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2-04-29 14:20:59 发布

最新3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ppt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3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点。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充气、过度膨胀、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当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 慢阻肺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而致感染。②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黏膜,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易并发感染。③感染:长期、反复病毒或细菌等感染,可破坏气道正常的防御功能,损伤细支气管和肺泡。 肺心病常见病因为支气管及肺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其他如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也可引起。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慢支、肺气肿病人吸烟史和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发病是否与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有关,职业性质和工作环境中有无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肺心病病人有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有无肺血管疾病或神经肌肉疾病病史。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1)症状:1)慢性咳嗽2)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4)喘息和胸闷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2)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典型者:肺气肿征视:桶状胸。触:触觉语颤减弱。叩:过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时间延长,心音遥远,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出现干、湿啰音。桶状胸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3)分期:急性加重期:指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脓痰量增多,可伴发热等症状。稳定期:指咳嗽、咳痰及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肺源性心脏病(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表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见心尖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肺源性心脏病(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①呼吸衰竭:常因感染诱发,是失代偿期最突出表现。②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3.并发症肺性脑病、自发性气胸、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及休克。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病程长、疗效差、长期治疗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病人和家属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支持不足,以及医疗费用保障不足,会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等心理。 【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RBC↑,HB↑。感染时WBC↑,N↑。2.X线检查肺纹理粗乱,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膈肌低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心病时,除有原发疾病的X线表现外,可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肺动脉段凸出,右心室扩大,心影呈垂直状。3.心电图检查右心室肥大表现、肺型P波。4.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占肺总量的比值增加。5.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当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 【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维持呼吸道通畅.肺气肿者应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应在积极控制感染基础上,通畅气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处理并发症。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分泌物过多、呼吸肌疲劳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过多、痰液黏稠及咳嗽无效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4.体液过多与体循环瘀血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咳嗽、呼吸困难、疲乏、体循环瘀血等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有关。6.焦虑与病程长、疗效差、家庭经济负担重有关。7.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自发性气胸、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能有效咳痰;活动耐力增加;尿量增加,水肿减轻或消失;营养状况改善;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保证病人充分睡眠,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肺、心功能代偿期活动应量力而行,以不引起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水肿、少尿病人应限制水与钠的摄入。 【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变化。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有无心悸、胸闷、水肿及少尿。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烦躁、昼睡夜醒、意识状态改变等肺性脑病表现。 【护理措施】(三)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氧疗。对COPD病人提倡长期家庭氧疗。呼吸衰竭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 【护理措施】(五)治疗配合1.用药护理①镇静麻醉剂: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②呼吸兴奋剂: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烦躁、面红、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③使用排钾利尿剂:监测电解质变化。④洋地黄类药物:肺心病右心衰竭时使用洋地黄应持慎重态度,注意纠正缺氧和低钾血症。⑤血管扩张药物: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变化。⑥抗生素:注意观察感染控制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五)治疗配合2.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吸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日2次,反复训练。(2)缩唇呼吸锻炼: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 腹式呼吸锻炼 缩唇呼吸锻炼 【护理措施】(六)并发症护理1.肺性脑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有意识障碍者,使用床档及约束带防止坠床,必要时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遵医嘱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并应用呼吸兴奋剂。