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 MB
- 2022-04-29 14:32: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及直线上的点及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上取点线
B1B2B3一、点的投影1.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APaPb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点是形体最基本的元素,点的投影是线面体投影的基础。
2.点的正投影规律点的第一条正投影规律一点在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在投影图上的连线,一定垂直于该两投影面的交线,即垂直于投影轴。
●●●●XYZOVHWAaaa点的投影规律①aa⊥OX轴②aax=aaz=y=A到V面的距离aax=aay=z=A到H面的距离aay=aaz=x=A到W面的距离aXaZaY●●YZaZaXYaYOaaXaYa●aa⊥OZ轴
点的投影与点的坐标的关系
●●aaaX例1已知点A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a●●aaaXazaZ解法一:通过作45°线使aaZ=aaX解法二:用圆规直接量取aaZ=aaXa●
例2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a●b空间点A在OX轴上空间点B在OZ轴上●●bbZOXY●aaZOXY在哪里?a●在哪里?b●空间点A在哪里?空间点B在哪里?
点的直观图的做法
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判断方法▲x坐标大的在左▲y坐标大的在前▲z坐标大的在上baaabb●●●●●●B点在A点之前、之右、之下。XYHYWZ
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A、C为H面的重影点●●●●●aacc被挡住的投影加()()A、C为哪个投影面的重影点呢ac?
二、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画直线段的投影时,一般先画出两个端点的投影,然后分别将两端点的同面投影连成直线。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AMB●a(m)(b)●●●AB●●●●ab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重合为一点积 聚 性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线段实长ab=AB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比空间线段短ab=ABcosαAB●●●●abα
二、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画直线段的投影时,一般先画出两个端点的投影,然后分别将两端点的同面投影连成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有三种位置: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对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垂直于某一个投影面的直线。——对三个投影面都是倾斜的直线。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都应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平行于正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平行于侧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平行于正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平行于侧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正平线的投影特点:正面投影a’b’为倾斜线段,且反映实长及夹角;水平投影ab平行于OX轴,小于实长;侧面投影a"b"平行于OZ轴,小于实长。γααγγα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平行线读图问题-举例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2)投影面垂直线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称为铅垂线。——垂直于正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垂直于侧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2)投影面垂直线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垂直于正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垂直于侧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正垂线的投影特点:正面投影a"b"成为一个点,有积聚性;水平投影ab垂直于OX轴,且反映实长;侧面投影a"b"垂直于OZ轴,也反映实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2)投影面垂直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2)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垂直线读图问题-举例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3)一般位置直线对三个投影面都是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二、直线的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3)一般位置直线对三个投影面都是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三个投影都是倾斜线段,且都小于实长。
二、直线的投影2.直线上点的投影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定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同一直线上两线段实长之比等于其投影长度之比。由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可知:如果点在已知直线上,则可根据该点的一个投影(投影面垂直线积聚的投影除外),求出它的另外两个投影。
例判断点K是否在线段AB上。ab●k因k不在ab上故点K不在AB上。abkabk●●另一判断法?方法一:方法二:应用定比性:因ak/kb≠ak/kb所以点K不在AB上。
例习题集P123-9。
三、平面的投影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由围成该平面的点和线的同面投影确定。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垂直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特殊位置平面平行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垂直于另两个投影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平行面一般位置平面
1.投影面垂直面
1.投影面垂直面γcβacabbcba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只垂直正面投影面——正垂面只垂直水平投影面——铅垂面只垂直侧面投影面——侧垂面ABC是什么平面?积聚性ABC是铅垂面。在它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该直线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空间平面与另外两投影面夹角的大小。垂直面的投影特性: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有类似性。
投影面垂直面读图问题-举例(面内有垂线)
2.投影面平行面
abcabcabc2.投影面平行面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平行于正面投影面——正平面平行于水平投影面——水平面平行于侧面投影面——侧垂面ABC是什么平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水平投影是实形,所以ABC是水平面实形
投影面平行面读图问题-举例
P为正垂面S为铅垂面R为正平面例参照立体图,说明立体上每个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abcacbabc3.一般位置平面三个投影都是类似形。投影特性:
4.平面上的直线和点(1)平面上取任意直线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点,则此直线必在该平面内。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上的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在该平面内。方法一:方法二:如何判断直线在平面内?
abcbcaabcbcadmnnmd例1已知平面由相交的两直线AB、AC所确定,试在平面内任作一条直线。解法一解法二(利用方法一)(利用方法二)有无数个解。
例2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20mm。nmnm20cabcab结论:唯一解!问题:本题有几个解?
