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 MB
  • 2022-12-26 07:30:29 发布

海水鱼 2015年度述职报告(新)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述职报告(2015年度)岗位名称:海水鱼健康增养殖及配套技术研究岗位专家姓名:孙桂清依托单位: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河北省农业厅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创新团队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委托协议书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一)本年度各项任务1、特色海水鱼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及养殖试验示范和推广 密切关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最新研究动态,结合我省实际,示范推广其研究成果,重点开展海水养殖鱼类选育新品种的引进,开展新品种的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发及示范,为海水鱼类良种养殖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1)“北鲆2号”新品种引进及其养殖效果评价研究引进“北鲆2号”新品种,探究“北鲆2号”与“北鲆1号”及野生牙鲆的区别,为人工繁育“北鲆1号”和“北鲆2号”提供基础技术支持。(2)“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比较研究继续进行“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人工繁育“北鲆1号”的技术参数,完成“北鲆1号”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及“丹法鲆”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的编制与评审。2、海水鱼健康养殖及配套技术研究(1)构建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的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体系。通过对半滑舌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分析,用关键控制点(CCP)判断树的方法,确定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车间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不仅可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饲养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死亡,同时保证半滑舌鳎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为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车间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遵照该体系原则进行生产和管理,有利于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提高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为市场提供无公害的安全食品。(2)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延伸和推广国家鲆鲽类产业体系在养殖模式、设施渔业和健康养殖方面的先进理念,系统集成海水鱼工厂化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水处理设施和技术的应用,重点解决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升级,改开放式流水养殖为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与昌黎片区工厂化养鱼综合试验推广站及示范基地“秦皇岛江鹏水产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封闭式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核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5000㎡,辐射带动20000㎡,示范区平均单产18kg/㎡,成活率93%以上。 3、应急事件处理针对突发性、临时性问题如重大疫病、疾病,赤潮,冰冻灾害等发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首席专家,共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应对措施,避免灾害的蔓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本年度考核指标1、引进“北鲆2号”养殖新品种1个,完成“北鲆2号”、“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苗种繁育对比实验技术报告。2、完成省级地方标准“北鲆1号”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及“丹法鲆”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的编制与评审。3、建立封闭式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核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5000㎡,辐射带动20000㎡,示范区平均单产18kg/㎡,成活率93%以上。4、构建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的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体系,为我省半滑舌鳎养殖提供示范模板。通过实施HACCP体系的管理,有效降低各种病害的发生,极大提高半滑舌鳎的养殖成活率,从传统养殖成活率的不足60%提高到80%以上。完成“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体系构建”技术报告1份。5、发表文章1篇。6、填写日志不少于45篇。7、举办技术培训讲座1次,培训人员50人次以上。8、做好应急事件处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三)指标完成情况(对照任务,分条目扼要说明完成的情况、达到的指标等)表1各项任务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序号计划任务与研发内容考核指标执行情况完成情况1“北鲆2号”新品种引进及生长效果评价研究引进“北鲆2号”养殖新品种1个,完成“北鲆2号”、“北鲆1号”及野生牙鲆大规模繁育对比实验技术报告。引进“北鲆2号”受精卵0.5kg,完成“北鲆2号”、“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苗种繁育对比实验技术报告。完成2“北鲆1号”继续进行“北鲆1号”已完成《“北鲆1号”苗种培育技术基本完成 与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比较研究与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人工繁育“北鲆1号”的技术参数,完成《“北鲆1号”苗种培育技术规范》的编制和评审。规范》送审稿,争取年底完成专家评审。