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 MB
  • 2022-04-29 14:29:28 发布

最新认识营养、营养素课件PPT.ppt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认识营养、营养素 疾病康复吃药就够了吗? 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病了 我们吃点什么?选对食物早日康复知己知彼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参与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蛋白质Protein脂类Fat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矿物质Mineral维生素Vitamin水Water膳食纤维Dietaryfiber 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 三大营养素比例应适宜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55-60%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25-30%蛋白质占总能量的比例10-15% 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protein)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正常成人体内约16%~19%是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可见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蛋白质的功能1.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以蛋白质作为重要的组成成分。细胞从细胞膜到细胞内的各种结构中均含有蛋白质。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在代谢过程中,具有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和激素,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和免疫作用的抗体,肌肉纤维蛋白,胶原蛋白等。调节着各种生理过程并维持着内环境稳定的激素;细胞膜和血液中担负着各类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的蛋白质。3.供给能量蛋白质的功能 脂类 脂类(lipids)主要有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磷脂(phospholipids)固醇类(sterols) 脂肪的功能提供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改善食品感官性状构成机体的构成成分隔热、保温,支持和保护体内脏器的作用内分泌功能 食物中甘油三酯的功能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脂肪酸(fattyacid)按其碳链长短分类长链脂肪酸(14碳以上)中链脂肪酸(含8~12碳)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 脂肪酸的功能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必需脂肪酸DHAEPA 正常血管动脉粥状硬化 脂肪与肥胖等慢性病 地中海膳食 鱼油中的EPA和DHAEPA和DHA这两种脂肪酸都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居住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的膳食虽然以鱼、肉为主,脂肪、能量和胆固醇摄入量都很高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远低于其它地区的人群。 AADHA 鱼油中富含EPA和DHA,它们有降低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能移去血管壁上积存的胆固醇,疏通血管的物质。它们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和扩张血管等作用。 反式脂肪酸顺式脂肪酸 奶油蛋糕中的“鲜奶油”,主要成分是植物奶精,实际上是氢化植物油、淀粉水解物、一些蛋白质成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混合物。蛋糕上的奶油—甜蜜的杀手 人体胆固醇膳食摄入---30%体内合成---70%胆固醇常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共存与食物中。 胆固醇的益处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很多重要激素和维生素合成的前体大脑、肝脏等重要脏器的组成部分 低胆固醇-----危害同样大 血胆固醇过低,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致使血管脆性增加。脑内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支持,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较低,当血压骤然升高时,低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脑血管就极易破裂出血。低胆固醇者血管弹性差1 低胆固醇者易激素缺乏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在体内代谢后可转化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应激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正常性功能。2 血清胆固醇正常:2.1—5.2mmol/L边缘升高:5.23---5.69mmol/L过高:>5.72mmol/L 脂类的食物来源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的种子。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麻酸存在于豆油、紫苏籽油中。EPA、DHA主要存在于鱼类食物中。磷脂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麦胚和花生等。胆固醇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和奶类。每日不超过300mg。 紫苏中国西部高原,耐旱、耐盐碱的唇形科一年生植物食、药两用植物紫苏籽油 60-70g32%约200g57%11%300mgCh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分类:单糖(monosaccharide)双糖(disaccharide)寡糖(oligosaccharide)多糖(polysaccharide)。 碳水化合物功效1、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2、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3、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4、节约蛋白质的作用5、抗生酮作用6、促进排便 膳食纤维是指存在于植物体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纤维中的葡萄糖分子是以β-键连结的,人体内的淀粉酶不能破坏这种化学键,因此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纤维。 