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50 KB
  • 2022-04-29 14:36:25 发布

最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5-交流拖动控制系统课件PPT.ppt

  • 1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5-交流拖动控制系统 内容提要概述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5交流变压调速系统6交流变频调速系统7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8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2 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电气传动80%——交流不调速传动18%——直流可调速传动2%——交流可调速传动3 1.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在过去,风机、水泵等通用机械的依赖挡板和阀门来调节送风和供水的流量,因而把许多电能白白地浪费了。如果换成交流调速系统,把消耗在挡板和阀门上的能量节省下来,每台风机、水泵平均都可以节约20~30%以上的电能,效果是很可观的。但风机、水泵的调速范围和对动态快速性的要求都不高,只需要一般的调速性能。7 许多在工艺上需要调速的生产机械过去多用直流拖动,鉴于交流电机比直流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惯量小、效率高,如果改成交流拖动,显然能够带来不少的效益。8 2.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由于交流电机原理上的原因,其电磁转矩难以像直流电机那样通过电枢电流施行灵活的实时控制。9 20世纪70年代初发明了矢量控制技术,或称磁场定向控制技术,通过坐标变换,把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用来分别控制电机的转矩和磁通,就可以获得和直流电机相仿的高动态性能,从而使交流电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续)其后,又陆续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解耦控制等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可以和直流调速系统媲美的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10 3.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速直流电机的换向能力限制了它的容量转速积不超过106kW·r/min,超过这一数值时,其设计与制造就非常困难了。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不受这种限制,因此,特大容量的电力拖动设备,如厚板轧机、矿井卷扬机等,以及极高转速的拖动,如高速磨头、离心机等,都以采用交流调速为宜。11 交流调速系统的两大类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2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1)改变极对数(2)改变电源频率(3)改变电动机的转差率这第(3)条不能说明问题!它包含了多种性能差别很大的调速方法。13 按电动机的实际调速方法分类①降电压调速②转差离合器调速③转子串电阻调速④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⑤变极对数调速⑥变压变频调速这只是罗列,看不出规律来。14 ~按电动机的能量转换类型分类按照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拖动负载的有效功率,称作机械功率;另一部分是传输给转子电路的转差功率,与转差率s成正比。PmechPmPs15 即Pm=Pmech+PsPmech=(1–s)PmPs=sPm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效率高低的标志。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16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如①降压调速、②转差离合器调速、③串电阻调速。效率最低,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但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17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如第④类:串级调速,双馈调速。一部分转差功率被消耗掉,大部分则通过变流装置回馈给电网(或从电网馈入)或转化成机械能予以利用。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18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中的转子铜损部分基本不变,如⑤变极调速、⑥变压变频调速。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而且效率更高,设备成本也最高。