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 MB
- 2022-04-29 14:24: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_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学习指导本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基础标准《极限与配合》的一般规律,为合理选用尺寸公差与配合、学习其它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进行尺寸精度设计打下基础。学习要求是对极限与配合标准中的术语定义,要着重搞清其概念与作用,并抓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避免单纯从定义上孤立地去理解;重点要掌握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结构、特点和基本规律以及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
概述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赋予了中文名词。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1959(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
零线下偏差上偏差轴孔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公差下偏差上偏差图2-1
5.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和dmax表示,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min和dmin表示。尺寸合格条件:Dmin≤Da≤Dmaxdmin≤da≤dmax
特点:1)实际存在的,对一批零件而言是一随机变量。2)Dfe≤Da,dfe≥da3)只有Dfe≥dfe,孔、轴才能自由装配(不是Da≥da)6.体外作用尺寸(见下图)定义: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相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为孔的作用尺寸(Dfe)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为轴的体外作用尺寸(dfe)
内接的最大理想轴Dfe图2-2孔和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实际孔外接的最大理想孔dfe实际轴
二、有关“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3.公差带1)公差带图解:基本尺寸孔公差带轴公差带0+-ESEIeseia)零线:b)公差带特性:两个要素大小T标准公差位置极限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化标准化c)画法:(1)零线。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3)孔、轴(或)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4)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µm、mm均可。5)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4.基本偏差eies基本尺寸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IES孔轴轴孔0+-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指两个极限偏差当中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的那个偏差,用它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
三、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上方,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Xmin=0的配合)。对一批零件而言,所有孔的尺寸≥轴的尺寸孔轴Xmax孔轴XmaxXminXmin=0特征参数:Xmax=Dmax-dmin=ES-eiXmin=Dmin-dmax=EI-es
2)过盈配合孔孔轴轴Ymin=0YmaxYminYmax特征参数:Ymin=Dmax-dmin=ES-eiYmax=Dmin-dmax=EI-es
3)过渡配合:孔、轴公差带相互重叠,即可能具有X或Y的配合轴孔轴孔轴孔YmaxXmaxYmaxXmaxXmaxYmax过渡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的定位联结(既要求装拆方便;又要求对中性好)特征参数:Xmax=Dmax-dmin=ES-eiYmax=Dmin-dmax=EI-es
∣Xmax-Xmin∣∣Xmax-Ymax∣=|ES-ei-(EI-es)|=TD+Td|Ymin-Ymax|若要提高配合精度(即↓Tf)可减小相配合的孔、轴尺寸公差(即提高↑相配合的孔、轴加工精度)。设计时,应使Tf≤TD+Td。Tf=3.配合公差
4.基孔制、基轴制
第二节标准公差系列
一、标准公差代号及等级1.标准公差:国标(GB/T1800.2—1998)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代号:ITInternationalTolerance2.公差等级基本尺寸D≤500mm,国家标准将标准公差等级规定为20个等级,基本尺寸D>500~3150mm内规定了IT1至IT18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依次为IT01IT0IT1……IT18等级高低公差值小大不同尺寸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相同IT7可读作:标准公差7级或简称7级公差。>IT7称为低于IT7级<IT7称为高于IT7级
1、公差单位i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是制定标准公差系列表的基础尺寸D≤500第一项主要反映加工误差,呈抛物线规律第二项用于补偿测量时温度变化引起的与基本尺寸成正比的测量误差。D>500~3150大尺寸i采用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随直径的增大呈线性关系。二、标准公差数值公差等级系数和公差单位的乘积值,IT=a*I式中,a为公差等级系数,i(I)为公差单位(标准公差因子)
