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 MB
- 2022-04-29 14:24:0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机械制图--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讲投影法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知识要点】(1)中心投影的概念(2)斜投影的概念(3)正投影的概念(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指导】首先介绍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介绍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在介绍点线面的投影时要结合立体来讲。(1)点:重点讲三个点,三个坐标均不为0的点、一个坐标为0的点、两个坐标为0的点。(2)直线:先讲投影面垂直线,再讲投影面平行线,最后讲一般位置直线。(3)平面:先讲投影面平行面,再讲投影面垂直面,最后讲一般位置平面。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放在下一讲进行。【课前准备】熟悉作业内容,上课前试做习题集中的作业。
(1)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一、投影法的分类
(4)三视图的形成【两个视图的不定性】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作投影面,得到的两个正投影能表达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所以,一般情况下两个视图能表达清楚物体的形状,但有些物体用两个视图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其形状,这时要用三个视图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4)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放入由V、H、W面组成的投影体系中,用正投影的方法分别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在V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在H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在W面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将三个视图面展平到一个平面内,并调整三个视图的相对位置,即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因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长度方向(方向)和高度方向(Z方向)的尺寸;俯视图反映了宽度方向(Y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尺寸;左视图反映了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又因为俯视图绕X轴向下旋转90°左视图绕Z轴向后旋转90°,所以三个视图存在如下规律:(1)主、俯视图长度相等----长对正;(2)主、左视图高度相等----高平齐;(3)俯、左视图宽度相等----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反映了三个视图的内在联系,不仅物体的总体尺寸要符合上述规律,物体上的每一个形体、平面、直线、点都遵从上述规律。
§2-2点的投影空间点对于由V、H和W面组成的投影体系有三种位置关系:(1)当点的x、y、z坐标均不为零时,点的三面投影均落在投影面内;(2)当点的x、y、z坐标有一个为零时,空间点在投影面上,其两个投影落在投影轴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点在H面上时,其W面的投影落在Y轴上,当按三视图的形成方法展开投影体系时,其W面投影随Y轴一起绕Z轴向后旋转落在YW轴上。(3)当点的x、y、z坐标均有两个为零时,空间点在投影轴上,其一个投影与原点重合。
§2-3直线的投影一、投影面垂直线空间直线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和倾斜。若空间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则必平行于其他两个投影面,这样的直线称之为投影面垂直线,对于垂直于V、H、W面的直线分别称之为正垂线、铅垂线和侧垂线。投影面垂直线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个点。
二、投影面平行线若空间直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这样的直线称之为投影面平行线,按其平行于V、H、W面分别称之为正平线、水平线和侧平线。投影面平行线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其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平行(或垂直)于投影轴,且投影线段的长小于空间线段的实长。
三、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和三个投影面均处于倾斜位置,其三个投影和投影轴倾斜,且投影线段的长小于空间线段的实长。从投影图上也不能直接反映出空间直线和投影平面的夹角。
§2-6平面的投影一、投影面平行面空间平面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和一般位置。若空间平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则必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这样的平面称之为投影面平行,对平行于V、H、W面的平面分别称之为正平面、水平面和侧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
二、投影面垂直面若空间平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这样的平面称之为投影面垂直面,按垂直于V、H、W面的平面分别称之为正垂面、铅垂面和侧垂面。投影面垂直面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该直线和投影轴的夹角反映了空间平面和其他两个投影面所成的二面角,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类似形。
三、一般位置平面若空间平面和三个投影面均处于倾斜位置,称之为一般位置平面。一般位置平面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类似形,在投影图上不能直接放映空间平面的实形和投影面所成的二面角。
第二讲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知识要点】(1)点和线的相对位置(2)直线和直线的相对位置(3)点和平面的相对位置(4)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5)平面和平面的相对位置【教学指导】要明确研究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的目的,其目的是解决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教学中要尽可能用投影图研究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问题。【课前准备】熟悉作业内容,上课前试做习题集中的作业。
点和直线的相对位置点在直线上(点分线段成比例)点不在直线上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三个投影对应平行)相交(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交叉(重影点可以判断遮挡关系)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点在平面内(在平面内的一条已知直线上)点在平面外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垂直(有垂直相交、垂直交叉两种情况,直角投影定理)直线在平面内(两点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一个公共点)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对应平行)相交(有一条公共交线)知识点关系图
§2-4直线与点、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直线上和点不在直线上。若点在直线上,点的三面投影必落在直线的三面投影上,且点分空间线段所成的比等于点的投影所分线段的投影所成的比;若点不在直线上,则点的三个投影至少有一个投影不在直线的投影上。
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平行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和异面(交叉)。若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其三投影必平行。如右图所示的直线中,L1和L2、K1和K2、M1和M2、AB和CD四对直线中只有一对直线不平行,你能断定是哪对直线吗?
