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 MB
- 2022-04-29 14:29: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
一、成本生产成本:生产一定产量所支付的费用。取决于: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机会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ExplicitCost):会计学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付隐性成本(ImplicitCost):厂商自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1)机会成本与历史成本经济学强调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s)而会计则重视历史成本(Historicalcosts)或财务费用。投入品的机会成本指因为使用这一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利用场合可能带来的最高的价值。投入品的历史成本则是购置这一投入品时支付的费用。会计费用往往低于机会成本,从经济学角度看,真实成本往往被低估了。
几种成本固定成本(FC:FixedCost)。如开始生产前购置厂房、机器和聘用骨干人员方面支付费用。由于在一定产出数量范围内这些投入不一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而被称作不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相联系的成本称作固定成本或分摊成本(OverheadCosts)。无论厂商是不生产还是以最大能力生产,都要支付相同数量的不变资本。可变成本(VC:VariableCost)。可变成本随生产量不同而可变。如服装厂用的布匹原料,餐馆用的蔬菜鱼肉,印刷厂用的纸张等,购置这类投入的费用是可变成本。总成本(TC:TotalCost)。总成本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和(TC=FC+VC)。
几种成本(续)边际成本(MC:MarginalCost):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即产出为(Q+1)时总成本减去产出单位为Q时总成本:MC=TC改变量/Q的改变量=VC改变量/Q的改变量。平均成本(AC:Average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总成本:AC=TC/Q平均可变成本(AVC:AverageVariable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可变成本:AVC=VC/Q平均不变成本(AFC:AverageFixed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不变成本:AFC=FC/Q
3.由TP曲线可以推导出TC曲线rk为常数,用b表示,w*L(Q)用φ(Q)表示。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φ(Q)+b总产量曲线上,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再用L去乘价格w,便可得到每一产量的可变成本。TCTCTVCTFCQO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加上固定成本,就得到TC曲线。
K2L2200LKC2300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100C3C1K2短期总成本并非最优
三、短期成本曲线
总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曲线OQCTFCTVCSTC
边际与平均成本曲线OQCEF不同企业成本曲线千变万化,短期U型成本曲线具有一定普遍性。讨论3个问题:1.U型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2.U型边际成本曲线与U型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3.U型边际成本曲线与U型平均总成本曲线的关系?AVCSACSMCE、F的特点?
为什么有U型边际成本曲线?在雇佣工人数量较少时,工人之间的劳动协作和配合可能会使劳动效率更快提高,从而使新增加工人带来的产出增加数量大于此前每个工人能够创造的产出数量,结果使边际成本在产出数量较低的阶段下降。随着雇佣工人人数增加,更多的工人在一个加工厂干活,给定设备和厂房面积等固定投入条件,会出现“窝工”现象,劳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使得劳动边际产出下降。在这个劳动投入是全部可变投入的简单生产函数中,劳动边际产出下降意味着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先降后升,构成U型边际成本曲线。在可变投入包含不止一个投入要素时,只要整个可变投入边际产出发生先升后降的情况,也会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边际成本曲线。
MC与AVC曲线关系AVC是分摊到所有产出后每个单位产出的VC,MC是获得最后一个产出所需要投入的VC。它们关系是:1、第一个产出的MC和AVC相等,两条曲线在最左边起点重合。2、MC下降时,AVC必然下降;MC下降带来VC相对节省需要被更多的产出量分摊,因而AVC下降没有MC快,所以AVC处于MC方。3、当MC上升时,AV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绝对水平仍然高于AVC,尽管MC上升,AVC仍会下降。4、MC上升与AVC会在某点相交,此后MC高于AVC,于是AVC开始止降转升。因而,MC从AVC最低点由下向上穿过AVC。
MC、AVC和AC曲线关系1、AC是AVC与AFC之和,由于AFC曲线总是下降的,因而,只要AVC下降,AC必然下降。前面说明,MC下降时,AVC必然下降,因而,MC下降时AC必然下降。2、MC上升时,A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绝对水平仍高于AC,则MC上升时AC仍会下降。MC与AC会在某点相交,此后MC高于AC,于是AC止降转升。MC由下向上从AC最低点穿过AC曲线。3、AVC曲线与AC曲线都会上升,但是,由于AC需要分摊固定成本,因而它永远会高于AVC。当产出量增加时,AVC曲线会不断逼近AC曲线,但是永远不能与后者相交。
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OQCAFCAVCSACSMCEF
分析(1)由TFC到AFC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FCAFC
分析(2)由TVC到AVC由TVC形成AVC:屏幕上显示出了TVC函数形式、q及对应的TVC、AVC、TVC/q的值,其中的AVC值就是动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此动画动态显示了由TVC形成AVC的动态过程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VCAVC
