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 MB
- 2022-04-29 14:22: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内耳:骨迷路、膜迷路。
(一)外耳分为:耳廓、外耳道
检查时:成人—将耳廓向后上外牵拉,可看清深部。婴儿—未发育完全,耳道塌陷狭小向后下方牵拉。
(二)中耳包括四部分: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
1、鼓室一含气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以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为界:上、中、下鼓室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前方:经咽鼓管与鼻咽相通后方:经鼓窦入口与乳突气房的相通。
鼓室形状:一竖立的小火柴盒分为6个壁—上.下.前.后.内.外壁
上壁:又称鼓室盖,与颅中窝大脑颞叶相隔。下壁:薄骨板,与颈静脉球相邻。
前壁:上部有两个开口上口—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止于锤骨柄,系紧张鼓膜的肌肉下口—咽鼓管的鼓室口,通鼻腔
后壁:又称乳突壁有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急性中耳炎易早期损伤上有鼓窦入口,上鼓室和鼓窦相通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扩散的通道
内壁:即内耳外侧壁鼓岬—中央隆起部,耳蜗底周所在前庭窗—鼓岬的后上方,通内耳的前庭阶蜗窗—鼓岬的后下方,通入内耳的鼓阶
外壁:主要为鼓膜呈椭圆形、半透明薄膜,粉红色呈浅漏斗状,8mmX9mm大小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
鼓膜的标志:紧张部、松弛部脐部、锤骨短突、锤骨柄、光锥
为了便于临床描述人为将鼓膜分为四个象限
2、鼓窦: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前与上鼓室相通、后与乳突气房相连通是中耳乳突手术进路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
3、乳突:为鼓室与鼓窦的外扩部分。乳突腔内含有:蜂窝样、大小不等、相互联通的气房。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
乳突根据气房的发育程度分为4型气化型—全部气化,气房大、间隔薄。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颅底内面—颅前窝:鼻腔顶壁颅中窝:鼓室上壁、鼓窦上壁颅后窝、乙状窦:乳突后壁中耳感染极易引起颅内感染!
4、咽鼓管:为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起自:鼓室前壁,向内、前、下斜行止于: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成人全长35mm。外1/3为骨部,是开放性管腔;内2/3为软骨部。
咽鼓管的生理特点1、软骨部:静止状态下闭合;当张口、吞咽、唱歌时开放,空气进入鼓室,可调节中耳腔的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咽鼓管的生理特点2、咽鼓管黏膜的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排出鼓室内分泌物;软骨部黏膜具有活瓣作用,防止咽部液体逆入鼓3、成人:细而长,咽鼓管鼓室口高于咽口婴幼儿:短而宽,接近水平,咽感染易引起中耳炎。
(二)中耳包括四部分: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
(三)内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
内耳分为:1、骨迷路:由致密的骨组织形成的骨管2、膜迷路:骨迷路内的膜性管腔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
淋巴液:膜迷路含有——内淋巴液两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1、骨迷路:三部分:前庭、半规管、耳蜗。
①前庭:骨迷路的中部,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前连耳蜗,后接骨半规管其内容纳椭圆囊和球囊;外侧壁有前庭窗、蜗窗
②耳蜗:起于前庭,底周相当于鼓岬,形似蜗牛壳由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绕蜗轴向上盘旋达蜗顶
③骨半规管:前庭后上方三个弓形弯曲的骨管,称前、后、外半规管每个半规管有壶腹和单脚三个半规管共有五个孔通入前庭并互相垂直
2、膜迷路:构成: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彼此相互通联,内含内淋巴液
①膜蜗管:基底膜上有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②椭圆囊、球囊:其内囊斑是平衡感受器③膜半规管:其内壶腹嵴是平衡感受器
二、耳的生理两大功能1、听觉2、平衡觉
(一)听觉生理声音传入内耳有两个途径:一是空气传导(气导);二是骨传导(骨导)。
1、空气传导:主要途径通过鼓膜和听骨链传导。声波→耳廓收集→外耳道→振动鼓膜→听骨链运动→镫骨底板振动(前庭窗)→振动内耳外、内淋巴液→基底膜振动→其上的螺旋器毛细胞感音→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听中枢→听觉
2、骨传导:通过颅骨传导。声波→颅骨→外内淋巴→螺旋器→听觉。意义—耳聋性质鉴别诊断
(二)平衡生理人体的平衡依靠3个系统相互协调:前庭系统——内耳视觉——眼球本体感觉器——骨骼肌最重要:前庭系统。
前庭系统:主要感知头位及其变化其中球囊斑和椭圆囊斑—感受直线加速运动的刺激半规管的壶腹嵴—感受人体或头部旋转运动的刺激一旦病变:眩晕、眼震、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悸
病案吴某,女,26岁。发热5天。患者5天前先觉恶寒,继则发热不恶寒,微恶风,汗出不多,午后热甚,头昏痛,咳嗽,痰吐粘白,胸部闷痛,呼吸不畅,乳蛾红肿疼痛,口渴欲饮,尿黄,舌苔薄白,边尖红,脉浮数。经西药注射数天,身热不退。请回答:中医病名诊断?证型?病机归纳?治法?主方?药物?