2.自发性气胸若病人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提示自发性气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护理措施】(七)心理护理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安慰病人,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过程,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病人的生活情趣,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消除焦虑,缓解压力。积极协助病人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焦虑急躁情绪。 【护理措施】(八)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导致疾病加重的因素。告知病人戒烟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嘱病人注意防寒、保暖,防治各种呼吸道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护理措施】(八)健康指导2.康复锻炼指导根据病人心肺功能和体力情况,为病人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如慢跑、快走及打太极拳等,提高机体抵抗力。每天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以改善通气和增加有效呼吸。鼓励病人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鼻等。教会病人及家属判断呼吸困难的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护理措施】(八)健康指导3.家庭氧疗指导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吸氧的目的及必要性。告知病人吸氧时注意安全,严禁烟火,防止爆炸。氧疗装置要定期更换、清洁和消毒。 【护理评价】病人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咳嗽是否减轻,能否有效咳痰;活动耐力是否增加;水肿是否减轻或消失,尿量是否正常;病人食欲是否增加,营养状况是否改善;焦虑是否减轻或消失。 第四章糖代谢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生理功用1.氧化产能2.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3.参与形成具有特殊生理功用的糖蛋白:如激素、受体等4.参与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ATP、NAD+、DNA等二.糖代谢概况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机体在缺O2情况下,葡萄糖(glucose.G)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生成丙酮酸,再进一步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并生成少量能量ATP,整个反应过程在细胞液中进行。 二.反应过程:分二阶段:(一)G分解产生丙酮酸——常称糖酵解途径见P91图4-1(二)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乳酸是缺O2时G分解的必然产物。反应过程小结:1.整个糖酵解过程,基本是可逆的,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hexokinase)、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1)及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催化。这三个酶的活性高低控制着整个糖酵解过程的速度,称它们为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其中最主要的是:6-磷酸果糖激酶-1 2.有二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反应过程直接由ADP磷酸化成ATP)(1)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ADPATP磷酸甘油酸激酶ADPATP丙酮酸激酶 3.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成2分子ATP(共生成4分子,反应过程中消耗2分子)4.有一次脱H反应,生成NADH+H+,在缺O2时,使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因此,乳酸是糖无O2分解时的必然产物5.生醇发酵 三.调节(主要的)糖酵解有三个限速酶,其中主要是6-磷酸果糖激酶-11.6-磷酸果糖激酶-1,它是变构酶F-6-PF-1,6-BPATPAMP、ADP柠檬酸F-1,6-BP、F-2,6-BP6-P果糖激酶-1_+ 2.丙酮酸激酶PEP丙酮酸ATPF-1,6-BPE-P(失活)丙酮酸激酶磷酸化脱磷酸化_+ 3.己糖激酶GG-6-P己糖激酶_ 四.生理意义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在缺O2时迅速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2分子ATP,其供能作用表现在:1.机体特殊急性生理缺O2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如短跑运动员腿部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2.某些组织即使在供O2充足的情况下,也仍然依靠糖酵解获得能量,如RBC、WBC、视网膜、神经细胞等3.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时,组织缺O2,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此时产生大量乳酸,产生乳酸酸中毒。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oxidation)一.概念机体内糖在有氧情况下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大量能量ATP的过程。整个反应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糖的有氧氧化是生理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二.反应过程:分三阶段(一)由G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前述)(二)丙酮酸从细胞液进入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反应生成乙酰coA丙酮酸+HS-coA乙酰coANAD+NADH+H+CO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三种酶及五种辅酶: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五种辅酶:TPP(含B1)、硫辛酸、FAD(含B2)、NAD+(含PP)、CoA(含泛酸)这三种酶及五种辅酶催化丙酮酸乙酰CoA的分子机制是(P94.图4-4) (三)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1.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AC)的概念由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始,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四次脱氢,两次脱羧等反应过程。生成四分子还原当量及二分子CO2,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最后生成草酰乙酸,它又可第二次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循环,因为是从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故称TAC,也称krebs循环 2.TAC反应过程(P98.图4-5)小结:(1)每一次TAC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等反应过程,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2)一次TAC有四次脱H,其中三次脱H由NAD+接受生成三分子NADH+H+(三分子还原当量),一次脱H由FAD接受,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子还原当量),它们都能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后述:一分子NADH+H+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一分子FADH2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1.5分子ATP) (3)TAC过程,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coA琥珀酸(4)一分子乙酰CoA经TAC彻底氧化分解后,可生成10分子ATP(5)TAC过程有三个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6)TAC的中间物能与其它物质经行相互转变,因此,它们能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如草酰乙酸天冬AAα-酮戊二酸谷AAPi+GDPGTPcoA-SH琥珀酰coA合成酶 三.