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2-04-29 14:28: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规范输血相关制度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患者身份。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2.取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为保障我院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特制定本制度。一、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的通知后,护士必须持用《临床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并携带取血箱到输血科取血。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二、取血时检输血科和护士要双人核对,并认真核对《临床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和血袋资料信息,确保信息完整一致。
三、取血时必须在输血科取血登记本上签字。四、取血后要迅速将血液放入取血箱内,迅速回病房,不得中途停留。五、血液到达病房后要双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入。六、护士从输血科取回血液后,需30分钟内进行输血,原则上4小时内输注完成,严禁血液在科室长时间摆放、不输,违者需上报护理部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对造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七、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输血科,输入冷藏血液时,不可加温,输血前应将血袋轻摇4-5次,避免激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含钙、酸、碱性药品。稀释只能用0.9%生理盐水。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并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和输血科,保留静脉通畅,配合医师及时处理,并封存输血袋、输血器等,输血反应单送检,做好记录。
九、所有输血患者护士必须按一级护理要求记录输血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有无不反应与基本信息,发现输血反应要迅速报告值班医师处理,并通知检验科。督促医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交输血科。十、取血箱要存放在科室固定显眼的位置,每日必须有消毒记录并签名。十一、所有输血袋条码统一粘贴在交叉配血报告单备注栏内,如果备注栏内有输血科填写的内容,不得粘贴在书写内容。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规范要求(一)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及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二)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三)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四)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五)采血后指导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六)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三、结果标准(一)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二)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三)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及查对流程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2.标本采集严格遵照医嘱执行。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4.认真核对化验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检验项目等。
5.根据检验项目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等;检查容器有无破损、裂痕;容器标签上注明患者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门诊号)等。6.标本采集时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护士和患者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检验项目、标本采集量以及标本容器是否吻合,严格执行“一人一架”。7.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8.不得在输液的同侧手臂或中心静脉管道采血,以免血液被稀释或输入的液体影响测定结果,若两侧手臂同时进行输液,应选择输液穿刺点的远心端采血。9.标本采集后及时交送检人员统一送检。10.建立标本送检登记本,有接收部门人员签字确认。
流程:了解检验目的,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遵医嘱执行查对无误后执行,根据检验目的及要求选择容器,其外标签标明患者信息携检验单再次核对,护士和患者共同确认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及标准预防措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输血、配血标本两人核对,注明抽取时间并双签名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注明采集时间
输血安全操作程序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授权监护人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后采集抗凝血样送输血科(血库)备血。2.输血科(血库)采用“双标本”,即用于血型鉴定的标本不用于配血,配血标本保证与血型鉴定结果准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3.护士需持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与输血科(血库)人员核对相关内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血型;血袋编号、血型、品种、剂量、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血液进行移交。
4.血液自输血科(血库)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第二条内容再次无误后备输。6.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患者身份。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音障碍时,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并确认患者手腕上标识。
7.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8.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袋血液。
9.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15-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放指定位置,便于统一回收处理。10.需要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血库)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超过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回。
11.输血结束后,执行输血的护士要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在处理不良反应的同时配合医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反馈给输血科(血库)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处理。12.若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和输血科(血库),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输血科(血库)。13.将有关输血记录、《输血检测记录(报告)单》存入病历永久保存。