19 同步电机的调速同步电机没有转差,也就没有转差功率,所以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只能是转差功率不变型(恒等于0)的,而同步电机转子极对数又是固定的,因此只能靠变压变频调速,没有像异步电机那样的多种调速方法。在同步电机的变压变频调速方法中,从频率控制的方式来看,可分为他控变频调速和自控变频调速两类。20 自控变频调速利用转子磁极位置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变压变频装置换相,类似于直流电机中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因此有时又称作无换向器电机调速,或无刷直流电机调速。开关磁阻电机是一种特殊型式的同步电机,有其独特的比较简单的调速方法,在小容量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很有发展前途。21 第5章交流调速的基本类型和交流变压调速系统——一种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22 本章提要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电路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的机械特性闭环控制的变压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闭环变压调速系统的近似动态结构图变压控制在软起动器和轻载降压节能运行中的应用23 本章要点本章主要讨论交流变压调速问题了解交流变压的基本方式;掌握交流变压调速系统的闭环特性;重点、难点: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机械特性的变化规律。24 5.1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电路变压调速是异步电机调速方法中比较简便的一种。由电力拖动原理可知,当异步电机等效电路的参数不变时,在相同的转速下,电磁转矩与定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改变定子外加电压就可以改变机械特性的函数关系,从而改变电机在一定负载转矩下的转速。(5-3)25 交流变压调速系统可控电源M3~~TVC利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变压调速TVC——双向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图5-1利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变压调速26 控制方式TVC的变压控制方式工作周期1S27 电路结构: 采用晶闸管反并联供电方式,实现异步电动机可逆和制动。图5-2采用晶闸管反并联的异步电动机可逆和制动电路可逆和制动控制28 反向运行方式图5-2所示为采用晶闸管反并联的异步电动机可逆和制动电路,其中,晶闸管1~6控制电动机正转运行,反转时,可由晶闸管1、4和7~10提供逆相序电源,同时也可用于反接制动。29 制动运行方式当需要能耗制动时,可以根据制动电路的要求选择某几个晶闸管不对称地工作,例如让1、2、6三个器件导通,其余均关断,就可使定子绕组中流过半波直流电流,对旋转着的电动机转子产生制动作用。必要时,还可以在制动电路中串入电阻以限制制动电流。30 图5-3异步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Us1RsLlsL’lrLmR’r/sIsI0I’rLm5.2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的机械特性三个假定条件:1)忽略空间和时间谐波,2)忽略磁饱和,3)忽略铁损,31 参数定义Rs、R’r——定子每相电阻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电阻;Lls、L’lr——定子每相漏感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漏感;Lm——定子每相绕组产生气隙主磁通的等效电感,即励磁电感;s——转差率。32 电流公式由图可以导出(5-1)式中33 在一般情况下,LmLls,则,C11这相当于将上述假定条件的第3)条改为忽略铁损和励磁电流。这样,电流公式可简化成(5-2)34 转矩公式令电磁功率Pm=3Ir"2Rr"/s同步机械角转速m1=1/np式中np—极对数,则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为(5-3)35 最大转矩公式将式(5-3)对s求导,并令dTe/ds=0,可求出对应于最大转矩时的静差率和最大转矩(5-4)(5-5)36 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TeOnn0TemaxsmTLUsN0.7UsNABCFDE0.5UsN风机类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特性图5-4异步电动机不同电压下的机械特性37 带恒转矩负载工作时,普通笼型异步电机变电压时的稳定工作点为A、B、C,转差率s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sm,调速范围有限。带风机类负载运行,则工作点为D、E、F,调速范围可以大一些。为了能在恒转矩负载下扩大调速范围,并使电机能在较低转速下运行而不致过热,就要求电机转子有较高的电阻值。显然,带恒转矩负载时的变压调速范围增大了,堵转工作也不致烧坏电机,这种电机又称作交流力矩电机。