感冒肺系疾病---感冒
【概述】一、定义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二、文献摘要1.病名及分类: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2.病因及临床表现:《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3.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太阳病时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
三、范围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感冒特征者
【病因病机】一、病因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1.六淫之邪常以风为先导风与寒合—风寒证风与热合—风热证暑多夹湿—风暑夹湿证言其常2.时行病毒流行性传染性重、变(病情)传(染)、流(行)季节(不限)
二、病机平素体虚气候突变起居失当劳累过度肺有宿疾风邪外袭—夹·热寒暑时行病毒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侵袭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感冒
三、病因病机小结(一)、病位及涉及脏腑—肺卫(二)、病性—外感表实证(三)、病机关键—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四)、病势---风寒、风热、暑湿及时行感冒(五)、预后---一般而言预后良好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依据症状、病程、发病季节可作出诊断。二、病证鉴别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2.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三、相关检查1.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2.胸部x线检查: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实证。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者的特殊性。二、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解表达邪
三、证治分类(一)、风寒束表证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咳嗽。兼证: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1、证候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3、治法:辛温解表。4、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二方有何区别?侧重点?)5、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通肺气。
(二)、风热犯表证1、证候:主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兼证: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黏或黄,面赤,口干欲饮.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3、治法:辛凉解表。4、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区别,侧重点?)
5、常用药: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
【时行感冒】1、证候:突然起病,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周身疲乏无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并具有传染性。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毒较盛。3、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4、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配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等。
(三)、暑湿伤表证1、证候:主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咳嗽痰粘.兼证: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2、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4、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5、常用药: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香薷——发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附:虚体感冒病因病机:体虚之人,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病性与演变:其病邪属性仍不外感受四时六淫阳气虚者,感邪多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热之邪。临床表现:肺卫不和与正虚症状并见。治疗原则:扶正达邪.治疗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发其汗,重伤正气,当扶正达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
(一)、气虚感冒1、证候: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2、证机概要:阳气虚者,感邪易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即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3、治法:益气解表。4、代表方:参苏饮加减。5、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二)阴虚感冒1、证候: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2、证机概要: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热之邪.即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3、治法:滋阴解表.4、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5、常用药:玉竹——滋阴,以资汗源;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热和阴。
【结语】【预防调护】(略)【临证备要及前沿动态】(略)
证型主症兼症舌脉治法方药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伤表证气虚感冒证阴虚感冒证辨证论治简表
病因感受触冒风邪,包括六淫之邪、时行病毒。病机邪犯卫表,导致卫表不和、肺气失宣。病性常见外感疾病。临床特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发病季节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定义概述
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体质的差异故有风寒、风热、暑湿及时行感冒等证感受风寒湿邪—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感受时行病毒—病情多重,甚或有变生它病者。疾病演变及走势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病程发病季节主症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卫表及鼻咽症状。兼症由于风邪有夹暑、夹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相关症状。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病程较短,3~7日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病因主症传变情况发病季节病程感冒风邪为主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多不传变四时皆可短,预后良好风温冬、春季节的风热病邪高热,甚则神昏、惊厥、谵妄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有明显季节性长短不一,重者难于治愈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风温初起,每多类似感冒的症状,尤与风热感冒更为相似。
病因发病季节流行情况症状传变情况普通感冒风邪为主冬春季多发常呈散发性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轻浅病情较轻,少有传变时行感冒时行病毒不限季节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高热,全身症状显著病情较重,发病急,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结语】临床特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病毒,在人体卫外功能减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发病。感邪途径:从皮毛、口鼻而入。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病性:外感表实证,有风寒、风热、暑湿兼夹不同。治则:解表发汗为主,分别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祛湿。此外,时行感冒当清热解毒,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老年人足跟痛的原因课件PPT.ppt
- 最新老年人皮肤病防治(2)课件PPT.ppt
- 最新老年痴呆-预防措施课件PPT.ppt
- 最新老年痴呆预防.课件PPT.ppt
- 最新考据与掉业时间申报课件PPT.ppt
- 最新考点与试题构成浅议课件PPT.ppt
- 最新考点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PPT.ppt
- 最新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讲义课件PPT.ppt
- 最新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汇编课件PPT.ppt
- 最新耳的解剖生理.课件PPT.ppt
- 最新耳穴贴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课件PPT.ppt
- 最新耳聋、耳鸣--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PPT.ppt
- 最新耳部防护安全经验分享.课件PPT.ppt
- 最新耳鼻咽喉科学.课件PPT.ppt
- 最新耳鼻咽喉的解剖汇总课件PPT.ppt
- 最新耳鼻咽喉科预防保健常识 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耳鼻咽喉科的诊病方法PPt1课件PPT.ppt
- 最新耳鼻咽喉科急症处理课件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