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 MB
  • 2022-04-29 14:46:52 发布

最新2.息风止痉药(1)课件PPT.ppt

  • 1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息风止痉药(1) 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羚羊角《神农本草经》 应用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本品息风止痉,清肝热,尤善治热极生风者。——配菊花、钩藤、生地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本品具有平肝潜阳作用。——配菊花、石决明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3.肝火炽盛,头痛目赤本品具有清肝明目作用。——配决明子、黄芩、龙胆草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4.温热病热毒炽盛,神昏,躁狂及疮痈肿毒本品具有极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温热病——配石膏、水牛角、玄参等疮痈肿毒——配双花、连翘、大青叶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5.肺热喘咳本品具有清肺止咳作用。——配黄芩、桑叶、地骨皮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1~3克,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锉末服,每次0.3~0.6g 特点入肝经,息肝风,平肝阳,清肝热清热力强,有清肝热、清肺热和清热解毒之效 牛黄《神农本草经》 药物来源牛科动物黄牛的胆结石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心经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息风止痉 功效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应用1.壮热神昏,痉挛抽搐本品具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定惊作用。——配朱砂、全蝎、钩藤等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应用2.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本品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作用。——配麝香、栀子、黄连等(安宫牛黄丸)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应用3.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疔毒等本品清热解毒力极强,又防腐消肿止痛。——配麝香、大黄、雄黄等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2~0.5克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特点有凉肝,息风止痉作用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作用清热解毒力极强 钩藤《名医别录》 药物来源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应用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本品具有清肝热、息风止痉作用。——配羚羊角、白芍、菊花等(羚角钩藤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应用2.头痛,眩晕本品既清肝热,又平肝阳。肝火亢盛者——配夏枯草、栀子、黄芩等肝阳上亢者——配白芍、菊花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用法用量10~15g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特点息风止痉作用和缓既清肝热,又平肝阳 天麻《神农本草经》 药物来源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平抑肝阳祛风通络息风止痉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本品性平质润,息风止痉,用治各种肝风内动证。——配羚羊角、钩藤、全蝎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2.眩晕,头痛本品平抑肝阳,息肝风,祛外风,止眩晕,为治眩晕、头痛的要药。——配钩藤、石决明等——配半夏、白术、茯苓等——配伍蔓荆子、钩藤、菊花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3.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本品具有祛外风、通经络作用。——配川芎、防风、羌活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用法用量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 特点平肝阳,息肝风息内风,祛外风 地龙《神农本草经》 药物来源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体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平喘通络利尿清热息风 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应用1.热极生风,惊痫抽搐本品具有清热,息风止痉作用。——配钩藤、白僵蚕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应用2.肺热哮喘本品有清肺热平喘作用。——配伍石膏、麻黄、杏仁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应用3.热痹本品有清热通络止痛作用。——配秦艽、防己、忍冬藤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应用4.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本品有清热利尿作用。——配车前子、木通、泽泻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应用5.气虚血滞,半身不遂本品有通行经络作用。——配黄芪、当归、川芎等(补阳还五汤)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用法用量5~15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 特点善于清热息风长于通经活络清热平喘,清热利尿 全蝎 蜈蚣《神农本草经》《蜀本草》 药物来源全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干燥体蜈蚣: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同]1.息内风,搜风通络——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证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同]2.