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 MB
- 2022-04-29 14:35: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第一章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消费的概念及要素(一)什么是消费消费,通常指满足需要的行为,是人们在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耗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
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燃料、工具、设备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和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消耗。它属于中间消费。生活消费指为满足居民家庭或个人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与消耗。它属于最终消费。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消费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不是生产消费,而是生活消费。
(二)(生活)消费的基本要素1、消费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个人,或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与社会。2、消费客体也称消费对象3、消费工具即消费者为了取得和使用消费对象而完成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用具、用品及技术物质设施等。有一部分消费工具同时兼有消费客体(对象)的特性。4、消费环境它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消费活动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统称。
二、生活消费的两重性生活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人们的消费活动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这反映消费的社会性质。
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采取供给制和福利型的方式,凭票供应,定量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逐步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1、从生产关系的内涵来看,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之一,从一个方面反映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是表现为物质利益关系,而物质利益关系的实现,最终通过消费关系来反映,因此消费必然反映生产关系。
2、从消费内容的体系来看,消费体系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这三者都反映生产关系。消费水平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的状况;消费结构也明显地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如何理解?消费方式反映人们在消费过程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3、从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来看,在各个社会,消费资料都是归个人所有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是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P7-91、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年份(最终)消费投资(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97839.466-5.4198193.4-4.310.9199976.824.7-1.5200335.863.21.020064043.916.1200739.242.718.1200843.347.79.0200953.194.6-47.7
3、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节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一个独立的环节二、消费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三、其他经济学科,不可能代替消费经济学来对消费环节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第三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2、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集团在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及其发展趋势;3、整个社会的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与规律性等;
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关系,并不是孤立地就消费关系研究消费关系,还必须联系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1、联系消费的自然过程,联系消费的实物内容来研究消费关系。2、联系生产力研究消费关系。3、联系消费力研究消费关系。4、联系上层建筑研究消费关系
二、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P14-161、关于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理论2、关于消费环境的理论3、关于消费水平的理论4、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5、关于消费方式的理论6、关于劳务消费的理论7、关于消费市场的理论8、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9、关于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10、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消费教育的理论11、关于消费调控和引导的理论
第四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系统分析的方法二、比较分析的方法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和生活消费?生活消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生活消费的两重性是什么?3、如何理解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4、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5、为什么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6、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7、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8、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第一节消费需要的内容与地位一、消费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消费需要的概念消费需要是指消费者通过物品和劳务使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要表现为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就是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购买需求。
(二)消费需要的分类1、根据消费需要的起源来划分,分为自然性消费需要和社会性消费需要2、根据消费需要的对象来划分,分为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
3、根据消费需要满足的途径来划分,分为个人消费需要和社会公共消费需要个人消费需要的特点:具有分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公共性。4、根据消费需要的实现形式来划分,分为商品性消费需要和非商品性消费需要
5、根据消费需要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分为实物消费需要和劳务消费需要6、根据消费需要满足的程度来划分,分为实际消费需要和潜在消费需要
二、消费需要的层次性(一)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含义在消费需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它本身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人们总是先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后,再满足其他需要,这也使消费需要呈现着层次性。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层次自下而上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与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与地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五个需要层次是从低到高发展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1)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的情况。(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率越少。(3)在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人的行为会受到几种需要的支配。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或优势地位。
