞最优商品税的逻辑——经济状况已经最优;——税收作为“楔子”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应不改变这种状态,不改变原来经济状态的税收就是额外负担最小的税收;——要达到此目的的税收只能使需求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规则)或需求不因税收而发生变化(逆弹性规则);——要做到需求等比例减少或仅对弹性无穷大的商品课税,只能以获得无穷少量的税收为前提。 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一)科利特——黑格规则(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 (一)科利特——黑格规则科利特和黑格沿着拉姆塞的思路研究了包括闲暇在内的三种商品的情况,指出在不能对闲暇直接征税的情况下,可以对另外两种与闲暇存在替代关系的那种商品(如工作服等劳动的互补品)征收较低税率的税收,对与闲暇存在互补关系的那种商品(如游艇)征收较高税率的税收,同样能让额外负担最小化。 (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研究表明,商品税的效率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难以兼顾,在具体税制设计时需要进行权衡。斯特恩考虑公平问题时指出,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这一结论实际上改变了等比例减少原则。研究表明,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 对拉姆塞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 (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1、由于最优商品税理论没考虑收入再分配功能,一些学者放弃了通过商品税体系本身来解决公平问题的思路,希望商品税只解决效率问题,公平问题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其主要设想是在征收统一税率商品税的同时,通过转移支付、适当的总额补助而达到公平目标。迪顿和斯特恩认为,为实现公平目标可以采用总额补助形式,而实现效率目标则可以征收商品税的方法。 (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2、公共选择学派的学者陶利森,引入税制运行过程的寻租问题,认为差别税率越多的税制越容易导致通过寻租获得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结果(如,模糊弹性低和弹性高的商品的界限,使弹性低的商品不一定要缴纳较高的税收)。当寻租保护成为全社会偏好时,其造成的福利损失可能要大大超过最优商品税引起的额外负担的减少水平。詹姆斯考虑了公平、效率、奉行成本、管理成本、非奉行成本和实施成本等因素后认为,由拉姆塞发展起来的最优商品税没有可行性。 第三节最优所得税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 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边际牺牲均等说。19世纪末,埃奇沃思(Edgeworth)以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学说为基础,认为最优税收的目标就是使社会福利即个人效用之和达到最大。他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则应使每个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这要求所设计的税制能使税后收入完全平等。埃奇沃思的研究表明,所得税要实行多级次高税率的累进税率,高所得者的边际税率应为100%。 埃奇沃思模型埃奇沃斯模型要求所得税制要实行累进程度很高的税率结构,即应从最高收入一端开始削减收入,直到达到完全平等。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斯特恩(Stern,1976)将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加以考虑,并结合负所得税设想,提出了一种线性所得税模型。即:T=-G+tY.T为税收收入,G为政府对个人的总额补助,t为税率,Y表示个人的全部所得。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斯特恩在严格假定条件下,假定所得(劳动)与闲暇间的替代弹性为0.6,社会福利函数选择以罗尔斯主义为标准,即着眼于社会中境况最差者福利水平的增进,经过研究认为,劳动的供给弹性越大,边际税率t的值应当越小。他还计算出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边际税率t值应为19%。 斯特恩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结论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政策含义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假如能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税率。 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基于米尔利斯(Mirrlees,1971)模型的重要结论——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边际税率相当低;——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 米尔利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模型斯特恩将米尔利斯等人的成果概括出三条结论:第一,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第二,对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为0;(假定一个具有最高技能的人挣有最高的税前收入Y美元,在给定的税率表中边际税率为正。现在对税率表进行修改,对达到Y以前的收入,边际税率为正;而对超过Y的收入,边际税率为0。由于边际劳动小时的报酬提高了,这个人会选择多工作,实现了帕累托优化。)第三,如果具有最低工资率的人正在最优状态下工作,那么对他们的边际税率也应为0。 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结论的解读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而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一些(边际税率曲线应呈倒“U”字型)。 