3丹法鲆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完成《丹法鲆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的编制和评审。完成《丹法鲆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送审稿,争取年底完成专家评审。基本完成4海水鱼健康养殖及配套技术研究构建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的HACCP体系。有效降低各种病害的发生,养殖成活率从不足60%提高到80%以上。避免使用各种禁用渔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各种非禁渔药,保障半滑舌鳎食品安全要求。养殖成活率从60%提高到86%以上。避免使用各种禁用渔药,同时减少各种非禁渔药,保障了半滑舌鳎食品安全要求。完成建立封闭式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核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5000m2,辐射带动20000m2,示范区平均单产18kg/m2,成活率93%以上。和昌黎片区综合试验站合作,在秦皇岛江鹏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大菱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核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5000㎡,辐射15.5万㎡,单产达20.1kg/㎡,成活率达94.5%。与去年相比,单位面积增产8.1%。超额完成与昌黎片区综合试验站合作,在秦皇岛粮丰海洋生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封闭式循环海水工厂化半滑舌鳎高效养殖核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15000㎡,辐射4.5万㎡,单产25kg/㎡,成活率93.5%,与去年相比,单位面积增产26.3%。与昌黎片区综合试验站合作,在秦皇岛盛曦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全雌牙鲆养殖示范区1个,示范养殖“北鲆1号”2万尾,成活率达96.0%,单产20kg/㎡目前平均个体重已达到0.8kg,比普通牙鲆平均体重增长16.5%以上。4技术培训举办1次,培训人员50人主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1次,培训人数59人,发放培训资料160份。超额完成参加培训班授课3次,讲授海水鱼类设施养殖技术、海水鱼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人数150余人。5文章1篇发表论文6篇1、“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大规模养殖对比研究,科学养鱼(核心期刊),2015.1超额完成 2、大菱鲆表皮突起症的防控技术,科学养鱼(核心期刊),2015.23、美洲黑石斑鱼设施养殖试验,河北渔业,2015.14、美洲黑石斑苗种培育技术,河北渔业,2015.25、利用鲆鲽类养殖设施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河北渔业,2015.66、牙鲆卵的质量和亲鱼用饵料,河北渔业,2015.76日志填报45篇完成64篇。超额完成7应急任务2015年5月昌黎县养殖场牙鲆发生疾病,我岗位与昌黎片区综合试验站特邀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疾控岗位专家马悦博士一行三人到昌黎县宏发、启民养殖场进行鱼病诊治和现场指导,控制了疾病蔓延。完成8与国家体系衔接1、邀请国家鲆鲽类岗位专家柳学周研究员来河北讲授鲆鲽类健康养殖新模式及产业发展战略;2、邀请国家鲆鲽类品种繁育专家刘海金研究员讲授海水鱼类新品种选育技术和养殖水质调控技术;3、2015年10月15-16日,我岗位人员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和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召开的“水产品加工业前沿技术发展研讨会”,听取了“鱼类养殖对水产品加工业的促进作用”、麦康森院士“水产养殖与水产加工”、“应用HACCP,实现出口水产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报告,掌握海水鱼类养殖与加工发展动态。紧密(四)本年度研究进展(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照片等,总结年度工作的主要进展,说明工作中的亮点)1、“北鲆2号”、“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繁育比较研究本年度继续进行“北鲆1号”和野生牙鲆大规模苗种繁育比较研究,以便系统的研究全雌牙鲆-“北鲆1号”和野生牙鲆在苗种繁育阶段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作为对去年实验结果的验证及部分技术指标的补充,为《“北鲆1号” 苗种培育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引进“北鲆2号”新品种,进行其苗种繁育研究,为进一步引进、推广良种提供依据。2015年4月6日,从北戴河增殖站引进“北鲆1号”全雌牙鲆卵和野生牙鲆卵各3.5公斤(各350万粒),进行苗种孵化,同时进行“北鲆2号”、“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的苗种大规模培育对比实验。因“北鲆2号”亲鱼只有3龄,产卵尚不稳定,因此只购进500g(50万粒)受精卵。“北鲆1号”亲鱼为经真鲷精子灭活、冷休克诱导牙鲆雌核发育、高温诱导伪雄鱼等技术人工选育出伪雄鱼和普通牙鲆雌鱼;“北鲆2号”是在“北鲆1号”的基础上经过家系选育,即挑选具有优良性状指标的家系进行培育;野生牙鲆受精卵的雌雄亲鱼均为该站从渔船上收购的来自渤海湾的野生牙鲆。图1全雌牙鲆鱼卵图2全雌牙鲆鱼卵1.1苗种培育试验用水前期完全使用自然海水,取自海边低潮线附近的新建海水井,用潜水泵将海水抽到备水池中,自流到车间后经过消毒、加温后使用,盐度32;育苗后期使用自然海水+井水的混合水,井水抽自60m深的地下水,盐度20。1.2饵料及来源海水小球藻使用浓缩海水小球藻,购自山东科海公司;轮虫使用野生轮虫,购自唐山地区;卤虫卵的使用增加了2个品系,除美国大盐湖卤虫卵外(购自天津),还有渤海湾卤虫卵(购自唐山)、藏卵(西藏盐湖卤虫卵),增加卤虫卵品系的目的是丰富实验数据;配合饲料使用“东丸”牌鲆鲽类专用配合饵料,购自广东揭阳。 1.3日常管理1.3.1温度、盐度自然海水进车间后以1×10-6浓度二氧化氯消毒,24h后使用;受精卵孵化水温控制在15±0.2℃,仔鱼破膜后每日将水温提高1℃,直至19℃后保持不变,育苗后期以自然水温培育,控制在17℃-26℃范围内;前期盐度32,后期盐度26;pH值7.8-8.2。1.3.2溶氧育苗池底每2m2放置气石一个,初期采取微充气,随着仔鱼的生长,其耗氧量明显增加,充气量逐渐增大。保持水中溶氧在6-9mg/L。1.3.3换水受精卵孵化时,池水深度70cm,从1日龄仔鱼开始,每日加水10cm至110cm后开始换水,5-10日龄,每天换水1/5-1/3;10-20日龄,每天换水1/3-1/2;20-30日龄,每天换水2/3-4/5;30日龄左右(营底栖生活前后)日换水两次,每次换水1/2-2/3;体长到3cm,已完全营底栖生活后,每天换水2-3次,每次换水5/4-5/6。具体换水情况见表2。表2牙鲆苗种培育期间换水量日龄(日)换水率(%)0~56~1010~1314~2526~3031~50014~1540~6090~120120~180180~360换水采用网箱虹吸法,换水网箱的网目大小根据仔稚鱼大小设定。3-5日龄的仔鱼用80目网,6日龄以后60目;20日龄以后40目;45日龄以后10目。1.3.4吸污 采用虹吸法将池底污物吸到放在地沟中的小网箱内,小网箱的网目与换水网箱相同,将吸出的健康仔稚鱼捞出再放回培育池。受精卵孵化的第二天吸污1次,将沉卵吸出;然后在仔鱼10日龄开始每隔2天吸污1次;25日龄以后每天吸污1次。