(三)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意义P22它有助于我们分析消费需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我们逐步满足消费需要、指导生产、调整生产结构指明了方向。
三、消费需要的客观性P22-24
四、消费需要的内容(一)对商品基本功能的需要(二)对商品质量性能的需要(三)对商品安全性能的需要(四)对商品便利的需要(五)对商品审美功能的需要(六)对商品情感功能的需要(七)对商品社会象征性的需要(八)对良好服务的需要
五、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体系中的地位(一)消费需要是人们最基本、最初始的需要(二)消费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三)消费需要直接体现社会生产目的
六、消费需要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表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紧密衔接,平衡协调,使生产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消费是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第一个循环)↓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分配…(第二个循环)通过消费使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会推动生产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进行新的循环。
第二节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联系:需求是需要的实现,需求是实现需要的条件。区别:需要不一定都是需求,而需求一定是需要。居民有一部分需要是可以不通过市场,不以需求的形式而得到满足的。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需求的经济因素(一)居民经济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经济收入与消费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居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通过下面五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需求:1、消费者绝对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2、消费者相对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3、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4、消费者名义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5、消费者预期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二)消费品的价格1、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一般情况下,价格与消费需求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2、相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1)替代消费品的价格高低及其变动替代消费品(B)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与消费品(A)的需求(量)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2)互补(配套)消费品的价格高低及其变动互补(配套)消费品(B)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与消费品(A)的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
(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具体表现为:1、生产的部门结构和部门内部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2、产品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3、产品质量问题,影响消费需求结构。
影响消费需求的非经济因素(四)非经济因素1、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越多,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越低。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消费需求的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化。2、消费心理和习惯消费心理的差异性往往带来消费需求的丰富多彩;消费风俗和习惯则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外在客观条件。
第三节消费需求上升规律一、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内涵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需求上升规律的作用,表现为需求总量的上升和需求结构的升级,表现为消费需要、消费需求层次的不断上升。
需求上升规律是一切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的普遍规律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3254.9515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311.253097942.912264.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116.11741.12555.4399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58.637595.267177125343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结构性上升,则更为明显。
二、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P30-32
第四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一、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经济增长要有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条件P32经济增长的供给条件是生产能力的增长需求条件是需求要和生产能力的增长相适应(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消费需求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其表现形式就是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包括自主投资和引致投资3、消费需求满足能创造生产能力,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二、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年份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197862.148.813.3198167.152.514.6199062.548.813.7199558.144.913.2200062.346.415.9200454.440.613.8200650.736.913.8200749.536.013.5200848.635.613.0
小测验:已知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41515亿元,最终消费为166126.2亿元,其中政府消费为44413.4亿元,求2009年我国的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1、收入水平低和收入分配不公是最重要的原因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3254.95153.2
2、供给结构不合理制约消费需求扩大3、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4、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三、培育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2、调整供给结构,纠正供需之间“结构性错位”,以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品更新开拓新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定居民支出预期4、要废除传统体制下限制消费的政策5、改善公共消费品供给,规范市场秩序6、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7、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