38 交流力矩电机的机械特性TeOnn0UsN0.7UsNABCTL0.5UsN恒转矩负载特性图5-5高转子电阻电动机(交流力矩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机械特性39 5.3闭环控制的变压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采用普通异步电机的变电压调速时,调速范围很窄,采用高转子电阻的力矩电机可以增大调速范围,但机械特性又变软,因而当负载变化时静差率很大,开环控制很难解决这个矛盾。为此,对于恒转矩性质的负载,要求调速范围大于D=2时,往往采用带转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40 1.系统组成图5-6带转速负反馈闭环控制的交流变压调速系统ASRU*n+-UnGT+M3~TGa)原理图--~Ucn41 2.系统静特性eTOnn0TLUsNAA’A’’Usmin恒转矩负载特性图5-6b闭环控制变压调速系统的静特性U*n3U*n1U*n2如果负载增大引起转速下降,反馈控制作用能提高定子电压,从而在右边一条机械特性上找到新的工作点A’。按照反馈控制规律,将A’’、A、A’连接起来便是闭环系统的静特性42 尽管异步电机的开环机械特性和直流电机的开环特性差别很大,但是在不同电压的开环机械特性上各取一个相应的工作点,连接起来便得到闭环系统静特性,这样的分析方法对两种电机是完全一致的。尽管异步力矩电机的机械特性很软,但由系统放大系数决定的闭环系统静特性却可以很硬。如果采用PI调节器,照样可以做到无静差。改变给定信号,则静特性平行地上下移动,达到调速的目的。43 变压调速系统的特点异步电机闭环变压调速系统不同于直流电机闭环变压调速系统的地方是:静特性左右两边都有极限,不能无限延长,它们是额定电压UsN下的机械特性和最小输出电压Usmin下的机械特性。当负载变化时,如果电压调节到极限值,闭环系统便失去控制能力,系统的工作点只能沿着极限开环特性变化。44 3.系统静态结构Ksn=f(Us,Te)ASRU*nUnUcUs--TLn图5-7异步电机闭环变压调速系统的静态结构图45 图中,Ks=Us/Uc为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和触发装置的放大系数;=Un/n为转速反馈系数;ASR采用PI调节器;n=f(Us,Te)是式(5-3)所表达的异步电机机械特性方程式,它是一个非线性函数。46 稳态时,Un*=Un=nTe=TL根据负载需要的n和TL可由式(5-3)计算出或用机械特性图解法求出所需的Us以及相应的Uc。47 5.4闭环变压调速系统的近似动态结构图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和设计时,须先绘出动态结构图。由图5-7的静态结构图可以得到动态结构图,如图5-8所示。其中有些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直接写出来,只有异步电机传递函数的推导须费一番周折。48 系统动态结构图5-8异步电动机闭环变压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MA——异步电机FBS——测速反馈环节WFBS(s)U*n(s)Un(s)Uc(s)-n(s)WASR(s)WGT-V(s)WMA(s)Us(s)49 转速调节器ASR转速调节器ASR常用PI调节器,用以消除静差并改善动态性能,其传递函数为50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和触发装置装置的输入-输出关系原则上是非线性的,在一定范围内可假定为线性函数,在动态中可以近似成一阶惯性环节。传递函数可写成其近似条件是对于三相全波Y联结调压电路,可取Ts=3.3ms。51 测速反馈环节考虑到反馈滤波作用,测速反馈环节FBS的传递函数可写成52 异步电机近似的传递函数异步电机的动态过程是由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要用一个传递函数来准确地表示它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可以先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用稳态工作点附近的微偏线性化方法求出一种近似的传递函数。53 (1)异步电机近似的线性机械特性由式(5-3)已知电磁转矩为当s很小时,可以认为且54 后者相当于忽略异步电机的漏感电磁惯性。在此条件下,(5-6)这是在上述条件下异步电机近似的线性机械特性。55 (2)稳态工作点计算设A为近似线性机械特性上的一个稳态工作点,则在A点上(5-7)在A点附近有微小偏差时,Te=TeA+Te,Us=UsA+Us,而s=sA+s,代入式(5-6)得56 (3)微偏线性化将上式展开,并忽略两个和两个以上微偏量的乘积,则(5-8)57 式(5-8)减去式(5-7),得(5-9)已知转差率,其中1是同步角转速,是转子角转速,则(5-10)58 将式(5-10)代入式(5-9),得(5-11)式(5-11)就是在稳态工作点附近微偏量Te与Us和间的关系。59 带恒转矩负载时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按上面相同的方法处理,可得在稳态工作点A附近的微偏量运动方程式为(5-12)60 将式(5-11)和(5-12)的微偏量关系画在一起,即得异步电机在忽略电磁惯性时的微偏线性化动态结构图,如图5-9所示。如果只考虑U1到之间的传递函数,可先取TL=0,图5-9中小闭环传递函数可变换成61 (4)近似动态结构图3npω1Rr2UsASA3npU2sAωs2R’rnpJsΔUsΔTeΔTLΔ+--图5-9忽略电磁惯性时异步电机微偏线性化的近似动态结构图62 (5)异步电机的近似线性化传递函数于是,异步电机的近似线性化传递函数为63 式中KMA—异步电机的传递系数,Tm—异步电机拖动系统的机电时间常数,64 由于忽略了电磁惯性,只剩下同轴旋转体的机电惯性,异步电机便近似成一个线性的一阶惯性环节,即(5-13)把得到的四个传递函数式写入图5-8中各方框内,即得异步电机变压调速系统微偏线性化的近似动态结构图。