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MB
  • 2022-04-29 14:33:13 发布

最新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公开课20张ppt课件PPT.ppt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公开课20张ppt 城市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什么是工业化?怎样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治地位的过程,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规律发达国家时间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时间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快于工业化城市化慢于工业化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江苏人口分布不均:南部邻近上海的三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南通人口密度最大;中部的盐城、淮安人口密度最小。 江苏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2、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3、乡镇工业发展分散导致基础设施成本高。 1987198919911997199319952.02.53.03.51.5(毫克/升)氮19871989199119971993199500.050.10.15(毫克/升)磷太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城市化建设思路: 措施一: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措施二:“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城市圈。 工业发展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工业化是重要的推进因素。措施三: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措施四:保障进城农民利益,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有哪些?讨论: 1、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A.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C.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关于江苏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叙述北部正确的是()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B.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C.乡镇企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D.知名的乡镇企业太少DD 1、思考:密歇根州的复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密歇根州的复苏2、讨论:(1)密歇根州的复苏对美国其他城市建设有哪些影响?(2)密歇根州的复苏对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启发?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斥巨资形成生命科学商业化增加生命科学的研发资金吸引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科技人才 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 2008年中考作文复习 一、07年中考作文得失作文命题有何特点?优秀作文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 作文命题有何特点?07年中考作文命题有两大亮点:一是明确规定“记叙文”和“读后感”两种文体;二是引入课外名著和教材课文为写作材料。 优秀作文好在哪里?1、中规中矩,合情合理。2、情真意深,文采斐然。3、构思新颖,富有个性。 还存在哪些问题?1、审题不清,偏离题意。2、文体不分,重心失衡。3、动机不纯,抄套范文。 二、08年中考作文复习建议1、多借鉴。2、重领悟。3、训练作文基本功。 1、多借鉴多借鉴就是要多读书,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指导学生用心读书,从名篇佳作中汲取语言营养,从名篇佳作中借鉴谋篇布局、构思立意。先有模仿,才有创造;先会借鉴,才会创新。我们倡导作文训练从借鉴模仿开始,但坚决反对“抄袭范文”。可以借用、活用、化用平时阅读积累的范文,但决不能“背范文、抄范文、套范文”。 2、重领悟“多读书”可以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即解决“写出”作文的问题。而只有“领悟”范文,感悟生活,才能解决“写好”作文的问题。如果说生活和阅读(间接的生活)是写作之源泉的话,那么感悟和领悟则是写作之本。“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生活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只有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对生活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人物事件只是文章的躯体,思想情感才是文章的灵魂。只有在生活中善于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人生,写真实的体验,谈内心的想法,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个性,进而写出具有创新精神、健康个性和鲜明特色的好文章。 3、训练作文基本功初中阶段要特别重视记叙文基本功的训练。记叙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虽说文无定法,但写作之门是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的。虽说“不限文体”,但决非“不要文体”。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中,诸如审题选材、构思立意、详略安排、点面结合、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侧面烘托、景物渲染等,都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功,要扎实训练,有效指导。 三、作文复习应如何实施(一)、明确三种意识。一是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累积过程。二是写好作文不是我们讲出来的,而是学生不断修改的结果。三是教师的有效作文指导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要清楚作文要求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的要求考试说明对中考作文的要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三)、训练要有目标计划1、复习目标在较短时间里,极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复习有关文体特点、写作章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巩固行文技巧,按中考作文的要求强化训练一些重要文体的写作,力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文句较为顺畅,较少错别字,能较好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文章。 (三)、训练要有目标计划2、复习策略第一阶段老师要分析学生作文情况,根据学生实际上好作文基本知识指导课。涉及下列内容:⑴作文命题的几种形式。⑵中考作文的要求及评分标准。⑶向学生推荐2006年、2007年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⑷学生自行收集重点省市课改试验区中考满分作文。 2、复习策略第二阶段从审题材出发,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⑴审题时要求学生抓准作文题中的关键性语言,找准写作方向。⑵学会围绕题目展开多层次、多侧面联想,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⑶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写“真实”的内容;⑷适当学习一些拟题材技巧,例如用修辞手法拟出新颖的标题,或借用诗词名句、歌词、符号、成语等拟出新颖标题。 2、复习策略第三阶段从立意、选材角度,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⑴文章要有健康的、积极的思想;⑵文章要能够以小见大,主题有一定的深度;⑶文章材料要有生活气息,表现时代精神;⑷文章材料还要有新意,有个性,避免陈词滥调。 2、复习策略第四阶段介绍开头和结尾的创新技巧。开头的技巧有⑴设计悬念,吸引读者;⑵开门见山,直接扣题;⑶巧用修辞,展示文采;⑷描写环境,烘托背景;结尾的技巧有⑴首尾呼应,突出主旨;⑵议论抒情,深化主题;⑶引用佳句佳词,留有韵味。 2、复习策略第五阶段从构思、文体确立角度,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⑴根据立意、材料确定合适的、便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文体;⑵巧想全文的布局,设计新颖的结构;⑶常见几种体例作文的赏析和练习,例如列小标题体、日记体、散文体等等。 2、复习策略第六阶段其它方面的写作技巧指导⑴常见的记叙方法;⑵叙述的详略处理;⑶叙述与描写、议论的巧妙结合;⑷段与段的过渡;⑸修辞的妙用;⑹语言风格;⑺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⑻形式创新。 3、具体操作尽心上好作前指导课高度重视作文评讲课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每周一作当堂完成 专题安排第一至三周:怎样审题①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③看图作文④材料作文⑤话题作文第四周:怎样选材第五周:怎样立意第六周:怎样谋篇布局第七周:怎样形式创新第八周至十二周:分类训练①个性风采②菁菁校园③想象时空④热点话题⑤心灵之声⑥感悟亲情第十三至十五周:综合训练 四、应试作文的特点1、是为了得高分,为了出好成绩,但文章写出来后只给两个人看(评卷教师)只有两位“判官”满意,你才能满意。2、应试文要切合题意,遵守题中显性或隐性的“三令五申”。3、应试文的立意要符合话题符合材料符合要求,最好采用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4、应试文要按文体格式要求来写,避免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四不像”文体。5、应试文语言风格要求准确、平实、直白。6、应试文稳中求高,在中规中矩中提高成绩。 中考作文中的应试技巧三大原则,八项注意原则一:立意要深刻而新颖。原则二:文章思路要明白清晰。原则三:语言要富有个性色彩。一项注意:明确写作重点,深挖题目内涵。二项注意:领悟命题中的“开放”与“限制”。三项注意:自拟题目时要擦亮双眼。四项注意:紧扣文体,凸现文体特征。五项注意:字数要求千万不能忽视。六项注意:用真心语言打动阅卷者之情感。七项注意:用非常规文体形式或小标题结构形式让文章别出心裁。八项注意:用靓亮的文面是让阅卷者吃下评给高分的定心丸。 抄套范文评分标准第一种:抄袭与范文相似90%以上得分<17分第二种:抄套与范文相似70%以上得分<30分第三种:套用与范文相似50%以上得分<40分第四种:借用与范文相似30%以上得分<50分第五种:化用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正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