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0 KB
- 2022-04-29 14:25: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某某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目标设置重点难点教法建议学法指导教学活动评价方案反思小结
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题。作为是九年级学生的第二堂化学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的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设计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理解并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是紧扣课标,层次推进,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其运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对物质种类是否变化的判断。
设计依据:这是初中第二节化学课,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既是全新的又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例如:物质的变化为后面的物质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化训练,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正确描述存在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弱化对物质类别的判断。
设计依据:实验法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能力。讨论法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辨合作的精神。四、教法建议1.用1课时完成教学;2.实验法;3.讨论法。
五、学法指导设计依据: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1.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求务实。
六、教学活动程序【活动1】实施诊断性评价,导入新知识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金属镁是______色,有_______光泽,有弹性,燃烧时放出_______的_______,同时生成一缕白烟。设计意图: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初步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为通过后续实验总结重要概念作准备。
【活动2】物理变化实验1:课本[实验1—1]水的沸腾和冷凝现象:1.试管中:2.玻璃片上:问题1:水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水的发生了变化,变化前后新物质生成。实验2:课本[实验1—2]胆矾的研磨现象:问题2:胆矾研磨时什么发生了变化?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胆矾的发生了变化,变化前后新物质生成。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1—1]、[实验1—2]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结合胆矾研磨实验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种类角度去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概念由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而来,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问题3:物理变化有什么特征?物理变化的特征: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问题4:课本[实验1—1]、[实验1—2]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活动3】物质的化学变化实验3:课本[实验1—3]胆矾溶解在水中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1.胆矾加入水: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5:“胆矾加入水”的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前后物质生成,属于变化。问题6:“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前后物质生成。实验4:课本[实验1—4]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现象:1.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灰水文字表达式:1.试管中2.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7: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前后物质生成。问题8:课本[实验1—4]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问题9:化学变化有什么特征?1.物质生成,常伴随如:色、生成或等现象。2.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热、发等
【活动3】设计意图:通过[实验1—3]、[实验1—4]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通过现象看本质。同时,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讲,学生了解较少比较困难,在此处引入文字表达式,直观明了,便于总结化学反应的概念。
设计意图: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活动4】物质的变化关系问题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联系是什么?在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
七、形成性评价设计意图: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
八、总结与反思设计意图:复习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炼本课的核心思想。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或结果1.概括本课题的主要内容2.诊断性评价完成情况评估A.好B.一般C.不太理想3.形成性评价完成情况评估A.好B.一般C.不太理想4.值得保持或改进的内容和方法
说课设计总结: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一直注意遵循新课程理念。所用事例均源自学生生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机会,重要的结论都由学生总结,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都尽可能让学生实践;在设计问题时基本上都采用开放式提问,没有束缚学生,可以说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通过学习学生能辨别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初步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开放性学习存在很多教师无法事先预料的问题,备课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造轻松有效的课堂。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混合运算说课PPT课件.ppt
- 清新教师说课PPT模板课件.ppt
- 英语说课PPT模板课件.ppt
- 说课PPT《蝙蝠和雷达》课件.ppt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等腰三角形》说课PPT课件.ppt
- 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有趣的画图工具》说课PPT课件.ppt
- 说课PPT模板复习过程.doc
- 辽师版信息技术四下我的网络日记说课PPT课件.ppt
- 辽师版信息技术四下《我的网络日记》说课PPT课件.ppt
- 说课PPT模板知识讲解.ppt
- 说课PPT模板教学文稿.ppt
- 说课PPT模板学习资料.ppt
- 说课PPT_模板讲课讲稿.ppt
- 幼儿教师说课PPT模板课件.pptx
- 简约教师公开课说课PPT课件模板教学提纲.pptx
- speaking-and-listening两课评比说课PPT-unit2n课件.ppt
- 高中英语说课PPT-高中课件精选.ppt
- 乒乓球正手攻球说课PPT(高校教师资格说课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