分析(3)由TC到AC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CAC由TC形成AC:此动画动态显示了由TC形成AC的动态过程
分析(4)由TC及TVC曲线到MC曲线观察动画:由TVC形成MC。屏幕上显示了TVC切线斜率和对应的MC值(二者相等)
观察动画:TVC移动引起的MC、AVC及其最小值点的移动说明:TVC曲线函数关系变化时,屏幕上显示了MC、AVC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值;TVC的拐点对应着MC的最低点,过原点作TVC的切线的斜率值始终等于AVC最小值;MC的最低点始终在AVC最低点的左边;MC始终通过AVC的最低点
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AP与AVC成反比。AP递减,AVC递增;AP递增,AVC递减。AP最大,AVC最小。AP顶点对应AVC最低点。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最低点。MP曲线与AP曲线在AP顶点相交,所以MC曲线在AVC曲线最低点相交。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MC与MP成反比。MP先升后降,所以MC先降后升。且MC最低点对应MP顶点。TP递增,TC和TVC递减;TP递减,TC和TVC递增;TP上的拐点对应TC和TVC上的拐点。
2、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图示)见教材注意各个关键点及图形的形状
五、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总成本(LTC)=LAC•Q长期平均成本(LAC)=LTC/Q长期边际成本(LMC)=ΔLTC/ΔQ或=dLTC/dQ
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OQCTFC1TFC2TFC3STC1STC2STC3Q1Q2LTC
产量LAC,LACLMC=LAC,在LAC最低点。QLMCLACQ1CO
观察动画:由SMCi形成LMC。说明:1.这里的动画和由STCi形成LTC、由SACi形成LAC是一致的(函数关系相同,di=6i/1.952),d取值不同,将得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和短期边际成本函数2.出现一条SAC和SMC,屏幕上就显示出SAC与LAC的黑色切点,还显示出该切点对应产量垂直线与SMC的交点,这些交点形成了LMC
观察动画(ppt播放时点击链接即可):由STCi形成LTC、由SACi形成LAC和由SMCi形成LMC三幅动画共同播放所形成的组合图形: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组合图形说明:此动画综合反映了短期成本函数簇与长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力:短期与长期成本许多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对电力生产的长期成本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规模经济性,即在其发展历史中的LAC线为一条下降的成本函数。从而电力企业能显著地在LAC线的左侧选择其建厂规模,也意味着其LMC总小于LAC。电力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发电的技术上,电厂容量越大,发电越便宜。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电的传输成本。电产量越是集中在一个单独的大容量厂生产,电被输送到地理位置较分散的用户所需的传输成本越高。
电力企业的短期成本线与长期情况有很大区别。发电系统必须在短期甚至一天中满足用电量的巨大波动(电是无法储存的),高峰时段要比非高峰时段生产和传输更多的电。然而电力企业不可能通过调整其固定容量来适应每天的用电波动,因为这种波动随时都在发生,且都是暂时的变化。所以其短期产量的增减会沿着SMC和SAC进行调整,特别在容量固定条件下,会发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增(至少在用电高峰,产量增大时会出现)。
从技术上讲,在较高产量下的短期成本递增有两个主要原因:(1)配套发电设备都有其设计能力(capacity),短期超过设计能力是可以的,但会发生如过热损失、击穿风险等情况。(2)任何发电系统都有分厂,各分厂又各有不同的技术参数(产出/燃料比率)。效率最高的设备用于满足基本需求的连续供应,低效设备作为替代设备,在需求增加时才加入到生产中来,平均成本也随之上升(低效设备要耗费更多的燃料,但具有造价低、点火快等特点)。
上述关于电力调度的事例说明,总电力系统必须考虑各生产分厂SMC的递增,若各分厂的SMC不递增的话,就不存在调度问题,所有的发电任务都分派给效率最高的厂就可以了。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如企业能以低于加倍成本来获得加倍产出,就存在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加倍成本仅获得低于加倍产出,则规模不经济(内在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ale)。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就一条给定的LAC曲线而言)规模经济包含规模报酬特例,但是它允许企业改变投入品数量比例,具有更普遍的分析意义。U型平均成本线下降阶段表示规模经济,上升阶段表示规模不经济,最低点对应产出量为有效规模产量。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来源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因,规模报酬是果.规模报酬是投入与产出的变化率之比,重在实物形态;规模经济是成本与产出变化率之比,重在价值形态。
规模经济的来源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内在不经济也称作。原因:(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2)管理阶层的增加;(3)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企业外在经济(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恶化)而产生。CQ0LAC1LAC2外在经济内在经济影响长期平均成本位置
外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要素价格提高环境污染,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