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需要?2、消费需要是如何分类的?3、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含义是什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是什么?4、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重大)意义是什么?5、消费需要的内容是什么?6、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体系中有何重要地位?7、如何理解消费需要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8、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关系9、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内涵是什么?1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哪些?12、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3、如何培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第三章消费环境第一节消费环境的含义与重要性一、消费环境的含义消费环境是指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依存和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
二、消费环境的重要性(一)消费环境决定了人类的消费活动(二)消费活动必须依存于消费环境(三)消费环境影响消费结构、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四)消费环境影响经济增长(五)消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消费的自然环境一、什么是消费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面层,是地理地貌、水文气候、野生生物、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总称。
(一)自然环境对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具有极端重要性1、自然环境是人类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2、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工物质环境的质量3、自然环境影响消费结构4、自然环境可以促进或制约消费质量的提高二、自然环境对消费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质量的提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1、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大大超过生长量。2、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3、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4、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不断加剧。5、气候变暖,导致不少地区生物物种灭绝。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导致消费质量下降,严重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培育优美的自然环境(一)必须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二)加强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既要治理已污染的环境,又要预防环境污染。(三)要加强绿化,培育绿色的消费环境(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拓生态消费品。
第三节消费的社会环境一、什么是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面临的各种社会因素。从广义上来说,消费的社会环境还包括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消费的制度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消费的影响(一)社会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社会环境,不仅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作用,而且对两个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二)文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消费欲望的产生、消费行为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1、宗教信仰2、价值观念3、消费习俗4、道德规范
云南傣族的泼水节
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
陕西人过节举行的高跷会
蒙古族举行的赛马盛会—那达慕
南方举行的龙舟赛
(三)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制度环境的存在对消费起了重要制约和引导作用。1、经济制度制约着消费2、政治与法律制度为消费提供安全的环境3、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消费也很有影响
三、消费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二)市场上假冒伪劣消费品仍然存在,扰乱了消费环境,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三)存在以虚假广告为代表的虚假宣传(四)存在价格欺诈如虚假降价、虚假优惠、虚假折扣、虚假馈赠以及采取缺斤少两、以假充真等手段变相涨价。(五)存在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不利于引导正确合理的消费
三、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一)要用高层次的文化意识端正人们的价值导向,培养优良的社会机体,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二)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环境。(三)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四)加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和基层社会组织建设
第三节消费环境与消费质量一、消费环境是衡量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P48
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P48-50
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环境?2、消费环境的重要性是什么?3、什么是消费的自然环境?它对消费有哪些影响?4、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培育优美的自然环境?5、什么是消费的社会环境?它对消费有哪些主要影响?消费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6、如何从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消费水平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一、什么是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它可以货币表现;也可以用实物表现。狭义的消费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
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消费环境的质量等,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最低消费水平它就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消费品的最低数量界限。最低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是否还应该有一定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最低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还应该有少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确定最低消费水平应考虑:1、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2、工资水平特别是平均工资水平
2、工资水平特别是平均工资水平年职工平均工资(元)最低工资水平(元)北京(2009)484449600(800元/月)上海(2009)4278911520(960元/月)深圳(2009)4672811400(950元/月)
3、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最低工资应有所区别最低消费水平不等于社会保障的最低生活费用。
三、合理消费水平(一)合理消费水平的涵义合理消费水平是指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仅能使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稳步发展,而且能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合理消费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1、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2、不仅物质生活合理,而且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提高消费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合理消费水平,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4、合理消费水平,应有利于减少浪费,合理使用消费资料,提高消费品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5、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生产增长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三)要从质和量的角度考察合理消费水平P53(任选不讲)1、从质的方面考察合理消费水平,合理的消费应符合科学的标准和要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确保劳动力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2、从量的方面考察合理消费水平,就是要确定合理消费水平的数量界限,确定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合理消费限度。
