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2-04-29 14:42: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复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是16的四次方根;(2)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3)a的n次方根是 ;(4)解:(1)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4)正确。
2、求下列各式的值:解:(1)原式=25;(2)原式=
指数间有关系:可以认为
定义正数a的分数指数幂意义是:(m、n∈N*且n>1)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这样,指数的概念就由整数指数幂推广到了分数指数幂,统称有理数指数幂。可以证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有理指数幂也成立,即有理指数幂有如下的运算法则:(1)、ar·as=ar+s(2)、(ar)s=ars(3)、(a·b)r=ar·br其中a>0,b>0且r,sQ。
例1、a为正数,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根式:
解:解:
解:
解:
口答:1、用根式表示下列各式:(a>0)(1)(2)(3)(4)2、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1)(2)(3)(4)
例2、利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
解:=100
=16
例3化简(a>0,x>0,rQ):
练习:书本P54第3题
说明:1、利用分数指数幂进行根式运算时,顺序是先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再根据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2、对于计算的结果,没强制要求是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还是根式的形式表示,但结果不能同时含有根号和分数指数的,也不能既有分数又含有负指数.
探究: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思考1:我们知道=1.41421356…,那么的大小如何确定?
的过剩近似值的过剩近似值1.511.180339891.429.8296353281.4159.7508518081.41439.739872621.414229.7386186431.4142149.7385246021.41421369.7385183321.414213579.7385178621.4142135639.738517752
的不足近似值的不足近似值9.5182696941.49.6726699731.419.7351710391.4149.7383051741.41429.7384619071.414219.7385089281.4142139.7385167651.41421359.7385177051.414213569.7385177361.414213562
一般地,无理数指数幂(a>0,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无理数指数幂.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理论迁移例2化简下列各式的值(1)(2)(3)(4)
小结:1、n次根式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幂的运算性质可以从整数指数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再推广到实数指数的形式;3、用分数指数表示根式的目的是为将根式运算转化为指数运算;是的一种新的写法,分数指数幂与根式表示相同意义的量,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4.
作业:P54练习:2,3.P59习题2.1A组:2.
第四章糖代谢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生理功用1.氧化产能2.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3.参与形成具有特殊生理功用的糖蛋白:如激素、受体等4.参与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ATP、NAD+、DNA等二.糖代谢概况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机体在缺O2情况下,葡萄糖(glucose.G)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生成丙酮酸,再进一步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并生成少量能量ATP,整个反应过程在细胞液中进行。
二.反应过程:分二阶段:(一)G分解产生丙酮酸——常称糖酵解途径见P91图4-1(二)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乳酸是缺O2时G分解的必然产物。反应过程小结:1.整个糖酵解过程,基本是可逆的,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hexokinase)、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1)及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催化。这三个酶的活性高低控制着整个糖酵解过程的速度,称它们为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其中最主要的是:6-磷酸果糖激酶-1
2.有二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反应过程直接由ADP磷酸化成ATP)(1)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ADPATP磷酸甘油酸激酶ADPATP丙酮酸激酶
3.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成2分子ATP(共生成4分子,反应过程中消耗2分子)4.有一次脱H反应,生成NADH+H+,在缺O2时,使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因此,乳酸是糖无O2分解时的必然产物5.生醇发酵
三.调节(主要的)糖酵解有三个限速酶,其中主要是6-磷酸果糖激酶-11.6-磷酸果糖激酶-1,它是变构酶F-6-PF-1,6-BPATPAMP、ADP柠檬酸F-1,6-BP、F-2,6-BP6-P果糖激酶-1_+
2.丙酮酸激酶PEP丙酮酸ATPF-1,6-BPE-P(失活)丙酮酸激酶磷酸化脱磷酸化_+
3.己糖激酶GG-6-P己糖激酶_