(2)平面上取点即:找出过此点而又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辅助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确定点的位置。例1面上取点的方法——定点先定线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解k●baccab已知K点在平面ABC上,求K点的水平投影。k●
例2●efgefmghm●h通过在面内作辅助线求解已知M点在平面EFG上,求M点的水平投影。
kk例3如图所示,已知一般位置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和AB、AD两条边的水平投影ab和ad,补全该面的水平投影。abdcabd分析:ABCD既然是平面,则它的对角线必相交。作图:1)连接a′、c′和b′、d′,得交点k′;2)连接b、d,在bd上求出k,并连接a、k;3)在ak上求出c,连接b、c和d、c,即得该平面的水平投影;c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分为:平行、相交、交叉。(1)两直线平行投影特性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其各同面投影必相互平行,反之亦然。aVHcbcdABCDbda
abcdcabd例1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分析:结论:AB//CD对于一般位置直线,只要有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空间两直线就平行。
bdcacbaddbac分析:求出侧面投影后可知:AB与CD不平行。例2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方法:求出侧面投影如何判断?对于特殊位置直线,只有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空间直线不一定平行。
HVABCDKbcdkabckdaabcdbacdkk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面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影规律。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2)两直线相交投影特性
●●cabbacdkkd例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步骤:1.先作正面投影:作cd∥OX交ab于k。OX2.连接ck并延长求得d。
dbaabcdc′1(2)3(4)投影特性★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交点”不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交点”是两直线上的一对重影点的投影,用其可帮助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Ⅰ、Ⅱ是V面的重影点,Ⅲ、Ⅳ是H面的重影点。34●●(3)两直线交叉12●●两直线是否相交?
(4)两直线垂直(相交、交叉)两直线垂直,其中之一平行于投影面
两直线的某投影互相垂直,且两直线之一平行于该投影面,此两直线在空间必垂直。结论:
例题分析√×××正平线,α=45o不相交不垂直
本节结束作业:P11(3-1,3-2,3-4),P12(3-7~3-9)P13(3-12,3-14,3-16,3-17),P14,P15(3-23~3-26)只交P13,14,15下次课内容:第一章内容带作图工具和习题册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
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脾胃学说是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阐明了脾胃的生理机能、病理机制,而且为临床辨证论治规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脾胃学说的理论内涵博大精深,对整个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研究脾胃学术的发展历史、学术特点、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脾胃学说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位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既是内伤病发生的根本内因,又是外感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临床上根据“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之理论,勿忘立足于调治脾胃。临床实践也证明,认真钻研中医理论,探求与灵活运用脾胃学说。
根据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原则,针对很多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脾胃为主的证候,此时,就可以依据脾胃理论,应用相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而取得明显的疗效。在大多数疾病的治疗中调理脾胃确是临床治疗的极其重要法则,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遵循《内经》“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的理论指导,根据脾胃学的基本理论,据理以立法,缘法以尽变,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