3、基本尺寸分段为减少标准公差的数目,简化公差表格以利生产,国标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国标将D≤500尺寸分为13段,分段后的基本尺寸D按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计算,根据计算尺寸代入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的标准公差表。D≤180ISO一致,不均匀递增数系D>180优先数系主段落R10中间段落R202、公差等级系数: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等级系数唯一决定公差大小。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1,…,IT18依次降低,系数依次增大。基本尺寸≤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计算公式
公差单位,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第三节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孔轴分别有28种极限偏差,用大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按顺序排列。I,L,O,Q,W(i,l,o,q,w)5个字母不能使用,另外的21字母加上cd,ef,fg,za,zb,zc,js七个双字母,共有28个代号
一、基本偏差的代号、特点1)代号:拉丁字母(按英文读音),孔大写、轴小写。轴+0-eseiabccddeefffgghjjskmnprstuvxyzzazbzc基本尺寸孔基本尺寸+0-EIESABCCDDEEFFFGGHJJSKMNPRSTUVXYZZAZBZC
a)分布简图如下图孔轴a零线基本尺寸hAZCzc图aH孔零线基本尺寸轴aAZCzceiESEI图bHhes2)特点b)Js完全对称,J基本对称(孔ES+,只有J6、J7、J8;轴只有j5、j6、j7、j8,逐步被Js取代)c)基本偏差原则上与公差等级无关,有一些除外(K、M、N等有两种位置)。例:A~H(a~h)与公差等级无关。Ф10f7、Ф10f8、Ф10f9d)“A~ZC”(a~zc)除J(j)以外,20个等级齐全。
一线、二点、三段一线:28种基本偏差A——ZC(或a——zc)相对零线位置的变化规律线二点:两个特殊点(1)H(或h)点;(2)JS(或js)点三段:孔:A——H段:与h形成间隙配合;Js、J——N段:与h主要形成过渡配合P——ZC段:与h主要形成过盈配合轴:a——h段:与H形成间隙配合js、j——n段:与H主要形成过渡配合p——zc段:与H主要形成过盈配合记忆方法:
二、基本偏差数值1.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是以基孔制配合为基础,按照各种配合要求,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统计分析结果所得出的一系列公式经计算后圆整尾数而得出。例如间隙配合,根据实践或试验得知间隙X的大小,然后以基孔制,计算出a~g轴的基本偏差es(h=0,不要计算),如图所示。孔轴
2.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由于构成基本偏差公式所考虑的因素是一致的,所以,孔的基本偏差不需要另外制定一套计算公式,而是根据相同字母代号轴的基本偏差,在相应的公差等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换算得来的。换算的原则:基孔制、基轴制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相同。同名配合:基本偏差字母代号同名的孔和轴,分别构成的基轴制与基孔制的配合。如H9/f9与F9/h9、H7/p6与P7/h6,其配合的性质必须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1)基本偏差的换算规则1)通用规则:同名字母代号的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从公差带图解看,孔的基本偏差是轴的基本偏差相对于零线的倒影。
2)特殊规则:同名代号的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的符号相反,而绝对值相差一个△值。即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孔的基本偏差按一定规则化整,编制出孔的基本偏差表。实际使用时,可直接查此表,不必计算。孔的另一个极限偏差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ES=EI+ITEI=ES–IT
国家标准制定中,考虑工艺等价性1)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的K、M、N(过渡配合),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2)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7的P—ZC(过盈配合),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因此,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孔基本偏差,按照特殊规则换算,在查表时都有相应的△,在从基孔制换成同名的基轴制时,为保证配合性质不变,注意孔、轴精度等应相差一级3)特殊规则的应用
(2)基本偏差的换算过程基本偏差A~H的换算过程图Xmin=-es基本尺寸+0-基轴制+0-a~h基孔制基本尺寸Xmin'=+EI1)基本偏差A~H的换算过程
eiES基本尺寸+0-基孔制2)基本偏差J~ZC的换算过程(以K、M、N的过渡配合为例)基本偏差J~ZC的换算过程图基轴制基本尺寸+0-
(3)基孔制、基轴制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间隙配合:只要是同名配合配合性质一定相同。过渡配合、过盈配合:高精度时,孔的基本偏差用特殊规则换算,孔比轴低一级,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才相同。低精度时,孔的基本偏差用通用规则换算,孔、轴必须同级,同名配合配合性质才相同。即:同名配合配合性质,必须:
小结1.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上偏差或下偏差作为基本偏差。国标分别规定了28个孔、轴基本偏差代号。2.基本偏差数值可由基本偏差代号及基本尺寸,查表确定。应注意:基本尺寸≤500mm,公差等级≤IT7的P~ZC;≤IT8的J、K、M、N查表时,要加Δ值。3.同名配合基孔或基轴制中,基本偏差代号相当,孔、轴公差等级同级或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称同名配合。所有基孔或基轴制的同名的间隙配合的配合性质相同。基孔或基轴制的同名的过渡和过盈配合只有公差等级组合符合国标在换算孔的基本偏差时的规定,配合性质才能相同。即D≤500mm的>IT8的K、M、N以及>IT7的P~ZC,还有D>500mm、D<3mm的所有J~ZC形成配合时,必须采用孔、轴同级。D≤500mm的≤IT8的J、K、M、N以及≤IT7的P~ZC形成配合时,必须采用孔比轴低一级。