膳食纤维不溶性纤维纤维素某些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粘胶少数半纤维素可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美国FDA:25g/人/天,或按11.5g/Kcal/d摄入 种类主要食物来源主要功能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所有植物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小麦、黑麦、大米、蔬菜正在研究之中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不溶性纤维 种类主要食物来源主要功能果胶、树胶、粘胶、少数半纤维素柑橘类燕麦制品豆类延缓胃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血胆固醇可溶性纤维 水 人体内水的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2/3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短期不吃饭,只要能喝水,即使体重减轻40%,也不至于死亡如几天喝不到水,机体失水6%以上就会感到乏力、出现无尿失水到20%人就会死亡 水的功能良好的溶剂,消化、吸收以及排泄都离不开水维持腺体正常分泌调节体温:皮肤每蒸发1克水(排汗)可散发0.54千卡热量润滑作用:人体自备润滑剂,眼泪、关节囊液、唾液等滋润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 表体脂比重不同的男子机体含水量体脂(%)非脂肪组织(%)水分(%)肥胖男子352243一般男子182260体脂少男子82270 表不同年龄正常人每日需水量年龄每日需水量ml/kg.bw--1岁120-1602-3岁100-1404-7岁90-1108-9岁70-11010-14岁50-80成年40 体内水的来源(1)饮料水:约1200-1500ml/人/天(2)食物水:约1000ml/人/天(3)代谢水或体内氧化水: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水分称为代谢水或体内氧化水。约300ml/人/天 体内水的去路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每日水分排出量为1500-2500ml.体内水主要通过呼吸蒸发、皮肤蒸发、粪便、尿液等排出体外1)呼吸蒸发:正常成年人一般经呼吸蒸发的水分每天约为350ml. 2)皮肤蒸发正常成年人在气候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轻微的日常工作和不出汗的条件下由皮肤蒸发的水分,每天约为500ml。非显性出汗的汗液中主要是水分,含电解质很少。而显性出汗的汗液是一种低渗溶液,含0.2%的NaCl,少量的K+和其他电解质。 3)经尿液排出经肾脏随尿液排出的水分是体内水分的主要去路,受神经体液的调节,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600-1500ml。正常成人每天必须排出500ml尿液才能清除体内不少于35g的代谢废物 4)经粪便排出粪便中的一定水分可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和排便的顺利。正常成年人每天从粪便中排出的水分约为50-150ml。 人体水需求量?成人需水2500ml1200ml来自饮水;1000ml来自食物(蔬菜、水果、米饭、馒头、肉类、豆类、奶类等);300ml来自体内代谢产生的水。 咳嗽及咳痰及其护理呼吸科江艳艳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咳痰是借助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及咳嗽反射,将痰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1、病因1呼吸道疾病:咽喉炎,喉结核,喉癌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及肺部肿瘤等可引起咳嗽咳痰。2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3心血管疾病:左心衰引起肺淤血或肺水肿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有浆液性或血性渗出物,可引起咳嗽。 4中枢神经因素: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呼吸中枢,可随意引起后抑制咳嗽反射。如皮肤受冷,鼻粘膜受刺激可引起咳嗽。5其他因素所致慢性咳嗽:服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干咳。及存在习惯性及心理性咳嗽 2、发生机制1咳嗽的形成:来自耳鼻咽喉,支气管粘膜等感受区的刺激传入延髓咳嗽中枢,该中枢再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即喉下神经,膈神经,脊髓神经,分别引起以咽肌,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运动,实现咳嗽运动。 2咳痰的机制:正常情况下,支气管粘膜腺体和杯状细胞只分泌少量粘液,用于保护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并吸附吸入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借助柱状上皮纤毛运动,将其拍向喉头,随咳嗽咳出。当发生呼吸道炎症时,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浆液渗出;渗出物与粘液、吸入物、坏死组织混合成痰,借咳嗽动作排出体外。 评估内容解析1咳嗽性质(1)干性咳嗽:咳嗽无痰者属于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胸膜炎,慢性肺间质病变,尤其是肺间质纤维化也常表现为干咳。(2)湿性咳嗽:伴有咳痰的咳嗽,称“湿性咳嗽”。常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与规律(1)发作性咳嗽:指咳嗽间断发作。可见于支气管哮喘。(2)慢性咳嗽:指咳嗽症状存在3个月以上。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3)清晨或体位变动时咳嗽加剧、痰量增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等。 3咳嗽的音色(1)鸡鸣样咳嗽:指连续阵发性剧咳伴高调吸气回声。见于会厌或喉部疾患、气管受压、百日咳。(2)金属音咳嗽:见于胸部肿瘤直接压迫气管所致的咳嗽。(3)咳嗽声音嘶哑:见于身带炎症、肿瘤压迫返神经。(4)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极度衰弱、声带麻痹患者 4痰液性质与痰量(1)粘液性痰:痰液呈无色或白色透明状,较为粘稠。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大叶性肺炎初期,也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2)浆液性痰:痰液透明稀薄,可带泡沫。见于肺水肿。(3)脓性痰:见于下呼吸道化脓性感染。(4)血性痰:可见于任何原因所致的支气管粘膜毛细血管受损、血液渗入肺泡;如:肺结核、肺癌。 (5)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的特征表现,常见急性左心衰。(6)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7)痰液多且精置后呈分层现象: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物,下层为坏死物质。