65 最后,应该再强调一下,具体使用这个动态结构图时要注意下述两点:由于它是偏微线性化模型,只能用于机械特性线性段上工作点附近的稳定性判别和动态校正,不适用于起制动时转速大范围变化的动态响应。由于它完全忽略了电磁惯性,分析与计算有很大的近似性。66 *5.6变压控制在软起动器和轻载降压节能运行中的应用除了调速系统以外,异步电动机的变压控制在软起动器和轻载降压节能运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7 *5.6.1软起动器起动电流问题常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且性能良好,运行可靠。对于小容量电动机,只要供电网络和变压器的容量足够大(一般要求比电机容量大4倍以上),而供电线路并不太长(起动电流造成的瞬时电压降落低于10%~15%),可以直接通电起动,操作也很简便。对于容量大一些的电动机,问题就不这么简单了。68 起动电流和转矩公式在式(5-2)和式(5-3)中已导出异步电动机的电流和转矩方程式,起动时,s=1,因此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分别为(5-19)(5-20)69 由上述二式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比较大,而起动转矩并不大。对于一般的笼型电动机,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对其额定值的倍数大约为起动电流倍数起动转矩倍数起动电流和转矩分析70 起动电流和转矩分析(续)中、大容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大,会使电网压降过大,影响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使该电动机本身根本起动不起来。这时,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其起动电流,常用的办法是降压起动。71 软起动器原理图72 降压起动的矛盾由式(5-19)可知,当电压降低时,起动电流将随电压成正比地降低,从而可以避开起动电流冲击的高峰。但是,式(5-20)又表明,起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动转矩的减小将比起动电流的降低更快,降压起动时又会出现起动转矩够不够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麻烦,降压起动只适用于中、大容量电动机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73 传统的降压起动方法传统的降压起动方法有:星-三角(Y-Δ)起动定子串电阻或电抗起动自耦变压器(又称起动补偿器)降压起动它们都是一级降压起动,起动过程中电流有两次冲击,其幅值都比直接起动电流低,而起动过程时间略长,如图5-12所示。74 三种起动过程的电流比较图5-12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与电流冲击一级降压起动软起动器直接起动75 软起动方法现代带电流闭环的电子控制软起动器可以限制起动电流并保持恒值,直到转速升高后电流自动衰减下来(图5-12中曲线c),起动时间也短于一级降压起动。主电路采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用连续地改变其输出电压来保证恒流起动,稳定运行时可用接触器给晶闸管旁路,以免晶闸管不必要地长期工作。76 软起动方法(续)起动时所带负载的大小,起动电流可在(0.5~4)IsN之间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起动效果,但无论如何调整都不宜于满载起动。负载略重或静摩擦转矩较大时,可在起动时突加短时的脉冲电流,以缩短起动时间。软起动的功能同样也可以用于制动,用以实现软停车。77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讨论交流变压调速问题,学习要求是:了解交流变压的基本方式;掌握交流变压调速系统的开环特性和闭环特性;了解系统模型的非线性性质和线性化方法;了解交流变压调速系统在软起动器中的应用。78 作业5-1、5-2、5-479 一.概念及分类毒物:在一定剂量内能引起中毒的各种外来物质统称毒物。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其中剂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毒的概念中毒:某些物质《如化学制剂、药物、气体、植物、食物等》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扰乱或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甚至死亡。 按中毒发病的缓急分类.急性中毒:大量或毒性较剧烈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并很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者。.亚急性.慢性中毒:少量毒物多次逐渐进入体内,经过一个时期的积蓄达到中毒浓度而出现中毒症状者。 按中毒的原因分类职业性中毒-----劳动保护生活性中毒-----误服、意外接触、自杀、他杀等。 二、毒物的体内过程(一)毒物的吸收途径1.皮肤粘膜2.呼吸道:最迅速,毒物发挥作用最快的途径。3.消化道:毒物经口食入。 (二)毒物的分布毒物→血液循环→全身的体液和组织→毒物作用部位→引起中毒。 影响毒物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毒物分子本身的化学特性。如水溶性、脂溶性等。