1.3.5饵料及投喂1.3.5.1轮虫及投喂轮虫投喂前使用富含DHA的营养强化剂强化12h。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投喂轮虫。每天上午投喂1次,使轮虫密度在水体中维持在4-8个/ml,在第2次投喂前水体中轮虫为2~3个/ml,随着仔鱼的生长,10龄以后日投喂轮虫2次,水体中轮虫密度在10个/ml,轮虫投喂一直持续到孵化后30天。1.3.5.2卤虫无节幼体及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使用富含DHA的营养强化剂强化8h。自14日龄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时,按0.4-2个/ml,每天投喂2次,在第2天投喂时水体中的卤虫无节幼体很少(0.1-0.2个/ml)或没有;20日龄开始,每天投喂4-5次。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持续到35日龄。1.3.5.3配合饲料及投喂从17日龄开始投喂配合饵料,初期的适口粒径为仔鱼口径的15%-30%。17-22日龄,饲料粒径为250µm;23-36日龄,饲料粒径为350µm;28日-46日龄,饲料粒径为500微米;35-60日龄,饲料粒径为700µm。投喂配合饵料每天投喂次数为5-7次。开始投喂时少量仔细投喂,使仔鱼逐渐适应。1.3.6小球藻的使用轮虫营养强化时,除添加强化剂外,在培养轮虫水中添加小球藻2000万cell/ml;在鱼苗培育池水中每日添加小球藻,密度保持在50万cell/ml。 1.4生产工艺流程牙鲆苗种培育生产工艺流程与2014年相同,见图3。亲鱼蓄养培育产卵池孵化池轮虫二次培养营养强化二氧化氯消毒、加温苗种培育池海水备水池池轮虫培养池海水小球藻卤虫卵孵化分离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受精卵仔鱼图3牙鲆苗种生产工艺流程1.5结果与分析1.5.1受精率对比今年的卵子是在产出后5h内装箱运抵实验场的,由于没有受精的卵子在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沉淀的不充分,因此在试验场进行人工孵化时受精率出现了明显差别。具体情况见表3。表3“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卵子受精率品种沉卵量(g)卵子受精率(%)“北鲆1号”139060.3“北鲆2号”21557.0野生牙鲆92073.71.5.2受精卵孵化受精卵产自同一天,“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受精卵孵化过程基本相同,胚胎发育情况见表4。表4牙鲆受精卵胚胎发育(水温15±0.2℃) 发育期受精后时间发育期受精后时间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128细胞期高囊胚期低囊胚期原肠初期胚盾形成期1h50min2h25min3h25min4h05min4h35min6h15min10h00min11h00min14h30min15h45min胚盘下包1/2胚盘下包2/3视泡期卵黄栓形成期克氏囊形成期胚体绕卵黄1/2尾芽期晶体初现胚体绕卵黄3/5胚体绕卵黄4/5孵出期18h50min21h40min22h00min27h10min33h40min34h40min43h20min44h30min50h40min57h40min63h30min1.5.3仔鱼开口率在仔鱼开口率方面,去年“北鲆1号”和野生牙鲆没有明显区别,但今年出现了“北鲆1号”仔鱼开口率明显偏低的现象。这一点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于去年的实验结果是一个补充。“北鲆2号”仔鱼开口也明显偏低。具体结果见表5。表5“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仔鱼开口情况品种3日龄开口率(%)4日龄开口率(%)5日龄开口率(%)总开口率(%)“北鲆1号”3.857.667.468.9“北鲆2号”3.854.361.263.6野生牙鲆3.778.389.791.21.5.4仔稚鱼生长仔稚鱼生长情况见表6。表6“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仔稚鱼生长情况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日龄平均体长(mm)平均体宽(mm)平均体长(mm)平均体宽(mm)平均体长(mm)平均体宽(mm)13.043.063.0533.821.013.840.893.830.8954.011.014.021.024.001.0274.541.124.571.164.521.1095.391.325.421.345.361.28116.151.646.291.626.271.61137.212.287.302.227.352.24 157.842.487.862.497.792.44178.592.878.612.828.642.83198.903.389.033.209.093.22219.673.939.904.249.964.272310.424.7310.544.8210.694.972511.325.6211.365.6911.345.732712.066.6212.166.6212.136.612913.907.6313.927.6413.947.643115.118.3115.148.3415.098.323316.919.3216.949.3316.899.323517.019.5417.209.5017.229.513718.4210.1117.9210.0717.459.693920.6111.3120.5911.2018.5910.224121.9012.0922.0012.1820.7911.484323.2112.3223.3312.4822.9312.144526.8214.3227.0114.5625.5114.094729.1216.4430.0916.7627.9915.364932.4117.7232.8217.7030.4216.745134.9319.2035.1819.4332.7817.905338.6621.2439.1221.6436.1219.895541.8223.0142.2323.6739.4421.675744.9224.7645.3424.8942.6423.425948.1226.4149.1926.8045.8925.206151.3228.2452.2629.5048.2626.566353.7129.5754.2129.8851.4628.321.5.5仔稚鱼成活率苗种培育期间仔稚鱼成活率见表7、表8。表7“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培育成活率(包括仔鱼开口因素)鱼苗成活率(%)日龄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1100.0100.0100.0586.867.487.11068.762.186.81566.860.486.72565.359.385.83061.358.680.23556.454.272.34051.150.068.64545.344.164.25043.442.261.35541.639.458.66039.738.254.76338.936.851.96738.136.251.3表8“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培育成活率(除去仔鱼开口因素)鱼苗成活率(%) 日龄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1100.0100.0100.0586.867.487.11086.767.386.81585.867.186.72585.366.385.83081.364.280.23576.461.472.34071.159.668.64565.357.364.25063.256.061.35561.455.358.66059.353.754.76357.752.651.96757.252.451.31.5.6配合饲料驯化“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转换饵料即接受配饵情况见表9。