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2-04-29 14:29:05 发布

自考教育学学习课件PPT模板

  • 8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学绪论第一章认识教育第二章透视教师第三章透视学生第四章教育环境第五章课程结构第六章课堂教学第七章学会学习第八章学会做人 绪论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情境对教育学研究的影响:1、深化理论2、示范引导3、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情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功能2、帮助教师克服经验欠缺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变化4、引导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效应 第一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理解:1、是一种社会现象。2、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教育媒体、内容、手段、活动方式方法和环境五部分。要素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与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教育的产生: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教育的发展:远古教育(原始社会)→古代教育(农业社会)→现代教育(工业信息社会) 远古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原始性的表现: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古代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表现:1、具有自身独立活动领域2、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3、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4、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是商品经济普遍化和现代化机器生产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阶段:1、第一次工业革命(18-19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标志2、第二次工业革命(19末-20世纪中期),以电气化为标志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中-目前),以信息机为标志 教育的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它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第二节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知、体诸方面的发展,是对人的发展的最一般的基本要求。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包括每个人的特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结构(两部分):1、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2、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两大派):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2、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应当反映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体质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教育目标体系(四层次):第一层:教育目的(总目标/终极教育目标第二层:教育目标(一级/学校培养目标)---远期/理想目标第三层:课程目标(教学/课程目标)-中期目标第四层:单元目标(一教学单元/活动目标)-近期目标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教育目标实施: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行动目标 第三节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身体发展: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物质基础)心理发展: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重大影响) 影响因素:1、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生理前提2、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制约作用3、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特别是对年轻一代发展起主导作用。-发展方向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身心发展的动力。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修改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内容:1、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会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2、道德社会化:是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人的道德性表现在关心别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行动三方面)3、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将性别角色的标准内化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约与促进的对立统一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1、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的总体。2、人口质量: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一)教育与人口数量:1、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2、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二)教育与人口质量:1、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3、教育可调整社会人才构成与流动(包括不同科学文化程度的人才间的比例;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间的比例)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1、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2、为教育发展提出新的需求(二)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1、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2、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2、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3、政治的第三个手段就是法律。4、政治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二)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通过教育,宣传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3、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延续与发展。4、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学校亚文化组成:1)指学校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构成——课程中包含的文化产品。2)学生非正式群体中形成的亚文化。3)校园的环境文化及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活动。2、学校内部文化的作用:1)文化发展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与结构。2)传递文化手段的发展渗透到学校内部,使老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3)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3、学校外部文化(文化背景)的作用:1)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身心发展。(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对教育的可能影响---动力作用、指明方向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质量;3)为教育资料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1)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内容。2)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方式进入,引起教育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1、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修改化更加受到关注 第四节教育的效应: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正效应:符合预定目标的效应负效应:偏离或背离预定目标的效应社会主义教育效应的判定标准:是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发展。 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1、片面追求升学率原因:社会根源+教育内部原因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1)确定名次是考试的重要目的2)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3)实施恶性补习4)大量购置应付升学考试的参考书、试题集和模拟试卷5)面对升学有希望的学生教学6)简化教学方法 二、现代教育的功效1、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2、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与发展性三、传统教育的扬弃四、创造型人才培养素质体现 第二章塑造自已进入角色敬业劳动 第一节一、教师的职业态度与情感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和焦虑,以及克服优柔寡断等。分为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自我意识教育期待 一、理解学生1、心胸豁达第一个品质就是灵活性2、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3、移情作用心理学意义是在情绪或理智上都处于别人的地位。4、客观性 二、与学生和谐相处真诚(是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非权势,积极相待,交往技能三、积极的自我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强调:“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四、教育的期待1、内容1)对学习潜力的推测2)对品德发展的推测2、行为影响1)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2)行为和成绩3)师生关系3、注意事项1)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2)不断反省自己 二、教师智能结构(一)知识结构1、通晓所教的学科与专业2、具有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能力结构1、预见能力: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2、传导能力: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是教师传导的最主要的工具。正式语言能力:即符号化的语言能力。(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非正式语言能力:即体势语言能力。