一、调理脾胃的用药特点:1、注重健运、消补同用: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云:“谷气者,比如国家之饷道也,……脾胃一败,则百药难效。”调治脾胃,重在恢复其纳化功能,纳化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充足,元气不断得到补充,“四季脾旺不受邪”。而且服食的药物始可吸收,转输全身,发挥其治疗效应。如现代人肥胖、血脂异常者越来越多,往往要重用行气、消导的药物,此时佐以补气的药物,融和消补药物于一炉,以防耗气。
2、升降相依、斡旋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脾胃位居中焦,处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肺之肃降、肝之生发、心火下降、肾水上涵等,均有赖脾胃升降枢纽之斡旋,脾胃升降正常,则气机升降通畅,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气机为之紊乱。
升降并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脾主升,用升补药物时不要忘了使用沉降的药物,要注意加入行气降气的药物,如厚朴、枳实等。另外,加上少量风药可以增加升补的力量;二是脾升胃降,在补脾气的同时,要加入降胃气的药物;同时选用药物行而不燥,并具有和胃清热解郁的作用。
3、润燥相济、阴阳平衡: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胃燥太过,阴液必伤;脾湿太过,则为生痰化饮,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燥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这样才能使脾胃功能协调,促进疾病康复。养阴不碍祛邪,燥湿不可伤阴;养阴不用滋腻之品,如太子参、麦冬、南北沙参、玉竹、女贞子,一般不用生地或熟地;燥湿化湿一般用藿梗、荷叶,不用温燥之品。
4、虚实同调、扶正祛邪:脾胃之病常常虚实夹杂,脾胃虚弱兼有痰饮、瘀血、气滞、便秘、食停。目前城市人所患疾病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与饮食生活不规律、冷热不调、饥饱不节有关,出现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很少,往往是湿、浊、痰、郁、瘀互现,内伤外感皆有,寒热兼夹,食滞与脾虚共存,上下同病,所以要要圆机活法,要将诸法融为一炉。虚实同调,补虚不忘治实,治实不忘补虚,补虚不要峻补,治实不要孟浪,掌握二者的轻重缓急,所以在临床上多用平补、淡补的药物,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茯苓、炒薏苡仁、山药、茯苓。
5、互为表里、脾胃并重:脾胃经脉相连,功能相依,临床上应当脾胃并治,理脾不忘调胃,调胃不忘理脾,脾胃并治。
6、气血兼顾、走守协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脾统血”、“脾裹血”。脾胃之病往往波及气血,形成气血同病。
二、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时始终以顾护脾胃生机为第一要义,要切中病机,全面统筹,运筹中州,脾胃同调,升降并用,纳化并施,润燥兼顾,上下合一,内外同治,缜密周到,方能万全;而且处方用药剂量不能大,贵在轻灵活泼,才能有利于药物和食物的吸收,提高疗效,促进恢复脾胃功能。
切忌过量,因其伤胃反而增加脾胃负担!
1、调和营卫法“脾为之卫”,脾虚时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内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调和营卫则脾胃健运,阴裕阳充,抵抗力自然提高,此法常用于表虚易感者。《金匮要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
2、健脾解表法本法常用于病久脾虚,卫外不固,易感风寒,舌淡,苔薄,脉细弱。用桂枝汤或四君子汤。临证体会前人总结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临证运用确实如此。
3、补气健脾法本法常用于脾气亏虚或脾气不足或中气不足,脾不建运之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李乾构老师选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疗效肯定。
4、健脾化痰法本法常用于脾不建运,痰浊内生之证。头昏头重,脘腹痞满,神疲乏力,眩晕,呕恶等症,舌淡,苔白腻,脉沉滑。丹溪云:“无痰不作眩。”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若夹肝风内动,出现头重头晕、目眩欲倒、恶心作呕,选用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此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纳差,眩晕,多痰者取效明显。
5、健脾除湿法本法常用于脾虚湿困,湿困脾阳,甚或脾肾虚弱,水饮内停之证。大便稀溏,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肢体沉重,甚至水肿,舌淡,苔白,脉沉濡缓。脾喜燥而恶湿,脾虚气弱则湿聚,聚于内则为痰为饮,泛于外则为肿为胀。其病机则与脾肺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所以,健脾利湿是治水的主要环节,也是开鬼门洁净府的关键所在。《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其治则。治以健脾利水;偏于脾阳虚,选用参苓白术散;偏于肾阳虚,选用实脾饮。
6、甘温除热法本法常用于内伤发热之证。多属脾胃虚弱,元气受伤,中焦虚寒,症见发热以下午、晚上明显,倦怠嗜卧,四肢不收。如果反复表散,则反而加重病情。“阴虚则生内热”,“阳气者烦劳则张”,此内伤发热之原理。甘温之剂能益脾胃之气,使阳生阴长,相互协调,则“阴平阳秘”,而虚热自除。东垣曰:“甘温能除大热。”尤在泾曰:“温之则浮焰自熄,养之则虚火自除,”即对此症而言也。所谓“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是也,选用补中益气汤。
7、健脾升陷法本法常用于脾失健运,升降失司,清不升浊不降之证。证见内脏下垂,面黄消瘦,腹部重坠,声低气短,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肢体沉重,舌淡齿痕,苔白,脉细无力。治以补益脾气,升提举陷,予补中益气汤合七味白术散加减。
