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 MB
- 2022-04-29 14:37: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病历书写与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
一、基本要求
如何书写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个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签字病历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第八条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同意书的签字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住院病历的内容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住院志的定义及形式住院志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完成时间要求住院志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籍贯职业住址、单位人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
(二)主诉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疾病已明确诊断,住院目的是为了某项特殊治疗(手术、化疗)者可用病名。
(三)现病史1、主要症状特点2、发展变化情况3、伴随症状4、诊疗经过5、诊疗结果6、鉴别诊断的阳性或阴性资料7、一般情况(睡眠、饮食、大小便)8、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住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系统回顾。
(五)个人史,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家族史。(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当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
(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入住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其特点有:1、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人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2、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病历举例
一般情况略
主诉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余,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952年至1956年间常宿营野外及经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1968年起,发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未经特殊治疗。1970年起于快步行走0.5km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197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气急;同时易患“感冒”,偶于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1983年起,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趋缓解,无粉红色泡沫样痰,仍坚持工作。1988年以后则经常夜间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时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持续性下肢浮肿,尿少,活动后感心悸、气急,不能坚持一般工作。
现病史1990年以后浮肿明显加重,由小腿发展至腰部,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剂效果亦差,腹胀回升重,腹部渐膨隆。无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感。休息状态下仍感胸闷、心悸、气急。于1970年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976年发现有“房颤”,此后长期服用地高辛,同时辅以利尿剂,近来增用扩血管药物,病情仍时轻时重,并多次出现洋地黄过量情况。近2月来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于一月下旬再次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觉无发热,无咯血。今日入院治疗。
过去史平时体质较差,易患感冒。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未作预防接种已近30年。系统回顾:略。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1952年入伍,经常在野外宿营,曾去过广州、福建、东北等地,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1956年转业来上海工作,已病休10年。吸烟40年,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烟2年。喜饮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饮。30岁结婚,生育二女一男。妻健。
家族史父母分别于1948、1951年病故,死因不明,四个姐姐及子女三人均健康,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一、检查前的准备:1、自身准备(衣着得体、仪表端庄、谈吐文雅、不留长指甲等)2、准备器械(包括血压计、体温表、视力表、听诊器、叩诊锤、压舌板、棉签、牙签、软尺、直尺、电筒等)。3、自我介绍4、清洗双手、戴口罩帽子等5、在检查过程中注意关爱病人
二、检查顺序受检者:卧位: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坐位:腰背部卧位:腹部上下肢肛门直肠外生器神经系统站立:检查共济运动步态腰部运动。
三、具体内容及记录举例
一般情况体温37.8℃,脉搏92±/min,呼吸24/min,血压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斜坡卧位,对答切题,体检合作。
皮肤和浅表淋巴结皮肤无明显黄染,无皮疹、出血点、血管蛛及肝掌。毛发分布正常。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的浅表淋巴结。