第四节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GB/T1801—1999规定了基本尺寸≤500mm的一般用途轴的公差带116个和孔的公差带105个,再从中选出常用轴的公差带59个和孔的公差带44个,并进一步挑选出孔和轴的优先用途公差带各13个,如图2-17(一般、常用和优先轴的公差带)和图2-18(一般、常用和优先孔的公差带)所示。图中方框中的为常用公差带,圆圈中的为优先公差带。选用时,以优先、、常用、一般、任一孔、轴公差带为顺序;以优先、常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为顺序。
一、公差带与配合代号(1)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及公差等级代号组成。或用数字(mm)表示(或两者结合)例:Ф5g8、Ф5或Ф5g8()对称偏差表示为:Ф10Js5(±0.003)-0.004-0.022-0.004-0.022位置大小
二、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孔、轴公差带(GB/T1801—1999)g6js6m6n6s6t6e7h7d9h9h11g6js6m6n6s6t6e7h7d9h9b11h11图2-17一般、常用和优先轴的公差带
图2-18一般、常用和优先孔的公差带
三、常用和优先配合表2-8基孔制常用和优先配合(摘自GB/T1801—1999)
第五节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
一、一般公差的定义(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的公差。它是机床在正常维护和操作下,可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国家标准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等效地采用了国际标准中的有关部分,替代了GB/T1804—19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简单地说一般公差就是只标注基本尺寸,未标注公差。(如:Φ30、100)即通常所说的“自由尺寸”。一般公差正常情况下,一般不测量。
二、一般公差的规定一般公差规定四个等级:f(精密级)、m(中等级)、c(粗糙级)、v(最粗级)。这4个公差等级相当于ITl2、ITl4、IT16和IT17。在基本尺寸0.5~4000mm范围内分为8个尺寸段。极限偏差均对称分布。标准同时也对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的数值作了规定。
三、应用主要用于不重要的,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及以工艺方法可保证的尺寸(铸、模锻)。(简化制图,节约设计、检验时间,突出重要尺寸)四、标注当采用一般公差时,在图样上只注基本尺寸,不注极限偏差,但应在图样的技术要求或有关技术文件中,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代号作出总的说明。例如,当选用中等级m时,则表示为GB/T1804—m。#如用比一般公差还大的公差,则应在尺寸后标注相应的极限偏差(如:盲孔深度尺寸)
第六节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一、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2.基轴制的选择(1)直接使用有一定公差等级(IT8~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制作轴。若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这种情况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2)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3)根据结构上的需要,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有不同配合要求的几个孔件时应采用基轴制。如下图所示。
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连杆活塞销活塞g6H7m6m6+0fD_G7M7h6M7+0fD_基准制选择示例(一)
若与标准件(零件或部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如平键、半圆键等键联接,由于键是标准件,键与键槽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基孔制,如图所示选择箱体孔的公差带为J7,选择轴颈的公差带为k6。(4)与标准件配合的基准制选择
3.非基准制配合的采用基准制选择示例(二)k6f50f110J7J7f110f9
二、公差等级的选用1.依据:TD+Td≤Tf2.选择原则: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较低的公差等级或较大的公差值。2)(工艺等价)对于基本尺寸≤500mm有较高公差等级的配合,因孔比同级轴难加工,当标准公差≤IT8时,国标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使孔、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但对>IT8级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因孔的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孔、轴同级配合。3.方法:1)计算—查表(下面将举例说明)2)类比法:参照类似的机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的经验资料,进行比照。(常用方法)
4.选用时应考虑以下问题1)相配合的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基本尺寸≤500mm:精度等级高于IT8——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精度等级等于IT8:孔轴同级——过盈配合或孔低一级——过渡或间隙配合精度等级低于IT8——孔轴同级基本尺寸≥500mm,精度等级高于IT8,一般轴、孔同级基本尺寸≤3mm,有时轴比孔低一级2)考虑配合(1)过渡、过盈配合,不允许间隙或过盈变动量过大,要求精度较高(2)间隙配合:间隙小时——较高精度;间隙大时——较低精度
3)考虑加工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配合,孔、轴的公差等级可以相差2~3级,如图所示,轴承端盖凸缘于箱体孔的配合为φ100J7/e9,轴上隔套与轴的配合为φ55G9/j6,它们的公差等级相差分别为2级和3级。4)考虑相配件的精度齿轮与轴的配合——取决于齿轮精度等级滚动轴承与轴、孔的配合——与轴承的精度等级有关5.使用“类比法”应掌握的知识1)各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2)各种加工方法可达到的加工精度等级