合理消费水平的数量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些消费,主要是质的规定,而不是量的规定。
第二节消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一、消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消费水平的测定标准有实物消费指标、价值指标、消费质量指标和服务消费指标。(一)实物消费指标1、食物消费(1)营养构成主要考察食物发热量、食物蛋白质和食物的脂肪含量,以及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等。(2)食物构成主要考察主食品、副食品的人均占有量。
200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主要食品消费量单位:千克粮食77.6鲜菜117.8食用植物油9.6猪肉18.2牛羊肉3.9家禽9.7鲜蛋10.3水产品14.2
200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主要食品消费量粮食(原粮)199.5细粮173.8蔬菜99.0食油6.0猪牛羊肉14.9家禽3.9蛋及制品4.7水产品5.4单位:千克
2、耐用消费品消费主要考察每百人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3、服装消费主要考察消费者在棉布、化纤、丝绸、皮毛等方面的人均占有量。4、住房面积它是一个关键性的实物消费指标,以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19786.78.1198510.014.7199315.220.7200020.324.8200323.727.2200425.027.9200526.129.7200627.130.7200828.332.4
(二)价值指标1、社会总消费额和人均消费额社会总消费额包括自给性消费、福利性消费、居民消费支出等。人均消费额是消费总额与同期人口总量的比值。
1978200120052009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元)184388755739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311.253097942.912264.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116.11741.12555.43993.5
2、城乡居民每人每年平均实际收入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3254.95153.2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197838119871112199223111994404420018622200310542200720169200925188
(三)消费质量指标1、国民的平均寿命及婴儿成活率、成人发病率、国民素质如国民中残疾人占的比重等。2、消费者闲暇时间是否充裕,闲暇时间的增长是否稳定。3、国民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4、消费环境的状况消费环境包括居住环境、购物环境、就餐环境、学习环境、出行环境(即交通状况)、休憩环境、旅游环境、娱乐环境(场所)、大气环境等。
(四)服务消费指标1、服务消费的类型(1)“人力型”服务消费特点:其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一般的有形物。(2)“知识型”服务消费它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性生产。典型特点:这种服务的提供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其表现形态为某种知识或信息。(3)“实物型”服务消费特点:把提供的服务追加到商品的价值中去,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和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结合,完成了服务商品的有形化。
2、衡量服务消费量的指标(1)一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97812.2198516.8199018.5199524.8200027.5200531.4200934.1
(2)人均教育经费人均教育经费(元/人)199274.02000303.692003480.422005643.8620081091.9
(3)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数,护士、医生数(4)每个城市的服务网点、商店、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数等。
二、消费水平的阶段性考察(一)最低消费水平阶段又称消费水平的温饱阶段特点: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是低层次的,恩格尔系数通常在50%~80%,消费倾向即“支出/收入”接近100%,居民的储蓄几乎为0。
(二)小康消费水平阶段特点:消费结构处在良性变动过程中,吃、穿、用、住等消费已不成问题并向高质量发展,恩格尔系数降到40%~50%,消费倾向降到60%~80%,消费者手中有相当数量的手存现金及相当规模的银行存款,并持有各种有价证券。
三、富裕消费水平阶段特点:多数消费者的吃、穿、用、住等均已进入高层次消费;娱乐型、享受型和精神消费成为消费的主要内容;恩格尔系数在20%~40%,消费倾向在50%~60%,储蓄倾向即“储蓄/收入”很高,可达到40%~50%,负债消费成为时尚。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大体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57.567.7198553.357.8198851.454.0199550.158.6200039.449.1200536.745.5200936.541.0
第三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一、小康的由来及新注解古代:小康是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近代:习惯于把那种薄有资财、可以安然度日的家庭称为小康之家。现代: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21世纪:小康又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对总体小康的发展,总体小康是一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是指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二、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P55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镇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到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尚有三个指标(3、6、16)没有达到小康标准。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共23项指标。监 测 指 标单 位权重(%)标准值(2020年)
(一)经济发展(29)1.人均GDP(元)(12)≥31400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2.5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4.城镇人口比重%(5)≥605.失业率(城镇)%(4)≤6
(二)社会和谐(15)6.基尼系数(-2)≤0.47.城乡居民收入比(12)≤2.80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2)≤60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6)≥90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100
(三)生活质量(19)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500012.恩格尔系数(%)(3)≤4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5)≥27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015.平均预期寿命(岁)(3)≥75
(四)民主法制(11)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5)≥8017.社会安全指数(%)(6)≥100(五)文化教育(14)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16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10.5
(六)资源环境(12)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0.84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2)≥10023.环境质量指数(%)(6)=100环境质量指数包括: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和国土绿化达标率。