表9牙鲆鱼苗摄食配合饲料的比例(%)日龄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1731.231.631.01942.743.443.22143.343.842.52345.145.944.92544.245.145.32745.645.744.72948.244.922.33112.613.29.63314.717.14.83566.867.94.33793.194.122.83993.294.473.34193.694.793.14393.894.993.61.5.7白化、黑化“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白化率情况见表10,黑化情况见表11。表10“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白化率情况(%)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0.020.020.03表11“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黑化率情况(%) 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67.866.92.61.5.8抗病性今年在牙鲆期间,吸取去年第二批育苗的经验教训,提前采取了预防“白便病”+“腹水病”的措施,虽然也出现了这两种疾病,但由于防控措施得当,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感染“白便病”+“腹水病”的情况见表12。表12“北鲆1号”、“北鲆2号”和野生牙鲆稚鱼感染“白便病”+“腹水病”情况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日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360000003711.21.612.01.611.01.63812.91.812.71.711.11.53912.31.712.61.89.51.04011.21.611.81.54.70.6419.81.410.31.500428.21.29.41.300435.10.86.20.900444.00.44.60.50045000000今年试验期间出现了一种新疾病,这种疾病在任何国内外文献中均没有记录,症状特殊,暂时根据该病的症状命名为“侧线神经肿胀症”,症状表现见图4-9。这种疾病主要感染1.5-2.7cm的苗种,当鱼苗体长超过3cm时极少发病;出现疾病明显症状后鱼苗很快死亡,属急性型;发病鱼苗是否传染给其它鱼苗尚不得而知,疾病的传染途径应该以水为传播途径,没有传播媒介生物;是否为垂直感染尚不得而知;疾病死亡迅速,日死亡率在1%左右,危害极大。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无眼侧侧线神经明显发白,临近鳃盖后缘的侧线神经明显肿胀;偶然有白便现象,鱼苗摄食正常,很多死苗肠道中尚有未消化的食物。死苗体表、体内未发现寄生虫。 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分析疾病,细菌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小,显微镜观察排除寄生虫疾病,因此,初步判断该疾病为病毒性疾病。具体发病及死亡情况见表13。表13“北鲆1号”、“北鲆2号”和野生牙鲆稚鱼感染“侧线神经肿胀症”情况北鲆1号北鲆2号野生牙鲆日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40000000412.11.22.01.32.01.0422.31.32.31.22.11.1432.21.22.11.21.61.0452.21.22.21.21.41.0461.30.91.40.90.80.3470.90.70.90.80.30.1480.70.30.80.30049000000图4“侧线神经肿胀症”图5“侧线神经肿胀症” 图6“侧线神经肿胀症”图7“侧线神经肿胀症”图8“侧线神经肿胀症”图9“侧线神经肿胀症”1.5.9互残牙鲆苗种由于互残的死亡情况见表14。表14“北鲆1号”、“北鲆2号”和野生牙鲆稚幼鱼互残情况北鲆1号北鲆1号野生牙鲆日龄大个体鱼苗死亡比例(%)小个体鱼苗死亡比例(%)大个体鱼苗死亡比例(%)小个体鱼苗死亡比例(%)大个体鱼苗死亡比例(%)小个体鱼苗死亡比例(%)402.211.72.311.33.822.9452.313.32.213.44.228.8502.012.02.112.34.431.7551.611.81.811.95.831.2602.012.02.112.36.231.8631.89.91.79.65.828.9注:大个体鱼苗死亡比例为在所有死亡个体中具有明显互残特点的大个体比例,小个体死亡比例为在所有死亡个体中具有明显互残特点的小个体比例。1.6分析1.6.1受精率在卵子受精率方面,“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相比明显偏低。这一点在去年的实验中没有体现,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卵子是在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经过40h沉淀后才装箱运抵实验场,这个阶段没有受精的卵子均已沉淀,因此在试验场人工孵化时没有体现出“北鲆1号”的卵子受精率低的问题;今年的卵子是产出后5h内装箱运抵实验场的,这个阶段没有受精的卵子沉淀的非常不充分,因此在试验场进行人工孵化时明显体现出“北鲆1号” 的卵子受精率低(从池底吸出的沉卵较多)的问题。这一点对去年的实验数据有极大的补充。“北鲆1号”的工艺流程是采用普通牙鲆(野生或养殖)雌鱼作为雌性亲鱼,人工制备伪雄鱼作为雄性亲鱼;伪雄鱼的制备是采用异源精子(真鲷精子)灭活、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释放、高温诱导伪雄鱼的技术路线制备的。从本质上,伪雄鱼的染色体型仍然是XX型,即雌性;而其生理性别为雄性,即产精不产卵。分析其受精率低的原因,有可能是伪雄鱼精子的质量不稳定的结果,其精子质量比真正雄鱼(染色体型XY型)差一些。“北鲆2号”卵子受精率方面与野生牙鲆相比也明显偏低。“北鲆2号”的选育工艺是以“北鲆1号”为基础的家系优选,应该比“北鲆1号”的情况略好,但实际上该品种的卵子受精率最差,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其亲鱼年龄较小有关,这个生产指标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观察。1.6.2受精卵的孵化从受精率孵化情况(即胚外发育)上看,三个品种没有明显区别,即一旦卵子受精,则胚胎发育基本相同。这一点与去年的实验结果是相同的。1.6.3仔鱼开口率在仔鱼开口率方面,去年两个品种没有明显区别,但今年出现了“北鲆1号”仔鱼开口率明显偏低的现象。这一点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于去年的实验结果是一个补充。分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还是由于“北鲆1号”伪雄鱼精子的问题。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正在进行伪雄鱼家系选育,同时对雌鱼也进行家系选育,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观察。1.6.4仔稚鱼生长“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的体长、体宽变化情况见图10、图11。 图10“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体长对比图11“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体宽对比从表6可以看出,“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在苗种培育初期(即尚未完成变态、未完全伏底、35日龄前),其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别,在鱼苗体长、体宽等数据中均表现一致。见图10、图11;但到鱼苗培育后期,即完成变态、伏底(35日龄)后,却出现了明显区别。