第四节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一、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讨累进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二、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三、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各种规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但这不太现实。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的无效率。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本章小结1、所谓最优税收是指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间寻求一个最优的组合。 本章小结2、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对商品普遍课征的一般商品税优于对个别商品课征的选择税。但一般商品税如果课及生活必需品则不符合社会公平的目标。所以,最优的商品课税应尽可能做到广泛课征,同时也要对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免税。 本章小结3、为了减小税收的额外负担,设计一般商品税的税率结构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弹性反比法则,即商品税的税率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二是科利特一黑格法则,即应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实行较高的税率,对与闲暇互替的商品实行较低的税率。由于在现实中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所以为了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政府应对弹性反比法则所确立的商品税税率结构进行必要的矫正。 本章小结4、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闲暇的偏好状况;二是社会对收入再分配的态度以及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观点。斯特恩对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的数学计算结果表明:在社会平等观念一定的情况下,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与人们的劳动——闲暇替代弹性成反比;而在该替代弹性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希望的平等程度越大,比例所得税的最优税率就越高。 本章小结5、理论分析表明,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即边际税率曲线呈倒“U”字型。但这种理论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在现实中并不能完全按照这种倒“U”字型边际税率结构设计非线性所得税税率。 思考题1、在最优商品税理论体系中,为什么税率要与需求弹性成反比?2、拉姆塞最优商品税理论具有实践价值吗?为什么?3、科利特—黑格规则与拉姆塞规则有何不同?4、最优所得税理论是如何说明所得税并不是一项缩小不公平程度的有效工具?5、在米尔利斯最优所得税理论体系中,为什么对最高收入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设置为零?6、米尔利斯最优所得税理论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21世纪教材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学 中医内科学基础第一节病因学三因学说(一)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受六淫之邪即能发病。(二)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三)饮食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若饮食不节或不洁、偏嗜等常能使脾胃纳化失调而致病。 (四)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的统称,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五)痰饮主要是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变生。痰粘稠而饮清稀,痰无处不到,症状多端,而饮则易停留空腔或组织疏松之处。(六)瘀血血脉中血液流行不畅、停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称之瘀血。气滞、气虚、血热、阴血不足、阳气不振以及外伤等产生。 (七)劳逸太过劳指劳累,逸指安逸。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逸包括长期既不劳动,也不运动,致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内经》所说“久卧伤气”就是此意。(八)外伤枪弹伤、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引起外科病证,而且能使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内科病症。 中医内科学基础 第二节病机学《伤寒杂病论》提出“六经辨伤寒,脏腑辨杂病”的方法,开创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先导。温病学说的发展,提出和完善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一、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病理变化的机制。脏腑病证,是脏腑病机变化反映于临床的不同证候。 心之病理机制如下图示意;禀赋不足心气虚弱心阳虚心神不足虚证病因病后失养心血亏虚心阴虚劳心过度脾虚湿困停痰留饮阻遏心阳思则气结化火生痰痰火上扰,蒙蔽心包实证痹证日久血淤血脉淤阻内舍于心病证范围:主要有心悸、心痛、健忘、失眠、癫狂、昏迷、舌疮、等。 