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3 MB
- 2022-04-29 14:30: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第二章城市化规律
2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什么是城市化,普遍的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原因:人口向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化的衡量比较简单,以城市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但是,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是否还包括其它的过程?对此,各个学科作出了不同的理解。
3-、城市化的不同解释人类学: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量度,所以少量人类学家为使其探讨有实用价值,曾采用文盲率、语言统一率及大众传播普及率作为两种生活方式的量度方法。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4-、城市化的不同解释经济学: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即资本流、劳力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探讨一国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5-、城市化的不同解释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其研究具有综合性。地理学除了认识到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6-、城市化的不同解释综合以上各个学科的观点,城市化一词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7二、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1、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3、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8三、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城市化现象涉及范围广泛,对城市化进行测度并非易事。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
9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如非城市型景观向城市型景观的转化过程,更不能反映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因而,在国际上它无法辨别真假城市化。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可能水平相同,但现代化设施和生活质量相距甚远。在我国,如仅用城市人口比重衡量省际城市化的差异,会出现西北某些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10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例如,我国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国家,但城市总人口数却位于世界前列,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增加数百万城市人口。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城市化问题时,还辅以其它指标反映城市化的进程,如城市人口的增长动态,城市数量的增长情况,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及人口的增长动态等。
11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主要指标法,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测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如农业、草原、山地、森林、海滩等)转变为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的比率。这个指标因为统计困难,使用不广泛。随着今后航空遥感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这个测度指标将会显示出一些新的前景。
12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2.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优点: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缺点:通用性差。所以,复合指标法多半是对具体城市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13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14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1.第一前提: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第二前提: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15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经济学人士认为,城市化的原动力就是资本的积累和循环,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在城市地域上的体现。社会学人士认为,城市化的动力除经济原因外,人类精神、个性解放、政治状态等非经济原因也都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地理学在分析城市化动力时,提出了“集中分散”、“集聚”、“优势度”等城市化的动力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本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16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人口。由于农业生产中的机器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被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2)工业本身向城市集中。(3)工业部门吸收了大量劳动力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18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工厂之间有集聚成团的倾向,形成规模不等的工业区。同时,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企业要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兴建厂房和各种附属设施。于是,城市在工厂的带动下,急剧向外推进。
19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到了现代,技术进步使产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少地受到传统区位因子的约束,城市工业在扩展方式上又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强烈。其次,工厂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第三,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最后,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因为它们需要使用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80年代以来,独立的工厂外迁逐渐减少,工厂的外迁和新工厂的建设相结合,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在郊区布局,促进了工业布局的优化。
20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六国劳动力的三次产业分布
各产业对GDP的贡献
美国的劳动力部门分布变化
24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1)生活性服务业与城市化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性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有物质消费,也要求有文化消费、精神消费。这些要求,刺激城市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行业,如零售饮食、社会保险、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文化教育、房地产等。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2)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在加快。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要求。例如,生产运作,要求有金融、通讯、运输、研究机构的协助,产品流通,要求有批发、零售、仓库、广告等行业的配合。
