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0 KB
- 2022-04-29 14:28: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1、难忘的第一次2、写五官3、写漫画
作文要求: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为什么使你难忘?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好吗?写的时候,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要抓住最重要的地方详细写,要体现“难忘”这个中心词,还要写出你对“第一次”的感受,自拟题目。
#直接回忆→具体事例→抒情谈体会(收获)直接回忆:这里是文章的开头,指的是直接点明某一件难忘的事。具体事情: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述了。这里的具体事情,指的是上面的回忆所引出来了事情,事情的内容要与开头诗句有关。叙述一件事情,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生动,要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来描写。要注意写好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心理活动的变化,写出自己受到的某一启发或教育。呼应开头:这里是文章的结尾,可抒发思想感情,写体会。揭示文章中心,说明事件道理等等。写法:
思路训练:同学们,我们先来梳理下思路,在心中列一个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你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快乐或感动:。好了,现在选一件事写下来,我相信你们的文章会很精彩
第一次当“英雄”张强强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但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当英雄”。一想起第一次当“英雄”的事儿,我就觉得好笑。那是去年寒假里的一天,我到奶奶家去玩。附近好多孩子正在玩“甩鞭”。这种鞭五角钱两盒,每根鞭和火柴棒差不多长,只是粗一些。拿一根,往地上使劲甩,就炸响了。我看得眼红,缠着爸爸要了一元钱,偷偷买了四盒,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你甩一根过来,我炸一根过去,噼噼啪啪,我们玩得可带劲啦!不多一会儿,新鲜劲就过去了。我提议:“玩个新花样吧!”“什么新花样?”大家一下围拢来,都看着我,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是啊,玩什么呢?我眼睛骨碌一转,说:“用手甩鞭,有什么稀奇?谁敢用脚踩鞭,那才是本事呢!”伙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吱声。半晌,一个小鼻涕虫冲着我大声嚷起来:“我们都不敢,你敢!”顿时,像热锅里撒了一把盐,他们全炸开了:“光说我们,你自己还不是一样胆小?”“尽会吹牛,算什么英雄好汉!”“这……这有什么不敢的?”我骑虎难下了,硬犟着嘴说,“一群胆小鬼!”“你是英雄,就踩一个试试看!”对方人多势众,毫不小弱。我头脑一热,血直往上涌,可不能让这群毛头小子看扁了我。再说,这一脚踩下去,说不定鞭踩扁了,根本炸不了。何况鞋底那么厚!众目瞪看之下,我心一横,伸出了大脚……
“啪——”鞭炸了,仿佛无数钢针扎向脚后跟,我感到一阵痛,低头一看,伤口处皮开肉绽,鲜血直淌。大家全吓傻了,半天,才有人回过神来,飞跑去我家喊大人。爸爸、妈妈闻讯赶来,抱着我就往医院跑。清洗伤口、上药打针,爸爸、妈妈围着我忙了一下午。整整一个寒假,我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啥也玩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别人痛痛快快地玩。拜年的亲戚们听说了我的“光荣事迹”,个个笑破肚皮,闹得我不知有多难堪。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样的“英雄”,我再也当不起啦!点评:本文的小作者以生动有趣的笔法,具体描述出自己“第一次当英雄”的经历。本文的最大特色是细节描写十分成功。“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头脑一热,血直往上涌,可不能让这群毛头小子看扁了我”等,逼真的写出了心理活动,“众目瞪看之下,我心一横,伸出了大脚”“我眼睛骨碌一转”等、传神地写出动作细节。还有人物对话的细节等,都描述的十分成功。故事情节发展变化,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结尾写出了自己“当英雄的教训,点名了文章的主题——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哟。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假文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假装文盲?先来观察这一副漫画。