(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声音暗示等。是正式语言的补充。)3、控制能力: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 的方向发展。(对学生、自己、情境三方面的控制,情境由物理空间与社会气氛构成) 第二节一、“教员”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牌核心的地位,是我国对教师角色最为关注的一项。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二、“领导者”角色1、领导角色的心理学解释1)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态2)是一种施加心理影响的活动3)是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2、教师是怎样的领导者1)属于分配在组织中一定位置上的领导人,面临教育任务和目标。2)领导行为包括建立和保持一个内部的环境,用以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使学生达成规定的目标。3)领导技巧、领导品质、使用权力。 三、“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1、解决人的人生方向问题2、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四、“心理医生”角色课堂情绪气氛: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心理环境。是集体心理气氛的表现。教师要提供一个能谅解和宽容的气氛。五、“青少年的朋友”角色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的举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六、“父母”角色儿童认为教师是父母的化身七、“榜样”角色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不仅是学生做人的榜样,也是学生为学的榜样 八、“被攻击的对象”角色“替罪羊”是最不理解、最接受不了的角色。1、教师不可避免地会暂时或永久地、偶然或经常地成被敌视的对象。2、需要极大的忍耐力九、“研究者”角色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课堂即实验室十、学校管理者角色十一、角色冲突十二、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自强、刚毅、耐力而乐观向上的教育性格,是中国老师心理品质的主流 第三节一、特殊的复杂性1、劳动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感情、有理智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人。2、任务是教书+育人。3、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的脑力与体力劳动。二、强烈的示范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2、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3、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4、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方面。5、只能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 三、独特的创造性1、具有更多更大的灵活性,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的。2、表现在1)因材施教2)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3)表现在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处理4)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四、显效的长期性1、周期长、见效慢。2、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发展变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五、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1、学生是带着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影响来到学校。2、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六、劳动量的隐含性1、隐性劳动:指没有报酬的量外工作2、计算劳动量的方法:计时+计量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形象性的示范表演2、人格风范和环境气氛的熏染3、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4、“灵机一动”的临场创造性发挥八、劳动的协作性1、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2、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章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多种特征学生是合作者 第一节教师的学生观:1、观念、法制水准(原则上的)2、一般水准(在接触学生时具体反映出的)3、具体水准(教师心底对每个学生的个别印象、想法或期待的学生观,这是真心实意的学生观)一、学生是人1、是能动体2、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是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2、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教师价值的实现对象六、学生的社会地位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2、合法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的权力 一、初中学生(12-15岁)的年龄特点(一)生理发展特点(体形,身体机能,性成熟过渡期--激变期)(二)心理发展特点1、感知与观察能力明显提高2、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3、思维的发展处在一个质变时期4、想像力加速发展5、情感波动大,控制能力逐渐提高6、能较长久地处于同一种心境之中(性意识开始觉醒,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期是12-15岁)第二节(三)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1、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特别重要2、对学生进行生理知识和性的教育,减少初中生对自己身心变化不良的好奇心或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3、协同家长创设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与关系4、精心选择教学方法5、组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 (二)性格差异与教育1、性格有好坏之分1)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2)具有道德评价意义3)与个人的潜能发挥、身心健康密切相关2、不良性格可以矫正1)常误认为别人轻视他或对他充满敌意2)在情感上容易受伤害,容易为小事而难过愤怒,其习惯性的反应是攻击。3、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3)在困难中磨炼自己二、初中生的气质、性格差异和教育(一)气质差异与教育1、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3、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三、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1、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4、自我探索中的迷惑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第三节一、学生是合作者1、师生关系表现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凡被老师预先认定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儿童(事实上这些儿童并不一定具有特殊的智力,而是由实验者随机取样,随便指定的),若干月后他们的智力相对来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情感关系A、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B、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C、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影响1)形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激发其积极学习2)伴随着某种信赖感3)必然产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与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教益 师爱的特征:1、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2、一般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的发展阶段学生对教师情感的特征:1、依恋、爱慕、实际接触2、接近---去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获得安全感亲近---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与承认共鸣---对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信赖---倾心交流,向教师打开心扉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改善1、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2、教师的人格类型柏恩博士(加)PAC三态: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一)父母态(P态)往往有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行为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权威式的色彩。(二)成人态(A态)往往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三)儿童态(C态)常常会像婴儿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三)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他关系的知觉。教师的人际知觉:是指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对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知觉失真(可能演变为知觉偏见):知觉偏见是指以已度人,以自己的情绪和品质来判断别人也有类似的情绪和品质超群。传统教育只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精神 第四章教育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三个层次:1、以教育为中心,由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2、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由整个教育系统所构成的的环境。3、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包括教育在内的外部环境组成的系统。 一、校园文化建设1、杜威: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2、亚当斯:1)离开教室中间行列越远,被包容沟通以及交互反应的机越少。2)越是远离前面的位置,教师接触的机会越少。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就是校风。