散结、攻毒——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同]3.搜风通络止痛——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证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异]蜈蚣性猛力强于全蝎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法用量3~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特点搜风、息内风止痉以毒攻毒,味辛散结长于通络止痛 僵蚕《神农本草经》 药物来源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肺经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息风止痉 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1.惊痫抽搐本品具有息肝风、化痰作用,尤宜于挟痰热者。急惊风——配全蝎、牛黄、胆南星等破伤风——配全蝎、蜈蚣、防风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2.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本品具有祛风化痰止痉作用。——配白附子、全蝎(牵正散)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3.风热头痛目赤,咽肿或风疹瘙痒本品具有散风热,止痛止痒作用。——配桑叶、荆芥、薄荷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4.痰核、瘰疬本品具有化痰,软坚散结作用。——配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用法用量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余多制用 特点息肝风止痉兼可化痰息内风又祛外风 第二章泻下剂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适应证:(便结不通与水饮内停)里实证。 分类:寒下→里热积滞实证●寒下药+行气药温下→里寒积滞实证●通下药+温里药(辛热/甘温)润下→肠燥便秘证●润下药(寒下/温肾)+行气或开降肺气药逐水→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逐水药+扶正药攻补兼施→里实积滞正虚证●泻下药+补益药 注意事项:1、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若表证未解,里实不甚,应根据先表后里的原则,先解表邪,待表解里实已成,方可纯用泻下。若表证未除,里实较甚,宜用表里双解之法。2、年老体弱,新产血亏,经期,病后津伤者,虽有大便秘结,亦不可专事攻下,或先予攻下,兼顾其虚;或攻补兼施,虚实兼顾。3、泻下剂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4、服泻下剂后,不宜早进油腻或不消化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功能的恢复。5、孕妇当慎用泻下剂,以防堕胎。 第一节寒下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芒硝三合厚朴半斤枳实五枚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红苔黄燥起刺,脉沉实。(痞、满、燥、实)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主证病机分析:阳明腑实证热实互结于胃肠痞:自觉胸脘闷塞不舒。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舌苔黄燥。实: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实有力。 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热结为本质,旁流为假象。以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属“通因通用”治法。 热厥: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能布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寒因寒用”治法。 痉病:由热盛伤津,筋脉失养而挛急所致。发狂:为胃肠实热上扰心神所致。病机实热积滞内结肠胃,腑气闭阻,热盛伤津。 功效:峻下热结。方解:君臣佐大黄:苦寒通降,泻下实热积滞。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 特点:配伍:泻下与行气并重煎法: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伤寒来苏集》)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痞满燥实俱全,舌红苔老黄,甚黑起芒刺,脉沉实。使用注意:1、热结不甚、年老体弱及孕妇不宜用。2、中病即止。 临证加减:气虚,加人参适量;津亏,加玄参、生地。 附方:1、小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者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甘草二两芒硝半升功效: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三承气汤比较(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泻下与行气并重,为峻下。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量减。三味同煎。泻下与行气并轻,为轻下。主治痞、满、实而燥证不明显的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大黄与甘草同煮,芒硝溶服。泻下与甘缓配伍,为缓下。主治阳明燥实内结而无痞满之证。 第二节温下适应证: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苔白滑,脉沉紧等。药物配伍:温里散寒与通下并用。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或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病机寒实内结,阳气不通,肠腑传化失职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证病机分析:寒积里实证寒邪积滞阻于肠道——腹痛便秘寒滞厥阴——胁下偏痛寒凝气滞——发热,手足厥冷寒实佐证——苔白腻,脉弦紧。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解:君附子——温阳祛寒臣大黄——泻下通便攻积大黄借附子之大热,其寒性去而走泻之用存,荡涤胃肠,攻下寒积。佐细辛——辛散温通,既助附子温里散寒而止痛,又可宣通阳气而除郁热。 本方用药特点:1、大黄、附子同用,属“去性取用”之法。2、附子用量较大,体现以温为主,属温下之法。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腹痛便秘,手足厥冷,苔白腻,脉弦紧。使用注意:大黄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临证加减:腹痛甚,喜温,加肉桂;腹胀痛,加厚朴、木香;体虚或积滞较轻,可用制大黄;体虚气血弱者,加党参、当归。