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4-29 14:38:11 发布

深圳培训PPT绿色建筑评估.ppt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简介 2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分项各分项权重提高与创新(共12项)节地与室外环(共15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6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12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14项)室内环境质量(共13项)施工管理(共13项)运营管理(共13项)设计评价居住建筑0.210.240.200.170.18--------1.00公共建筑0.160.280.180.190.19--------运营评价居住建筑0.170.190.160.140.140.100.10公共建筑0.130.230.140.150.150.100.10各分项得分提高与创新得分×总分权重+=∑在各分项得分均大于等于40分的前提下:50分60分80分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分析6.1.1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6.1.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6.1.3应采用节水器具提交水系统规划方案报告对器具和设备的节水要求关键在总体设计对器具和设备的节水要求控制项给水方式、分区、排水及通气系统等 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是指设计范围内,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在适宜于当地环境与资源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将供水、污水、雨水等统筹安排,以达到高效、低耗、节水、减排目的的设计文件。主要包括建筑节水、再生水回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雨水回用等。具体编制内容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1、江苏省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等。2、项目概况及市政设施概况。3、确定节水用水定额、编制用水量计算表。4、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概述。5、采用的节水器具、设备的相关说明。6、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对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程等。7、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实施方案。8、确定景观水体补水水源和人工景观水体规模等。9、确定用于热水供应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其使用范围、系统形式等。条文解释:4统筹分配水资源,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制定,并在设计图纸中得到落实本底条件和项目概况项目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用水量计算节水器具、计量及用水安全雨水与再生水其他 56.1.3应采用节水器具。(控制性)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值为10分。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得5分;达到二级,得10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1-2010用水效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流量(l/s)0.1000.1250.150表9.2.1-1水嘴用水效率等级指标用水效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用水量(L)单档平均值4.05.06.57.59.0双档大档4.55.06.57.59.0小档3.03.54.24.96.3平均值3.54.05.05.87.2表9.2.1-2坐便器用水效率等级指标《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2-2010用水效率2级为节水等级 6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得1分;2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1分;3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5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总水表分表2分表1分表3无漏计按用途按计费单元 7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绿化、空调系统、游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2分;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4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平面图、系统图应表示出计量装置。深度规定:设计图纸上:1、住宅、单独出售的公寓建筑每户应按规定设置用水计量装置。2、公共建筑应按不同的使用功能或付费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装置。3、游泳池补充水、空调补充水、水景补充水、喷灌系统、雨水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集中太阳能水加热器热媒入口管上等应分别设置计量装置。审查要点: 8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得分项分析6.2.1关于建筑平均日用水量的规定10分6.2.2采取措施避免管道渗漏7分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8分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6分6.2.5公共浴室采取节水措施4分Ⅰ节水系统建筑给水设计关键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水量计算设计标识不参评无公共浴室不参评 96.2.7节水浇灌10分6.2.8循环冷却水节水10分6.2.9除上述措施之外的其他节水技术或措施5分6.2.6使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10分关键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室内外节水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得分项分析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6.2.8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6分。2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10分;3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10分。(包括分体空调、风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多联机、地源热泵、干式运行的闭式冷却塔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10不设空调的项目直接得分 11设计图纸上,给水系统是否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供水。设计图纸上,系统分区和用水点水压是否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审查要点:供水系统防超压措施应在设计说明、系统图中表达清楚。深度规定: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评价总分值为8分。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得3分;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得8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 126.2.11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8分6.2.8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7分6.2.1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15分关键在雨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雨水和再生水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得分项分析Ⅲ非传统水源利用无景观水的项目直接得分不使用冷却水空调的项目直接得分 136.2.1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住宅、办公、商场、旅馆类建筑:根据其按下列公式计算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或其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按表6.2.10的规则评分。注:式中设计使用量为年用水量,由平均日用水量和用水时间计算得出,可参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式中用水量计算不包含冷却水补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 14当项目根据本表满足全部杂用水需求时仍未达到对应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求时,也可判定达标。或表6.2.1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评分规则养老院、幼儿园、医院类建筑本条不参评,若参评则按第2款执行。2其他类型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7分;2)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得8分。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15应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考虑全年水量的变化,扣除自来水补水量。当可提供的非传统水源水量大于实际用水量时,设计使用量=实际用水量当可提供的非传统水源水量小于实际用水量时,设计使用量=可提供的非传统水源水量全区降雨总量30057.1m3/a排入市政管网量17051.8m3/a排入雨水管网量16420.3m3/a实际利用水量2038.7m3/a可收集雨水量2670.2m3/a雨水径流量19090.5m3/a生活用水量17355.8m3/a绿化用水2038.7m3/a总用水量19682.1m3/a道路浇洒用水287.7m3/a达标排入排水沟9222.4m3/a生活污水量15620.2m3/a中水回用水量6397.8m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η=(Q1+Q2)/Q=42.9%QQ2Q1逐月平衡后的实际利用水量 16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少于55%;6分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9分关键在室外雨水排水设计节地与室外环境得分项分析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室外总图景观设计管线综合雨水排水设计雨水排水计算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得3分;达到70%,得6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评价条文:径流总量控制同时包括雨水的减排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减排和利用的比例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18城市年均降雨量(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mm)55%70%85%北京54411.519.032.5长春5617.913.323.8长沙150111.318.131.0成都8569.717.131.3重庆11019.616.731.0福州137611.819.333.9广州176015.124.443.0贵阳109210.117.029.9哈尔滨5337.312.222.6海口159116.825.151.1杭州140310.416.528.2合肥98410.517.230.2呼和浩特3967.312.021.2济南68013.823.441.3昆明9889.315.025.9城市年均降雨量(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mm)55%70%85%拉萨4424.97.511.8兰州3085.28.214.0南昌160913.521.837.4南京105311.518.934.2南宁130213.222.038.5上海115811.218.533.2沈阳67210.517.029.1石家庄50910.117.331.2太原4197.612.522.5天津54012.120.838.2乌鲁木齐2824.26.911.8武汉130814.524.042.3西安5437.311.620.0西宁3864.77.412.2银川1845.28.715.5郑州63311.018.432.6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日值)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9南京市某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00m2,其中屋面面积3600m2,沥青路面面积3400m2,景观水体面积1000m2,绿地面积2000m2,(30%为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0.10m)该项目场地内设计降雨控制量:V=11.5mm/1000*10000m2=115m3场地综合径流系数0.76,入渗实现的降雨控制量为:V1=115*(1-0.76)=27.6m3则需通过其它措施实现的降雨控制量为:V-V1=87.4m3下凹式绿地受纳容积为:V2=2000m2*30%*0.1m=60m3则最终需经过水体调蓄的降雨量为:V3=V-V1-V2=87.4-60=27.4此即为景观水体有效调蓄容积,其水位变化高度为:27.4/1000=0.0274m=2.74c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5%的目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11.5mm 20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体系总体设计单项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场地给排水设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在各分项得分均大于等于40分的前提下:50分60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