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毒物通过某些屏障的能力。 (三)毒物的转化毒物在体内代谢转化场所:肝脏*多数毒物代谢后毒性降低*少数毒物代谢后毒性增加。如对硫磷(1605)氧化后→对氧磷 (四)毒物的排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肺:气体毒物皮肤:少数。可形成皮炎。消化道:重金属如铅、汞等。 三.毒物的作用方式和发病机制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如强酸强碱。2.破坏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造成组织缺氧。如co+Hb,吸入氯气→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阻塞→窒息3.对酶系统的干扰作用→抑制酶活力。如有机磷、铅、砷。4.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5.受体竞争。6.影响代谢功能。7.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 四、急性中毒的常见症状※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眼※皮肤黏膜 五、诊断(一)临床症状:既往健康、突然发生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如昏迷、休克、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应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二)询问病史:向病人或陪伴者详细追问服毒史及毒物接触史、现场证据、职业、工龄、近期精神状态等。(三)体格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具有某种毒物中毒的特征。(四)实验室检查:有无某种毒物中毒的特异性证据。 呼吸气味异常※特殊香味:苯、甲苯、二甲苯※水果香味:脂肪族羧酸酯类※苦杏仁味:氰化物、硝基苯※蒜味:有机磷杀虫剂、黄磷、铊※酚味:酚、来苏 皮肤黏膜症状※颜色改变(见下页)※有无灼伤:强酸、强碱、毒气※出汗情况:阿托品—皮肤干燥,有机磷—皮肤多汗※有无皮炎 皮肤颜色改变※樱桃红色:co、氰化物※皮肤紫绀:亚硝酸盐※皮肤潮红:酒精、阿托品※黄疸:鱼胆、毒蕈 毒物检验※毒物鉴定越早越好※选择性保留和采集标本※及时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置于冰箱中保存,一般不能加入防腐剂 六、急性中毒的紧急处理(一)急性中毒急救原则1、立即中止接触毒物2、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4、应用特殊解毒剂5、支持和对症治疗 (二)急救处理方法1、中止接触毒物※吸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置于空气流通处。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接触性中毒: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体表,时间15-30分钟。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皮肤邹褶处。 注意事项※切忌用热水※切忌用少量水擦洗※对于遇水加重损害的毒物,应先擦净毒物,再用水冲洗。 2、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方法: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催吐适应症:中毒早期(口服毒物2-3h内)神志清楚者。方法:★机械催吐:饮水300-500ml后,刺激咽喉壁。反复进行。★药物催吐:吐根碱糖浆15-20ml加水200ml口服;15-30分钟即发生呕吐。 洗胃—常规措施适应症:服毒六小时之内最有效。体位:头低左侧卧位。每次灌入洗液量:300-400ml,温度:25-38℃。洗胃原则:先出后入,快进快出,出入基本平衡。首次抽吸物应留取标本做毒物鉴定。洗胃液:清水或生理盐水。 导泻●常用硫酸钠15-30克或硫酸镁15-20克加水200ml,配成10%溶液口服。毒物已引起严重腹泻时,不必再导泻。 灌肠●常用生理盐水或1%微温皂水高位连续灌肠,促进毒物排除。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1)利尿排毒①静脉补液②碱化尿液③酸化体液:维生素c8克/d④渗透利尿:20%甘露醇,维持尿量200-300ml/h。(2)血液净化法:血液透析法、血液灌流法和血浆置换术。 4、应用特殊解毒剂有机磷农药中毒:解磷定、氯磷定、阿托品阿片类、吗啡:纳洛酮亚硝酸盐:美蓝急性氰化物:亚硝酸钠5、支持和对症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普遍生产和广泛使用农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成为我国急症抢救的主要病种之一。 (一)病因1、生产性中毒:是指农药在生产、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中毒。配制过程:逆风配药、配制浓度过高、溅入眼中等。喷洒过程:穿短袖衣裤、不戴口罩帽子、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操作后不洗手就吃食物等。2、生活性中毒:误服、自杀、谋杀。食用近期施过农药的蔬菜和瓜果;误食被农药毒死的家禽、鱼虾等。 (二)中毒机制●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三)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与毒物的品种、剂量和侵入途径相关。◆呼吸道:30分钟◆口服中毒:10分钟-2h◆皮肤接触中毒:2-6h2、特殊气味:中毒者的皮肤、衣服、呕吐物、呼吸气味带有特征性的“蒜臭味”。 3、临床症状和体征(1)毒蕈碱样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1、平滑肌痉挛:瞳孔缩小、视物模糊、呼吸困难,严重致肺水肿。2、腺体分泌增加:多汗、流涎。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烟碱样症状早期:肌束颤动。常见于面部、胸部。有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晚期:肌肉痉挛、肌麻痹。逐渐发展为全身抽搐,最后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谵妄,严重者昏迷、抽搐、惊厥。 4、中毒程度评估分度血胆碱酯酶活力(正常80-100%)轻度70-50%中度50-30%重度<30% 5、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判断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降至70%以下即有意义。 四、救护措施1、清除毒物◆接触中毒: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清水冲洗全身污染部位。◆口服中毒:a洗胃:用清水、生理盐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农药气味为止。b硫酸镁导泻2、特殊解毒药◆阿托品:对抗毒蕈碱样症状。◆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氯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用药原则:尽早、足量、联合、重复用药。3、对症处理肺水肿用阿托品治疗,休克用升压药,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心律失常常用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心跳停止时实施心肺复苏等。 4、一般护理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立即洗胃,注意出入平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输液,加速毒物经尿排泄。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給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神志清醒后24-48小时内禁食水,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观察要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危急,常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三大并发症而死亡。(1)如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2)如患者有意识障碍伴有头痛、呕吐、惊厥、抽搐→急性脑水肿(3)如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改变→呼吸衰竭 “阿托品化”指征瞳孔较前散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肺部湿罗音显著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100-120次/min) 应用特殊解毒药的护理阿托品化后,减少阿托品用量,防止中毒。达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少用量,不能突然停药。胆碱酯酶复活剂禁止与碱性药物配伍应用。病情好转后药物决不能减量过快或骤然停药,应继续观察使用3-5天,防止病情反复恶化。 一氧化碳中毒一、病因1、工业中毒:常见于意外事故,多数为集体中毒。2、日常生活中毒:煤炉取暖、煤气热水器、自杀、他杀等。二、发病机制呼吸道吸入◆co→co+Hb→Hbco◆co与Hb亲和力比氧与Hb亲和力大200倍◆Hbco的解离速度比Hbo2慢3600倍。◆Hbco不能携带氧,而且还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三、护理评估1、病史:有co吸入史。2、临床表现: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1)轻度中毒血液Hbco含量:10%-20%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心悸、视力模糊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消失。 (2)中度中毒血液Hbco含量30-40%表现: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口唇、面色潮红),R、P加快,四肢张力增高,多数伴有浅昏迷。脱离中毒环境,积极抢救,数小时后可清醒。 (3)重度中毒血液Hbco含量>50%表现:深昏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抢救后可存活,但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