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 MB
- 2022-04-29 14:20:4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37六腑
六腑的概念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是盛放物品之处,有出有入。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说明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处于连续不断的虚实交替之中。六腑不藏精气。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之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七冲门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贮存与排泄胆汁(二)胆主决断
(一)贮存与排泄胆汁胆汁生成于肝而贮藏于胆其味苦、色黄绿、又称“精汁”受肝主疏泄的直接控制和调节,在肝的调控下,胆汁及时排泄于肠道,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胆为“中精之府”贮存胆汁排泄胆汁
胆汁是在肝内生成,由肝化生分泌。胆汁生成后,则流入胆囊,由胆囊贮存。胆汁呈黄绿色,味极苦,有重要消化作用。在进食后,通过肝的疏泄作用,胆汁排入肠道,协助脾胃,维持正常消化。肝促进胆汁的生成与排泄
胆汁消化
由于肝胆关系密切,肝的功能正常,则胆汁化生有源,胆汁的排泄通畅,消化才能正常。若肝有病,则影响到胆汁的生成、排泄,使消化功能失常。胆的病变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厌食、腹胀、腹泻湿热蕴结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发为黄疸(身面目皆黄)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滞留——日久易形成砂石
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厌食、腹胀、腹泻。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滞留,郁而化热,日久易形成砂石。胆汁排泄受阻
湿热蕴结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发为黄疸:(身面目皆黄)。黄疸
(二)胆主决断生理:胆性刚直、果敢、与人的勇怯、胆量有关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虚——胆小惊怯、睡眠不安。胆热痰扰——惊悸而烦、急躁易怒。病理
胆既为六腑之一:为空腔器官,与肝相表里故为之腑之一。也属奇恒之腑之一:内藏精汁,不直接受纳水谷故为奇恒之府之一。胆的两重性
(一)贮存与排泄胆汁、助消化(二)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小结
胃胃的概述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位置: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与脾相表里胃的概述形态:为曲屈状的囊状器官
上部—上脘(包括贲门)。中部—中脘,即胃体。下部—下脘(包括幽门)。胃两门三脘胃脘
胃主要生理功能(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主受纳:接受容纳饮食物。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使饮食物初步消化,变成食糜,在脾的帮助下化生精微,初步吸收。胃主腐熟
脾胃共同消化饮食物饮食物的消化以脾胃之气作为动力,同时必须有阴液的参与,脾胃共同消化饮食。
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综合,称为“胃气”。中医学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的重要性“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诊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疗留得一分胃气便存一分生机“保胃气”为养生治疗的重要原则。保胃气
受纳失职:纳呆厌食,胃脘胀闷。腐熟无能,食滞胃脘:胃脘疼痛,嗳腐食臭。食滞胃脘
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后,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同时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胃主通降
胃气上逆降浊是胃继续受纳的前提。若胃不和降,饮食物滞留于胃,可出现胃脘胀痛、不欲饮食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发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另外,胃气不降,还会影响脾气的升清作用。《素问》:“浊气在上,则生脭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二)主通降、以降为和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保胃气”为养生治疗的重要原则。胃小结
小肠小肠的概述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通大肠。小肠与心相表里。形态:纡曲回环迭积的管状器官。小肠概述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受盛和化物(二)泌别清浊
受盛: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所谓"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清浊,各走其道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谢,故称“小肠主液”。
精微由脾吸收饮食物入胃,经过脾胃的腐熟加工,然后进入小肠,清浊分离,各走其道,再由脾输送至全身,供应各脏腑器官的营养。
水液糟粕各行其道入肠小肠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进入膀胱而为尿。
由此可见,小肠的生理功能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小肠这一功能正常,清浊各走其道,精微物质输布全身,糟粕下归大肠,无用水液泌渗入膀胱。若小肠有病,不仅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会影响到二便的排泄,导致:泌别清浊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小便短少,便溏泄泻。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小肠大肠膀胱前后水分残渣又称“前后分利法”
(一)主受盛和化物(二)泌别清浊、主液。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小结
大肠大肠的概述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概述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小肠,下连魄门。大肠与肺相表里。形态:回环迭积状。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传送糟粕,吸收水份是胃气降浊延伸与肺气下达有关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赖肾主气化正常(大肠主津)糟粕的传导通利,一方面依赖于大肠本身功能正常,另外又和胃的降浊、肺气肃降及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大肠传导失职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肠鸣,腹痛,溏泄。病理大肠实热,肠道失润——大便干结难解。湿热蕴结大肠——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启闭赖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
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主津大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小结