输血反应处理制度、报告程序及流程一、输血反应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一)立即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二)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三)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3、将血袋及输血管封好送输血科在做细菌学检验。4、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二、输血反应报告程序(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者提出疑意时,经治医护人员应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并保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三)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制定救治方案、观察处置疗效。
一、输血申请质量标准要求:(1)明确输血指征;(2)必须知情输血;(3)输血申请单项目完整;(4)输血的同时填写输血前四项检测;(5)完成医嘱纪录;(6)申请单病人信息与血样信息一致。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效果评价标准
二、采集血样质量标准要求:(1)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2)正确的核对与采血过程;(3)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4)正确的纪录。
三、送收血样质量标准要求:(1)血样标本信息完整无误;(2)血样标本质量符合要求及采集量正确。
四、血型鉴定与配血质量标准要求:(1)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2)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3)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4)进行签字记录。
五、发血核对质量标准要求:(1)核对确认申请单及配血单信息正确无误;(2)核对血型正确无误;(3)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4)经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
六、输血前核对质量标准要求:(1)必须双人核对无误(受血者资料与血袋资料、配血记录);(2)床前核对确认,确认受血者身份及血型无误。
七、输血过程及记录质量标准要求:(1)床边核对无误后,先慢后快,监护输血全过程;(2)输血完毕后记录输血过程;(3)输血护士签字;(4)有输血反应者,按输血反应流程处理。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制度及流程一、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制度(一)输血申请1、申请医师资质:必须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或下级医师完成后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字。2、输血指征: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有效治疗且有明显的发病和死亡倾向的情况下不考虑输血。
3、在下列情况下考虑输血:(1)临床指征和化验结果表明必须输血;(2)没有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手段;(3)对病人而言,输血利大于弊。4、临床医师应意识到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5、按要求填写输血申请单并签字,输血申请单包括:知情同意输血,病人应被告知:(1)输血的利与弊,较低死亡风险,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改善。(2)可替代输血的其他治疗手段;(3)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和不输血的风险;(4)知情同意并签字。(5)病人身份详细资料,输血诊断/指征;所需血液制品数量/类别:病人的血型;用血的时间、地点;紧急用血;签字等。
(二)采集血样1、采血护士:采集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明确病人用血申请,核对病人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等信息。
3、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1)正确的标本量;(2)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采血日期、采血者签名。
4、采集血样过程(1)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正确的核对患者;(2)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血样采集后在床边给血样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5、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送输血科,并做好护理记录。
(三)送收血样1、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2、血样送到输血科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以下信息:(1)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2)核对查看申请单的完整性、血样标识的完整性;(3)血样标本量、有无溶血;(4)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
3、有以下情况,输血科拒绝收血样:(1)血样标识不完整;(2)血样无标签;(3)标本量不足、血样质量有问题。
(四)血型鉴定与配血1、输血科人员:必须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员。2、患者血样必须常规进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抗体筛查。3、有血型患者必须复查血型、抗体筛查。4、认真核对血样及申请单信息,血型鉴定完后记录签名。5、交叉配血必须在盐水介质配血无溶血无凝集的基础上,特殊介质配血相合。6、配血完成后,必须由第二个人进行复核签名。
(五)发血核对1、取血人员:必须为医护人员或医院指定送检人员,严禁由患者家属取血。2、发血核对:由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以下项目: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签名。
(六)输血前核对1、护士治疗室核对内容:血液取回后,责任护士与另一护士在输血前核对病人资料及血袋相关信息的确认: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床边准备输血。
2、床边对病人的最终核对,两名护士执行。输血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申请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身份确认、血型确认;昏迷患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床号、腕带或者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七)输血过程及记录1、确认核对无误后输入血液,前15min慢速滴注,观察受血者反应情况,无反应者加快滴速(依病情而定)。2、血液输入过程中,密切监护输血过程,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过程,保存血袋备查。
3、输血记录内容:(1)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2)输入的血液和血浆的袋数;(3)输入的容量;(4)血液制品编号;(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6)输血人签名。
护士遵医嘱采集标本,取血、核对、登记、签名床旁双人核对观察输血过程,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满意发生输血反应,按输血反应流程处理流程:
谢谢聆听!
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一、桑菊饮证基本药物:薄荷5g 桑叶10g 甘菊10g 桔梗5g 生甘草3g 杏仁10g 连翘12g 芦根20g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应证:发热较轻,一般39℃以下,常伴有鼻闭咳嗽者。加减:头疼者,加苦丁茶、蔓荆子。高热、脉数大者,加生石膏、知母。口渴者,加天花粉。咽痛者,加板蓝根、射干。恶寒者,加荆芥。按本方为清凉轻剂,治温邪初入卫分,发热不甚高,咳嗽微渴者。薄荷、桑叶、菊花辛凉透表以清气分,芦根、连翘清肺解毒,杏仁、桔梗宣肺止咳、生甘草与辛凉药同用清热润肺。此方虽有辛凉解表之力,但无大汗之弊,正合温病禁汗之旨。谓禁汗者,禁辛温发汗也。