其中野生牙鲆在32-40日龄期间基本没有长大,体长、体宽变化很小,其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正值配合饲料驯化,野生牙鲆转换配饵较慢,本次试验这一过程在9d左右(去年是8d)。配饵驯化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量大幅减少,每日只投喂一次,因此鱼苗在这一阶段基本没有生长, 但到了鱼苗完全接受配饵以后(39日龄后),鱼苗则表现出快速生长特点。“北鲆1号”、“北鲆2号”在配饵驯化期间(32-35日龄)也存在滞长问题,但时间间隔较短,只有4d(去年是3d));可以看出,“北鲆1号”和“北鲆2号”对配饵的接受明显快于野生牙鲆,配饵接受后的生长均迅速。到本次实验结束即63日龄时,“北鲆1号”平均体长为53.71mm,比野生牙鲆快4.4%;“北鲆2号”平均体长为54.21mm,比野生牙鲆快5.34%;但野生牙鲆在育苗期间的滞长时间要比“北鲆1号”和“北鲆2号”长5d左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三个品种的苗种生长速度来看,总体上“北鲆2号”生长最快,体现出一定优势。“北鲆1号”和“北鲆2号”更易于接受配合饲料,这一点对实际生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育苗管理的工作强度(配饵不食会大大增加吸污、保持育苗池及水质清洁的难度),更好的防控病害(长期配饵不食会大大降低鱼苗的体质,增加患病几率),减少饵料的浪费。1.6.5苗种成活率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北鲆1号”有一个苗池仔鱼的开口率极低,因此,在仔鱼10日龄时其成活率出现了大幅下降,只有68.7%,而同期野生牙鲆苗种的成活率却达到86.8;最终野生牙鲆的苗种成活率比“北鲆1号”高13.2%。而“北鲆2号”的仔鱼的开口率和后续培育的成活率均较低,最终的育苗成活率仅有36.2%,比野生牙鲆低29.4%。但如果除去仔鱼开口率低的苗池,则在苗种成活率方面与去年的实验结果类似,具体情况见表8。在鱼苗变态伏底前(30日龄前),三个品种的成活率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区别。其中,均是在1-5日龄期间有大量仔鱼损失,然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1-5日龄的仔鱼损失主要因为畸形问题,有些仔鱼在孵化时可以孵出,但初孵仔鱼处于畸形状态(大部分畸形表现为身体不能伸展),这样的仔鱼在3-5日龄会陆续死亡,从而降低整体的仔鱼成活率。在鱼苗变态伏底后(35日龄后),“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的成活率有了明显区别,在每个生长阶段,“北鲆1号” 的成活率均高于野生牙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配饵驯化,“北鲆1号”更易接受配饵,因此生长停滞时间较短,在35-45日龄期间鱼苗的体质较好,此外在换水等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育苗池水质可以保持的更好;野生牙鲆的情况正好相反。二是“互残”问题,由于“北鲆1号”更易于接受配饵,因此大部分鱼苗的生长均处于同一水平上,大小之间差异不大,因此“互残”现象较少,这一点大大提高了仔稚鱼后期的成活率。但“北鲆2号”的成活率却在同期间比野生牙鲆低(虽然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其亲鱼年龄较低有关。在稚鱼37-45日龄期间,鱼苗感染“白便病”和“侧线神经肿胀症”,此时三个品种采用的防控疾病措施是一样的,但在此期间“北鲆1号”和“北鲆2号”的死亡率迅速提高,成活率也基本接近野生牙鲆。实验期间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北鲆1号”和“北鲆2号”的治疗效果要相对差一些。牙鲆苗种繁育的成活率与育苗场的水质条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从仔鱼孵化到鱼苗达到5cm以上的成活率(即出苗率)在30%-50%左右,本次实验所繁育的野生牙鲆的成活率超过了50%;而“北鲆1号”如果包括开口问题,也达到了38.1%;“北鲆2号”达到了35.2%。如果除去开口率因素,则“北鲆1号”和“北鲆2号”苗种成活率均超过了50%。在苗种繁育的实际生产中,由于主要生产成本来自仔鱼12日龄以后的培育,即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后,因此,“北鲆1号”和“北鲆2号”卵子受精率低、仔鱼开口率低的问题影响有限,可以通过与亲鱼培育单位协调、加大购进卵子的方式解决。在苗种培育的总体成本上区别不大。1.6.6配合饲料驯化 “北鲆1号”、“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苗种接受配饵情况见表9。可以看出,在鱼苗17-27日龄期间,对配饵的接受水平基本一致,保持在44%以上;这期间,由于每日主要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配饵只是尝试驯化,因此鱼苗的生长也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投喂配饵时即有部分鱼苗开始摄食,说明鱼苗越小对饵料的选择性就越不明显。野生牙鲆从29日龄开始,对配饵的摄食迅速降低,到35日龄只有4.2%的鱼苗仍然摄食配饵;到37日龄(即经过了8-9天)配饵的摄食开始逐渐增加,到了41日龄时已与“北鲆1号”没有区别。这一阶段正值鱼苗变态、伏底阶段,鱼苗完成变态后对饵料的选择性大大提高,这一阶段的野生牙鲆鱼苗拒食配饵,只摄食卤幼。为强化配饵驯化效果,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开始迅速减少,每天只投喂一次,每天的投喂量是之前的20%左右,没有接受配饵的鱼苗开始出现滞长。而鱼苗完成变态后一旦接受配饵后即不再改变,到39日龄时生物饵料的投喂已完全取消。“北鲆1号”和“北鲆2号”的情况与野生牙鲆有相似之处,从31日龄开始,对配饵的摄食迅速降低,其中到33日龄“北鲆1号”只有14.9%的鱼苗仍然摄食配饵,“北鲆2号”只有17.1%的鱼苗仍然摄食配饵;到35日龄(即经过了3-4天)配饵的摄食开始逐渐增加,到了37日龄时已基本接受配饵,完全停止了生物饵料的投喂。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品种均对配饵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且最初鱼苗较小时均能够迅速接受配饵,但到变态后又同时对配饵有拒食现象。其主要区别是变态后的鱼苗对配饵的接受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北鲆1号”和“北鲆2号”只需要3-4天,而野生牙鲆则需要8-9天。1.6.7白化、黑化“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白化率情况见表10,可以看出,其白化率均较低,为0.02%、0.02%和0.03%,比去年略低,差别不明显, 在育苗池中基本看不到白化苗种。鲆鲽类的白化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次实验对各种可能影响到牙鲆鱼苗白化的因素均做了有效防控,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苗种黑化情况见表11。可以看出,三个品种的黑化率出现了明显差别,野生牙鲆苗种的黑化率只有2.6%,而“北鲆1号”苗种的黑化率达到了67.8%,这种情况去年没有仔细观察到。“北鲆2号”苗种的黑化率66.9%,与“北鲆1号”相似。牙鲆的黑化分多种情况,有的严重时整个无眼侧基本是黑色的,有的有星星点点的黑斑,也有的是在鳍边有黑点或黑斑,本次实验属于最后一种,不是很明显,不容易发现。到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检查“北鲆1号”和“北鲆2号”的亲鱼,发现其雌鱼没有黑化现象,而伪雄鱼基本有黑化现象,且黑化情况与苗种相似,这解释了“北鲆1号”和“北鲆2号”苗种黑化的问题。在我国牙鲆市场上,黑化个体的售价要比正常的低约1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牙鲆无眼侧纯白色的个体更像海捕野生牙鲆。