26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27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对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但是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0到5000美元左右),由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对发达国家来说,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因此用城市人口比例表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着显著相关;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28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一)推拉因模式∶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29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1970年马卜贡杰(Mabogunje)提出了该模式。模式认为,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30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等来实现。农村地方政府及有关组织如果能发挥其组织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就有可能打消不少潜在移民的移居念头。不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往往使农村青年憧憬城市生活而移民。家庭和家族不会允许未成年的潜在移民单身移居。成年人的婚姻状况、奉养父母的需要也是潜在移民的牵制性因素。此外,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是多子平分还是由长子继承也往往对移民数量有所影响。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31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可以起到制止或鼓励农民移入城市的作用。而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可直接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功能。如房屋、土地价格的制订,对木屋区或贫民窟居民的态度,对摊贩的管理以及是否设置职业介绍所等都会影响移民的数量。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32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1)离乡背井的农民进城生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2)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以便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来的居民;(3)农村也需要调节,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变产业结构,以适应失去劳动力的新情况。假如,上述三方面的调节机能失灵,往往会使移民返回原地,或发生其它社会经济问题。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调节机能。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33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马卜贡杰特别指出,系统分析模式要比推拉因模式好,它除了能分析城乡控制性次系统和调节机能外,还考虑了各种系统间的联系,包括正负反馈和信息流动。正反馈意味着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增加,负反馈则表示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减少。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五、发达国家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归民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人口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即所谓的郊区城市化。
43逆城市化19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倒转,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大城市区域迁移变为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大城市经历了人口净迁出,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和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针对大城市发展开始趋缓的这种现象,美国地理学者布赖恩·J·L·贝里,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的概念。
44逆城市化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45逆城市化的解释1、“大都市区结束”论这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对逆城市化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行将结束,人口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向逆城市化和乡村化转变,美国将进入“后都市区时代”(post-metropolitanera)。
46逆城市化的解释2、“大都市区发展”论这种观点认为,非都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郊区化越过了大都市区的界限,或者由于小城镇的发展达到大都市区的规模,却仍被视为非都市区的结果。由于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主要靠近大都市区的边缘地带,应视为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
47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从1980年以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上关于逆城市化产生的解释,“大都市区发展”的观点更能得到充分证明。①从更大的区域层面上看,人口是进一步向大城市地区和另一些大城市地区集中,例如美国人口向西南方“阳光地带”的大城市地区转移;②从更普遍意义上看,城市内部人口及就业岗位的分布扩散范围更广,甚至扩散到大城市去外的农村地区;③由前两者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分散及内城的衰退。
48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逆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郊区化的纵深发展,是人口及就业岗位的更为广阔地域扩散的一种过程;在逆城市化阶段,大城市功能区内出现的内城分散、衰退现象,与外围边缘中小城市的迅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经济发达社会中城市体系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反映。
49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从局部到整体都呈现出部分新的变化特征。
50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给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等多方面带来了消极后果,其中一个突出后果是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内城衰退。
51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1、衰败主要表现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税收锐减,财政日蹙,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区资产贬值,市政设施破败;废弃地增多,物质性设施老化;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
52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面对市区人口进一步减少而导致中心区的衰败,各个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开展市区重建活动,主要包括重返大城市和振兴内部的旧城改造以及贫民窟的清理。这些措施是大城市中心区经济得以复苏,“中产阶级化”又使市区人口回升并重新繁华起来。
53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1、城市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redevelopment)等。“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54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2、中产阶级化随着郊区化的深入,大城市分散程度加剧,大量中产阶级迁到郊外,导致中心区原来的生产用地和生产用房使用率降低,出现“绅士外流”。为了提升中心区的竞争力,增强其吸引力,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优惠政策,刺激了市中心地段的再度繁荣,环境也得以改善,加上中心区中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气氛,致使富裕的阶层重新考虑搬回市中心居住。于是出现了一些富裕的中产阶级购买中心区中贫民的住宅并对其进行改造,而城市贫民前往郊区居住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化,又被称为绅士化(gentrification)。
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
七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北京上海广州八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遗传变异教学课件PPT
- 《打电话》课件PPT(修改4易)
- 功功率课件PPT
- 《汉语拼音11_ie_üe_er》教学课件PPT
- 《沙漠中的绿洲》课件PPT
- 数学广角--推理课件PPT
- 数学分析课件PPT之第二章数列极限
- 数学分析课件PPT之十一章反常积分
- 《线的认识课件PPT》
- 奶山羊生产教学课件PPT
- 定二下册21《画家和牧童》课件PPT.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课件PPT门电路
-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教学课件PPT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一数》课件PPT版-修改
-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PPT
- 【精品】11.1毛毛虫的故事(课件PPT)-长春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可贵的沉默》课件PPT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可贵的沉默》课件PPT[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