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2-04-29 14:42:03 发布

最新慢性泪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课件PPT.ppt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复习相关解剖内容 泪囊位于泪囊窝内,顶端为盲端,上1/3为内眦韧带所覆盖,其鼻侧附着于骨膜,颞侧于前后泪嵴之间覆以泪筋膜,下端移行于鼻泪管。 急性泪囊炎一种较常见的眼病。是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引发,只有少数一开始就为急性炎症,急性泪囊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压痛明显。炎症可扩散到颊部、鼻梁和眼睑等处,早期可行局部热敷,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以免导致感染扩散。如炎症未能控制,脓肿形成,则应切开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待伤口癒合,等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新生儿泪囊炎亦称先天性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的,常见者为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存膜所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极少数因鼻部畸形、鼻泪管骨性管腔狭窄所致。多数在出生后数天内,少数在生后几个月发生泪溢。病情缓慢,症状较轻。一般治疗方法是按摩泪囊、冲洗泪道以及探通法,如以上二法均未奏效,应考虑是否有鼻骨畸形,可持续滴用抗菌素药液,待年龄稍长,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病因由于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常见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泪道),导致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细菌大量繁殖并刺激泪囊内壁粘膜,引起炎症,大多为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所致。 症状与体征1.溢泪,流脓。2.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或泪道冲洗,有大量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到结膜囊内,是诊断慢性泪囊炎的主要体征,分泌物培养可查到化脓性细菌。3.由于分泌物大量贮留,泪囊逐渐扩张,可形成泪囊粘液囊肿。 慢性泪囊炎并发症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感染病灶,由于常有粘液或脓液反流入结膜囊,使结膜囊处于病理状态,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则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所以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尤其在内眼手术前必须首先治疗泪囊感染。 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1.对患病不久,鼻泪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2.如鼻泪管仅部分狭窄,可试作泪道探通术或鼻泪管插管术。3.泪点和泪小管正常者,可作泪囊鼻腔吻合术。4.如泪囊过分狭小,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伤后合并有严重瘢痕者,可行泪囊摘除术。 手术方式1.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将泪囊通过一个骨孔与鼻腔粘膜相吻合,使泪液从吻合口直接流入中鼻道。2.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或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终身)。3.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一般硅胶管置入术(普通和球头)一般半年后拔管,4.激光治疗打通阻塞物。5.无法行如上手术,如高龄病人,可考虑泪囊摘除术以去除病灶,术后泪溢仍存在。 1.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方式,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2.完善所有检查:胸片、心电图、抽血、大小便。3.术前3天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指导病人正确滴抗生素眼液,每日4~6次,用药前先挤出泪囊内分泌物。4.患者术前一天冲洗泪道,应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进行泪道冲洗,观察分泌物及脓液情况。5.手术当天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以收缩鼻粘膜,利于引流及预防感染。6.手术前30分钟注射止血药,减少术中的出血。慢性泪囊炎的术前准备 慢性泪囊炎的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发现患者有发热、感冒、腹泻、高血压、血糖高、女患者月经来潮、精神异常、颜面疖疮及全身感染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延期手术。2.饮食:一般局麻患者术晨可少量进食。全麻患者术前8小时禁食水。3.基础护理:嘱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洗头、洗澡,换好易于脱换的干净内衣。4.学会控制打喷嚏的方法:用手按人中或作深呼吸或将舌顶住上腭以制止打喷嚏。5.术前戴手腕标志带。取下贵重物品、假牙、发夹、手表、隐形眼镜等物品,交于家属保管。6.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并记录于病历上。 慢性泪囊炎的术后护理1.解释术后鼻腔引流管渗血的原因,安慰病人,避免紧张。2.术后采取半卧位,以利于伤口积血的引流,减少出血量。3.手术当天勿进食过热饮食,出血量多时,可进行颊部冰敷或喝冰冷饮料以减少出血。4.鼻腔填塞物是用来压迫伤口止血的,嘱病人勿扯鼻腔填塞物及用力擤鼻。5.密切观察鼻腔内引流液的性质及出血量,如出血量较多,颜色鲜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麻滴鼻剂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及用止血药减少出血。6.将口中的血液吐出,勿咽下,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7.术后不可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避免引起伤口破裂而出血。8.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术后不宜吃过硬、过烫,禁辛辣、油炸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指导1.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水方法,保持术眼清洁,要一人一物,避免交叉感染。2.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酒,不吃费力咀嚼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3.注意休息,每天保证6~7小时睡眠时间,每次连续看电视,阅读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眼睛疲劳。4.定期复诊,出院7天来医院复诊,如有出血、流泪等情况应及时来复诊。出院3个月来医院拔管。 1.注意眼部卫生,以防细菌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2.对眼部重病,流泪症及将行眼部手术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患有本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3.忌过食辛辣生冷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4.及时彻底治疗沙眼、睑缘炎等外眼部炎症,不给细菌以可乘之机。5.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或慢性鼻炎者应尽早治疗。泪囊炎的预防 谢谢! 艾滋病、梅毒母婴阻断干预服务技术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一、孕产妇抗病毒治疗方案(一)推荐方案。1.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推荐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方案一: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方案二:替诺夫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 孕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根据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病毒抑制效果评估。如果病毒抑制效果理想(即病毒载量小于最低检测限),可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否则,调整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 (二)注意事项。1.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是否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无论其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分娩结束后,无论采用何种婴儿喂养方式,均无需停药,尽快将其转介到抗病毒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抗病毒治疗服务。特别强调,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停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少要持续至母乳喂养结束后一周。2.当孕产妇血红蛋白低于90g/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75×109/L,建议不选或停用AZT。应用TDF前,须进行肾脏功能评估。 二、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详见表2和表3)。