四、影响(全面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的因素。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消费品生产的发展。而两个基本条件的实现都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三)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同,消费水平会表现出差异。
纵轴表示收入百分比,横轴表示人口百分比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绝对平均线洛伦兹曲线YP
基尼系数=绝对平均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绝对平均线以下的直角三角形面积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绝对平均线洛伦兹曲线YP
在总收入水平一定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消费水平与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呈正相关(向)关系。
(四)价格因素价格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表现在物价总水平及商品比价关系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上。当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一定时,实际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的高低呈反相关(向)关系。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和调整,将主要影响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五)人口因素1、人口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消费水平与人口的数量呈反相关(向)关系。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口的存在,或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口存在,将延缓整个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
第四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一、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三、加速城市化进程四、加快西部开发,缩小地区差别五、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六、控制人口的增长七、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八、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九、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水平?什么是狭义的消费水平和广义的消费水平?2、什么是最低消费水平和合理消费水平?3、合理消费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有哪些?4、消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有哪些?5、消费水平演变过程中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6、小康的由来及新注解7、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有哪些?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有哪些?9、影响(全面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1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第五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一、消费结构的定义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家庭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形式的关系:实物消费结构决定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反映实物消费结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并不一定能非常准确地反映实物消费结构。
二、消费结构的分类(一)按满足消费需要的不同层次来分类,可以分(形)成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结构小测验:举例说明什么是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二)按人们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分(形)成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费结构(三)按消费品能够提供的消费形态,可以分(形)成实物消费、劳务消费的消费结构
三、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一)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1、农、轻、重结构直接影响消费结构农、轻、重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消费品的生产,从而影响到消费品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2、农、轻、重内部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农、轻、重内部结构直接影响消费结构,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内部结构对消费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重工业内部结构也间接影响消费结构。
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结构的总产值构成单位﹪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198569.25.222.13.5199064.74.325.75.3199756.43.3319.3200451.53.834.510.2
3、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消费结构中劳务支出的比例,从而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高科技的发展,新产业、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从而不断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就会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消费需求层次上。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会提高,由此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跃迁。1、其内涵性跃迁体现了消费水平的提高。2、其外延性跃迁体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方面。
(三)价格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结构。一般来说,某种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会减小,消费也会减小;反之则相反。
(四)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1、人口总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总量愈多,人均拥有的消费资料的数量愈少,人均消费支出也愈少,从而在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就愈大,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的比重就愈小。2、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地区结构都影响消费结构。在人口结构中,不同的人口素质及不同年龄、群体也影响消费结构。
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P67-73消费经济学作业
第三节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一、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与内容(一)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涵义消费结构合理化,就是消费结构由不合理状态逐步向合理状态调整或变迁的过程。
(二)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内容1、消费结构应体现出使人们较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保证人的智力、体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2、消费结构应体现能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要的营养,并使营养平衡,促进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3、消费结构能体现较好的消费质量4、消费结构应体现出利用经济资源的合理性5、消费结构必须体现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二、合理消费结构的主要标准(一)生理标准1、在吃的方面,必须保证一个健康人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热量、脂肪以及其他营养需要,达到合理的营养标准和营养平衡。(1)全国平均每人每日膳食中热能供应量为2400千卡,蛋白质为70克。(2)谷类食物热能比达60%,动物性食物热能比达到14%。(3)动物性食物与豆类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30%~40%。(4)适量油脂、脂肪热能比为25%~30%。(5)减少食盐摄入量,每日以不超过10克为宜。