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或更多产品成本,低于由不同厂商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则存在范围经济;否则是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范围经济产生原因投入要素的共享。共享管理决策系统带来的成本节约。在消費者对象群体具有交叉特征条件下,分享市场经验和营销成本带来范围经济。
学习效应(learningeffects)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也会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经验积累和能力提高对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被称作“学习效应”,又称“经验经济(economiesofexperience)”。工人重复工作完成相同工序速度加快,伴随废品率下降和原料节省;经营者逐步学会将生产安排得更有效率;工程师学会如何将工艺和产品设计得更为节省成本……。
学习曲线(learningcurve)累计产出量(Q)L=a+bQ-单位产出需要劳动时间(L)a+ba01L=a+bQ-(L是单位产出劳动投入时间;a,b和是常数,大于零;Q是累积产量)Q=1时,L=a+b,是没有学习效应时劳动成本;随Q上升,bQ-项下降,即发生学习效应。Q趋向无穷大时,劳动成本趋向于a。
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学习效应规模经济ABCAC2002AC2003产量平均成本如:软件汉化后,销量扩大分摊固定汉化成本,带来规模经济。软件汉化成本随累计汉化工作次数上升而下降,具有学习效应。学习效应表现为平均成本内移。
思考题为什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试分析软件、影视、图书等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与成本特征。
思考题
1.葡萄糖有氧氧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3. 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生成30或32分子ATP供线粒体外利用。请说明之。4. 为什么说B族维生素缺乏将影响葡萄糖的分解代谢?5. 葡萄糖无氧分解与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区别点。
6.人体对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是如何进行调节的?7. 为什么说糖异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两者有何不同?8. 肝是维持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为什么?9.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10.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其调节。
选择题
1、有关葡萄糖经小肠粘膜吸收的正确叙述是A、葡萄糖转入肠粘膜不需要载体,同时需要Na+转入B、葡萄糖转入肠粘膜需要载体,同时需要Na+转入C、葡萄糖转入肠粘膜为逆浓度差的被动吸收过程D、葡萄糖转入肠粘膜为顺浓度差的主动转运过程E、葡萄糖吸收不消耗能量
2.每分子葡萄糖在糖酵解和有氧氧化时彻底氧化净生成的ATP分子数最近的比值是A、1:5B、1:10C、1:15D、1:20E、1:25
3、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时转变为丙酮酸可净生成ATP的分子数是A.2B.7C.12D.24E.32
4、下列哪一个代谢过程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A.脂肪酸氧化B.电子转移C.柠檬酸循环D.氧化磷酸化E.糖酵解
5.下列不含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A.磷酸肌酸B.二磷酸腺苷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葡糖-6-磷酸E.1,3-二磷酸甘油酸
6.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生成的产物是A.果糖-1-磷酸B.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C.果糖-1,6-二磷酸D.果糖-6-磷酸E.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7.下列不参与柠檬酸循环的酶是A.延胡索酸酶B.乌头酸酶C.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系D.异柠檬酸脱氢酶E.–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8.有关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米氏常数较葡萄糖激酶的大B.葡萄激酶对葡萄糖的米氏常数较己糖糖激酶的大C.葡萄激酶能被葡糖-6-磷酸抑制D.己糖激酶不能被葡糖-6-磷酸抑制E.肝脏中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9.肝脏中2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需要消耗多少ATP分子A.2B.3C.4D.5E.6
10.下列哪一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A.α-酮戊二酸脱氢酶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
11.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酵解净生成几分子ATP?A.1B.2C.3D.4E.5
12.糖酵解时丙酮酸不会堆积是因为A.丙酮酸可氧化脱羧成乙酰CoAB.乳酸脱氢酶活性很强C.NADH+H+/NAD+比例太低D.乳酸脱氢酶对丙酮酸的Km值很高E.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中生成的NADH+H+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13.关于糖原合成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供体是UDPGB.糖原合成为耗能反应C.α-1,6-葡萄糖苷酶催化形成分支D.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E.ATP/AMP增高时糖原合成增强
14.没有CO2参与的酶反应是A.丙酮酸羧化酶反应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反应C.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E.柠檬酸合成酶反应