膀胱膀胱的概述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膀胱概述位置:位于小腹正中,居肾之下,大肠之前,膀胱与肾相表里。形态:囊性器官,充盈时为卵园形,排空似椎形。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贮存尿液—经机体利用后的水液,下输膀胱排泄尿液—尿液达一定量时,通过气化排出体外与肾气化密切相关。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人体饮入的水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化为津液,分布于周身,发挥润泽营养作用。津液代谢后剩余之液,经三焦之道路,下达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贮存于膀胱内,当膀胱内尿液达一定量时,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膀胱开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膀胱排尿需肾的气化
气化功能失常——小便不利、尿少,甚则癃闭。膀胱失其约束——尿频,尿量多,甚则尿失禁。湿热毒邪侵入膀胱——尿急,尿痛,尿淋涩。
膀胱小结贮存尿液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三焦的概述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概述关于三焦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尚无定论,争议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认识:1、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上、中、下焦的合称部位三焦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等。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三焦的总体功能1、通行元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2、运行水液——水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三焦通行元气元气根源于下焦,发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但元气运行,只有借助于三焦之道路,方能布散、通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因而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三焦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是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之一。正如《素问》所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各部的生理功能特点雾——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主要指心肺输布气血,象雾露一样均匀的敷布全身。沤——是对水谷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主要指脾胃消化饮食,吸收精液,蒸化津液的作用。渎——沟渠水道之意。是对肾、膀胱、大肠、小肠,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概括。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特点上焦如雾指上焦有宣发精微与卫气,以雾露弥漫的状态营养于肌肤、毛发及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故上焦的功能,实际体现为心肺的气化输布作用,关系到营卫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输布。“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中焦.下焦特点中焦如沤主要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例如水谷的受纳、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体液的蒸化,化生精微为血液等。"渎",即水沟,为排水渠道之意。下焦主泌别清浊,排泄二便,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肾、小肠、大肠、膀胱的功能。“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小结
六腑知识点综述及学习指导本节重点讲述了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功能为传化物,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以通降为用,在学习中,既要抓住各个腑的知识点,又要将它们联系起来,如对胃、小肠、大肠和膀胱的生理功能,应从饮食水谷的代谢过程来理解,这样有利于知识点的连贯性。胆主决断的功能,可从病理上,特别是联系温胆汤的治疗作用,来体会其含义。对于三焦,应通过其所在脏腑的功能来理解其生理特点,不必囿于三焦形态之有形无形之中。
练习试题一、名词术语解释1.六腑2.腐熟3.小肠主化物4.决渎5.太仓6.中精之府7.胃气8.孤腑9.水谷之海10.小肠主液11.大肠主津12.三焦气化
二、简述题练习试题1.为何称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2.胆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3.胃有何主要生理功能?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6.三焦有何主要生理功能?7.膀胱有何主要生理功能?8.脑的生理功能是什么?9.“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有何理论依据?
10.大肠主津与小肠主液有什么不同?1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什么?12.脾胃升降失常的病证,《内经》用哪一句话来概括?13.胆排泄胆汁的功能主要依赖于什么?14.小肠的功能失调为何出现二便异常?15.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与哪些脏腑有关?16.上中下三焦的部位是如何划分的?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什么?二、简述题(续)
练习试题论述题三、论述题1.试述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2.何谓“胃气”?临床上为何将“保胃气”作为重要治疗原则?3.试述小肠的生理功能。4.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如何?5.在病理方面六腑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再见
第三节推拿的治疗原则与治法
一、推拿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症制订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法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不同。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总是由治疗原则所规定,并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
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且病情又有轻重缓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个体,其病理变化和病情转化不尽相同。
因此,只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本质,治病求本;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正祛邪;按照失调的脏腑功能,调整阴阳;并针对病变轻重缓急以及病变个体和时间、地点的不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重视预防,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发生。
(二)治病求本“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推拿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 “标本”是相对而言的,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但有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地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意义所在。