(2)两直线相交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三个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上图中,L1和L2、K1和K2、M1和M2、AB和CD四对直线中只有一对直线不相交,你能断定是哪对直线吗?
(3)两直线交叉异面若其投影线段相交,则交点对应于异面直线上的不同点,称之为重影点,对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可以帮助判断两直线的交叉关系。如右图所示直线中,四对直线中只有一对直线不是异面直线,你能断定是哪对直线吗?
(4)两直线垂直(垂直相交、垂直交叉)直线和直线垂直可分为垂直相交和垂直异面。当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垂直。如图所示四对直线中只有一对直线不垂直,你能断定是哪对直线吗?
§2-7平面内的直线和点(1)平面内的点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平面上和点不在平面上。若点在平面内的一条已知直线上,则点必在平面内。如右图(a)所示,已知平面ABC的两投影,且K点在平面ABC上,K的V面投影k’已知,求作K点的H面投影。这个基本作图非常有用,图(b)所示的三棱锥,当钻出一个三棱柱孔时,三棱柱孔的两端面三角形在三棱锥的前后侧面上,可利用点在平面上的基本作图求出其H面投影和W面投影。
(2)平面内的直线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和直线在平面内三种位置关系。若直线上的两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过平面内的一个已知点,作平面内的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直线在平面内。上图(a)为基本作图过程,图(b)中,三棱柱孔的端面三角形在四棱锥的前后侧面上,三棱柱孔的主视图已知,可用上述基本作图求出三棱柱孔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2-9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直线平行与平面内的一条已知直线。过空间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平行,但过空间一点作已知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线只能作一条。如图所示,K点可能在平面ABC内,也可能不在平面ABC内,若K点在平面ABC内,则KL在平面ABC内;若K点不在平面ABC内,则KL和平面ABC平行。
(2)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相交时,交点为直线和平面的公共点,直线和平面两者中有一个对投影面处于垂直位置,则交点可直接求出,如图所示;若两者对投影面均处于一般位置,则不能直接求出,我们不讨论这种情况。右图为三棱柱和三棱柱相交时的三视图,三棱柱和三棱柱的交线可理解为小三棱柱的三个侧棱和大三棱柱的两个侧面相交,用上述基本作图可求出其交点,然后根据可见性连线,即可得到三棱柱和三棱柱的交线。
(3)平面和平面平行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若在一个平面内能作出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平面平行。过空间一点只能作一个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如图所示的五棱锥被水平面和侧平面切去一角后的三视图,水平截断面和五棱锥的底面平行。
(4)平面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时,其交线为两平面的公共线,若两平面均垂直于某投影面,则交线也垂直于该投影面;若两平面中一个为投影面垂直面,另一个为一般位置直线,则交线为一般位置直线。两平面中只要有一个垂直于投影面,则交线即可直接求出,如图所示。
小儿咳喘的中医论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玉霞
小儿咳喘“有声无痰谓之咳,火烁肺经也;有痰无声谓之嗽,气动脾胃之湿也;有痰有声谓之咳嗽,是痰与火气动而作也”(程康圃《儿科秘要》)。咳与喘又不同,咳为逆气奔至,而致喉间作声;喘为呼吸快促,甚则张口抬肩。临床所见,咳者不必皆喘,喘者亦不必皆咳,但二者常相兼见。咳嗽、哮喘、肺炎喘嗽
病因病机与病位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咳为气逆,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故小儿咳喘,虽多涉及它脏,但仍以肺脏为主。咳嗽——外感、内伤——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肺炎喘嗽——感受外邪,郁闭肺络哮喘——外因、内因——外因引动伏痰,闭阻气道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咳喘不离乎肺,但又常与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与大肠相表里”、“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饮也,贮于肺”