四.生理意义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在缺O2时迅速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2分子ATP,其供能作用表现在:1.机体特殊急性生理缺O2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如短跑运动员腿部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2.某些组织即使在供O2充足的情况下,也仍然依靠糖酵解获得能量,如RBC、WBC、视网膜、神经细胞等3.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时,组织缺O2,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此时产生大量乳酸,产生乳酸酸中毒。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一.概念机体内糖在有氧情况下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大量能量ATP的过程。整个反应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糖的有氧氧化是生理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二.反应过程:分三阶段(一)由G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前述)(二)丙酮酸从细胞液进入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反应生成乙酰coA丙酮酸+HS-coA乙酰coANAD+NADH+H+CO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三种酶及五种辅酶: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五种辅酶:TPP(含B1)、硫辛酸、FAD(含B2)、NAD+(含PP)、CoA(含泛酸)这三种酶及五种辅酶催化丙酮酸乙酰CoA的分子机制是(P94.图4-4)
(三)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1.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AC)的概念由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始,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四次脱氢,两次脱羧等反应过程。生成四分子还原当量及二分子CO2,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最后生成草酰乙酸,它又可第二次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循环,因为是从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故称TAC,也称krebs循环
2.TAC反应过程(P98.图4-5)小结:(1)每一次TAC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等反应过程,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2)一次TAC有四次脱H,其中三次脱H由NAD+接受生成三分子NADH+H+(三分子还原当量),一次脱H由FAD接受,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子还原当量),它们都能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后述:一分子NADH+H+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一分子FADH2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1.5分子ATP)
(3)TAC过程,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coA琥珀酸(4)一分子乙酰CoA经TAC彻底氧化分解后,可生成10分子ATP(5)TAC过程有三个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6)TAC的中间物能与其它物质经行相互转变,因此,它们能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如草酰乙酸天冬AAα-酮戊二酸谷AAPi+GDPGTPcoA-SH琥珀酰coA合成酶
三.糖有氧氧化及TAC的生理意义(一)氧化产能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依靠糖有氧氧化获得ATP,满足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有氧氧化彻底氧化后,可净生32或30分子ATP。(二)糖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它不仅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AA、糖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代谢的共同最终途径。(P223)(三)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是糖、脂肪、AA(蛋白质)三大物质相互转变、相互代谢联系的共同枢纽。
四.糖有氧氧化的调节(一)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它是变构酶,也是修饰酶1.变构酶丙酮酸乙酰CoA乙酰coAAMPDADH+H+ATP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_
2.修饰酶(E1、E2、E3)(E1、E2、E3)-P(有活性)(无活性)乙酰coANADH+H+ATPADP激酶+
(二)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三)巴斯德效应的调节有氧时,糖有氧氧化对糖酵解的抑制,称巴斯德效应(Pasteur)缺氧时,糖酵解增强,有氧氧化减弱,称反巴斯德效应NADH/NAD+ATP/ADP—
第四节葡萄糖的其它代谢途径一.磷酸戊糖分解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一)反应过程:分二阶段1.由G-6-P氧化分解产生磷酸戊糖及NADPH+H+(P102)2.由多个磷酸戊糖经转酮醇基、转醛醇基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及3-磷酸甘油醛,然后进入糖酵解途径(P103)
反应过程小结:(1)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3)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的唯一反应
(二)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在于产生5-磷酸核糖及NADPH+H+,从而发挥重要功用。1.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这条代谢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因此,生长、更新快的组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得也就比较旺盛。如肝、创伤组织恢复期等。
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H+的唯一反应,NADPH+H+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表现在:(1)NADPH+H+是体内合成一些重要物质的供H体。如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NADPH+H+提供H。(2)NADPH+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从而表现多种功用:①参与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RH+O2+NADPH+H+ROH+H2O+NADP+②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