1.正治与反治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通过分析临床证候,先辨明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治疗方法。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手法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言,其实质仍是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常有“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方法。
2.治标与治本一般情况下,治本是原则,但在某些情况下,标症甚急,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我们应当贯彻“急则治标”的原则。治标只是在应急情况下或是为治本创造必要条件时的权宜之计,而治本或标本兼治才是治病的根本目的。
(1)急则治标(2)缓则治本(3)标本兼治
(三)扶正袪邪疾病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疗疾病,就是要扶正气,祛除邪气,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所以扶正祛邪也是指导临床的一条基本原则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所以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也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四)调整阴阳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推拿临床中,更须注意因人制宜。
如患者体质强,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变部位在深层等,手法刺激量大;患者体质弱,小儿患者,操作部位在头面胸腹,病变部位在浅层等,手法刺激量宜小。
二、推拿基本治法推拿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其基本治法亦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不外乎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使气血复归于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
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二是手法的刺激量;三是施术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
因此,不能单纯地用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来概括推拿的治疗作用;同样,也不能单纯地用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来说明推拿的治疗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的研究必须把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以及施术部位(或穴位)三者结合起来。
根据手法的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的部位,推拿治疗有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分述如下:
(一)温法温法,即温热之法,有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的作用。适应症:适用于虚寒症。常用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要求:缓慢柔和,操作时间稍长的节律性刺激。应用:1.摩、按、揉法—作用于→腹部(中脘、气海、关元)——功效→温中散寒2.擦—作用于→背部督脉—→温通全身阳气的作用。3.按、揉、一指禅推法—→心俞、厥阴俞—→温通心阳
(二)通法通法,即疏通之法,有通雍滞、行气血的作用。适应症:适用于病邪壅滞。常用手法:摩擦类、挤压类、运动关节类。要求:刚柔兼施。应用:1.拿、搓法—→四肢—→通调经络。2.拿法—→肩井—→通气机,和气血。(肩井为全身气血升起的地方)3.点、按—→背部俞穴—→通脏腑气血。4.摇、扳、拔伸—→肢体关节—→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三)补法补法,即补虚之法。适应症:适用于各种虚症。常用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要求:轻柔缓慢,作用时间稍长。应用:1.补脾胃:即增强脾胃的生理机能。(以下手法可起此作用)①一指禅推法、按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②横擦背部脾胃区。2.补腰肾:①一指禅推法、按、揉—→肾俞、命门、志室②擦——肾俞、命门、腰阳关;③按、摩——气海、关元。
(四)泻法泻法,即泻实之法。适应症:适用于结滞实证。常用手法:摆动、摩擦、挤压类。要求:力量稍重,手法频率要由慢逐渐加快。应用:1.胃肠结滞(实证便秘);一指禅推、摩、指揉——天枢、长强、神阙——通腑泻实。2.阴虚火旺,津液不足(虚证便秘);摩少腹(顺时针)——通便不伤阴。(便秘除治疗外,还应注意排便习惯。)区别:推拿泻法与药物泻法不同:推拿是通过手法对脏腑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泻的目的。(它副作用少,平稳)药物泻法为攻法,副作用大。
(五)汗法汗法,即发汗发散之法。适应症:适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或风热)常用手法:摩擦、挤压、叩击类。要求:风热——柔和轻快。风寒——先轻后重。应用:1.拿、按、揉——风池、风府——疏散风邪。2.按、拿——合谷、外关——驱一切表邪。3.按、揉——大椎——发散热邪,通三阳经气。4.拍——背部膀胱经轻——散风热。背部膀胱经重——散风寒。5.肘推——两侧膀胱经——散风寒。6.拿——肩井(刺激强,作用时间短)——发汗解表。7.按揉——肺俞——散风邪,宣肺气。汗法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
(六)和法和法,即和解、调和之法。和者即和解之法,含有调和之意,凡病在半表半里,在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下,可应用和解之法。适应症:适用于病在半表半里。(表:用汗法。里:用通法、泻法)常用手法:摆动、摩擦、振动类。要求:平稳而柔和,频率要稍慢。应用:1.摩腹部(摩与移动的方向均为顺时针)、擦背部脾胃区、振中脘,均为和脾胃的作用。2.一指禅推:肝俞——疏肝气揉:章门、期门——疏肝气3.滚、揉、搓:四肢及背部——和气血拿:肩井——和气血
(七)散法散法,即消散、疏散之意。适应症:适用于无形的积聚和有形的积聚。无形积聚:梅核气——气阻塞于咽喉。有形积聚:瘀血等。常用手法:摆动、摩擦、挤压类。要求:轻快柔和。应用:1.气郁胀满(无形积聚):一指禅推、摩、擦——胁肋:散郁除满。2.有形的凝滞积聚:一指禅推、摩、擦、揉——病变的脏腑、经络:消积散瘀。揉法:对散法的作用较好,如踝关节扭伤。
(八)清法(又称清热法)清法,即清热之法。适应症:适用于热性病的治疗。常用手法:摩擦类。要求:柔中有刚。应用:1.表热——清热解表:轻推背部膀胱经;表实热:自下而上;表虚热:自上而下;2.气分热:实热——清泻气分实热:轻推督脉(自大椎—→长强)虚热——养阴清火:轻擦腰部。3.血分热实热——清热凉血:重推督脉(自大椎—→长强)虚热——养阴清热:轻擦腰部。
思考题:1.推拿的治疗作用取决于哪些因素?2.推拿的基本治法有哪些?分别说出各法的适应症。常用手法及手法要求?并举例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34数字地球1课件PPT.ppt
- 最新37保护我们的听力课件PPT.ppt
- 最新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课件PPT.ppt
- 最新35kv变电站设计ppt总结课件PPT.ppt
- 最新350MW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课件解析课件PPT.ppt
- 最新3D小人沟通交流合作PPT素材课件PPT.ppt
- 最新38第十一章第10节产后缺乳ppt课件PPT.ppt
- 最新38北京五日游课件PPT.ppt
- 最新38-疟疾课件PPT.ppt
- 最新3L看听学第59-60课课件PPT.ppt
- 最新3《蜡烛》教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PPT.ppt
- 最新3只拣儿童多处行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3拼角课件PPT.ppt
- 最新3月五行(讲)(2)课件PPT.ppt
- 最新3月五行(讲)课件PPT.ppt
- 最新3涵洞识图课件PPT.ppt
- 最新3气固多相反应动力学基础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