二、课堂内环境1、第一课堂:传统的室内课堂教学形式第二课堂:新兴的课外教学形式2、人际环境:指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物质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 三、微观环境的影响1、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2、花盆效应,花盆是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3、教师的期待效应对待差生 第二节小学生的培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一、家庭的教育功能1、基本生活技能2、社会规范、道德情操3、生活目标、理想与志趣4、社会角色5、性格特征、社会适应能力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1、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指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它使得受教育者继后接受其他影响时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即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2、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6、家庭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三、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1、经济水平2、文化程度3、职业特点4、家庭结构(常态与非常态,非常态分离异、缺损、收养家庭)5、独生子女家庭四、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1、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一、社区文化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城市、乡镇、农村第三节 二、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1、服务功能指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2、教育功能1)社区环境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谢、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它间接地反馈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它对人的影响往往超过整个社会或国际社会。2)生长在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道德而今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3)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意味着我国不同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方向等都具有区域性特点。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第四节一、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1、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2、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二、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最常采用的是班级家长会)4、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主要内容是请专家讲解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三、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与方式1、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敬意形成稳定的联系。2、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与保持经常性的联系4、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 第五章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1、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2、经验:主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验,即前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所积累的基本认识成果。3、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二、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1、认知、道德、审美、健身经验要素认知因素:是新生一代需要掌握的人类科学文化中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有关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经验。道德因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观点、品质与行为习惯。审美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公民需要学习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关于审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健身因素: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获取的前人关于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 二、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2、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指为了适应学生爱好与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1、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2、中国的孔子:将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分科教学之始。3、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4、16世纪夸美纽斯提出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理论与方法。5、赫尔巴特主张发展学科“多方面的兴趣”。6、斯宾塞主张教育为完满生活作准备7、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二)活动课程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倡导者:杜威与克伯屈主张:课程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来组织活动,以活动来代替分科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做”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基本出发点:儿童的兴趣与动机四类动机:1)社会动机2)建设动机3)探索动机4)表演动机(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正式/官方/公开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非正式/潜在/隐蔽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杰克森(美,1966))二者的关系:递进、转换、互补关系 A、隐性课程的结构1、物质-空间类2、组织-制度类3、文化-心理类B、隐性课程的特点1、潜在性2、非预期性3、多样性C、隐性课程的功能陶冶、育美、益智、健体功能D、隐性课程的设计是按照教育目标要求和个体心身素质形成的规律,对各种隐性的教育内容进行的安排与配置。E、隐性课程的实施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3、发挥教师作用4、培养学生参与意识5、克服消极因素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以及某些相应的直接经验理论基础知识: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1)基本事实2)基本概念3)规则、规律及原理4)有关活动方法的知5)有关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评价的知识2、关于某些活动方式的经验智力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智力活动的方式。操作技能: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机体运动或操作某种对象的活动方式。3、关于提高能力的经验七种能力: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一定水平的智力,口头或书面表达,审美,辨别是非及美丑善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创造能力4、关于对待世界与活动的态度即培养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内容 (五)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总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我国的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二节一、中小学课程不能忽视的问题1、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2、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3、学科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二、教学计划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三、教学大纲是指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夹。四、教材1、教科书与视听教材2、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做到科学性、思想性与效用性的统一。2)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3)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三节一、教学设计三个隐喻:塞勒(美)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帽是作品的演奏。二、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三、教学目标的叙写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终极目标--国家教育宗旨中程目标--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短期目标--每科每课的教学目标 第六章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一、教学过程的要素1、引起学生注意--首要因素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经验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2、教与学相互依存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1、传授知识--最基本功能2、形成技能--智力与动作技能3、培养智能4、发展个性 第二节一、教学原则1、定义:是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2、内容:1)理论联系实际--理解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学以致用2)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知识教学与社会主义品德,正确的三观教育3)直观性--观察描述,感性认知4)因材施教--差别教学,最佳发展5)循序渐进--发展顺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逻辑思维6)巩固性--理解知识,保持记忆7)启发性--引导思考,积极探索7)可接受性--促进身心发展 第三节一、教学方法(一)定义: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二)具体方法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2、谈话法(启发式与问答式)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              6、参观法7、练习法              8、实验实习法9、发现法              10、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1、引起动机2、呈现教材3、举例说明4、归纳概括5、布置作业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研究1、功能2、方法1)课堂播放教学法(演播法,插播法)2)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现场法,录制法)3)程序教学法4)机器考查成绩法三、教学策略1、定义: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2、分类:1)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  