8、升清降浊法《灵枢·本输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大便阻塞不通者,古人有开肺气的治法。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肠痹”一门,遵丹溪治肠痹,必开肺气,谓表里相应治法。亦《内经》所谓“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又为肺气宣通之必具条件也。利用某些药物既可升又可降,在定向上存在二重性。从而达到戴裕光教授所说的“升清可以促进降浊,降浊又能促进升清”的目的,可选用验方升降汤。
9、心脾双补法用于心脾两虚,脾气虚弱,心神失养之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胆怯,纳少腹胀,气短倦怠,月经失调,或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健脾益气,补心宁神,选用归脾汤。
10、疏肝和胃法用于肝气犯胃型,证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嗳气频作,每因情志剌激痛作或加重,或伴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弦滑。治当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胃宜降则和”。肝胆气郁,多见胃气上逆,故降胃必须平肝。胃寒则泛清涎,胃热则食入即吐;过饱则宜消其食,过饥则宜填其空。和则纳,降则通,肝之疏泄利则气不滞血不瘀,而痛止矣。治疗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1、和胃利胆法胆邪犯胃,则痛呕胆汁,利胆而不和胃降逆,则非其治也。虽然,“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但调其升降者仍在脾胃,胆随胃降,故立和胃利胆法。胆附于肝,肝胆郁热,气滞血行不畅,故右上腹、胁下阵发性剧痛,呕吐黄水,小便黄,脉弦数。遵照《内经》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方用四逆散。
12、养胃安神法因情志抑郁,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而设立养胃宁心法。《金匮要略》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此法常用于脏躁证。方用甘麦大枣汤。
13、活血化瘀法用于胃痛瘀血之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疼痛拒按,痛时持久,甚至呕血黑便,食后痛甚,舌暗红,脉涩。选丹参饮、失笑散。如噎膈多属食管痉挛、狭窄、肿块等的临床表现。病位常见于食管的上、中、下段及贲门。症见食不得入或食入反出,伴吐涎沫,大便干燥如羊屎。病因多属忧郁、伤酒、过食咸菜等。病机属“津枯气结”瘀血阻滞,治可用养胃开结法,用通幽煎。
14、辛开苦降法湿热之气触自口鼻,若脾胃虚弱,内外相引,阻塞气分,三焦同病,湿则太阴,热则阳明,湿热郁蒸,常致清窍不灵,发热不退,此湿遏热伏,邪在卫分、气分,治宜清宣温化,化其浊,逐其秽。若湿重于热,肺气失宣,热蒸多汗,头昏头重,胸闷不饥,口渴不饮,便尿不爽,午后发热,状若阴虚,胸闷呕恶,饮食不入者,可与三仁汤加减;若热重于湿,神识昏朦,尿短黄赤者,与甘露消毒丹加减。
15、补土生金法本法常用于脾肺气虚,脾失建运,肺失宣降证。腹胀咳喘,纳少便溏,咳痰浮肿,胸闷气短,神疲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健脾益气,补肺祛痰,方选补肺汤。
16、补脾生血法本法常用于出血后,生化不足,气血两虚之证。失血眩晕,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纳少化迟,神疲乏力,唇舌淡白,脉沉细弱。治疗宜补气健脾,生化气血,方选当归补血汤。
17、补脾摄血法本法常用于脾虚气弱、不能统血之证等。消瘦,面色苍白,食少腹胀,便溏倦怠,气短浮肿,皮下瘀斑色淡,舌淡齿痕,脉沉细弱。证属“虚斑”,系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血随虚火游行,显于皮肤所致。应注意脾为后天之本。“温之则浮焰自息,养之则虚火自除”。脾气虚弱型,治补气以统血,宜归脾汤。杨仁斋《直指方》云:“一切血证,经久不愈,每每以脾胃药收功。”
18、健脾滋阴法本法常用于脾阴不足之证等。纳呆烦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宜健脾助运,滋生脾阴,方选健脾滋阴汤(《万病回春》卷四)。
19、健脾疏肝法本法常用于肝脾不和,肝气抑郁,克犯脾土之证。胁痛腹胀,心烦易怒,胸腹痞满,脉弦。“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木郁则达之”,方选逍遥散。肝脾不和,肝阴不足,抑郁不舒,郁于上则胸胁隐痛,宜魏氏一贯煎(治在肝胃);郁于下则小腹坠胀,宜逍遥散(治在肝脾)。中气虚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交阻,引动肝风,则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等症发作。治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则眩晕停而呕吐自止,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
20、消积导滞法用于饮食停滞之证,证见胃脘胀痛,嗳腐酸臭,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苔厚腻,脉滑。治当消食和胃、理气导滞,以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
21、滋养胃阴法用于胃阴亏虚型,证见胃脘部灼热时痛,咽干口燥,或大便干结,或饥而不食,舌干少苔或无苔,呈镜面舌,脉细数。治当清胃滋阴、敛阴止痛,以叶氏养胃汤或益胃汤加减。