因此,有关黑化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推测可以通过家系选育来解决。1.6.8抗病性表12所列为“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感染“白便病”+“腹水病”的情况,从发现疾病开始即采取积极防控措施,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本次病害的发生均是在稚鱼37日龄开始,其中“北鲆1号”和“北鲆2号”的病情持续了8天,发病情况相似,“北鲆1号”的累积死亡率达到10.5%,“北鲆2号”的累积死亡率达到10.9%;野生牙鲆的病情持续了4天,累积死亡率为5.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由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白便病来说,野生牙鲆具有明显的抗病优势。表13所列为“北鲆1号”、“北鲆2号”与野生牙鲆感染“侧线神经肿胀症”的情况,本次病害的发生均是在稚鱼41日龄开始,其中“北鲆1号”的病情持续了7天,累积死亡率达到6.8%;“北鲆2号”的病情也持续了7天,累积死亡率达到6.9%; 野生牙鲆的病情持续了6天,累积死亡率为4.5%。由于这种疾病无法从文献中查阅到相关信息,因此在发病初期没有使用药物,仅从改善苗种培育环境上采取了一些措施;疾病进行到第五天时开始尝试使用抗病毒药物,幸运的是起到了明显作用,因此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这种疾病的详细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当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由致病性病毒引起的“侧线神经肿胀症”来说,野生牙鲆具有一定的抗病优势。1.6.9互残今年苗种培育实验中有关鱼苗相互残食的结果与去年类似。牙鲆苗种培育期间相互残食是影响其后期成活率的关键。鱼苗在体长5cm前每日均有一定的死亡,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是由于互残而死亡,其具有明显的互残特点。大个体鱼苗由于互残而死亡的特点是:体表无外伤,没有明显的其它疾病症状;在口内有一条小个体鱼苗卡在其中,这是由于大个体鱼苗攻击、吞食小个体鱼苗,但其口径有限,无法完全将小个体鱼苗吞入,同时又不放弃,最后造成大个体被卡死、小个体被咬死的结果。小个体鱼苗由于互残而死亡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其它疾病症状,体表有外伤,尤其是鳍边残缺不全、鳍条散开呈扫帚状。这些特点是大个体鱼苗攻击但未被吞食的结果。从表14可以看出,野生牙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互残均明显高于“北鲆1号”和“北鲆2号”,而由于互残所造成的鱼苗死亡给野生牙鲆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际生产中预防互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往往通过将大小个体尽早分离来实现。但在鱼苗本身个体普遍偏小的情况下,这种操作非常困难且具有很大风险,只有大部分鱼苗的体长在5cm以上时才容易筛选。因此,牙鲆苗种培育期间在没有大的生物病害发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互残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看,经过人为改良的“北鲆1号”和“北鲆2号”具有一定优势。1.72015年与2014年“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苗种培育实验结果的异同点1.7.1相同点在生长性能指标上,“北鲆1号”在苗种生长速度方面与野生牙鲆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生长优势。在成活率指标上,如果不统计“北鲆1号” 仔鱼开口率指标,则在鱼苗变态伏底前(30日龄前),两者的成活率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区别;在鱼苗变态伏底后(35日龄后),两者的成活率有了明显区别,在每个生长阶段,“北鲆1号”的成活率均高于野生牙鲆。在配合饲料驯化指标上,两者均对配饵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且最初鱼苗较小时均能够迅速接受配饵,但到变态后又同时对配饵有拒食现象。其主要区别是变态后的鱼苗对配饵的接受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北鲆1号”只需要3-4天,而野生牙鲆则需要8-9天。在白化率指标上,两者的白化率均较低,在0.02%-0.03%,即在育苗池中基本看不到白化苗种。从两个品种的白化率上看,经过了人为改良的“北鲆1号”在白化率防控上可以采用与野生牙鲆同样的方法。在抗病性指标上,对于细菌性疾病(“白便病”、“腹水病”)来说,野生牙鲆具有明显的抗病优势。在互残指标上,野生牙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互残均比“北鲆1号”要明显高。经过人为改良的全雌牙鲆在互残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一点对于实际生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7.2差异点在卵子受精率方面,“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相比明显偏低。这一点在去年的实验中没有体现,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卵子是在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经过40h沉淀后才装箱运抵实验场,这个阶段没有受精的卵子均已沉淀,因此在试验场人工孵化时没有体现出“北鲆1号”的卵子受精率低的问题;今年的卵子是产出后5h内装箱运抵实验场的,这个阶段没有受精的卵子沉淀的非常不充分,因此在试验场进行人工孵化时明显体现出“北鲆1号”的卵子受精率低(从池底吸出的沉卵较多)的问题。这一点对去年的实验数据有极大的补充。在仔鱼开口率方面,去年两个品种没有明显区别,但今年出现了“北鲆1号”仔鱼开口率明显偏低的现象。这一点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于去年的实验结果是一个补充。分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还是由于“北鲆1号”伪雄鱼精子的问题。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正在进行伪雄鱼家系选育,同时对雌鱼也进行家系选育,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观察。 在黑化情况方面,可以看出,两者的黑化率出现了明显差别,野生牙鲆苗种的黑化率只有2.6%,而“北鲆1号”苗种的黑化率则达到了67.8%,这种情况去年没有仔细观察到。牙鲆的黑化分多种情况,有的严重时整个无眼侧基本是黑色的,有的有星星点点的黑斑,也有的是在鳍边有黑点或黑斑,本次实验属于最后一种,不是很明显,不容易发现。去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检查“北鲆1号”的亲鱼,发现其雌鱼没有黑化现象,而伪雄鱼基本有黑化现象,且黑化情况与苗种相似,这解释了“北鲆1号”苗种黑化的问题。在抗病性指标上,今年育苗期间出现了一种新疾病,这种疾病在任何国内外文献中均没有记录,症状特殊,暂时根据该病的症状命名为“侧线神经肿胀症”,当疾病进行到第五天时开始尝试使用抗病毒药物,幸运的是起到了明显作用,因此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这种疾病的详细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当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由致病性病毒引起的“侧线神经肿胀症”来说,野生牙鲆具有一定的抗病优势。