如何建立我国合理的食物结构?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必须结合我国的资源状况、传统消费习惯和科学营养要求,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动物性食物的比重。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的生理标准是:每人每年消费的粮食应达153㎏,薯类34㎏,干豆类15㎏,食用植物油6㎏,肉类25㎏,水产品10㎏,蛋奶类22㎏,蔬菜120㎏,水果25㎏,糖8㎏,等等。
2、在穿的方面,应满足人们对不同季节的基本穿着需要。人均纺织物一般应达到60㎡,其中棉织物达到29㎡,化纤织物达到13㎡,服装衣裤达到8套,袜子达到6双,鞋子4双,等等。
3、在住的方面,既要满足人体对阳光、空气等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其他活动的需要。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每人有一个床位(最低标准);每户有一套房间(合理的文明标准);每人有一个房间(舒适标准)。人均居住面积的生理标准一般为7㎡。人均居住面积标准一般应达到8㎡,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2.7㎡。
(二)经济标准1、消费结构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的生产能力相适应。2、消费结构要适应经济资源的特点,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发展优势资源产品消费,限制短缺资源产品的消费,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3、消费结构要体现经济实惠的原则,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和资源。
(三)社会标准1、社会心理标准合理的消费结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同时也要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要。2、消费质量标准合理的消费结构,要符合人们消费质量提高的要求。3、精神文明标准消费结构应该体现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要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精神情操,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合理的消费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它随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变化而转移。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以合理消费结构的主要标准为依据,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消费定额,合理组织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三、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实践途径(一)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1、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提高城市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城市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3、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1、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1)合理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2)加速发展畜牧业,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3)加速发展水产业
2、合理调整轻工业内部结构(1)加速发展食品工业,调整食品工业内部结构(2)合理调整纺织工业内部结构(3)合理调整生活用品的生产结构(4)大力发展室内装饰材料和装饰用品3、加速发展文化教育、旅游和生活服务业4、适应消费品生产结构的变化,调整重工业内部结构和基础结构。
(三)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使消费结构合理化1、稳定居民预期心理的政策2、增加农民实际收入的政策3、引导消费的政策
第四节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结构P73-75
第五节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P76-82
第五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消费结构是如何分类的?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有哪些?4、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5、什么是消费结构合理化?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内容是什么?6、合理消费结构的主要标准有哪些?7、实现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
一、消费方式的内涵消费方式是指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结合的方式。消费方式包含两层含义:1、消费的自然方式(技术方式)即某种消费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什么样的消费工具与消费资料的结合来实现的。第六章消费方式第一节研究消费方式的意义
2、消费的社会方式(社会实现方式)即消费需求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满足和实现。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消费的社会实现范围,分为个人消费、集体消费(集团消费)、公共消费;(2)消费的社会实现途径,分为自给性消费、半自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之间有联系,但不能混淆。消费方式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方式的特点1、消费逐步淡化自给性和福利性色彩而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2、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以获得社会劳务的方式来满足需要。3、消费方式整体上的差距将逐步缩小。4、消费的文明和现代化程度将逐步提高。
三、研究消费方式的意义P85-861、有利于扩大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2、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3、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第二节影响消费方式的因素一、生产方式对消费方式的影响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1、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不同,消费方式也就不同。(1)生产力通过提供新的消费对象、手段和形式影响消费方式。(2)生产力发展通过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而影响消费方式。
(3)生产力发展通过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而影响消费方式。(4)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联系的加强,从而影响消费方式。2、消费方式必然反映生产关系,打下人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生产关系的烙印。
二、上层建筑对消费方式的影响1、思想、观念对消费方式的影响2、消费习惯和传统对消费方式的影响3、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消费方式的影响三、自然地理环境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四、职业分工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职业分工项目企业家、文艺界人士、某些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低级办公室工作、工人、教师体力劳动者、农民、民工家庭平均年收入高于5000美元(*3)1800~5000美元(*3)1150~1799美元(*3)低于1150美元(*3)生活方式豪华经常出外用餐或旅游精打细算地生活;不定期购物艰难消费意识强中等弱最弱
五、消费观念对消费方式的影响1、标新立异型2、追赶时尚型3、求全求好型4、知足常乐型5、俭朴求廉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总的来讲,持前三种消费观念的人日趋增多,而持后两种消费观念的人逐渐减小。
第三节社会公共消费P89-91一、社会公共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P89-90二、社会公共消费的发展趋势P90-91
第四节家庭消费方式P91-95一、家庭消费是生活消费的基本方式P91-93原因:1、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决定了家庭消费是生活消费的基本方式2、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决定了家庭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基本方式