二、银翘散证基本药物:薄荷5g 牛蒡10g 荆芥5g 豆豉10g 桔梗5g 生甘草5g 银花15g 芦根30g 竹叶10g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适应证:发热较高,39℃上下,扁桃体红肿,咽部赤红者。加减:咳嗽者:加生枇杷叶。恶心者,加竹茹、藿香。小便短赤者,加滑石、山栀。不恶寒者,去荆芥。按 本方谓辛凉平剂,治风温发热,微恶寒,无汗。银花、连翘既清热解毒,又能解表透邪,荆芥、薄荷、牛蒡子、豆豉疏风解表,桔梗、生甘草利咽喉,芦根肃肺以清上焦。
三、柴胡清宣汤证基本药物:柴胡5g 炒黄芩5g 连翘10g 芦根20g 焦山栀6g 荆芥5g 炒牛蒡子5g 桑叶5g 薄荷5g 通草5g功效:和解,清宣,退热。适应证:发热较高,一般在39℃以上,时热时寒,夜热较甚者。加减:鼻闭咳嗽明显者,加前胡、杏仁、川贝母。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咽痛、扁桃体肿大者,加射干、知母、胖大海、银花。按 本方为老师自拟方,源于《伤寒论》和解之法,以柴胡、黄芩为主药,加入辛宣透表清热之剂组方。柴胡苦辛微寒,能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利,黄芩苦寒泄热,二药合用,可和解少阳之邪热。薄荷、桑叶、荆芥、炒牛蒡乃辛凉中配少量辛温之品,既利于疏风透邪,双不违辛凉之旨。山栀清泄肺热,芦根、通草甘、微寒、清热利尿,可使邪热从小便而出。
四、新加香薷饮证基本药物:香薷4g 川朴4g 扁豆6g 银花6g 连翘6g 黄芩6g 柴胡5g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适应症:暑温夹湿,复感于寒症。发热39℃以上,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加减: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清热;偏湿重加佩兰、霍香、豆豉祛暑利湿;呕吐加竹茹降逆止呕;大便溏薄加葛根、苍术清肠化湿。按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主治夏月感寒,暑湿内蕴,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脉数。香薷发汗解表化湿;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暑;厚朴行气和中,理气除痞;扁豆健脾和中,利湿消暑。老师加柴胡、黄芩意在少阳之邪热。
五、蒿芩清胆汤证基本药物:青蒿10g 炒黄芩6g 姜竹茹9g 碧玉散9g 姜半夏9g 陈皮6g 赤茯苓6g 炒枳壳6g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适应证:夏季感冒发热,体温39℃以上,寒轻热重,或高热不退,朝轻暮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吐黄涎,鼻不闭,咳嗽不多,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者。加减:发热伴鼻闭咳嗽者,加荆芥、薄荷、炒牛蒡、前胡、桔梗。发热伴尿短赤者,加芦根、通草、淡竹叶。热甚者,加银花、连翘、焦山栀、生石膏。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玄明粉或大黄。纳呆苔厚者,加藿香、佩兰、神曲、麦芽。发热伴头痛、畏寒无汗者,加香薷、川朴、扁豆。小儿夜寐啼器者,加蝉衣、钩藤。按 本方是《通俗伤寒症》俞氏经验方,针对江南的气候温暖潮湿,入夏以后暑湿尤甚,暑湿之邪容易侵入人体,留恋胆经,损伤脾胃功能而设。方中青蒿味苦气香、清芳透络,能从少阳领邪外出,配合黄芩、竹茹等内清胆热,橘红、半夏、桔壳化痰和胃,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暑为火热之邪,故加连翘、芦根、山栀加强清热泻火、解毒作用。暑湿发热,往往热退后又上升,反复发作,此乃热退湿未清,湿郁化热之故,所以清除湿邪是退热的关键。
六、典型案例孔某,男,6岁,因“反复发热3天,伴咽痛”于2012年7月16日就诊。患儿3天前因受寒后发热,伴咽痛,体温晨低暮高,经外院西医抗生素输液治疗三天,高热仍不退。昨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刻下见仍发热,口渴面赤,恶寒无汗,息粗,口气臭秽,小溲黄,大便两日未行。查体:T39.5℃R27次/分P108次/分双侧扁桃体II。肿大,可见脓点。舌红苔白腻,脉浮而数。血常规示WBC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1%。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乳蛾。此乃暑湿袭表,入里郁而化热。治宜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5g 川朴5g 扁豆6g 银花6g 连翘9g 黄芩9g 柴胡5g淡竹叶3g芦根10g薄荷后下5g焦山栀 9g三叶青10g。服药三剂症热退,偶咳,便通小溲正常,舌红苔转薄,脉细略数,此乃余热未尽,阴液已伤。改沙参麦冬汤加浙贝、忍冬藤、山楂、炒谷芽三剂善后收功。
体会:发热为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部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西医常用的退热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其虽有见效迅速的优点,但是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且退热后极易复升,疗效不佳。中医中药对此症有良好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少。林老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颇有心得。根据辩证,常灵活选用以上5个方剂,或单用,或组合运用,每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在治疗以上方证时,必须注意:①辨证是关键:因时因地制宜是辨治外感疾病的基础,外感发热是由六淫致病,又与气候、季节、时令密切相关,因此常呈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六淫邪气以风、火、暑、湿为主。辩证准确、方药对证是取得疗效的前提,正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暑痉》中说:“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耐三气发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
外感发热病势多急,需积极把握治疗时机。②注意邪有去路:山栀清泄肺热,芦根、通草甘、微寒、清热利尿,可使邪热从小便而出。③重脾胃保护,切忌辛燥猛烈药物: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扶助患儿生生之气。不论病中和病后,合理调护均有利于康复。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老师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④末期佐以养阴: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热病更易伤阴,故末期佐以养阴。用知母、玄参等养阴之品。⑤及时中病即止: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内热又易外感,故小儿发热多为内热外感,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但切不可太过,以免伤津伤胃,务必做到中病即止。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西餐的进餐顺序(2)课件PPT.ppt
- 最新西门子S7-300-400高级编程培训状态位指令1课件PPT.ppt
- 最新要下雨了课件PPT.ppt
- 最新观察物体-打包文件课件PPT.ppt
- 最新观察水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观察物体(二)课件PPT.ppt
- 最新见习报告课件PPT.ppt
- 最新规范作业单元测试八课件PPT.ppt
- 最新视光学常识[教学]课件PPT.ppt
- 最新视力保健制【共享精品-】课件PPT.ppt
- 最新视光学课程cy改 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视力与口腔保健剧场课件PPT.ppt
- 最新视力保健宣导【精品-】课件PPT.ppt
- 最新视网膜病 07_林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课件PPT.ppt
- 最新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性白内障12 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视觉障碍解剖及定位诊断课件PPT.ppt
- 最新视觉障碍儿童_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课件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