本年度的实验从总体上进一步验证了去年实验的大部分技术指标,同时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去年的实验结果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两年的“北鲆1号”与野生牙鲆苗种规模化繁育比较研究,为制定“北鲆1号”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完成该标准的送审稿,计划年底通过专家评审。1.8“北鲆2号”苗种培育实验分析“北鲆2号”是由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全雌苗种繁育岗位在“北鲆1号”的基础上进行家系优选的品种,目的是选育出具有稳定的优良生产性状的牙鲆良种。由于其具有明确的选育性能指标,因此从理论上要比“北鲆1号”的生产性能更加优良,同时有能够保持其高全雌率的特点。本次针对“北鲆2号”的苗种培育实验,其结果并不理想。其中卵子受精率明显偏低,只有57.0%,比野生牙鲆低16.7%,同时也比“北鲆1号”低了3.3%;在仔鱼开口率方面,“北鲆2号”只有63.6%,比野生牙鲆低27.6%,比“北鲆1号”低了5.3%;在培育成活率方面,如果包含开口因素,“北鲆2号”还是最低,只有36.2%,比野生牙鲆低15.1%,同时也比“北鲆1号”低了1.9%;如果除去开口因素,“ 北鲆2号”的成活率为52.4%,比“北鲆1号”低4.8%,但比野生牙鲆高1.1%;在白化、黑化方面,“北鲆2号”和“北鲆1号”基本一致,其中白化情况与野生牙鲆相同,但黑化情况率偏低;在抗病性方面,“北鲆2号”和“北鲆1号”也基本一致,明显不如野生牙鲆;在鱼苗互残方面,“北鲆2号”和“北鲆1号”没有区别,均远远好于野生牙鲆。在所有实验指标中,只有生长速度方面,“北鲆2号”表现出一定优势,到苗种培育63日龄时,“北鲆2号”苗种的平均体长达到了54.21mm,比“北鲆1号”快1%左右,比野生牙鲆快5.3%,可以看出,生长指标是“北鲆2号”的重要优选指标。通过分析本次实验结果,项目组经讨论认为,“北鲆2号”的苗种培育情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很多生产指标有失真的可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北鲆2号”的亲鱼只有3龄。牙鲆亲鱼的性腺在其幼龄期即可发育,但只有到3龄时才有部分成熟卵子能够排出,只有到4龄时才能排出高比例的优质卵子。本次实验所用卵子来自3龄亲鱼,必然存在一定不稳定性,无论从卵子的受精率、开口率以及后面的苗种成活率上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本次针对“北鲆2号”的实验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培育效果还有待于明年的继续实验验证。2、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体系的构建半滑舌鳎养殖中存在的养殖成活率低、病害频发、滥用药物和养殖废水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养殖企业的效益和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逐渐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控制微生物病菌、农药残留等生物性和化学性危害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品质。2006~2007年及今年的“多宝鱼药残”事件,给我国的海水鱼养殖业带来沉重打击,究其原因是养殖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监控及滥用药物的结果。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计划,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一个基本标准,目前已被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组织所认可,通过构建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HACCP体系,对半滑舌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 分析,用关键控制点(CCP)判断树的方法,确定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车间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不仅可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避免饲养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死亡,同时保证了半滑舌鳎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2.1半滑舌鳎养殖基地概况2.1.1地理位置条件以中捷罗非鱼国家良种场作为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体系的构建研究依托单位。该场水文地质、供水、供电和供气均有可靠保证。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有独立的海水进排水系统。2.1.2养殖设施及规模中捷罗非鱼国家良种场始建于1983年,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占地400hm2,拥有30-65℃地热井5座,地热大棚39座,苗种培育车间1000m2,饵料培育车间200m2,亲鱼保种车间1200m2,亲本池400m2,后备亲本养殖车间1000m2,半滑舌鳎养殖车间6000m2,养殖废水沉降处理池25亩,育苗用水处理池600m2,值班室、镜检室及操作间150m2,配电室及鼓风机房50m2。设有办公室、化验室、档案室、资料室,仪器设备26台(套)。除罗非鱼生产外,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为半滑舌鳎,年生产能力4.5万kg。2.1.3养殖场人员对养殖场生产场长、养殖场后勤场长、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车间主任、日常养殖人员、实验室人员及后勤人员的职责进行严格界定,实行生产责任制(见技术报告)。2.2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前提文件一个完整的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体系,除了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计划外,还包括在制定HACCP计划前制定其前提文件。按照相关的GMP(良好操作规范)、GAP(良好养殖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对养殖场址、水源水质、饲料、药物、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维修、产品识别代码和产品回收等制作的基础性文件。规定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从育苗到成鱼捕捞收获,各个养殖环节的为养殖工作提供保障的控制管理措施(见技术报告)。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了满足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要求,必须在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实施GAP。