三、配合的选用1.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别配合的选择首先要确定配合的类别。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确定是间隙配合还是过渡或过盈配合。例如,孔、轴有相对运动(转动或移动)要求,必须选择间隙配合;若孔、轴间应无相对运动,应根据具体工作条件的不同确定过盈、过渡甚至间隙配合。表2-14给出了配合类别选择的大体方向。无相对运动要传递转矩永久结合较大过盈的过盈配合可拆结合要精确同轴轻型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或基本偏差为H(h)①的间隙配合加紧固件②不要精确同轴间隙配合加紧固件②不需要传递转矩,要精确同轴过渡配合或轻的过盈配合有相对运动只有移动基本偏差为H(h)、G(g)①等间隙配合转动或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基本偏差A~F(a~f)①等间隙配合表2-14配合类别选择的大体方向
2.选定基本偏差(配合)的方法计算法就是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使用要求的间隙或过盈大小来选定配合的方法。对依靠过盈来传递运动和负载的过盈配合,可根据弹性变形理论公式,计算出能保证传递一定负载所需要的最小过盈和不使工件损坏的最大过盈。由于影响间隙和过盈的因素很多,理论的计算也是近似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经过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计算法。试验法就是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间隙或过盈范围。该方法主要用于对产品性能影响大而又缺乏经验的场合。试验法比较可靠,但周期长、成本高,应用也较少。类比法就是参照同类型机器或机构中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的配合的实例,再结合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条件来确定配合。该方法应用最广。
3.用类比法选择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1)相配件是否有相对运动:有相对运动——间隙配合(间隙配合传递载荷可加键、销等)无相对运动——常用过盈或过渡配合(小过盈和过渡配合传递载荷须加键、销等)2)孔轴定心精度要求:孔轴定心精度要求高,且孔轴间无相对运动时——过渡配合,甚至小过盈配合孔轴有定心精度要求,且孔轴间有相对运动时——小间隙配合,一般H/h3)过盈配合中的受载情况:载荷大或冲击载荷——过盈量大4)装拆要求:经常装拆——稍松的配合(间隙增大或过盈量减小)
相对运动情况无定心要求的慢速转动高速转动中速转动精密低速转动或移动或手动移动选择基本偏差c(C)d(D)或e(E)f(F)g(G)h(H)各类基本偏差在形成基孔制(或基轴制)配合时的应用场合大致总结如下:间隙配合按相对运动速度选择
各种过盈配合基本偏差的比较与选择过盈程度选择根据较小或小的过盈中等与大的过盈很大与特大的过盈传递扭矩的大小加紧固件传递一定的扭矩与轴向力,属轻型过盈配合。不加紧固件可用于准确定心仅传递小扭矩,需轴向定位(过盈配合时)不加紧固件可传递较小的扭矩与轴向力,属中型过盈配合不加紧固件可传递大的扭矩与轴向力、特大扭矩和动载荷,属重型、特重型过盈配合装卸情况用于需要拆卸时,装入时使用压入机用于很少拆卸时用于不拆卸时,一般不推荐使用。对于特重型过盈配合(后三种)需经试验才能应用应选择的基本偏差p(P)、r(R)s(S)、t(T)u(U)、v(V)、x(X)、y(Y)、z(Z)
盈、隙情况过盈率很小稍有平均间隙过盈率中等平均过盈接近为零过盈率较大平均过盈较小过盈率大平均过盈稍大定心要求要求较好定心时要求定心精度较高时要求精密定心时要求更精密定心时装配与拆卸情况木锤装配拆卸方便木锤装配拆卸比较方便最大过盈时需相当的压入力,可以拆卸用锤或压力机装配拆卸较困难应选择的基本偏差js(JS)k(K)m(M)n(N)各种过渡配合基本偏差的比较与选择
用类比法选择配合时还必须考虑如下一些因素:受载情况拆装情况配合件的结合长度和形位误差配合件的材料温度的影响装配变形的影响生产类型TDDmaxDminTddmaxdminf6f60H7。f80H7u6
4.已知配合的极限盈、隙时,基本偏差的确定方法间隙配合可按Xmin来选择基本偏差代号对基孔制间隙配合有es≤-Xmin对基轴制间隙配合有EI≥+Xmin过渡配合可按Xmax来选择基本偏差代号对基孔制过渡配合有TD-ei≤Xmax对基轴制过渡配合有ES-(-Td)≤Xmax过盈配合可分别按Ymin来选择基本偏差代号基孔制过渡配合有TD-ei≤Ymin对基轴制过渡配合有ES-(-Td)≤Ymin计算—查表法确定基本偏差代号的计算公式
小结本次课讲授了国家标准规定的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一般公差的规定以及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其中配合的选择包括基准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即与基准件相配合的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代号)的选择。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应优先选用基孔制。确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低的公差等级。确定方法主要是类比法。配合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选用优先配合,其次是常用配合,再次是一般配合。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选择其他的配合。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要非常熟悉各类基本偏差在形成基孔制(或基轴制)配合时的应用场合。
本章小结1.有关“尺寸“的术语有: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实体尺寸、体外作用尺寸。2.尺寸合格条件: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的范围内。3.有关“公差与偏差”的小结见教材表2-1。4.“极限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解”,其画法见本章相关内容。公差带有大小和位置两个参数。国家标准将这两个参数标准化,得到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5.按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关系的不同,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国家标准配合制规定有基孔制(基准孔基本偏差代号为H)和基轴制(基准轴基本偏差代号为h)两种基准制配合。6.标准公差系列(标准公差值不分孔、轴,按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查教材表2-2)(1)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标对基本尺寸≤500mm的孔、轴规定了20公差等级:IT01,IT0,IT1…IT18。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加工难易程度就相同(孔和孔比,轴和轴比)