糖有氧氧化及TAC的生理意义(一)氧化产能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依靠糖有氧氧化获得ATP,满足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有氧氧化彻底氧化后,可净生32或30分子ATP。(二)糖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它不仅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AA、糖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代谢的共同最终途径。(P223)(三)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是糖、脂肪、AA(蛋白质)三大物质相互转变、相互代谢联系的共同枢纽。 四.糖有氧氧化的调节(一)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它是变构酶,也是修饰酶1.变构酶丙酮酸乙酰CoA乙酰coAAMPDADH+H+ATP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_ 2.修饰酶(E1、E2、E3)(E1、E2、E3)-P(有活性)(无活性)乙酰coANADH+H+ATPADP激酶+ (二)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三)巴斯德效应的调节有氧时,糖有氧氧化对糖酵解的抑制,称巴斯德效应(Pasteur)缺氧时,糖酵解增强,有氧氧化减弱,称反巴斯德效应NADH/NAD+ATP/ADP— 第四节葡萄糖的其它代谢途径一.磷酸戊糖分解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一)反应过程:分二阶段1.由G-6-P氧化分解产生磷酸戊糖及NADPH+H+(P102)2.由多个磷酸戊糖经转酮醇基、转醛醇基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及3-磷酸甘油醛,然后进入糖酵解途径(P103) 反应过程小结:(1)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3)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的唯一反应 (二)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在于产生5-磷酸核糖及NADPH+H+,从而发挥重要功用。1.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这条代谢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因此,生长、更新快的组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得也就比较旺盛。如肝、创伤组织恢复期等。 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H+的唯一反应,NADPH+H+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表现在:(1)NADPH+H+是体内合成一些重要物质的供H体。如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NADPH+H+提供H。(2)NADPH+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从而表现多种功用:①参与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RH+O2+NADPH+H+ROH+H2O+NADP+②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 (3)维持谷胱甘肽在还原状,从而保护体内的巯基酶、巯基蛋白及生物膜免遭氧化。当RBC内G6PD缺乏时,NADPH+H+生成减少,RBC膜、Hb易受氧化损伤,在服用蚕豆,某些药物后能诱发急性溶血,称蚕豆病(黄)或者药物性溶血。2GSNADPH+H+2GSHNADP+ 二.糖醛酸循环(glucuronatepathway)(一)反应过程(P104)G-6-PG-1-PUDPGUGPGA5-磷酸木酮糖磷酸戊糖途径UTPPPiH2O2H (二)意义:1.生成活性葡萄糖醛酸(UDPGA),其作用:(1)它是蛋白聚糖、透明质酸的重要组成成分(2)是肝脏生物转化的重要物质(P417.427)2.生成UDPG是糖原合成过程所需要的(P105) 第五节糖原合成及分解一,糖原(glycogen)合成(一)由G转变成糖原(Gn)的过程,称糖原合成。主要部位在肝脏及肌肉组织。糖原合成不是从头产生新的糖原分子,而是使原来已有的小分子糖原的分子增大。(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1.G-6-P的生成(前述)2.G-1-P的生成3.UDPG的生成4.糖原生成:Gn+UDPGG(n+1)+UDP5.分支酶的作用糖原合成酶 小结:(1)糖原合成酶(glycogensynthase)是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降低,脱磷酸化后活性增高。(2)糖原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糖原分子上每增加一个G单位,需消耗2分子ATP。 二.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一)概念:由糖原(Gn)分解成G的过程称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时才能产生G,而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1.G-1-P的生成2.G-6-P的生成3.G的生成G-6-P+H2OG+H3PO44.脱支酶的作用葡糖糖-6-磷酸酶 小结:(1)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是糖原分解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脱磷酸化后,活性降低。(2)葡萄糖-6-磷酸酶,肝脏中丰富,而肌肉中缺乏此酶。因此,肝糖原分解时才产生G,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3)糖原分解时不消耗能量 第六节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一.概念:由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AA等,转变成G或糖原的过程,称糖异生作用。主要部位在肝脏。二.反应过程:糖异生过称基本按照糖酵解的逆向经行,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需由另外的酶催化来绕过这三个不可逆反应: (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EP草酰乙酸丙酮酸G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生物素)ATPADP+PiCO2PEP羧激酶GTPGDPCO2 (二)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F-6-PF-1,6-DP(三)G-6-P,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GGG-6-PH2OPi果糖二磷酸酶-1ATPADP6-磷酸果糖激酶-1PiH2O葡萄糖-6-磷酸酶ATPADP己糖激酶 因此,糖异生作用时,要绕过三个不可逆反应,需要经四个酶的催化: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称这四个酶为糖异生过程的限速酶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参与维持空腹或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补充恢复糖原的储备,特别在空腹或饥饿时更为重要。3.参与维持酸碱平衡:酸中毒时【H+】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强,有利于H+的排出。酸中毒时PEP羧激酶活性增加……. 第八章血糖及其调节一.血糖(bloodsugar)的概念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之为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二.血糖的的来源及去路来源:(1)食物消化吸收(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作用去路:(1)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ATP(2)糖原合成: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3)转变成脂肪及AA(4)转变成其他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5-磷酸核糖、4C、5C、7C糖等(5)肾排出:血糖浓度大于肾糖阈值时(8.9mmol/L) 三.血糖浓度调节(一)器官调节:——只要是肝脏的调节,此外,还有肌肉的调节。(二)激素调节:(1)胰岛素:使血糖(2)胰高血糖素:使血糖(3)肾上腺素:使血糖(4)糖皮质激素:使血糖 四.高血糖及低血糖(一)高血糖及糖尿:1.生理高血糖及糖尿2.病理性高血糖及糖尿(二)低血糖1.生理性低血糖2.病理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