二、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P931、合理安排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2、合理安排家庭成员的文化生活3、合理安排家务劳动
三、家庭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P941、家庭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2、家庭消费活动的完全自主性3、家庭消费活动的复杂性4、家庭成员消费利益的高度相容性
四、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P94-95(一)初婚期青年男女结婚自立门户,但没有要孩子的阶段。(二)生育期夫妻生养子女的阶段。1、青年夫妻子女较小时期。2、子女长大尚未独立时期。(三)离巢期子女工作、成家独立,剩下两位老人的时期。(四)鳏寡期夫妻双方,有一方去世的时期。
第五节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P95-97一、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市场供给三、为居民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四、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思想文化素质五、立足世界文化前沿,加强文化吸收与创新
第六章思考题1、消费方式的内涵是什么?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方式的特点是什么?3、研究消费方式的意义是什么?4、影响消费方式的因素有哪些?5、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家庭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如何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
第七章消费者行为第一节消费者行为的内涵及其研究的意义第二节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第三节消费函数第四节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的内涵及其研究的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的涵义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为了满足自己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依据自身的购买力取得一定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并对消费进行评价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方法,行为过程及其变化。简称5“W”:即谁去购买(Who)、何时去购买(When)、到何处去购买(Where)、购买何物(What)、为什么要购买(Why)。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关系消费者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是表现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行为。消费者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行动,消费者行为进行的过程,也是消费心理和消费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消费者行为的产生和实现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图示如下:消费需要→购买动机→购买行为→需要满足→新的需要产生由此可见,消费心理由消费需要引起,同时是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消费者行为受到基于消费需要而产生的消费心理的支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的特点(一)灵活多样,主体性强(二)追求新颖,突出个性
70年代(至今)的绿军装
70年代末(至今)的中山装
70年代末(至今)的西装
80年代的的确良衬衫
80年代(至今)的3道杠运动服
80年代(至今)的夹克衫
90年代(至今)的T恤衫
新世纪(至今)的吊带衫
(三)节奏加快,周期缩短
三、消费者行为的类型(一)按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区分1、全确定型2、半确定型3、不确定型
(二)按消费者的购买态度与要求区分1、习惯型2、偏好型3、理智型4、冲动型5、想象型6、随意型
(三)按消费者在购买现场情感反应区分1、沉实型2、温顺型3、健谈型4、反抗型5、激动型
(四)按消费者在购买时介入程度和产品厂牌差异的程度区分,可分为四种类型:购买行为的四种类型高度介入低度介入厂牌之间差异极大1、复杂的购买行为4、寻求多样性的购买行为厂牌之间差异极小2、减小失调感的购买行为3、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1、复杂的购买行为2、减小失调感的购买行为3、习惯性的购买行为4、寻求多样性的购买行为
四、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一)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需求(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三)有利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一、消费者自身的因素消费者自身的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心理和认知因素等。个性心理包括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倾向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
兴趣对消费者行为有十分稳定而显著的影响;消费者的气质特点主要反映在他们购买商品前的决策速度,购买时的行为特点,情绪反应强度和购买后消费商品的体验等方面。
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个性心理特征胆汁质较易兴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多血质活泼好动、动作敏捷、迅速,灵活性强,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注意力容易转移,情绪变化快,兴趣容易变换等。粘液质安静、稳重,动作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克制忍耐,情绪不易外漏、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做事慎重但不够灵活。抑郁质敏感、多疑、孤僻,行为迟缓,情感体验深刻但不外漏,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
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差异表现在消费观念的陈旧与更新,消费情绪的乐观与忧郁,消费决策的果断与犹豫,消费态度的节约与奢华,购买行为的冷静与冲突等方面。
二、经济因素它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收入和价格对消费行为的约束上。亚洲各国的收入水平与消费特点
年收入/美元消费特点1000以下主要集中在基本食品上;很少有可自由支配的消费开支1000~2000某些消费品开支;开始在外吃饭;某些超级市场购物开支,但所购产品范围有限。2000~3000在超级市场采购范围很广的食品;娱乐或休闲的开支很显著;耐用消费品的开支增加,购买个人使用的小型汽车或摩托车。3000~5000多样化的饮食消费,多样化的休闲的开支,包括旅游度假;耐用消费品开支范围很广,包括非必需的耐用品(如摄像机或高保真音响);个人健身的开支增加;购买汽车的增多。5000~10000在外吃饭的开支增加,基本食品已为冷冻的加工食品所代替;休闲开支,包括海外度假与购买奢侈品;出现投资10000以上投资;购买奢侈品;家庭娱乐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指消费者外部世界的所有物质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包括有形的物质体、空间关系和其他人的社会行为。它又分为微观环境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1、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2、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消费函数P107-114
第四节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P114-117一、掌握消费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规律(一)消费需求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上升(二)消费方式灵活多样,消费的选择性不断增强(三)消费者时效观念不断增强(四)消费趋同现象不断减小,个性心理不断突出(五)消费的文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二、引导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原则(一)量入为出,崇俭戒奢(二)合理适度(三)积极分流,鼓励多元化消费(四)提倡智力性、发展性消费
三、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要运用宣传教育的手段进行引导(二)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引导(三)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引导(四)要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引导
