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3.50 KB
  • 2022-04-29 14:39:08 发布

最新《去过的地方》习作指导课件PPT.ppt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去过的地方》习作指导 1、写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可以是你去过最美、最远的地方。2、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读一读书上的要求审题 可以写什么呢?自己去过的地方。注意:你去过的地方,你必须对它的特点足够了解。比如:你的家乡、你的学校、你常去的公园、你旅游过的地方…… ★中间:详细地描述这个地方的风景。抓住景物的特点(总起句;中心句)2.按照一定的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小提示:用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写每个自然段。 ★结尾:总结自己对景色的内心感受。比如: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我爱我可爱又美丽的家乡,因为它是多彩的、有趣的、充满快乐的。 我去过的地方我去过很多地方,而我最喜欢去校园里的花坛。它春、夏、秋、冬无不迷人,是个美丽的地方。当春姑娘来到时,花坛变了。小树换上了新的绿装,在沃土里睡了一冬的种子吸饱了甘甜的雨露,向外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美丽的世界。夏天,树林的枝叶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小草长得很壮很壮,远处看,像绿色的地毯。我和同学们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秋天,小草像失去水分了,变得枯黄了。小树的叶子有红有黄,纷纷落下时,像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我们每人拾一片好看的叶子,做了一个书签。冬天,大雪纷纷落下,落在花坛里的小树杈上,落在了又松又软的沃土上。下课了,小伙伴们在花坛里打雪仗,好不热闹。我爱学校,但我更喜欢美丽的花坛。范文一 我去过的地方我们村有一个迷人的水库,清清的湖水旁有许多柏树。它虽然没有大海那么雄伟,可我却深深地喜欢它那朴实无华的美。清晨,当雾轻轻笼罩在水面上,我爱坐在那排台阶上欣赏风景,水库则像温情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我。那时我会被那美丽的景色迷住,很想尝尝那湖水的味道。我情不自禁地来到水边,拍打清凉的湖水,一阵阵水花溅落在身上,感觉很舒服,好似母亲温暖的双手在抚摸你一样。中午,骄阳似火,知了停在树上,叫个不停。我站在那柏树下乘凉,有时在柏树下嬉戏,有时觉得很烦,就随手捡了小石块扔向水里。清清的湖水顿时散开了一圈圈的波纹,仿佛轻柔的手指拨弄着琴弦。“钓鱼啰!”随着一阵叫声,孩子们纷纷拿着竿往岸边跑。他们钩好鱼饵,鱼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那些孩子耐心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条又肥又大的鱼。孩子们便欢欢喜喜地离开了,只留下银铃般的笑声在水面回荡。日落,我又坐在台阶上。太阳很快就落下来,泻出红红的光。四处的水仿佛一张滑润的床,让我心生遐想,多想自己能够美美地躺上去。那绿绿的水,红红的光,向着水的挺拔的柏树,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啊,多么迷人的水库啊。范文二 我去过的地方(草稿)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旅游。我们游览了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石老海滨浴场,还去了我最喜欢的极地海洋世界。极地海洋世界的动物种类可多了。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海洋动物,有聪明的海豚,有可爱的企鹅,有魁梧的北极熊,还有巨大的白鲸……每一种动物都是那么可爱,真令人喜欢。不过,最令我难忘的要数海豚了。在海洋馆里,它为我们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表演,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的歌声也很特别,就像婴儿的啼哭,十分神奇。极地海洋世界真是个好地方,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动物朋友,度过了暑假的美好时光,有机会你也来瞧瞧吧!范文三优点:开头总起,结尾总结,首尾呼应。中间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让人一目了然。不足:语句平淡,描写不够具体,对读者没有吸引力。对策: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表达方法。 我去过的地方(修改稿)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旅游,这一次,我终于有幸游览了闻名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来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我的心情格外舒畅,好像一只被放飞的小鸟,幸福得又唱又跳。极地海洋世界的动物可真多!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珍稀的极地动物,有浪漫的白鲸、温顺的企鹅、灵巧的海象、凶猛异常的沙虎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浑身雪白的北极熊了,人们都争着给它拍照,还不时的赞赏它。它很乐意似的,威武地在人们面前走过来走过去,真不愧为北极的王中王啊!这儿还展示了许多热带鱼和上千种珍稀海洋鱼类。热带鱼非常美丽,身上布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纹,有的嘴巴尖尖的,像狐狸;有的身体胖胖,像个球;还有的身体纤细,像美人鱼。四面八方的动物相聚在此,有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这儿简直就是海洋动物的乐园。最令我难忘的要数海豚的精彩表演了,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我甜甜的梦中。当音乐在表演大厅响起的时候,四只海豚远远地向我们游来。当它们渐渐靠近时,水中升起了四位身穿潜水衣的叔叔,掌声顿时响起,我这才看明白原来是顽皮的海豚用他的吻将叔叔们从水中顶上水面。接着,它们在叔叔们的指令下表演了水上芭蕾、穿火圈,还从水中顶起了球。最后主持人说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海豚的歌唱时,全场立刻安静了。就在这时,我听到了海豚就像婴儿一般的歌声,是那么美妙……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很神秘,很吸引人。我亲眼目睹了它的神奇,真是名不虚传呀!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青岛,一定要到此一游哟!范文三 认真修改期待大作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用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3.且贰于楚也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四、一词多义封: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以……为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许: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五、文言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于何)   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5.其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六、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B.(晋惠公)许君焦、瑕C.敢以(之)烦执事D.夜缒(烛之武)而出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2.欲与(之)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2.给贡职如郡县3.燕王拜送于庭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五、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发尽上指冠头发2、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故人具鸡黍老,旧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回头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6.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之奈何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作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7.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8.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七、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3.荆轲有所待(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2.击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介词,因为。王曰:“何坐?”曰:“坐盗。”因犯……罪9.举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10.胜沛公不胜:杓动词,禁得住。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11.斗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仅凿斗大一池: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12.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三、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6.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四、词类活用A.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原义军队,此处义为军队驻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沛公欲王关中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不可不语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吾得兄事之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道芷阳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籍吏民,封府库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范曾数目项王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B.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C.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D.形容词作名词君安与项伯有故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E.使动、意动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百余骑)跟从交戟之士欲止不内使(他)停止下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使(关中)被攻破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2.倒装句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3.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4.省略句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六、固定结构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七、成语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八、古代文化常识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东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