附:小肠小肠之病,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下传而引起。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故心亦移热于小肠。一旦小肠为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浊清不分,转输障碍,症见小便不利、大便泄泻,临床上可分为虚寒、实热、气痛三证。 肝病的病机如下图示意:肝火上炎化火上冲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肝阳妄动实证血行不畅血脉淤阻病因寒邪侵袭寒滞肝脉经气失宣肝阴不足肾阴亏虚肝失濡养虚症虚阳上扰病证范围:肝与胆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上,主要有中风、眩晕、头痛、痉、痫、昏厥、积聚、耳鸣、惊恐、不寐、麻木、震颤等病证。 附:胆胆因寄附于肝,禀春生之气,其性刚直,故在病理情况下,多现阳亢火旺之证。火热可灼津成痰,故胆病又多兼痰证。痰火郁遏,常扰心脾,故辨证施治时,既要泻胆化痰,又要清心安神。 脾脏发病机制如下图示意: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湿浊困脾实证病因外感寒湿寒湿内停素体虚弱中气不足病后失调运化无权虚证思虑劳倦脾阳虚衰病证范围: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证有泄泻、霍乱、黄疸、胃脘痛、呕吐、呃逆、水肿、鼓胀、痰饮、吐血、便血等。 附:胃胃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冷热不适,都能影响胃的功能,发生病变。胃为燥土,故性喜润恶燥,所以一般以食结郁热、口渴便秘等燥热之证皆属于胃。胃主受纳,所以临床常以呕吐为胃病之主证。 肺病病机如下图示意:劳伤过度肺气亏虚虚证病因痨虫侵袭阴津亏耗外感寒邪肺气不宣风热上受肺失清肃实证感受外邪肺不布津痰浊阻肺肺系的疾病,临床上常见者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痈、肺痨、咳血、失音、衄血、胸痛等。 附:大肠大肠为“传导之官”,所以大肠的病理主要表现在大便异常方面,特别是大便秘结。一切热证,均可灼伤津液而便秘;肺脏清肃之气不能下降,也能发生便秘;肾水不足,肠中津液缺乏,所以造成大便秘结。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也可影响大肠,而致传导功能失常。 肾病病机如下图示意:禀赋虚弱肾气不固久病失养肾气亏损肾不纳气阳虚病因肾阳不足肾虚水泛劳倦过度肾阴不足淫欲不节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肾脏疾病常见症状:水肿淋证癃闭腰痛咳喘遗精阴虚 附:膀胱膀胱既有化气行水功能,故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化无权,癃闭,小便不利、频数、失禁等。肾主水液,与膀胱互为表里,肾气不化必影响膀胱气化,此为膀胱虚证的主要病机。至于膀胱实热证,系由他脏移热或本腑湿热壅结而成。 二、气血病机、病证基本概念(-)气《素问》所谓“百病皆生于气”。气来源于脾肾,升降出入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统血贯脉而周行于心。外感疾病,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而为咳嗽;风热内炽,肺失肃降,见咳黄痰;热扰心包,心气逆乱,神昏惊厥;湿浊阻遏,在肺则气机壅塞而喘逆吐涎,在脾则清气不升而见泄泻。内伤之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见劳倦、饮食和情志所伤亦与气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病因 气病证候(1)气虚:劳伤过度,久病失养而耗伤元气者。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小便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气虚易下陷,久病阳亦虚,故脱肛及子宫脱出等,亦属气虚范畴。(2)气实:痰火、食滞、湿热、郁结,外感治疗不当表现:胸闷脘痞,痰多喘满,气粗,腹胀,大便秘结,脉弦滑或弦数等。气实易化火,故有“气有余便是火”之说。 (二)血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化而为血。血与肾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精血互生,故有“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之说。血的功能主要是充润营养全身。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皮肤的感觉,五脏六腑功能之协调,无不赖血之营养。血液所以能循行脉中,气的功能亦密切相关。因血属阴,赖阳气以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脱则血失,故有“血随气行,气为血帅”之说。血病的表现一般分为出血、血瘀、血虚。 三、风火湿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风风有内外之分。外风为六淫病毒之一;内风阳气所化,火热炽盛、肝阳偏亢、阴血亏虚。外风:病起急骤,身热而渴,或兼咳嗽,肢体酸痛,或骨节红肿,游走不定,或皮肤出现风疹作痒,或口歪舌强等。风、寒、湿。风为阳邪,其性善行数变,故侵犯经络骨节,其痛多游走流窜而无定处。内风:多系肝阳肝火、阴血亏虚所产生,或因情志、起居、饮食失节而诱发,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多有头目眩晕,抽搐震颤,癫狂,或卒中,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等。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血虚生风。 (二)火在生理状态下,人体脏腑活动赖水谷之气以营养,从而生火生热以为用;反过来,人体又赖此火热之能以腐熟水谷、化生精气而维持生命,这种火称之为“少火”。病理状态下,精血耗伤,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其相对平衡,因脏腑阳偏亢所生之火称为“壮火”,是反常之邪火,能伤人正气而致病,即《内经》所谓“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言少火为正常之火,物赖以生;壮火为反常之火,物因以耗。实火感受火热,或它邪化火而成;虚火则是脏腑病理变化病症,多由气血失调,精血亏耗而生。 (三)湿湿为阴邪,得温则化,得阳则宣。