第七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关系。2、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是什么?3、消费者行为是如何分类的?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如何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
第八章消费市场与消费热点第一节消费市场的作用一、消费市场的概念、分类、特点(一)消费市场的概念从狭义看,消费市场是指人们购买和使用消费品来满足消费需要、进行消费品买卖的活动场所。从广义看,它不仅是消费品买卖的活动场所,而且是与消费品买卖有关的交换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消费品,不仅包括有形的消费品,而且包括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劳务和精神产品等。消费市场中的交换关系是由消费品市场运行中的交换主体,即经营消费品的厂商和消费者形成的。
(二)消费市场的分类消费市场一般分为有形消费品市场和无形消费品市场两大类1、有形消费品市场它是指人们只有通过取得物质形态才能获得其效用的消费品。根据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使用价值划分,有形消费品市场可分为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工业品消费市场。根据商品形态和商品的消费速度划分,有形消费品市场可分为耐用消费品市场和非耐用消费品市场。
2、无形消费品市场它是指人们不通过取得物质形态就能获得效用的消费品。无形消费品市场按其行业划分,可分为休闲与旅游市场、教育文化消费市场、理发市场、修理市场、家务服务市场、医疗服务及交通服务市场、电信服务市场等。
(三)消费市场的特点1、市场广阔,购买人数多而分散2、消费市场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3、消费购买力呈流动性
二、消费市场的作用(一)满足消费需要(二)引导生产的发展(三)进一步完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四)指导消费
第二节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一、关于消费需求(一)什么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人们获得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以满足生活消费的愿望和要求。即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消费需求一般涉及两个变量:一是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二是人们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购买力和社会集团购买力。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动因素1、消费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相关商品的价格4、人们对商品消费偏好的改变5、人们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消费品供给(应)(一)什么是消费供给消费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存在于市场上的,或者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消费品和劳务的总和。消费供给表现为消费市场上的消费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二)影响消费供给的变动因素1、经济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综合利用程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3、生产结构4、供给(流通)渠道5、国外进口消费品的数量
三、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一)消费市场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内涵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是指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处于相协调的状态。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消费市场总量上平衡和结构上平衡。消费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是指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其包括两种基本状态:一是消费品供不应求,二是消费品供大于求。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消费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是经常的。
(二)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自建国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消费市场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之后,则主要表现为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要达到供求基本平衡的主要措施有:1、刺激消费需求2、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3、不断开拓新的消费领域4、疏通流通渠道5、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第三节消费信贷P127-132一、消费信贷的概念二、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市场一、消费热点的概念和条件(一)消费热点的概念消费热点就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或者购买力投放比较集中于某种或某类消费品(包括劳务),使人们对这种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追求出现的一种热潮。
(二)成为消费热点,必须具备的条件1、应具有广阔的市场2、要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和可供量3、必须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4、必须要有较高的价值或附加值
二、研究消费热点的意义(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二)有利于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三)有利于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如何培育、引导消费热点(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培育、引导消费热点(二)要提高居民收入,并合理分配收入(三)要创造优良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热点的升温(四)要开拓消费市场,并正确引导购买力的流向
四、开拓、完善消费市场P134-136
第八章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市场?消费市场的类型有哪些?2、消费市场的特点是什么?3、消费市场的作用是什么?4、什么是消费供给?影响消费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6、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如何实现(达到)我国消费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
7、什么是消费热点?成为消费热点,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8、研究消费热点有什么意义?9、如何培育、引导我国的消费热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PPT_小动物开店(PPT39页).pptx
- 最新《图文并茂》课件PPT_人教新课标六年级美术下册课件教学文案.ppt
-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件PPTword版本.ppt
- 最新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培训资料.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锥的认识》课件PPT教案资料.ppt
- 最新六年级家庭教育课件PPT六1教学提纲.ppt
- 最新北师大版四下《图形分类》课件PPT教学文稿.ppt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PPT教学文案.ppt
- 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1 a o e》教学课件PPT课件知识分享.ppt
- 最新液体压强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牛顿第一定律微视频课件PPT教学课件.ppt
- 最新状语从句课件PPT教学课件.ppt
- 最新现在完成时课件PPT学习课件.ppt
- 最新现在完成时讲解课件PPT教学课件.ppt
- 最新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情况课件PPT教学课件.ppt
- 最新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立体几何复习课件PPT讲解学习.ppt
- 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第3课时SectionB1a1e教学课件PPT模板下载.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