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辨虚实辨寒热辨脏腑辨痰之有无:有声无痰谓责之于肺;有痰无声责之于脾;有痰有声肺脾同病辨痰之色、质、量:痰白泡沫多属风寒;痰黄稠浊多属肺热;痰白质稠量多多属脾湿;痰液清冷,多为脏气虚寒。
治则治法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法方药以传统名方为主
宣肺解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之气不固。六淫之邪易从皮毛而入肺,肺失宣肃,肺气痹遏,故治以宣肺解表为主,而不专意止咳平喘。若表散不力,则邪易滞留而致疾病缠绵难愈。宣肺之品中,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为“肺经专药”风寒咳嗽:杏苏散;有喘——小青龙汤风热轻症:桑菊饮;重症——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表闭郁热,痰饮重——厚朴麻黄汤
例1患儿女,6岁,咳嗽气喘3天,胸闷,吐痰色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渴,舌红,脉浮滑数,胸片示“支肺炎”,血象不高。辨证:外感风邪,闭遏肺气,外寒郁热,痰饮互结,表里同病治法:宣肺解表,降逆平喘处方:厚朴8,炙麻黄5,石膏30,杏仁10,半夏10,干姜3,细辛3,五味子6,前胡8,枳壳8,甘草3“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方论.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清肺化痰肺热咳嗽——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痰热闭肺——五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辛生姜)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喘甚——定喘汤(白果麻黄冬花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杏仁甘草)
例2患儿男,3岁,发热咳嗽3天,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咯痰黄稠,口渴喜饮,面赤,纳差,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达气关。辨证:痰热闭肺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处方:炙麻黄5,杏仁8,石膏30,甘草5,桑白皮10,细辛2,葶苈子6,大枣8,桔梗8,枳壳8
健脾化痰二陈汤、陈夏六君子汤
例3患儿男,2岁,近1月来反复发热、咳嗽、呼吸气促,某卫生院用抗生素、激素、止咳化痰等治疗1周后,发热减退,留低烧、咳嗽、痰鸣、自汗、纳少、腹胀、精神不振、大便溏,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指纹红紫,舌淡,苔薄腻。辨证:肺脾两虚、痰湿壅肺治法:健脾燥湿、祛痰止咳处方:党参10g,茯苓10g,白术6g,陈皮5g,半夏6g,苍术6g,炙麻黄3,桔梗6g,川厚朴6g。服药3剂后,大便日行3~4次,排出白色粘液性粪便。咳嗽痰喘症状减轻,仍纳少,精神不佳,腹胀不适,夜间睡眠不安,啼哭惊叫,小便清,舌淡苔白,指纹淡红,守上方加炒扁豆10g,鸡内金6g。药后精神转佳,纳稍进,喉问咳鸣消失,面色略红润,偶有轻咳,睡眠尚可,大便稀,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以陈夏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调治而愈。
陈夏六君子汤出自《妇人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组成。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助白术以增健脾除湿之功,促其运化;炙甘草甘温调中,陈皮健脾行气,半夏祛痰止呕。诸药共奏健脾益气、行气除湿祛痰之功,实乃小儿脾失健运、痰浊壅肺之良方。
补肺固肾适应于久咳伤肺,肺气不足,气失所主,肾气不固,摄纳无权,气逆于上,肺肾气虚之咳喘;症见喘促日久,短气不足以息,呼多吸少,动辄喘甚,气怯声低,痰多清稀,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常用方:参蛤散、都气丸、金匮肾气丸、金水六君煎等