22、健脾和胃法用于脾胃气虚,脾胃不和之证。《明医指掌》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实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证见纳少腹胀,脘腹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面色萎黄或苍白,语音低微,气短身倦,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虚弱或虚缓。治当益气补中、健脾和胃,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23、化痰和胃法用于胆郁痰扰之证,证见胃脘痞满不适,烧心或隐痛,或嘈杂嗳气,心烦失眠,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当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以温胆汤加减。
24、调和肝脾法用于肝旺脾虚之证,证见肠鸣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情志波动发作,矢气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常见于肠易激综合症。治当抑肝扶脾、调中止泻,以痛泻要方合香连丸加减。
25、清热和胃法用于肝胃蕴热型,证见脘腹不适,泛酸嘈杂,嗳气时作,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当清热和胃,以泻黄散加减。
26、温运中阳法分温运脾阳和温通胃阳。脾阳虚则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治法重在温运,方如香砂理中汤。
胃阳虚常见胃不思食,胃脘胀满,甚或作痛,或胃气不能下行反上逆而形成反胃呕吐,谷食不化,口淡无味,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迟。治法重在温通,方如大建中汤。
27、通里攻下法分苦寒攻下和温里攻下。苦寒攻下多用于胃腑实积,痞满燥实坚或高热神昏,热结旁流,苔黄燥,脉实有力者。方选承气汤类方。温里攻下多用于阳虚寒实的留积证,方选温脾汤。
28、健脾温肾法本法常用于脾肾两虚之症。脾虚则湿聚,肾虚则水泛,故苓桂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温脾阳与肾阳;真武汤温肾阳与脾阳,此脾肾相关之正治法也。
29、益气宣窍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各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清阳之性对它们的调节。反之,若清阳之性得不到舒展,则会出现清阳不升或清阳被遏诸症。清阳不升的主要病机是脾气虚弱,不能上升濡养清窍。《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胃论·脾胃虚实论》亦日:“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因此,健脾补土、益气升阳是耳鼻喉科重要的治疗法则。选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或六君子汤。
30、清肠和胃法用于肠胃不和之证,证见脘腹胀满痞闷,干哕食臭,伴肠鸣下利,恶心呕吐,舌苔黄白相见或腻,脉弦或弦数。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治当清热利湿、调和肠胃,以芍药汤或半夏泻心汤加减。
31、驱蛔安胃法用于湿热生虫,蛔虫扰胃之证。胃脘疼痛,时吐蛔,痛时鼓包,痛止如常,能食消瘦,唇面虫斑,嗜异物癖,苔白或黄,脉象多弦。治疗驱蛔杀虫,止痛安胃,方选乌梅丸。
32、和胃安眠法《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予半夏秫米汤汤其卧立至,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睡眠障碍。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调理脾胃是祖国医学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内经》曰“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灌溉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随着现代研究证实,在临床所见许多急慢性病中,如由脾胃有病而致他脏不安者,或由他之脏疾影响脾胃而以脾胃病证为主者,皆可从脾胃论治每多收效。它不仅能够治愈许多内科急慢性疾病,而且在临床各科范畴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景岳全书·论治脾胃》指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我们在临床上应该自觉依照“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要求,遵循脾胃理论的指导,根据“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之理论,勿忘立足于调治脾胃,将脾胃学说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灰雀课件PPT.ppt
- 最新灵感作诗大脑班作业1课件PPT.ppt
- 最新灵感作诗大脑班作业2课件PPT.ppt
- 最新灰狼家的小饭桶们课件PPT.ppt
- 最新灰指甲用药禁忌课件PPT.ppt
- 最新灸世传奇:产后调节抑郁方法课件PPT.ppt
- 最新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PPT.ppt
- 最新点和圆--直线和圆课件PPT.ppt
- 最新点击奥运课件PPT.ppt
- 最新烘干炉点火失败原因跟判断方法新课件PPT.ppt
- 最新烤瓷牙与牙髓病牙周病关系35课件PPT.ppt
- 最新烤瓷牙的优势课件PPT.ppt
- 最新烧伤科实习轮转带教总结课件PPT.ppt
- 最新热处理参数对破茬.课件PPT.ppt
- 最新热力电计量工作使用仪器仪表课件PPT.ppt
- 最新热收缩膜介绍课件PPT.ppt
- 最新热点话题-糖尿病课件PPT.ppt
- 最新烽火科技直放站障碍剖析处理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