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0 KB
  • 2022-12-26 07:30:31 发布

县政府班子5年工作述职报告.doc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县政府班子5年工作述职报告 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本届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寻常的时期,这5年,既承担着如期完成“十五”目标、启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任务,又肩负着跨世纪、开启XX各项事业新篇章的重担。基于此,我们政府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深知担子份量。就职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下,我们积极吸纳上届政府的好思路、好经验,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为实现任期目标、积蓄发展后劲进行了不懈努力,不仅有效巩固了上届政府打下的好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把各项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5年来的努力,使本届政府的任期成为我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5亿元,比2002年增长6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分别较2002年增长7.4%、183.9%和110.1%。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由2002年的56:14.4:29.6调整到2007年的36.9:25:38.1。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0元,比2002年增加1253元,年均增长9.4%。 --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壮大畜牧业,发展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大农业内部着力发展灌草业,以此带动畜牧业。在种植业上,变杂为主,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同时,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杂粮杂豆、滑子菇、柳编等特色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农村经济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荞麦为主的杂粮杂豆面积稳定在了80万亩,在连续五年旱灾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效益。滑子菇发展到50万盘,柳编业发展到7个村、512户,逐渐成为新兴的富民产业。通过引草入田,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坚定不移推行禁牧舍饲,加强草籽基地、“天保”、退牧还草等国家畜牧业基础项目建设,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牧业年度,全县家畜总头数达到44万头(只、口),全县以养殖牛、羊、鹅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发展到了56个,黄牛总数较2002年牧业年度净增2.8万头,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了50万亩,较2002年净增12万亩。通过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二、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年输出劳务1万多人,农村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在外打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工业经济运行势头良好。按照“壮大骨干企业,开发优势系列产品,搞活和新建众多小企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招商引资上项目等措施,培育壮大了蒙药、水泥、铁矿、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促动了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初步形成了以蒙药、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XX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07年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户增加到6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10万元,年均递增18.3%;产品销售收入19360万元,年均递增16.9%;实现利税2930万元,年均递增16.2%;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695万元;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由11.8%提高到了16.6%,对财政的贡献度由15.5%提高到了38.8%。 --积极鼓励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5年来,我们从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规范市场入手,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全力扶持,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2280户,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发展到26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44家,从业人员867人,注册资金1666万元。2007 年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852万元,在全县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较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难得机遇,坚持国家投资与社会融资并重,通过政策驱动、利益调节,积极引资金、跑项目,努力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这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0个,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其中,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是2002年的4.1倍;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较2002年净增3.1亿元。在农牧业基础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重点建设了人畜饮水、低水高调、草籽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养殖专业村、畜牧业棚舍等重点工程,新建水库、塘坝29座,新增水面4000亩,新增水浇地12万亩,新建棚舍8.5万间、窖池1.8万处。在生态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5820”工程、天然草牧场保护、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新增林地面积73.3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平方公里,综合治沙81万亩,森林覆被率较2002年净增了6个百分点,2000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在公路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县乡公路197公里,建成了库甘公路,开通了通库线,修建了大扣线XX段和库大线哈尔稿至六家子段,翻修了稿茫油路,贯通了茫三穿沙公路,新建和改建黑色路面134公里,目前设计投资3100万元的省道305线XX至阜新县平安地段正在建设中。 在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0.9亿元,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解决了21个自然村不通电问题,投资5630万元的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新建了94个电话村,城乡程控电话机交换总量达到2.3万门,移动电话网络实现了全覆盖,通讯更为快捷。在城镇建设上,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重点改扩建和配套建设了XX镇“六街四路”,建成了中心街带状公园,全县新建办公、住宅、商务用楼153座24.5万平方米,新建集中供热小区7处15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为800吨的风水山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XX镇中心河改造排污工程正在施工。此外,各建制镇的小城镇建设也迈出了较大步伐。 --加大扶贫解困力度,贫困状况明显改变。5年来,始终将扶贫攻坚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等项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以夯实贫困人口脱贫基础、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为重点,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路子,努力争得并实施了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生态移民、千村扶贫和世行贷款扶贫等项目,做到了领导包联,项目到村,措施到户,集中扶持,个个击破。5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财政支农专项、扶贫贷款、社会扶贫资金9569万元,建设旱涝保收田24.7万亩,打井配套1610眼,为重点贫困户投放了700多头牛、2.75万只羊和32万只鹅雏,种草14万亩。为解决生活在无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8300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探索并实施了移民开发、异地扶贫,1999年-2007年,结合实施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共搬迁945户、3700多口人。今年又实施了生态移民三期工程,还将搬迁539户、2411人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人口5.6万人,解决温饱2.9万人。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本着城乡并进的原则,通过普查登记、制定扶困政策、建立扶困基金、开辟再就业基地、职工捐助、实施XX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共扶持困难职工1850余人,安置下岗职工4745人,再就业率达95%,城市低保人数已达3328人。实行了“两金”税务征缴,扎实推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足额发放了城市低保和“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