用药体会1.止咳平喘药杏仁:味苦性徽温,苦泄降气,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根据配伍的不同,新咳久咳,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同时又有润肠通便作用,使邪从大肠而走,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尤适于儿科用药少而精的原则,故在临床上较多用之。桑白皮:甘寒,泻肺平肺,用于肺热咳喘痰多之证,加之其味不苦,故桑白皮在小儿咳喘中也为常用之品。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叶
2.化痰药桔梗:辛开苦降,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泻肺气之实而祛痰排脓,有良好的祛痰作用适用于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胸膈气滞痞闷,咽痛音哑。桔梗性平,不论肺寒、肺热俱可应用。半夏:味辛性温.具有燥湿之性,能燥湿化痰,并具止咳作用,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用于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痰多,咳嗽气逆之证。小儿“脾常不足”,易咳嗽的患儿大多素体脾虚湿盛,痰饮内伏或寒或热,随配伍不同,半夏皆可用之。前胡、白前、瓜萎、贝母、海蛤壳
3.清热解毒药黄芩:苦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以清泻上焦肺热为主。古有“黄芩一味清肺热”之说,治疗肺热咳嗽,有无表证均可。此药虽为苦寒之品.却不甚损伤睥胃。连翘:性味较平和,清热解毒之力强,常能被小儿接受,为治外感风热或风热犯肺咳嗽的主药。射干、鱼腥草、青黛、银花
4.活血药久咳肺炎、反复咳喘表现出咳痰很深、不易咳出、病程较长、湿啰音不易吸收等丹参、桃仁、当归
5.消食导滞药莱菔子:可运脾阳,升清气,有消食导滞之功,无论便结、泄痢均可用之。其性味甘、平,质润,化痰不助火,清热不伤阳,消导不耗气,通腑不伤津,乃治疗小儿咳喘之要药。朱丹溪:“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本草纲目》亦云:“莱菔子⋯⋯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肺与大肠相表里。莱菔子利大便,使肺热从大肠而泻,亦含釜底抽薪之意。张锡纯云:“莱菔子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莱菔子,可运脾阳,升清气,有消食导滞之功,无论便结、泄痢均可用之。明代名医韩懋所创三子养亲汤,其君药即为莱菔子。
症状初起,外感重而痰热轻者,伍以薄荷、羌活、连翘、桑叶以散风热;表热重者,葛根配薄荷以解肌退热;咳甚者加苦杏仁、前胡、金沸草以宣降肺气;咳而喉中痰鸣者加射干、牛蒡子;咳痰不爽宜伍黄芩、栀子、冬瓜子、浙贝母以清润并举;高热,痰喘气促者,重用莱菔子伍以麻杏石甘汤;大便燥结甚者,少佐大黄;呕吐酸腐者,加鸡内金、神曲、橘红以消导助运;泄泻者加茯苓、车前子:病退而精神欠振者,或偶有咳嗽,少痰,寒热不显者,或体虚易感者,以玉屏风散佐莱菔子以善其后。
6.虫类药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本品甘寒清热,轻浮宣散。质轻入肺经能宣散肺经风热而解表透疹;入肝经能疏肝经风热以凉肝熄风,定惊止痉。伴发热实证者,蝉蜕的头、足、身并用,因头、足退热较快,与僵蚕配伍退热功效增强。伴虚证、夜啼者去头足用,因蝉蜕体镇静作用较强,发汗力较弱。常用量5~15g。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入肝能平肝熄风,化痰定惊;入肺能宣散肺经风热,软坚化痰散结。其所治病症归纳为热、风、痰、惊、咳、抽等。常用量3~10g。用于治疗发热咳嗽、咽喉肿痛,配蝉蜕、射干、板蓝根、金银花等,常收到理想的解热消肿、止咳化痰的效果。
6.虫类药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肺、膀胱经。本品咸寒体滑,下行降泄,善清热平肝阳。熄风止痉搐;善走窜,能活络通痹;入肺泄热,宣通肺络而平喘;入膀胱,清湿热而利尿。一般用量5~20g。常配射干、麻黄、石膏、紫苏子、蜈蚣、全蝎等,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收效甚佳。蜈蚣: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肝经。本品辛散走窜、熄风止痉、通络解毒散结力强,常用量l~3g。常用于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原体肺炎。常与全蝎、麻黄、苦杏仁、白果、白芥子、紫苏子、黄芪等配伍,利用其走窜通络、解毒散结之功,能迅速地解除支气管痉挛,达到平喘、降逆止咳的目的,因其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又因其性温宜用于哮鸣音及湿啰音较明显者。