我国目前尚无以GAP命名的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规定,但是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可以相当于半滑舌鳎GAP。采用的标准文件如下: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57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渔药残留限量SC/T2008-2011半滑舌鳎DB32/T1987-2012半滑舌鳎养殖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05号《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2号《兽药标签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农业部2004年第31号令《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3构建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HACCP体系2.3.1组成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小组,确定HACCP计划的范围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小组由5-6位人员组成,由技术负责人或养殖生产场长担任HACCP小组的组长,成员包括来自养殖场中从事生产、质量控制、卫生和实验室的人员。负责制定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计划,并验证和实施HACCP体系。2.3.2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见表15。表15产品描述 产品名称商品鱼品种半滑舌鳎生产方式陆基工厂化流水养殖出池日龄330d-510d出池规格1000g/尾-1500g/尾销售地养殖场预期用途供市场鲜活销售2.3.3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流程图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生产流程图(图12)覆盖从鱼苗引进到商品鱼销售的整个养殖生产所有步骤和环节。场址选择养殖场建设养殖设施消毒半滑舌鳎成鱼养殖用水处理鱼苗引进产地检疫捕捞出池运输养殖地消毒人员、环境卫生养殖废水处理病死鱼处理设备工具消毒病原检测水质管理饵料及投喂清池记录生长测量分池及倒池药物及使用图12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生产流程图 Fig.2-1IndustrialcultureflowchartofCynoglossussemilaevisGunther2.3.4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危害分析根据HACCP原理,危害主要分为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在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这三种危害主要有:2.3.4.1生物危害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危害。其中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有由半滑舌鳎内脏白点病、烂尾病、体表溃疡病,这三种疾病无论哪一种感染都能造成严重影响,明显降低养殖成活率;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是由蟹栖异阿脑虫(Mecanophryscarcini)、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avidus)和嗜腐虫(Scuticociliatlda)引起的盾纤毛虫病和鱼波豆虫病。2.3.4.2化学危害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化学危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种消毒剂对鱼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设施、工具和鱼体进行消毒要使用各种消毒剂,包括氯制剂(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钠水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等)、溴制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碘制剂(聚维酮碘)、氧化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重金属盐(硫酸铜、硫酸锌等)和醛类(甲醛、戊二醛)等,如果直接泼洒于水体中要考虑鱼的体质和耐受能力,如果对设施、工具消毒后要冲洗干净后使用;二是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影响,许多地区地下半咸水和地下卤水铁离子、锰离子含量超标,这些低价离子遇氧后氧化成高价沉淀物,会阻塞、损伤半滑舌鳎的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三是渔药残留,各种渔药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守休药期,避免上市时最高残留限量(MRL)超标,具体药物残留限量见表2-3。残留渔药主要是各种抗菌素,如盐酸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当然也包括铜、锌等重金属离子的残留。2.3.4.3物理危害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的物理危害主要是高、低水温的危害。半滑舌鳎是暖水性鱼类,在4℃-32℃可存活,在22℃- 28℃摄食生长较好;一旦水温超过半滑舌鳎的耐受范围,半滑舌鳎的体质会明显下降,其抗病能力明显降低,各种疾病则会频繁爆发。表16部分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要求Table2-3Fishdrugsresiduelimitsofsomeaquaticproducts 药物名称单位最高残留限量依据金霉素µg/kg100(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附录2、NY5070-2002土霉素µg/kg100(肉)同上四环素µg/kg100(肉)同上磺胺嘧啶µg/kg100(肌肉,以总量计)同上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µg/kg50(肌肉+皮)同上恶喹酸µg/kg300(肌肉+皮)同上恩诺沙星µg/kg100(肌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附录2红霉素µg/kg200(肌肉)同上甲砜霉素µg/kg50(肌肉+皮)同上氟苯尼考µg/kg1000(肌肉+皮)同上环丙沙星µg/kg50农医发[2006]3号文附件2备注环丙沙星、红霉素在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属于禁用渔药。2.3.5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关键控制点(CCP)是指对养殖过程中的某一点、步骤或工序进行控制后,就可以防止、消除养殖安全危急或将其减小到可接受水平。在全面分析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潜在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HACCP小组结合专业知识、产品特性、生产经验和养殖场实际情况,参考专家意见及出版物等确定水源水质、鱼苗、养殖水质、饲料、分池倒池和药物为CCP,见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