15.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ATP最多的是A.乳酸B.甘油C.谷氨酸D.琥珀酸E.草酰乙酸
16.有关戊糖磷酸途径的正确概念是A.可生成NADH+H+,供机体能量需要B.可生成NADPH+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C.可生成NADPH+H+,供合成代谢需要D.蚕豆病是病人体内缺乏葡糖–6–磷酸脱氢酶E.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17.血糖浓度低时脑组织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摄取减少,因为A.己糖激酶的Km高,亲和力小,B.己糖激酶的Km低,亲和力大,C.葡萄糖激酶的Km低,亲和力小,D.葡萄糖激酶的Km高,亲和力大E.胰岛素分泌增多
18.1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CO2及H2O可生成多少分子ATPA.4B.8C.12.5D.16E.20.5
19.在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A.磷酸甘油激酶B.葡萄糖激酶C.己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E.磷酸果糖激酶-1
20.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A.维生素B12B.叶酸C.吡哆醛D.硫胺素E.NADP+
21.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蚕豆病A.内酯酶B.磷酸戊糖异构酶C.转酮基酶D.葡萄糖酸-6-磷酸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2.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依赖哪种变构激活剂A.ATPB.AMPC.柠檬酸D.乙酰CoAE.异柠檬酸
23.有关糖异生途径的概念,正确的是A.是糖酵解的逆反应过程B.没有膜障C.不消耗能量D.肌细胞缺乏果糖双磷酸-1而不能糖异生E.在肝、肾的线粒体及胞液中进行
24.肝脏内糖酵解途径的主要功能是A.提供NADPH+H+B.进行糖的有氧氧化以供能C.提供磷酸戊糖D.提供合成脂肪酸等原料E.抑制糖异生
25.2分子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几分子ATPA.2B.3C.4D.5E.6
答案
1、B.葡萄糖可经小肠粘膜细胞载体系统逆浓度梯度转运进入肠粘膜细胞。这个载体系统需有Na+同方向移动。葡萄糖逆浓度差转运间接消耗的能量是通过ATP酶的作用把Na+运出细胞建立Na+梯度,与Na+顺浓度差移动相偶联。
2、C.有氧情况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生成的NADH+H+和柠檬酸循环的氧化作用可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作用相连接生成12.5分子ATP。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的NADH+H+经线粒体呼吸链生成2.5(或1.5)分子ATP。每分子葡萄糖经此反应可生成28或是30分子ATP。加之丙酮酸生成阶段生成2分子ATP。故每克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氧化为CO2和H2O时,可净生成30(32)分子ATP。而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净生成2分子ATP。
3.B.每分子葡萄糖氧化时可转变成2分子丙酮酸。胞液中净生成2分子ATP和NADH+H+。NADH+H+可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可生成5分子ATP。因此每分子葡萄糖转化成2分子丙酮酸过程中可生成7分子ATP。
4.E.糖酵解反应是在胞浆中进行的。而脂肪酸氧化,电子转移,氧化磷酸化和柠檬酸循环均在线粒体中反应。
5.D.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产能大于7千焦/克分子(更负)。而葡糖-6-磷酸(△G0′=-3.3千焦/克分子)外,其他化合物水解时的自由能都比-0.7千焦/克分子更负。
6.D.果糖–1,6–二磷酸酶是葡糖异生作用中的关键酶之一,催化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7.C.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而延胡索酸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都参与柠檬酸循环。
8.B.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米氏常数较葡萄糖激酶的小亲和力大,能被葡糖-6-磷酸抑制,有利肝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葡萄激酶对葡萄糖的米氏常数较己糖激酶的大,亲和力小,不能被6-磷酸葡萄糖抑制,有利于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维持血糖浓度。
9.E.每分子乳酸异生成糖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的反应各消耗1分子ATP。所以2分子乳酸合成1分子葡萄糖时需要6分子ATP。
10.E.甘油磷酸激酶催化甘油酸-1,3-二磷酸的P转移给ADP生成ATP,直接进行了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反应生成甘油酸-1,3-二磷酸,后者含有P。这样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作了准备。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生成含高能键的琥珀酰CoA。
11.C.糖原的葡萄糖残基进行酵解时较游离葡萄糖分子酵解少消耗1分子ATP(缺少葡萄糖生成葡萄糖-6-磷酸的反应),所以净生成3分子ATP。
12.E.在机体缺氧情况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反应生成的NADH+H+交给丙酮酸,生成NAD+及乳酸,糖酵解继续进行。
13.C.催化糖原合成中形成分支的酶是分支酶。分支酶具有1,41,6转葡萄糖基酶的作用。
14.E.柠檬酸合成酶反应是柠檬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催化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即由二碳与四碳化合物缩合成六碳化合物,没有羧化或脱羧反应。
15.A.乳酸脱氢成丙酮酸,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时要消耗ATP。其他化合物都越过这一步,所以消耗的ATP比乳酸少。