用一两句话概括描述这一幅漫画。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车站的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
(1)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黄皮大衣,长裤和皮鞋,好似一位有权威的官员。他微微睁开的眼睛,好似鼠目,连离他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哇!(2)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低着头闭着眼,好象在沉思。
先概括了整个画面,再具体描绘了画面中的人物。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贪图个人安逸不顾他人方便
在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上,不少年青力壮的稳稳当当地坐在座位上,而他们的身旁,却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丝让座的表现,在他们的座位上“老弱病残专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们却熟视无睹。社会现象……
个人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太差,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敢怒不敢言。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愿假文盲现象销声匿迹——看《假文盲》有感要杜绝假文盲现象——看《假文盲》有感与假文盲行为告别——看《假文盲》有感《假文盲,真自私》《不做假文盲》《母子上车处的男人们》……
(1)描写环境法。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寒风呼啸,一位妇女和一个婴儿着急回家,来到汽车站……开头参考:(2)开门见山法。如: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幅漫画,名为《假文盲》深受启发!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上,那里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母子上车处”格外引人注目。(3)议论开头法:如:漫画给我的印象向来是令人开怀大笑的,可这幅漫画却能引人深思……
(1)抒发议论法。如:假文盲,醒醒吧!让我们携手创建爱心,让那些贫困、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让我们所有的人手拉手、献爱心,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儿忧愁多一份儿欢声笑语吧!(3)名言升华法。如:这一幅漫画,让想起一句简单而又赋有含义的话:“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吧!(2)总结点题法。如:我想:生活中那些假文盲看到这幅漫画,一定会脸红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不要等别人指出你的不对。结尾的方法:
习作要求这幅《假文盲》,你能不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呢?把这幅漫画的图意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定。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停车站“母子上车处”的招牌下,站着四个衣冠楚楚的男人,而在离招牌不远的角落里,却站着一对母子,那个母亲像是个农村妇女,衣着单薄,头顶一条围巾,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弱不禁风的身体冻得瑟瑟发抖,用胆怯而无可奈何(或惊讶和愤怒)的目光张望着那四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们。而挤占了“母子上车处”的那四个男人却保持着他们原有的冷漠状态,心安理得地站着,一点儿要退让的意思都没有。
明明是“母子上车处”,为什么真正站在旁边的却是一帮男人们,难道他们不认识上面那醒目五个大字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为了提前上车,为了抢先坐个座位,为了早点吃上香喷喷的饭菜,装作一回假文盲,他们是没有爱心的文盲,是没有公德的文盲!他们装作看不见。他们的心却看得见!黑的彻底,黑的空洞!
瞧,第一个男人双手插兜,眼睛望着前方,一幅文质彬彬的样子,好像在思考什么的;第二个男人头戴棉帽,穿着棉大衣,正在闭目养神,看起来像是个军人;第三个男人戴着一顶刚刚遮住脑门的帽子,穿着鼓襄的羽绒服,小眼睛躲避似的瞅着下面;第四个男人戴着口罩,身穿着长风衣,看上去似乎是个医生。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每次看完后,我都忍不住会捧腹大笑起来。而今天看了这幅华君武爷爷的《假文盲》后,自己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不禁掩卷沉思。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改变生活,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提高自身素质,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使整个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27