婴儿若接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方案。 表2.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奈韦拉平(NVP)出生体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2500gNVP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2500g且≥2000gNVP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2000gNVP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 表3.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出生体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2500gAZT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2500g且≥2000gAZT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2000gAZT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 三、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检测孕产妇抗病毒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对孕产妇感染状况进行评估,以便确定用药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用药前,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用药过程中,每三个月进行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他相关检测(同前)。孕晚期,进行1次病毒载量检测,并在分娩前获得检测结果。 四、安全助产服务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帮助感染孕妇及其家人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艾滋病感染不作为实施剖宫产的指征。对于孕早、中期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规律服用药物、没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孕晚期病毒载量<1000拷贝数/毫升,或已经临产的孕产妇,不建议施行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并积极处理产程,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包括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使用流动的温水进行清洗,用洗耳球清理鼻腔及口腔粘膜,缩短新生儿接触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时间。清理过程操作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医务人员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五、婴儿喂养咨询与指导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进行婴儿喂养方式的可接受性、知识和技能、可负担性、可持续性等条件的综合评估,给予技术指导。对选择人工喂养者,指导正确冲配、器具清洁消毒等。对选择母乳喂养者,要做好充分的咨询,强调喂养期间母亲或婴儿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指导正确的纯母乳喂养方式和乳房护理。告知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六、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将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纳入高危管理,于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按照《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方案》的相关技术和时间要求,对所生儿童于出生后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未进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或婴儿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应于12、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试验,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 七、应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应用对象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细胞/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5%的艾滋病感染儿童。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一、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方案(一)推荐方案。一旦发现感染,即刻开始治疗,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药物。1.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日为1个疗程。 (二)替代方案。1.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g/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日为1个疗程;2.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每次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日为1个疗程。 (三)治疗时期1.孕早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于孕早期和孕晚期各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共2个疗程。2.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当在孕晚期开始,最好在分娩前一个月完成。3.临产时发现的感染孕产妇,也要立即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4.治疗过程中复发或重新感染者,要追加1个疗程的治疗。5.既往感染的孕产妇,也要及时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 (四)注意事项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为规范治疗:①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②孕期进行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周以上;③第2个疗程在孕晚期进行并完成。2.苄星青霉素治疗期间,若中断治疗超过1周,或采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时,每个疗程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要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治疗疗程。3.治疗期间应当定期随访。每月做1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观察滴度变化,判断有无复发或再感染。随访过程中,如果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上升或结果由阴转阳,则判断为再次感染或复发,应当立即再开始1个疗程的梅毒治疗。4.感染孕产妇分娩前必须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以便与所生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后续诊治的依据。 二、儿童预防性治疗1.治疗对象: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或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孕期接受过规范性治疗,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2.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注射(分两侧臀肌) 三、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一)先天梅毒诊断。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为先天梅毒:(1)儿童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检测到梅毒螺旋体;(2)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3)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滴度≥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阳性;(4)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5)18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二)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1.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注射(分两侧臀肌)。 2.脑脊液异常者。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药物。(1)水剂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8小时1次(7日内新生儿,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日。(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4日。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则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治疗疗程。3.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