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税制课件PPT.ppt 43页

  • 920.00 KB
  • 2022-04-29 14:48:35 发布

最新中国税制课件PPT.ppt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税制 第一章税收制度基础理论第一节税收制度概述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第三节税收原则第四节税收分类 第一节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简单型税制、复合型税制狭义的税收制度、广义的税收制度 (二)纳税人1、概念: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明确对谁征税的税制要素。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2、负税人与纳税人的联系和区别负税人:指在经济上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即最终负担国家税款的组织或个人3、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代征人 (三)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量)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体现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在征税对象既定的前提下,税率形式的选择和税率档次的设计决定着税收规模和纳税人负担水平以及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税率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如消费税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如原实行的农业税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如契税 2、累进税率按照税率的累进依据,累进税率可分为“额累”和“率累”两类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三种形式:(1)全额累进税率:指按照计税依据的全部数额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即将计税依据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征税级距,相应规定若干个由低到高的不同适用税率,当计税依据数额由一个征税级距上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征税级距时,全部计税依据都要按照上升以后的征税级距的适用税率计算征税。 (2)超额累进税率:指按照计税依据的不同部分分别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即将计税依据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征税级距,相应规定若干个由低到高的不同适用税率,当计税依据数额由一个征税级距上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征税级距时,仅就到达上一级距的部分按照上升以后的征税级距的适用税率计算征税。(3)超率累进税率:指按照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划分征税级距的累进税率,即将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征税级距,相应规定若干个由低到高的不同适用税率,当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由一个征税级距上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征税级距时,仅就到达上一级的部分相对应的计税依据按照上升以后的征税级距的适用税率计算征税。 [案例]表2-1全额累进税率表级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500元至2000元的10%32000元至5000元的20%45000元至20000元的30%520000元以上的40% 表2-2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20%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40% 现假定张先生有收入20000元,分别计算按上述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20000×30%=6000(元)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500×5%+(2000-500)×10%+(5000-2000)×20%+(20000-5000)×30%=25+150+600+4500=5275(元) 速算扣除数法,其基本原理是先按全额累进方法确定课税数额的税率,并计算出一个税额,然后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结果即为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定额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如资源税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如车船税中的船舶幅度定额税率:如资源税地区差别、分类分级和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按照税收负担划分,税率还可以区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四)纳税环节1、概念:是课税对象在运动过程诸环节中依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环节2、纳税环节确定形式(五)纳税期限1、概念: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以后向国家交纳税款或解缴税款的期限。2、纳税计算期包括按期纳税计算期和按次纳税计算期两种形式3、报缴税款期限(税款缴库期) (六)减税免税1、概念: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的规定。2、基本形式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 (七)税收违章处理1、概念2、违反税法行为及处理欠税及处理漏税及处理偷税及处理抗税及处理对违反税务管理行为及处理3、税收违章行为的处理形式经济处罚税务行政处罚司法处罚 三、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概念税制结构,又称税制模式,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分别主次设置若干税种,并由这些税种相互联结、相互协调、功能互补所组成的税制总体格局。(二)影响税制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国家政策取向3、税收管理水平 (三)税制结构的主要类型1、单一税制结构2、复合税制结构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税法的特点1、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2、税法具有特殊的法律属类3、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二、税法的渊源(一)宪法(二)税收基本法律(三)税收法律(四)税收行政法规(五)税法解释(六)税收条约 三、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税收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税法所调整的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特征:(1)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始终是国家(2)税收法律关系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3)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税收法律关系带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无偿转移的性质(5)税法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1)征税主体(2)纳税主体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1)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2)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3、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四)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1、税收法律关系是同国家利益及企业和个人的权益相联系的2、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形式和方法是很多的3、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四、税收法律体系(一)税收实体法(二)税收程序法(三)税收处罚法(四)税收争讼法1、税收争议法2、税收诉讼法 第三节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国家在设计、建立税收制度以及指导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等一系列税收活动的行为准则。一、税收原则理论的演进(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确实简便节约 (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1)充分原则(2)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1)税源选择原则(2)税种选择原则3、社会公平原则(1)普遍原则(2)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1)确实原则(2)便利原则(3)节约原则 二、现代税收的两大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1、受益原则2、支付能力原则3、牺牲原则(二)税收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2、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第四节税收分类一、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二、以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三、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四、以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五、以税收的课税对象为标准,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THEEND 思维导图 1.会对长度、时间进行粗略估测.2.会对长度、时间进行测量和读数.3.长度的读数原则: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求平均值时也遵从保留到分度值下一位的原则.5.理解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6.认识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7.理解速度的描述;会进行速度的简单计算.考纲要求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_______,符号:_____.(2)如图Z1-1-1,是长度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图Z1-1-12.测量工具:_________.知识梳理米m刻度尺 3.使用刻度尺要“六会”:(1)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的_______、____和______.(2)会选:所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_______,且要选择合适的分度值.(3)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边缘保持平行,不能_______.(4)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_____,不得斜视.(5)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_______位.(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________、_______.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歪斜垂直一估计值 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____,符号:____.(2)如图Z1-1-2,是时间的常用单位及换算.2.测量工具:钟、表、______等.秒s停表 3.秒(停)表的读数:首先读出中间的分钟(短针),再读出边缘的秒(长针),相加即可.具体方法如下:(1)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2)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3)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0;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s.(4)秒表的读数应等于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三、误差1.定义:测量时,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2.特点:误差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只能________.3.减小误差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2)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3)改进__________.4.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__________、读数时_________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_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避免的.能够测量值真实值不能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精密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使用规则粗心 四、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多样性:(1)概念:物体_______的变化.(2)规律: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世界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地壳运动等.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______________的物体.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一般_______.位置作为参照标准所选的参照物不同 注意:(1)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2)机械运动的判断: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4.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任意性原则: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之外的______物体.(2)方便性原则:所选的参照物应该使我们对运动的描述更简单、更清楚.不加特殊说明时,一般选取______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地面任何 五、速度及其单位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_______.(2)在相同的_______内,比较时间.2.定义:把_______与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_______.4.单位:(1)国际单位:_______.(2)常用单位:_______.(3)换算关系:1m/s=_______km/h.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的运动.直线且速度不变路程路程路程时间m/skm/h3.6 六、测量平均速度从公式________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