头部头颅:无畸形,无压痛,无外伤及疤痕。头发略显灰花、有光泽,无秃发。眼部:眉毛无脱落,睫毛无倒生。双眼睑无浮肿,眼球轻度突出,运动自如。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巩膜轻度黄染,角膜透明。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良好。耳部:耳部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乳突无压痛,无耳垂纹,听力粗测正常。鼻部:无鼻翼扇动,通气畅,鼻孔未见血痂,鼻中隔无偏曲,嗅觉无异常,鼻窦无压痛。口腔:口唇轻度发绀、无疱疹,7∣6中龋。齿龈无肿胀、出血及溢脓。舌质红,苔黄腻。伸舌居中,舌肌无震颤。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后壁轻度充血,有少数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软腭运动对称,悬雍垂居中。
颈部柔软,对称,颈静脉怒张,未见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运动正常,肋弓角约90º,胸壁无静脉曲张及压痛。双侧乳头对称。
注:胸廓和肺部检查时检查顺序前胸→侧胸→背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从上→下、从外→内、左右对比听诊时至少听诊1-2个呼吸周期
肺脏视诊:呼吸运动两侧一致,呼吸动度增强。触诊:两侧呼吸运动相等,语颤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叩诊:呈清音,肺下界位于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呼吸移动度4cm。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双肩胛下区可闻少许细湿罗音,未闻胸膜摩擦音。
心脏视诊: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6肋间,搏动范围弥散。心前区无隆起。触诊: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6肋间处,与心前区均有抬举性冲动,心尖部并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主,大小如表。锁骨中线距离中线9cm。右(cm)肋间左(cm)2II63III74IV124V13
听诊:心率120±/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向左腋下传导的全收缩期粗糙Ⅳ级吹风样杂音及局限性舒张中晚期Ⅳ级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Ⅲ级收缩中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递减性杂音向胸骨下端传导。肺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均可闻及收缩期柔和Ⅰ级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吸气时不增强。P2=A2,P2无亢进或分裂。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视诊:腹膨隆,两侧对称,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消失。未见肠型、蠕动波及异常搏动。左侧腹股沟上方可见长6cm斜形手术疤痕。触诊:腹柔软,腹壁轻度水肿,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肋下10cm,剑突下13cm,质偏硬、边钝,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脾肋下2cm,质中、边钝,胆囊、肾未触及。肝颈回流征阳性,腹围83cm。叩诊:上腹呈鼓音,肝浊音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有轻度叩击痛。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存在,不亢进,未闻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腹部检查腹部检查顺序为:视、听、叩、触,但记录时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1、正确暴露腹部,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2、顺序:浅→深,轻→重,健康→病变,下→上,左→右;3、全面而有重点;4、手脑并用。
外阴及肛门尿道口无溃疡、糜烂及分泌物。睾丸及附睾正常,无压痛。阴囊有水肿,但无充血、皲裂。肛门无肛裂及外痔。
脊柱及四肢脊柱呈生理弯曲,各椎体无压痛。肋脊角无叩击痛。腰骶部有凹陷性浮肿。四肢无畸形,下肢凹陷性浮肿,无静脉曲张及溃疡,无杵状指、趾。关节无红肿,运动自如。
神经系统肢体感觉正常,运动无障碍。肱二头肌腱、三头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阴性,克尼格征阴性。
检验及其他检查血像:红细胞4×1012/L,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计数14.5×109/L,中性81%,淋巴17%,单核2%。X线:胸透示心影普遍增大,肺内有明显淤血征象,肺动脉圆锥突出,右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左膈肌被心影遮盖。心电图:快速心房颤动,右室肥厚,ST-T改变,部分与洋地黄作用有关。
小结患者男性,60岁,起病缓慢,病情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起病前有反复发热、咽痛及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史。22年来,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心悸、气急、浮肿等症状。并有慢性咳嗽、咯痰10年,痰白色泡沫样,每日30~50ml左右。体检发现T37.8℃,心尖部有舒张期震颤,心尖区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双期杂音,两肺底闻及细湿罗音,且有肝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白细胞计数14.5×109/L,中性81%,胸透见心影普遍增大,以向左下增大为主,伴有肺内淤血征象。心电图提示快速心房颤动,右室肥厚。
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2.心源性肝硬化3.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4.龋病7∣6
签名和病历完成时间签名:王××完成时间:2009年10月14日9:00时
谢谢大家!
试论腧穴的泻热作用钟兰
腧穴的泻热作用早已被大量的临床事实所证实,许多腧穴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作用部位和方向的泻热作用。