16.C戊糖磷酸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H+的主要途径。NADPH+H+可提供机体合成代谢的需要的氢原子。如从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等。饥饿时经此途径代谢的葡萄糖减少。
17.B.脑组织存在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Km为0.1mmol,亲和力大。所以在血糖低时(正常为4.5mmol)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肝中主要是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Km为10mmol,亲和力小。与己糖激酶比较相差近100倍,故血糖低时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低,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利用减少,此时,己糖激酶活性仍较高,利于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供能。
18.C.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及NADH+H+。NADH+H+经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10分子ATP,共生成12.5分子ATP。
19.A.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丙酮酸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解酵的关键酶
20.D.硫胺素焦磷酸(TPP)是硫胺素的辅酶形式,TPP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之一。当硫胺素缺乏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活性可降低,故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
21.E.由于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内缺乏葡糖-6-磷酸脱氢酶,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充足的NADPH+H+。NADPH+H+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保持于还原状态。还原状态谷胱甘肽减少,常在进食蚕豆后诱发溶血性黄疸。
22.D.糖酵解时乙酰CoA对丙酮酸脱氢酶有反馈抑制作用,但在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羧化酶必须有乙酰CoA存在时才具有活性。两方面的作用互相协调,从而保证机体代谢的平衡稳定。例如:饥饿时,大量脂酰CoA在线粒体内β-氧化,生成大量的乙酰CoA,这一方面抑制丙酮酸脱氢酶,阻止丙酮酸继续氧化;另一方面又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使其转变为草酰乙酸,从而加速糖异生。
23.E.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肾在正常情况下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1/10,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能力则可大为增强。糖异生的亚细胞定位在胞液和线粒体。A错误,糖酵解过程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必须经另外的不可逆反应“绕行”。B错误,糖异生途径中的丙酮酸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胞液中的丙酮酸必须克服膜障进入线粒体内,才能被羧化成草酰乙酸。C错误,糖异生过程消耗ATP。D错误,肌细胞中糖异生活性很低,且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故不能经糖异生途径补充血糖。
24.E.肝脏主要由脂酸提供能量,即使在糖类供应充分时,也仅氧化少量葡萄糖。这种情况下肝脏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葡萄糖主要为了提供合成脂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所需原料。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果糖-2,6-双磷酸合成增加则为肝脏内葡萄糖转向糖酵解途径的信号。
25.E.丙氨酸先转变为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消耗2×1分子ATP草酰乙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消耗2×1分子ATP。3-磷酸甘油酸激酶反应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时又消耗2×1个ATP。一共消耗6分子AT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循环、呼吸、泌尿综合性实验课件PPT.ppt
- 最新循环系统-教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循环系统案例课件PPT.ppt
- 最新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课件PPT.ppt
- 最新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要点课件PPT.ppt
- 最新微波与天线N元天线阵课件PPT.ppt
- 最新微电子传感器与微执行器资料课件PPT.ppt
- 最新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习题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微课-华中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操作课件PPT.ppt
- 最新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2章课件PPT.ppt
- 最新微观经济学课件-第章-生产者行为理论课件PPT.ppt
- 最新德育《感谢伙伴-快乐成长》班队会ppt课件PPT.ppt
- 最新德邦整车DP课件PPT.ppt
- 最新心动漫游概要课件PPT.ppt
- 最新心梗病人急诊绿色通道流程课件PPT.ppt
- 最新心房纤颤的治疗及指南(课件PPT.ppt
-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做时间的主人课件PPT.ppt
- 最新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算法的实现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