(2)基本尺寸≤500mm,IT5~IT18时,IT=a﹒i,a是公差等级系数。从IT6开始,a按优先数系R5取值,即公差等级每增加5级,公差值增加10倍,例:IT12=10IT7。7.基本偏差系列国标分别规定了28个孔、轴基本偏差代号(孔:A~ZC;轴:a~zc。),见教材图2-10。数值可查教材表2-5,2-6。8.同名配合A~H与h,a~h与H组成的基孔制和基轴制的同名配合(基准制同名的间隙配合)配合性质相同。基孔制和基轴制的同名的过渡和过盈配合只有公差等级组合符合国标在换算孔的基本偏差时的规定时,配合性质才能相同。9.尺寸公差、配合的标注以及线性尺寸一般公差的规定和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见本章有关内容。10.公差与配合的选择主要包括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以及配合的种类。
谢谢大家!
第三章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复习内容制作人:田维清
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微粒的种类为:2微粒的特征有: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4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为:分子、原子、离子⑴不停地运动(可用于解释什么样的现象?)⑵微粒间存在着空隙(可用于解释什么样的现象?)金属与稀有气体(如:氦气。)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其中能分的是?不能再分的是?想一想
5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电的与带电的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带电的与构成。6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为:7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8原子的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想一想负电子正原子核正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与能量
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得、失电子又会变成离子;离子失、得电子又会变成原子。
10决定元素种类是;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11几个概念: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之间的大小关系:核电核数或质子数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又包含含氧化合物
10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⑴地壳中元素的排列顺序:⑵空气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⑶海水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⑷人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⑸太阳系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还记得吗O、Si、Al、Fe、CaN、OO、HO、C、HH、He
11元素的化合价⑴在此部分有2个零:⑵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⑶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⑷在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可有:要熟记⑴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⑵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O3、OH、CO3、SO4、NH4-3、+5同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其化合价不一定不同
本章的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3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必考内容=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之积再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云南孰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物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课件新人教版课件PPT.ppt
- 最新云南八大名花课件PPT.ppt
- 最新云健康——健康指标介绍_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云计算之服务器虚拟化课件PPT.ppt
- 最新云端智慧旅游解决方案课件PPT.ppt
- 最新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课件-语文版课件PPT.ppt
- 最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绪论课件PPT.ppt
- 最新互感和自感课件上课用课件PPT.ppt
- 最新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第3章课件PPT.ppt
- 最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员工内部创业课件PPT.ppt
- 最新五上-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习作三课件PPT.ppt
- 最新五 常见眼病知识问答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五下册语文回顾拓展四分解课件PPT.ppt
- 最新五上语文园地四PPT课件PPT.ppt
- 最新五上第9课鲸课件PPT.ppt
- 最新五上最大和最小问题课件PPT.ppt
- 最新五上1.2种子发芽实验(二)课件PPT教学讲义PPT.ppt
- 通分课件PPT下载-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