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组成附子大者一枚大黄四两干姜二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主证病机分析:寒积阻于肠道——腹痛(脐下)便秘。脾阳不足——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迟。 病机:脾阳不足,冷积内阻,虚中夹实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方解:君:附子——温壮脾阳以散寒凝 大黄——泻下通便以荡积滞二药配伍,去性取用(去大黄寒凉之性,取大黄攻下之用),温下冷积。 臣:干姜——温中祛寒,助附子温阳散寒。佐:人参——补脾益气,合附子、干姜温补阳气以扶脾阳(助阳先须补气,气旺促阳复)。佐使:甘草——助人参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调和诸药。 特点:温补(辛热与甘温)与泻下(苦泻与甘缓)二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附子与大黄配伍附子、干姜的量大于大黄 大黄附子汤与温脾汤之比较:温脾汤虚中夹实手足不温脉沉迟温下+甘温补气大黄附子汤实发热脉弦紧温下+温散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临证加减:腹中胀痛,加厚朴、木香。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使用注意:热结便秘或阴亏便秘者忌用。 尿毒宁组成:温脾汤去干姜,加半夏、桃仁。主治:脾肾阳虚,湿滞瘀阻之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三节润下麻子仁丸(《伤寒论》)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蜂蜜主治脾约证(肠胃燥热之便秘)。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脉细涩。 主证病机分析:“脾约”:“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秘,故曰其脾为约。”---------------------《伤寒明理论》 病机:胃肠燥热内结,脾约不能布津,肠失濡润。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方解:君:麻子仁——润肠通便 臣: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芍药——养阴敛津,缓急和里(柔肝理脾)佐:大黄——泻热枳实——破结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厚朴——除满佐使:蜂蜜——助麻仁润肠,缓小承气攻下,使下不伤正 特点:制方:下不伤正,润不滋腻,攻润结合。组方: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芍药、蜂蜜剂型服法:丸剂,每服10小丸。渐加,以知为度。意在缓下。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脉细涩。使用注意: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久服。孕妇慎用。 临证加减:痔疮便秘,加桃仁、当归;痔疮出血,加槐花、地榆;伤津较甚,加生地、玄参、石斛。(汤剂为轻下) OTC中成药麻仁润肠丸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主治:肠胃积热证。麻仁滋脾丸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制大黄、枳实、厚朴、白芍、当归、郁李仁主治:肠燥津亏证。 济川煎(《景岳全书》)主证病机分析:肾虚便秘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津液不布,开合失司。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淡苔白,脉沉迟。肾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功效: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解:升麻(炒)泽泻枳壳牛膝当归肉苁蓉君臣佐 制方特点:一、标本兼顾:温肾益精治其本;润肠通便治其标。二、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使用注意:热结便秘者忌用。 临证加减:气虚加人参;肾虚加熟地,虚甚去枳壳。 OTC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组成:肉苁蓉、何首乌、枳实、蜂蜜主治:老年、产后便秘。便秘通组成:白术、枳壳、肉苁蓉主治:脾虚及脾肾两虚证。 第四节逐水十枣汤(《伤寒论》)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用法三味等份,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主治: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2、实水(腹水、胸水)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肿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舌苔滑,脉沉弦。 病机与证候分析上干清阳饮停胸胁、肺气不利饮停心下饮邪犯胃,胃气上逆饮停脘腹,气机不利饮溢肌肤苔白滑,脉沉弦水饮壅盛头痛目眩咳唾胸胁引痛,短气心下痞硬干呕腹胀水肿(一身悉肿,下半身尤甚)悬饮实水 病机:水饮内停胸胁脘腹, 外溢经隧肌肤功效:攻逐水饮。 甘遂——善逐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之水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大枣——培土制水,并缓和诸药峻烈和毒性,使邪去而正不伤,减少药后反应。 本方用法:1、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2、清晨空腹服,小量开始。每日一次,各等分。每次0.5~1g。服后下水量少,次日加量,最多至1.5g。3、服药得快利后停服,宜食糜粥养胃。4、老年体弱慎用,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注意事项:①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可久服;②孕妇忌用;③忌与甘草伍用。 第五节攻补兼施适用病证: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 黄龙汤(《伤寒六书》)主证病机分析:阳明腑实证邪实自利清水,色纯青,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因下失下气血不足正虚身热口渴,身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功效:泻热通便,补气养血。方解:甘草大枣生姜桔梗当归人参枳实厚朴芒硝大黄君臣佐佐使 本方特点: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临证加减:原书:“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或适当增加参、归用量。使用注意:中病即止。孕妇忌用。 附方:新加黄龙汤组成:甘草姜汁当归人参海参麦冬玄参生地芒硝大黄君臣佐1佐2使 功效: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