一、温病治则及确立治法的依据28
(一)温病治则卫气营血治则: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三焦治则: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29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1、审查病邪性质——根据病邪的性质“审因论治”。2、辨病机变化——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明确病变的部位、病邪的性质、邪正虚实等。3、针对特殊症状——神昏——开窍痉厥——息风斑疹——化斑透疹虚脱——固脱30
(三)确立温病治法的注意点1、邪正关系—立足祛邪,注意扶正;2、整体局部关系—注重整体,着眼局部;3、病与证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知常达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温病用温药等。31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32
(一)泄卫透表法定义: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作用: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开泄腠理开腠透邪疏解表邪透疹外达33
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风热袭于肺卫暑湿兼寒郁于肌表湿邪困遏肌表燥热犯于卫表34
分类(1)疏风泄热作用:疏散卫表风热之邪(辛凉解表)适应证:风热在表(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运用要点:(1)用药多轻清;(2)表热重可加清热解毒药;(3)表郁重可加辛温之品;(4)咳重加化痰止咳药。35
(2)透表清暑化湿作用:外散表寒,清暑化湿适应证:夏月感受暑湿,复感寒邪,邪郁肌表。见恶寒发热,头痛,身形拘急,无汗,口渴,心烦等。代表方: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1)用药不避辛温;(2)掌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个环节。36
(3)宣表化湿作用:芳香宣透以疏化表湿。适应证:湿邪困遏肌表。见恶寒发热,头昏重如蒙,身体困重,四肢酸楚,少汗,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藿朴夏苓汤运用要点:(1)主以芳化;(2)表里湿同治;(3)注意轻开肺气。37
(4)疏表润燥作用:用辛凉清润以疏解肺卫燥热病邪适应证:燥热之邪犯于肺卫。见身热,头痛,咳嗽少痰,咽干喉痛,鼻干唇燥,苔薄白而欠润,舌边尖红。代表方:桑杏汤运用要点:(1)辛凉与润燥合用;(2)多配伍宣肺止咳、清润化痰。38
泄卫解表法运用注意点:(1)应根据表邪性质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治法。(2)注意患者体质和病邪兼夹。(3)一般忌用辛温之品,对表郁较甚而无汗、恶寒甚者,可稍佐辛温之品,助其发散透邪,但过用辛温有助热化火之弊。(4)温病初期,里热外发而无表证者,忌用解表法。(5)温病表证,治宜辛凉开达,注重辛散,不可过分清凉,以防其凉遏凝滞,病邪不易外解;(6)中病即止。39
(二) 清解气热法定义:用寒凉药物解除气分邪热。又称清气法。作用:清热保津清泄气分邪热止渴除烦主治:表邪入里,气分无里热外发于气分(伏邪温病)形邪热营热转出气分湿热化燥40
分类(1)轻清宣气作用:轻清之品以宣畅气机,透热外达。适应证:热郁胸膈。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起卧不安,舌苔薄黄,脉数。代表方:栀子豉汤加味(如加瓜蒌、杏仁、芦根等)运用要点:(1)药用轻清;(2)表未解,可佐透表药。41
(2)辛寒清气作用:以辛寒之品清泄气分邪热(透热外达)适应证:热炽阳明气分。壮热,大汗出,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代表方:白虎汤运用要点:(1)白虎汤加减运用:加人参、加苍术、加桂枝、加薄荷、荷叶(新加白虎汤)、暑盛加清暑药。42
(3)清热泻火作用:以苦寒清热解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适应证:热在气分,郁而化火。见身热不退,口苦而渴,烦燥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代表方:黄芩汤加减、黄连解毒汤运用要点:(1)药用苦寒;(2)热盛津伤宜甘苦合化。43
清解气热法运用注意点44
(1)邪热已与有形实邪相结,不能单用本法。(2)邪未入气分者一般不宜早用。(3)湿邪未化者不宜滥用寒凉。(4)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5)本法在具体运用时还应灵活化裁或配合他法。如有轻清透表、清热养阴、清热宣肺、清热解毒、清热攻下等。45