2)概念形成策略-布鲁纳3)认知发展策略-皮亚杰    4)随机管理策略5)自我管理策略        6)行为练习策略-直接教学 四、发展性教学策略特点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5、研究学科特点 第四节一、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二、基本原则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三、影响因素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2、学生的定型期望(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某一种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3、班集体的特点4、教师的行为方式(强制性、亲和性、操作性因素) 三、课堂气氛主要是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一)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冈德雄(日)将气氛分为支持型与防卫型气氛(积极的与消极的)支持型的特征:1)自信与信赖2)宽容与主动3)自发型与多样化防卫型的特征:1)恐惧与不信任2)控制与服从3)策略与操作(二)良好教室气氛的行为条件1、接纳感受2、赞赏或鼓励3、接纳意见4、善于发问(三)心理学家威塞尔的七种范畴的教师言语行为,作为课堂气氛的指标1、支持学生的言语2、教授或澄清言语3、解决或提出问题的言语4、中性言语5、指导或劝告的言语6、指责或反对的言语 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积极力量:指增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消极力量:指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中性力量的表现形式:1、不在听课,但静坐在座位上2、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3、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诉乱涂乱画4、两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交换意见5、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第五节一、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特点与功能: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课的类型与结构1、课的分类:1)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2)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及各部分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新授课,技能课,复习课的结构)3、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辅导、讲座、参观等4、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和评价) 第七章一、教会学生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与技能,同时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二、学习的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三、学习的过程1、知识学习的过程---选择、领会、保持、应用四阶段2、技能学习的过程---定向、分解、定位、熟练四阶段3、能力学习的过程---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四阶段4、品德学习的过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四部分 学习的基本思想:1、学生的能力2、过去的经验3、学习的准备4、保持和遗忘5、练习6、理解关系7、机能上的相似8、概念的重要性9、发现10、学科内容11、评价和态度12、动机13、知道自己有进步14、自信心15、学习的自由 第二节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运行的空间、时间与程序在课程内部的反映。符合的要求:一、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1、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2、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3、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4、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二、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与分配1、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2、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1)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2)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3)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4)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劳动量:指生产劳动给予人体的生理负担量。运动量:指体育运动给予人体和生理负担量。三、劳逸安排的节奏性解除疲劳的根本方法就是休息。静止性休息+活动性休息 二、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一、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1、学习条件的最优化2、学习过程的最优化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组织技能,信息技能,智力技能)第三节 三、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1、了解学情2、制定计划,做好准备3、实施指导4、反馈控制四、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与方式1、途径(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家长或他人协助)2、方式1)系统传授式2)专题讨论式3)学科渗透式4)学习诊断式5)经验交流式五、学习方法的指导1、制定学习计划2、指导学会阅读3、学会观察4、学会记忆5、学会独立思考6、建立科学学习程序7、排除干扰 第八章一、素质教育定义: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特点:整体性、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二、素质教育目标分解(一)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及教育1、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对人生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的作用。2、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二)道德素质目标及教育道德素质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社会的关系所必需的,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三)文化素质目标及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就是真、善、美的教育。(人类文化包含科学、道德、艺术三方面。科学追求真,道德追求善,艺术追求美。)(四)生理素质目标及教育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五)心理素质目标及教育心理素质包括兴趣、情绪、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适应环境,记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六)审美素质目标及教育1、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创造美的能力等2、审美素质教育即美育或审美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科学的审美观念、较强的审美感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七)劳动素质目标及教育劳动素质教育指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实施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其掌握劳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过程。(八)交往素质目标及教育三、现代人格素质的基本特征1、现代人的人格特征:是指具有理智和情感和谐发展的心理机制,高度创造力的活动效能以及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伦理内容。 四、人格教育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和行为的根本看法,它直接支配一个人如何去思考和行动,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者,赋予人格以确定性和坚定性。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为类思维即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人格优化包括人格品质和人格结构的优化。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分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与巷道主义道德三层次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全体居民为着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规则。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道德。 第二节一、道德认识,即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品德的基础。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评价是指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1、从他律到自律2、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二、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三、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一种力量。四、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标志着品德的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一贯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一、德育的基本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俱的尊重和依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研究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第四节一、学生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教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和示范。二、榜样应具备的五个条件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2、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3、其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具有可行性4、具有可信任性5、其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三、锻炼是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四、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五、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六、评价奖励(赞许、表扬、奖赏)惩罚(批评、谴责、训导、处分)操行评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