但湿邪性粘腻而滞,故不易速去,常反复经久不已。外湿:与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处雾露潮湿,均易发生湿病;脾胃素弱,也容易感受外湿。临床表现多有身重体酸,关节疼痛,甚者屈伸不利,难以转侧,其痛常限于一处不移,苔白微腻,脉濡缓等。内湿:内湿之证,皆与脾胃有关,脾胃症状为主,口淡乏味而腻,食欲不振,或食而不多,胸脘痞闷,嗳气泄泻,肢软无力,头痛身重,苔白厚雨腻,脉濡弱等。 (四)痰痰和饮病理变化的产物,“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饮、痰三者的区别即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痰饮之产生,与脾、肺、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从发病部位而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故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全身各处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张景岳说:“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21世纪教材中医内科学治疗学 第四节治疗学一、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其内容可概括为整体论治、治病求本、动中施治、医护结合和八法运用等。(一)整体论治由于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形体诸窍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同时又与自然界保持密切联系。从调理整体达到治疗局部病变的目的。治疗中采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二)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指对发病的根本原因予以治疗。“本”和“标”是相对而言的,就正邪而言,正气是本,邪气是标;就疾病先后而育,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续发病是标。 正治:是逆其证候形之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为逆治。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如“热因热用”治疗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治疗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治疗真与假实证,“通因通用”治疗真实假虚证等。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并重或标本同治的原则。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此法则适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不盛的虚证。祛邪:即是用泻实之法祛除病邪,从而达到邪祛正安。此法则适用于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衰的实证。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用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动中施治动中施治疾病发生以后,则有好转或加重的变化,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处理。在临证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常法、主方,而且应该随病情的变化进行治法乃至方药的加减增损,不应于在治疗中用一法一方守到底。医护结合疾病的治疗效果与调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加强精神、饮食起居、服药等方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在辨证施治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五)八法运用八法,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法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适用范围:汗法除适用于一般外感初期外,还适用于水肿和疮疡的初期以及斑疹将透的阶段吐法是病邪或有毒物,是指从口涌吐而出治法。适用范围:吐法适用于痰涎壅盛,食积胃脘不化,恶心欲呕,或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疾病。下法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治法。适用范围:常用于邪在肠胃,燥屎内结,热结于丧,以及水结、蓄血、痰滞、虫积等疾。 和法祛邪而扶正,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和解治法。适用范围:此法运用范围很广,如少阳证、太阳少阳及少阳阳明合病,肝胃不和,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肝木乘土的腹痛泄泻等。温法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治法,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从而达到补益阳气而祛邪治病的目的。温法适用于寒邡留滞或由热证转变为寒证的疾病。清法退热降火、保津除烦止渴适用范围热有在气分、在营血的不同,故具体治法包括:辛凉清热,苦寒清热,清营透热,咸寒清热,养阴清热和清热开窍等。补法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脏腑虚损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正气不足、体力虚弱的病人,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正气虚弱而无力逐邪者。 二、治疗方法(-)内治法汤:散:丸:膏:丹:酒:注射液(二)外治法贴、涂 、敷、熨、熏、浸、洗、蒸、扑法、填法、导法以上,就内科临床常用的内治法和外治法作一简要介绍,正确使用、积极推广这些方法,定会提高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