(3)维持谷胱甘肽在还原状,从而保护体内的巯基酶、巯基蛋白及生物膜免遭氧化。当RBC内G6PD缺乏时,NADPH+H+生成减少,RBC膜、Hb易受氧化损伤,在服用蚕豆,某些药物后能诱发急性溶血,称蚕豆病(黄)或者药物性溶血。2GSNADPH+H+2GSHNADP+
二.糖醛酸循环(glucuronatepathway)(一)反应过程(P104)G-6-PG-1-PUDPGUGPGA5-磷酸木酮糖磷酸戊糖途径UTPPPiH2O2H
(二)意义:1.生成活性葡萄糖醛酸(UDPGA),其作用:(1)它是蛋白聚糖、透明质酸的重要组成成分(2)是肝脏生物转化的重要物质(P417.427)2.生成UDPG是糖原合成过程所需要的(P105)
第五节糖原合成及分解一,糖原(glycogen)合成(一)由G转变成糖原(Gn)的过程,称糖原合成。主要部位在肝脏及肌肉组织。糖原合成不是从头产生新的糖原分子,而是使原来已有的小分子糖原的分子增大。(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1.G-6-P的生成(前述)2.G-1-P的生成3.UDPG的生成4.糖原生成:Gn+UDPGG(n+1)+UDP5.分支酶的作用糖原合成酶
小结:(1)糖原合成酶(glycogensynthase)是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降低,脱磷酸化后活性增高。(2)糖原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糖原分子上每增加一个G单位,需消耗2分子ATP。
二.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一)概念:由糖原(Gn)分解成G的过程称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时才能产生G,而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1.G-1-P的生成2.G-6-P的生成3.G的生成G-6-P+H2OG+H3PO44.脱支酶的作用葡糖糖-6-磷酸酶
小结:(1)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是糖原分解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脱磷酸化后,活性降低。(2)葡萄糖-6-磷酸酶,肝脏中丰富,而肌肉中缺乏此酶。因此,肝糖原分解时才产生G,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3)糖原分解时不消耗能量
第六节糖异生(gluconeogenesis)一.概念:由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AA等,转变成G或糖原的过程,称糖异生作用。主要部位在肝脏。二.反应过程:糖异生过称基本按照糖酵解的逆向经行,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需由另外的酶催化来绕过这三个不可逆反应:
(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EP草酰乙酸丙酮酸G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生物素)ATPADP+PiCO2PEP羧激酶GTPGDPCO2
(二)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F-6-PF-1,6-DP(三)G-6-P,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GGG-6-PH2OPi果糖二磷酸酶-1ATPADP6-磷酸果糖激酶-1PiH2O葡萄糖-6-磷酸酶ATPADP己糖激酶
因此,糖异生作用时,要绕过三个不可逆反应,需要经四个酶的催化: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称这四个酶为糖异生过程的限速酶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参与维持空腹或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补充恢复糖原的储备,特别在空腹或饥饿时更为重要。3.参与维持酸碱平衡:酸中毒时【H+】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强,有利于H+的排出。酸中毒时PEP羧激酶活性增加…….
第八章血糖及其调节一.血糖(bloodsugar)的概念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之为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二.血糖的的来源及去路来源:(1)食物消化吸收(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作用去路:(1)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ATP(2)糖原合成: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3)转变成脂肪及AA(4)转变成其他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5-磷酸核糖、4C、5C、7C糖等(5)肾排出:血糖浓度大于肾糖阈值时(8.9mmol/L)
三.血糖浓度调节(一)器官调节:——只要是肝脏的调节,此外,还有肌肉的调节。(二)激素调节:(1)胰岛素:使血糖(2)胰高血糖素:使血糖(3)肾上腺素:使血糖(4)糖皮质激素:使血糖
四.高血糖及低血糖(一)高血糖及糖尿:1.生理高血糖及糖尿2.病理性高血糖及糖尿(二)低血糖1.生理性低血糖2.病理性低血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分子的空间构型课件PPT.ppt
- 最新分式方程(优质课)-(1)课件PPT.ppt
- 最新分式1全国优质观摩课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分布图分析法课件PPT.ppt
- 最新分子遗传学:遗传重组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与除法课件PPT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 最新分数与除法公开课课件PPT.ppt
- 最新分式的通分PPT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说课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基本性质.课件ppt(1)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复习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ppt1课件PPT.ppt
- 最新分析化学(上).课件PPT.ppt
- 最新分段计费问题加植树问题课件PPT.ppt
- 最新分析起搏器心电图课件PPT.ppt
- 最新分析过载保护器对空调压缩机的保护效果课件PPT.ppt
- 最新分析试样预处理课件PPT.ppt
- 最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