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5、咳痰能力(1)自主咳痰、主诉不费力:患者排痰较通畅。护士要注意观察痰液性状,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痰液。(2)自主咳痰、主诉费力:患者排痰不够通畅,存在一定痰堵窒息风险。护士要观察患者排痰情况,准确执行抗感染及化痰治疗,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方法,观察患者液体入量,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拍背或振动排痰治疗、床旁备负压吸引装置。 (3)被动咳痰、需借助胸部物理治疗:患者排痰存在明显困难,存在痰堵窒息风险。护士除实施上述措施外,需要及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拍背或振动排痰治疗,床旁备负压吸引装置,保持静脉通路处于开放状态;观察病情变化。(4)被动咳痰、部分依赖或完全依赖吸痰:患者排痰能力差,存在严重的痰堵窒息风险。护士除实施上述措施外,要注意按需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观察记录痰液性状及痰量;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严格限制探视,防范交叉感染。 6、气道温湿化当患者因神志障碍或呼吸困难出现张口呼吸,或开放气道(即接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吸入气经过部分上呼吸道或完全不经过上呼吸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内,未经过充分加温湿化。干冷空气进入肺内,影响纤毛的正常摆动,降低气道自净功能;变现为患者排痰困难、感染控制不佳、呼吸困难甚至痰堵窒息。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影响气道温湿化的因素,为张口呼吸及开放气道的患者安装使用加温湿化器,提高吸入气温度及湿度。 7、伴随症状/体征(1)伴发热:见于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脓胸等。(2)伴胸痛:见于肺炎、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胸膜炎等。(3)伴喘憋: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淤血、肺水肿等。(4)伴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等。(5)伴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6)伴杵状指/趾:是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宽、增厚,指甲/趾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使手指/足趾形似杵状。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 8、异常化验指标血常规:血白细胞值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情况。淋巴细胞增多,提示病毒感染可能。 9、异常检查结果(1)痰涂片/培养/药敏实验:结果有助于判断何种病原菌感染、对何种抗生素敏感,选择抗生素。(2)PPD:PPD结果阳性提示患者有过结核杆菌感染。(3)X线胸片:常用于检查胸廓、胸腔、肺组织、纵隔、心脏等部位的疾病,多用于胸部疾病的普查。在胸片中发现的异常,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4)肺功能:肺功能检查结果用手指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多种呼吸疾病的诊断。 (5)胸部CT/增强CT:有助于胸部组织病变的定性诊断、明确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借助增强造影剂提高显影效果叫做增强CT,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6)气管镜:可行气管镜下支气管粘膜、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用药、钳取异物、吸痰、局部放化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放入支架治疗气道狭隘等,是支气管、肺、胸腔疾病诊断、治疗、抢救的一项重要手段。(7)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检查痰液中的脱落细胞,进行肺癌的普查及早期诊断。 10处理痰液的行为患者若将痰液直接吐入垃圾桶或吐在地上,可造成患者及其周围的人反复吸入病原。护士应知道患者将痰液吐入有盖透明容器内,便于痰液贯彻且防止交叉感染。 咳嗽咳痰一般护理护士通过观察,而分析病人为干性咳嗽还是湿性咳嗽,如为湿性咳嗽,就要观察痰的颜色、性质、痰量、咳嗽的时间以通知医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1、环境:环境要保持舒适、洁静,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50%~60%为宜。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2、休息:剧烈、频繁的咳嗽应注意适当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能量的消耗。 3、体位:体位要保持舒适,如病人能耐受,尽可能让病人多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让脊柱挺直以利于肺扩张。为减少咳嗽时的痛苦及减轻疲劳,故应采取舒适的体位。坐位有助于膈肌运动,促进腹肌收缩及增加腹压,最有利于咳嗽、咳痰。4、水和营养物质:患者如无心、肝及肾等功能障碍,应给以充足的水份及热量,每日饮水应在1500ml以上,并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是VitC及VitE的摄入 5、胸部物理治疗(CPT)包括深呼吸、咳嗽、胸部叩击、震颤、体位引流和机械吸引当病人自己无能力进行有效咳嗽、咯痰时可依次或综合采取此一项或多项CPT。6、药物治疗及护理:协助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及雾化吸入,一可消除炎症,使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 用药护理1咳嗽咳痰患者合理用药原则(1)轻度咳嗽不进行镇咳治疗,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休息睡眠时,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痰多患者禁用镇咳治疗。(2)化痰药用于痰液粘稠患者,多无明显禁忌。2用药后观察:(1)化痰药观察患者排痰情况,痰液性状。(2)镇咳药观察患者呼吸运动有无变化,观察排痰情况,观察咳嗽症状有无改善。 健康教育1与患者共同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各种过敏因素,感染因素等。2指导患者营养及水份的摄入。3知道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方法。4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痰液的方法。5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