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_说课PPT 25页

  • 1.29 MB
  • 2022-04-29 14:19:54 发布

爬山虎的脚_说课PPT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爬山虎的脚 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爬山虎的脚》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单元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从观察中探究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围绕事物的特点写好片段的写作方法。纵观本单元的全部课文,我认为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是本组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而工具性则主要体现为朗读、积累词句、学习写作方法等。《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地描述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启发学生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说学生学生的整体特点:①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十分感兴趣;②思维发展水平开始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③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1、学生的“已知”:通过对本册第一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且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相信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进一步探究自己身边的事物。2、学生的“未知”:学生未能形成系统的观察方法,如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观察的结果应如何表达等。3、学生的“能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并把观察过程中认为奇妙的地方记录下来。 总目标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认识“虎、占”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均匀、空隙、拂过、漾起、叶柄、触角、瞧不起”等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和抓住事物特点表达的写作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有能力的可背诵全文。3.通过认识爬山虎的脚,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获得美的熏陶,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做一个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的人。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理解新词的意思并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找出每段的关键句助以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写好片段的方法。3.保持一颗善于发现,乐于观察的好奇心,养成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我把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的第3~5自然段。 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变序教学,顺应了学生好奇,求变的心理特点;本课题为《爬山虎的脚》,我认为围绕课题,直奔重点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探索,积极思考的情境。学习目标的设计依据:2011版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要求指出: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句表达情意的作用;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新课标对第二学段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语文的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并学习这种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与写作方法。难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设计意图:这个教学重点的确立涉及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课文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加深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能力。以学生目前的思维能力较难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过程,通过动画演示与教师指导下的具体演练可以突破此难点。 说教法多种方式激趣法逐层引导观察法情感朗读指导法绘画形体演示法引发强烈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熟悉观察顺序,习得观察方法加强朗读指导,加深朗读和记忆满足“爱动”欲望,感受“爬”过程 说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动手操作体会法反复朗读品味法观察表达模仿法设计意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平等对话,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学生的合作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乐趣。 说教学准备1.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2.爬山虎的影片剪辑3.关于爬山虎的脚的演示动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介绍作者,学习字词(三)就题探文,直奔中心(四)因段定法,理解重点(五)引导发现,总结写法(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语(1)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丝瓜)(2)一棵藤儿弯又弯,挂着珍珠一串串,有紫有绿真好看,熟的甜来生的酸。(葡萄)(猜谜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从中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为下一步设悬作铺垫)2.设悬念,引出对比,揭示课题师引问:种丝瓜和葡萄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而爬山虎却不需要借助架子就能不断往高处爬,直到铺满整面墙或屋顶,这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山虎》这篇课文去发现这种攀墙高手的秘密。3.欣赏爬山虎图片(即影片剪辑),板书课题。(通过设悬念与图片欣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初步感知爬山虎这种植物) (二)介绍作者,学习字词1.介绍叶圣陶,提出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学习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拿自己与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2.读词识字,赛出学习小能手均匀重叠空隙拂过漾起树茎叶柄触角蛟龙痕迹(1)读读写写,小组交流新词意思(2)比比谁是造句高手。(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三)就题探文,直奔中心1.默读全文,思考:本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细读第3~5自然段,思考:围绕爬山虎的脚,这几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你能用每段中的一句话加以说明吗?设计意图:抓住题眼采取变序教学顺应了学生求变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其次课标的阅读要求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鉴于作者把爬山虎的脚的观察过程写得非常细致,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与语感,使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 (四)因段定法,理解重点1.找“脚”、说“脚”、画“脚”(第三自然段)(1)轻声读,用“~~~~”线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2)结合图片,回忆填空(借助图片理解“蜗牛的触角”“枝状”等比喻在本课里的作用;填空旨在便于学生记忆爬山虎脚的特点,在脑海中变成图像的再现)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伸出枝状的(),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茎上反面六七根细丝蜗牛的触角嫩红的填一填 (3)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特点(从模糊到强化印象的过渡)(4)师生合作画一画教师在黑板上画爬山虎的茎、叶、叶柄,学生选择正确颜色的粉笔补画脚,并说明理由。(5)全班齐读,动画巩固 2.角色转换,体会“爬”(第四自然段)师(过渡):通过第三段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那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呢?(1)自由朗读本段,找准描写“爬”的句子,圈出关键动词。(出示句子,板书关键动词)(2)品词解句,体会用词之妙。把“触”换成“贴”行吗?(不行,“触”表示速度快)把“巴”换成“贴”行吗?(不行,“巴”说明牢固,有力)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吗?(联系“触、巴、拉、贴”与人类的脚作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一步一步”是脚交替着往前行且跨度很大,而爬山虎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后,再长出另一只脚在巴住墙,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脚来,所以不能换。)教师点拨:叶圣陶老先生用词是多么准确啊,同学们在观察描写一个事物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那样反复推敲,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3)教师说,学生演(意图:以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描写距离,在学生通过肢体演练“爬”的过程中再次体会用词的准确性。)(4)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意图: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且采用肢体演示法,既满足学生的“爱动”欲望,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细心对比找“变化”(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爬山虎的脚没有触墙和触墙的区别?师生合作板书,解释“萎”和“逐渐”来理解变化。(2)男女分读,再次品味男生读没有触墙的部分,女生读触墙的部分。本环节小结: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用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环节的设计中,充分肯定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读、说、画、演四个训练点,创造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乐学其中。 (五)指导朗读,总结写法1.齐读第3~5段,初步感受作者写作顺序2.填空引读第4、5段,注意把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和脚的变化读清楚3.扮演爬山虎,关键句介绍读4.读后小结,谈谈启发小结:先写脚的样子,再写怎样爬,最后写脚的变化启发: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首先,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提出朗读的要求,可见朗读是一种给作品赋予生命的活动。加强朗读指导,就是让爬山虎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加深感受和记忆,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其次,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促进学生习得方法而不是强硬地灌输。 为了体现本篇课文的完整教学,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中还会从以下方面设计:(一)返前读文,理解“一般”(二)瞻顾全篇,理清思路(三)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说板书设计6爬山虎的脚脚位置(茎上)形状(枝状、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嫩红的)爬触巴拉贴变没触墙(萎了)触墙(逐渐变成灰色、牢固)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