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MB
  • 2022-04-29 14:35:15 发布

最新立体几何复习课件PPT讲解学习.ppt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高考考情分析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解答题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中位置关系的证明和夹角距离的求解,而选择题、填空题又经常研究空间几何体的几何特征、体积、表面积。体积、表面积的计算应该成为立体几何考查的重点之一。 知识整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求体积、面积的体现能力的一些求法,如通过图形变换、等价转换的方法求体积、面积;二是注意动图形(体)的面积、体积的求法,如不变量与不变性问题(定值与定性)、最值与最值位置的探求等;三是由三视图给出的几何体的相关问题的求法. 知识整合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中各种元素位置关系的“最高境界”,解决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思维方法是“以退为进”,即面面问题退证为线面问题,再退证为线线问题.充分揭示了面面、线面、线线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知识整合主要考查:一、以棱柱、棱锥为背景,给出两个平面平行的证明,欲证面面平行,可从落实面面平行判定的定理的条件入手,把证明面面平行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成立的问题. 知识整合主要考查:二、面面垂直是立体几何每年必考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另一方面也可将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或线线垂直问题,并将它应用到其他部分的求解. 考向一: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答案】144(2010年高考浙江卷)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3. 考向一: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点评】(1)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看到的物体轮廓线的正投影围成的平面图形,反映了一个几何体各个侧面的特点.正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是三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俯视图要和正视图对正,画在正视图的正下方;侧视图要画在正视图的正右方,高度要与正视图平齐;(2)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能看到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到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即时突破1:用若干个体积为1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其正(主)视图、侧(左)视图都是如右图所示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的最大体积与最小体积的差是()A.6B.7C.8D.9解析:最大体积是11与最小体积是5.因此答案为6.答案:A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C1=A1C1,AC1⊥A1B,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1)求证:C1M⊥平面A1ABB1;(2)求证:A1B⊥AM;(3)求证:平面AMC1∥平面NB1C;(4)求A1B与B1C所成的角.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1)证明:由直棱柱性质可得AA1⊥平面A1B1C1,又∵C1M在平面A1B1C1内,∴AA1⊥MC1.又∵C1A1=C1B1,M为A1B1中点,∴C1M⊥A1B1.又A1B1∩A1A=A1,∴C1M⊥平面AA1B1B.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2)证明:由(1)知C1M⊥平面A1ABB1,又A1B在平面AMC1内,∴MC1⊥A1B,∵AC1⊥A1B,MC1∩AC1=C1,∴A1B⊥平面AMC1.又AM在平面AMC1内,∴A1B⊥AM.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又由BB1CC1,知MNCC1,∴四边形MNCC1是平行四边形.∴C1MCN.又C1M∩AM=M,CN∩NB1=N,∴平面AMC1∥平面NB1C.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4)解:由(2)知A1B⊥AM,又由已知A1B⊥AC1,AM∩AC1=A,∴A1B⊥平面AMC1.又∵平面AMC1∥平面NB1C,∴A1B⊥平面NB1C.又B1C在平面NB1C内,∴A1B⊥B1C.∴A1B与B1C所成的角为90°. 考向二: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点评】垂直和平行关系在立体几何问题中无处不在,对垂直和平行关系证明的考查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多以简单几何体尤其是棱柱、棱锥为主,或直接考查垂直和平行关系的判断及证明,或通过求角和距离间接考查,试题灵活多样。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并掌握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加强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即时突破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点D是AB的中点,求证:(1)AC⊥BC1;(2)AC1∥平面CDB1. 即时突破2: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三边长AC=3,BC=4,AB=5,∴AC⊥BC.又AC⊥CC1,∴AC⊥平面BCC1B1且BC1在平面BCC1B1内∴AC⊥BC1.(2)设CB1与C1B的交点为E,连接DE.∵D是AB的中点,E是BC1的中点,∴DE∥AC1.∵DE在平面CDB1,AC1不在平面CDB1内,∴AC1∥平面CDB1. 考向三:可度量的几何关系 考向三:可度量的几何关系 考向三:可度量的几何关系(2)解法一如图,在平面BEC内过C作CH⊥ED,连接FH.则由FC⊥平面BED知,ED⊥平面FCH.∵Rt△DHC∽Rt△DBE,在平面FCH内过C作CK⊥FH,则CK⊥平面FED.∵C是BD的中点, 考向三:可度量的几何关系解法二∵EB⊥平面FBD,BF⊂平面FBD,EB⊥FB. 考向三:可度量的几何关系【点评】高考数学对空间距离的考查要求不高,并且主要是对点到平面距离的考查.解法一中,将B到平面FED的距离转化成C到平面FED距离的2倍,直接求得;解法二中,利用的是等积转化法,其优点是不必作出B点在平面FED内的射影. 即时突破3: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E、F在圆O上,AB∥EF,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和圆O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B=2,AD=EF=AF=1。(1)求证:求四棱锥F-ABCD的体积(2)求证平面AFC⊥平面CBF(3)在线段CF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OM∥平面ADF?请说明理由。 即时突破3:(1)∵AD=EF=AF=1,AB=2,AB∥EF∴∠OAF=60°,∵平面ABCD⊥平面ABEF,且平面ABCD∩平面ABEF=AB∴FG⊥ABCD 即时突破3:(2)∵由平面ABCD⊥平面ABEF,CB⊥AB,平面ABCD∩平面ABEF=AB,得CB⊥平面ABEF,而AF⊂平面ABEF,所以AF⊥CB又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F⊥BF,又BF∩CB=B,所以AF⊥平面CBF又AF⊂平面AFC∴平面AFC⊥平面CBF 即时突破3: 高效素能作业(点击进入) 本课时结束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