(三)和解祛邪法定义:以和解、分消、疏透祛除半表半里病邪。作用: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主治:邪郁少阳,痰湿中阻半表半里证邪留三焦,痰湿内阻;邪伏膜原,湿热秽浊郁滞46
分类(1)清泄少阳作用:清泄半表半里之邪热,兼以化痰和胃。适应证:邪郁少阳,兼痰湿。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呕恶,苔黄腻,舌红,脉弦数。代表方剂:蒿芩清胆汤。运用要点:(1)与小柴胡汤区别:本法用于热重寒轻,兼有暑湿痰热;小柴胡汤用于无湿而胃气不足者;(2)视热与湿之偏重而加减。47
(2)分消走泄.作用:以宣气化湿之品以宣展气机、泄化三焦邪热痰湿。适应证:热邪夹痰湿阻遏三焦,气化失司。见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代表方: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物。运用要点:(1)分消:杏仁开上、厚朴宣中、茯苓导下;(2)热势盛者加清热之品。48
(3)开达膜原作用:以疏利透达之品开达募原的湿热秽浊之邪。适应证:邪伏膜原。见寒甚,热象较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运用要点:(1)用药偏温燥;(2)辨证要点在湿浊偏甚。49
和解祛邪法运用注意点(1)本法清热之力较弱,里热盛而无湿者不宜。(2)分消走泄及开达膜原主在疏化湿浊,如湿已化热,热象较著及热盛津伤者不宜用。50
(四)祛湿清热法定义:以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除湿邪、清解邪热以祛除湿热之邪。作用:宣通气机化湿泄浊 运脾和胃通利水道主治:湿遏卫气、湿热蕴阻气分、 湿热蕴中、湿热阻下等湿热病证。51
分类:(1)宣气化湿.作用:宣通气机,透化湿热之邪。.适应证:湿遏卫气,气机不畅,湿重热轻者。见身热午后较甚,汗出不解,或微恶寒,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三仁汤。.运用要点:(1)注重宣开肺气(流气化湿);(2)不可误用汗法。52
(2)燥湿泄热作用:辛开苦降以祛中焦湿热。适应证:湿热遏伏中焦。见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小便短赤,苔黄滑腻。代表方:王氏连朴饮。运用要点:(1)辛温与苦寒并用;(2)权衡湿与热之偏重用药。53
(3)分利湿邪作用:用淡渗之品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适应证:湿热郁阻下焦。见热蒸头胀,小便短涩甚至不通,大便或溏,渴不多饮,苔白腻。代表方:茯苓皮汤。运用要点:(1)本法还可用于湿邪在上中焦者;(2)小便短少不能一概用淡渗。54
祛湿清热法运用注意点(1)对湿热之邪的治疗,应权衡湿与热之侧重及邪在部位而选用相应的药物。(2)如湿邪已化燥者不可滥用法湿之品。(3)平素阴虚者慎用。(4)对温病中出现的小便不利,不能一味用淡渗之品以分利,而应区别不同情况而施治:如属气化不利而致湿邪内阻者,主以宣化气机以利湿;如属阴液消耗而小便不利者,应主以清热养阴,如滥用分利水湿之品,必更伤阴液。55
(五)通下逐邪法定义: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作用:通导大便祛除里实结热 泻下邪热荡除积滞通瘀破结.主治:热结肠腑有形实邪内结湿热积滞交结于胃肠瘀血邪热互结于下焦56
分类:(1)通腑泄热作用:用苦寒攻下剂攻逐肠腑实热燥结。适应证:热结阳明。见潮热,谵语,腹胀满,甚则腹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代表方: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运用要点:主用大黄,吴又可:“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57
(2)导滞通便作用:导泄肠腑湿热积滞,泻下郁热疏通肠道气机。适应证:湿热积滞交结肠胃。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代表方:枳实导滞汤。运用要点:(1)“轻法频下”;(2)配合清化药(连翘、黄连、栀子、黄芩)、理气药(厚朴、陈皮、枳实)。58
(3)增液通下作用:泻下肠腑热结,滋养阴液。适应证: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干燥等。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运用要点:本法为通下与养阴之合法。59
(4)通瘀破结作用:以活血通瘀攻下剂破散下焦蓄结之瘀热。适应证: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见身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暗紫,脉沉实。代表方:桃仁承气汤。运用要点:避免温燥之品,选用丹皮、赤芍、丹参、桃仁、水蛭等。60
通下逐邪法运用注意点:(1)里未成实或里无郁热积滞者不可用。(2)再次用下者应慎重。(3)体虚用攻下,当攻补兼施。(4)根据兼夹之之邪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有攻下宣肺、攻下清泄小肠、攻下开窍、攻下清泄阳明等法。(5)津枯肠燥之便秘不能用苦寒攻下。61