6.虫类药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其熄风止痉之力较强,为治惊风抽搐之要药,因为其性平和,故寒、热证之咳喘都可用之,其走窜祛风、通络散结之力较蜈蚣为弱,但其化痰之力较佳。常用于治疗痰稠难咯者,常配蜈蚣、僵蚕、地龙等各种咳喘疾病。但由于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常用量I~5g。气血虚者宜配白术、黄芪、太子参、茯苓等。使用虫类药物的注意事项有毒的虫类药物,用量不宜过大,煎煮时间要适当延长,虫类药物都含异体蛋白,对异体蛋白过敏者不宜使用。虫类药物放置时间过长及霉坏变质者不宜应用。虫类药物带有特殊的难闻气味,在配方时宜加l片生姜或少许紫苏叶、红枣以调味。
7.行气药枳实:苦辛微温微酸,归脾胃经,用于脾胃气滞,痰湿水饮之咳嗽枳壳:作用和缓,行气宽中除胀。橘皮:苦辛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湿壅滞之胸膈满闷、气逆喘咳、痰多而稀等。橘红:性较温燥,燥湿化痰力强,对痰白量多,粘稠难咯甚宜;行气健脾之力比橘皮稍逊。橘络:苦平,归肝、肺经,行气通络化痰,用于痰滞经络之咳嗽、胸胁作痛。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降逆平喘。《汤液本草》:“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柿蒂、青皮、佛手
例4.患儿女,3岁,反复咳嗽5月余,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口服、静滴多种抗生素、地塞米松、顺尔宁,以及宣肺、泻肺、止咳、化痰、补脾之中成药、中药汤剂等,症状时轻时重,但每日均有咳,无喘,近3日又着凉,咳加重。来诊时患儿咳嗽,呕吐痰涎,清涕,疲乏,喜睡,不思饮食,不渴,体瘦,手足不温,便溏,日2~3次,尿清长,舌淡红,苔白滑。辨证:肺脾气虚,痰浊困阻。治则:先实脾,后发散
处方:陈皮8,丁香2,诃子5,青皮5,炙甘草3,茯苓10,苍术6,法夏6。三剂,日煮一剂,食前服。二诊:精神明显好转,无呕吐,纳增,大便成形,日1次,手足暖,咳稍减,有痰,舌淡红,苔白。继以健脾化痰,宣肺止咳。处方:陈皮5,茯苓10,法夏6,炙甘草3,炙麻黄4,北杏8,前胡8,冬花8,紫菀8,百部8,地龙8,当归8。四剂,日一剂。三诊:咳大减,少许痰。上方去冬花、紫菀,加太子参10,白术8以调理,愈。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治脾胃虚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陈皮去白一两,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五钱方中用青陈皮、丁香理气燥湿,芳香化浊,另有诃子肉涩肠敛气,甘草守中,虽不用一味补脾之药,却有益脾之功。此方芳香温燥,健脾燥湿,悦脾之性以复其用,太阴湿土,得阳始健,以脾喜刚燥也,故日补脾。《小儿药证直诀》中用益黄散补脾和脾者多达10余处,值得玩味。吾常用于小儿厌食、疳证、食积、泄泻证属脾虚者,或疾病后期调理脾胃,或脾虚外感,或肺脾两虚之久咳等。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6-4装配动画课件PPT.ppt
- 最新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安全事故与紧急安全问题处理方法课件PPT.ppt
- 最新机器学习优化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机房效果图课件PPT.ppt
- 最新机房综合布线课件PPT.ppt
- 最新机床车床课件PPT.ppt
- 最新机构原理动画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公差配合全解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作工艺进修题谜底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作技术进修题谜底_1663585047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实例1-绘制与识读正三棱锥的三面投影(平面的投影)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之平面投影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视图及剖视图概念及种类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概述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标准培训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图教程国家级重点长沙职业中专学校常用绘图辅助工具课件PPT.ppt
- 最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机械动力学(2)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