(六)清营凉血法定义:通过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滋养阴液、通络散血以清解营血分邪热的治法。作用:清营——清营泄热、滋养营阴、凉血——凉血清火解毒、散血养阴主治:营热炽盛热入营血证热损营阴热盛动血气营(血)两燔62
分类:(1)清营泄热作用:在清解营分邪热剂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以清解营分邪热。适应证:热入营分。见身热夜甚,心中烦扰,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口干而不甚渴饮,舌质红绛等。代表方:清营汤。运用要点:“透热转气”:清解营分邪热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使入营之邪从气分外出而解。即对营分证的治疗应注意使营分的邪热能外透,在用药时,于清解营分邪热的药物中,配合轻宣透泄的气分药,如银花、连翘、竹叶等。63
(2)凉血散血作用:凉血散血,清热解毒,滋养阴血。适应证:热入血分,热瘀交结,迫血妄行。见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狂乱谵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或吐血衄血,舌质深绛或紫绛等。代表方:犀角地黄汤。运用要点:(1)凉血不忘散血;(2)斑疹不可用提透,只宜“清化”。64
(3)气营(血)两清作用:清解气营或气血之邪热。适应证: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证。见壮热,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身发斑疹,或有尿血便血、吐血衄血,苔黄燥或焦黑,舌质深绛或紫绛等。代表方: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加减玉女煎-清气凉营-用于气营同病 化斑汤-清气凉血-用于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大解热毒而清气营-用于气营两燔、气血两燔之重证运用要点:明确病机重点之在气、营、血。65
清营凉血法运用注意点(1)未入营血分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2)有湿邪者应慎用,必要时与祛湿药合用。(3)热入营血分而气分邪热仍盛者,必须兼清气分之热。(4)邪热入营血阶段病情较危重,如发生神昏、痉厥者,可与开窍、息风法合用。66
(七)开窍醒神法定义:开通心窍以苏醒神志。作用:清泄心包邪热开通心窍芳香透络苏醒神志涤痰化络开闭通窍主治:热闭-热入心包神志异常痰蒙—湿热酿痰蒙蔽心包67
分类(1)清心开窍作用:清解心热,.透络开窍。适应证:热入心包。见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代表方: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运用要点:区别“三宝”:安宫牛黄丸-清心热作用最强-邪热甚而窍闭者。紫雪丹-清热解毒的同时还有息风和通下作用-神昏而又痉厥,大便不通者至宝丹-安神镇痉力较强-热势较轻而窍闭较甚,或兼动风者。68
(2)豁痰开窍作用:以清化湿热痰浊之品,宣通窍闭,促进神志清醒。适应证: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见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脉濡数等。代表方剂:菖蒲郁金汤。运用要点:区别湿痰与热之侧重(热盛可用至宝丹、湿重可用苏合香丸)69
开窍醒神法运用注意点(1)如未出现神志异常症状,一般不宜投用。(2)如属心阳外脱而神昏者,不可用本法。(3)开窍法一般只能暂用而不宜久用,神志恢复正常则不再用。(4)对神昏之治重在祛除引起神志异常的原因,不可单凭本法。70
清心开窍法与豁痰开窍法的鉴别:清心开窍豁痰开窍病机热闭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发热身热灼手身热不扬证候神昏谵语或昏蒙间有谵语昏愦苔脉舌绛,脉细数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心开窍豁痰开窍方药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菖蒲郁金汤71
(八)息风止痉法定义:平息肝风而制止痉厥的治法。作用:凉肝息风(清)平肝息风滋阴息风(滋)主治:热盛动风(实证)虚风内动(虚证)72
分类(1)凉肝息风作用:清热凉肝以息风止痉。适应证:热盛动风证。见身灼热肢厥,手足搐搦,甚或角弓反张,口噤神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代表方:羚角钩藤汤运用要点:(1)主用凉肝之品;(2)注意配合通络之药;(3)重视祛除动风之因;(4)每与开窍法配合。73
(2)滋阴息风作用:填补真阴以平息肝风。适应证:虚风内动证。见手指蠕动,甚或瘛疭,肢厥神倦,舌干绛而痿,脉虚细等。代表方:大定风珠。运用要点:(1)主用滋潜之品;(2)每与益气固脱药相配合。74
凉肝息风法与滋阴息风法的鉴别凉肝息风滋阴息风症状手足抽搐,来势急骤手足蠕动甚或瘛疭,频繁有力;牙关紧闭来势较缓,口角颤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心中憺憺大动,两目上视全身身热,肢冷,昏谵,低热,颧红,消瘦,症状舌红绛,脉弦数有力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耳聋,舌干绛而痿,脉虚细病机邪热炽盛,燔灼筋脉热邪久留,肝肾阴损,热盛动风筋脉失养病程极期后期治法凉肝息风滋阴息风方药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75
(九)滋阴生津法定义:用养阴生津药以滋补阴液。作用: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补水以制火(沃焦救焚),养阴以助透邪,养阴以润下,补阴以敛阳主治:肺胃阴伤,肠液不足,肝肾阴伤等阴伤证。76
分类(1)滋养肺胃作用:以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肺胃阴液(甘寒生津)。适应证:温病后期肺胃阴伤而邪热不甚。见口咽干燥,干咳少痰,或干呕而不思食,舌苔干燥,或舌光红少苔等。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运用要点:(1)主用甘寒法-肺胃阴伤-程度较轻-多选甘寒清润之品(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芦根等);(2)宜用甘寒者多忌用苦寒;(3)注意气机之通畅,避免滋腻之弊。77
(2)增液润肠作用:用甘寒、咸寒之品滋润肠液,以通导大便(增水行舟)。适应证:津枯肠燥便秘证。见大便秘结,咽干口燥,舌红而干等。代表方:增液汤。运用要点:注意是否兼有腑实,如有则配合攻下。78
(3)填补真阴作用:用甘寒、咸寒、酸寒之品.填补肝肾阴液,又称“滋补肝肾”。适应证:温病后期肝肾真阴耗伤。见低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倦欲眠,或心中憺憺大动,舌绛少苔,或干绛枯痿,脉虚细或结代等。代表方:加减复脉汤。运用要点:肝肾阴伤其阴伤程度较重-多选咸寒滋腻重浊之品(地黄、阿胶、鸡子黄、玄参、鳖甲、龟板)。79
滋阴生津法运用注意点(1)邪热等病邪仍盛者不宜单用本法;(2)有湿邪者应慎用,如阴伤而兼有湿邪,应化湿不伤阴,滋阴不碍湿。(3)体质偏于阳虚或脾虚便溏者慎用本法,以免更加损伤阳气,有碍脾运。80
(十)固正救脱法定义:通过大补元气、护阴敛液以固敛气阴或阳气,救治脱证的一种治法。作用:大补元气救逆固脱收敛津气回阳救逆主治:津气欲脱正气外脱阳气暴脱81
分类:(1)益气敛阴作用:益气生津、敛汗固脱。适应证:津气欲脱证。见身热骤降,汗多气短,体倦神疲,脉散大无力,舌光少苔等。代表方:生脉散。运用要点:重在益气和敛阴。82
(2)回阳固脱作用:峻补阳气,救治厥脱。适应证:阳气暴脱证。见四肢逆冷,汗出淋漓,神疲倦卧,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细欲绝等。代表方:参附龙牡汤。运用要点:主以温阳,佐以固摄。83
固正救脱法运用注意点(1)用药应快速及时。(2)根据病情轻重而适当掌握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用药剂量,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作相应的调整。(3)在正气欲脱的同时又见神昏等邪闭心包的症状,称为内闭外脱,治当固脱与开窍并用。(4)脱证纠正后注意有无邪热复炽,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84
(十一)外治法1、洗浴法2、灌肠法3、敷药法4、搐鼻法85
复习思考题:(1)温病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2)温病和解法与《伤寒论》和解少阳法有何异同?(3)温病清气法中的几种治法有何区别?(4)通腑泄热法与导滞通便法的作用与适应证有何不同?(5)温病化湿法主要有哪些?各用于什么病证?(6)清心开窍法与豁痰开窍法的作用与适应证有何不同?(7)凉肝息风法与养阴息风法的作用与适应证有何不同?(8)如何运用温病固脱法?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参考课件(共计15张PPT)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ppt课件10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运动和力摩擦力课件共30张PPT模板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2.3声的利用原创精品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课()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上34分数混合运算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课件PPT幻灯片.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课件正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比例尺(例1)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PPT.教学讲义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