一、《内经》有关泻热腧穴的记载《素问.气穴论篇》中明确提出,人身凡365穴,其中有“热俞五十九穴”,即是具有泻热作用的腧穴。《素问.水热穴论》明确了五十九热俞的穴名和主治范围。认为,热病甚者用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上星、囟会、前顶、百会、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以越诸阳之热逆(指热之逆于头);(称为头上五行五穴)大柕、膺俞(中府)、缺盆、背俞(王注:风门(热府))以泻胸中之热;
气街、足三里、巨墟上下廉,以泻胃中之热;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以泻四肢之热;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以泻五藏之热。对于热甚者,可以分别用上述腧穴针刺以泻之,具有较好的泻热作用。取穴特点是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
《素问.刺热病论篇》又曰:“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身柱可泻肺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四椎下可泻心热)五椎下间主肝热,(神道可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灵台可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至阳可泻肾热)明确提出了位于督脉上的泻热腧穴,说明督脉上背部的腧穴均具有泻热作用,且与穴位所在的部位有关。
《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说明在用阳经穴泻表热时,也应配合充实阴的针法。又:“热病七八日,脉口动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少商穴)。又:“热病身先涩,烦而热,烦悗,唇嗌干,取之脉,以第一针,五十九刺”等等。篇中论述诸多热病,均用五十九热穴进行治疗,只是选择的针具不同而已。
又:“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三阴交)以止之。”此处又提出了治疗热病汗出的四个腧穴,以及汗出太甚取脾经之三阴交以补救阴液的方法。
又:“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络,得气也。”此是应用锋针刺太白、陷谷及厉兑、内庭、丰隆脾胃二经之等穴治疗肠胃有热之证的方法。
又:“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以第四针,针嗌里。”此是用锋针刺涌泉、阴陵泉、廉泉穴治疗热邪在足太阴、少阴的方法。本篇又分别指出了五十九刺(即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腧穴)的具体穴名,与《素问》中记载的五十九个热穴有所不同。
这59个(穴点)泻热的腧穴在四肢的多为井穴和输穴;位于头部的泻热穴位多属督脉。井穴:少泽、关冲、商阳、少商、少冲、中冲;荥穴:少府;输穴:后溪、中渚、三间、束骨、(足)临泣、太白、陷谷;头部穴:五处、承光、通天、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听会、完骨、风池、天柱、承浆、哑门、百会、囟会、神庭、风府、廉泉。
《内经》时期就对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有治疗各种热病的专门腧穴,病位不同,选穴不同,针具各异:毫针、镵针和锋针,治疗实热之证。
二、泻热腧穴的当代应用1、井穴的泻热作用:井穴泻本经热邪,多用刺血的方法,。2、荥穴的泻热作用:同井穴。3、具有全身泻热作用的腧穴:泻热范围广,可作用于全身,在应用时不必辨病位,只要属实热为病即可使用。如大椎、合谷、曲池、委中、肩髃、风池、风府、印堂、外关等穴即是。
合谷:《千金方》:合谷、五处主风头痛。《外台》:主寒热……热病汗不出。《大成》: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曲池:《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腕急身热惊狂《大成》:伤寒大热不退:曲池、绝骨、三里、大椎、涌泉、合谷。疔疮生手上,曲池(灸)。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风门:又名“热府”《大成》:身热伤寒热退后余热《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譩譆:《甲乙经》:“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又“痉,互引、身热,然谷、譩譆主之”。《外台》:主治“热病汗不出,肩背寒热,痉互引,身热……”《图翼》:大风热病汗不出……
委中:《图翼》:此穴主泻四肢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取其经血之愈。《金鉴》:主治……热病难愈风池:《甲乙经》: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大成》:伤寒温病汗不出……
大椎:《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甲乙经》: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千金翼方》:诸烦热,时气瘟病,灸大椎百壮,针入三分泻之。
4、泻内脏热的腧穴:背俞穴、募穴及全身泻热作用的腧穴,考虑膀胱经背部第二线的穴位。肺俞:《甲乙经》:“肺气热……胸中有热”。心俞:《外台》:“主寒热心痛。”《图翼》:此穴主泻五脏之热,与五脏俞同。
肝俞:《甲乙经》:“肝俞主热病差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脾俞:《甲乙经》:“热痉,脾俞及肾俞主之。”又:“热引胃痛。”三焦俞:《图翼》:“伤寒身热头痛。”肾俞:《千金方》:“肾俞主头身热。”
章门:《甲乙经》:“热病,先头重额痛,烦闷,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期门:《千金方》:“主胸中热,息贲,胁下气上。”《外台》:“治胸中烦热……。”中极:《甲乙经》:“腹热痛。”关元:《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齐下关元三寸灸之。”《灵枢·寒热》:“……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
中脘:《甲乙经》:“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图翼》:“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烦热疼痛……。”巨阙:《甲乙经》:“热病胸中澹澹……。”《铜人》:“治心中烦满热病。”
5、其他具有泻实热作用的腧穴●手太阴肺经:孔最:《甲乙经》:热病汗不出,上髎及孔最主之。《外台》: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五壮,汗即出。列缺:《千金方》:列缺主手臂身热。列缺曲池主热病烦心,心闷,先手臂身热,瘈疭唇口聚,鼻张目下汗出如珠。经渠:《千金方》:主热病汗不出。太渊:《甲乙经》:病温身热,五日不已,汗不出,刺太渊。
●手阳明大肠经:三间:《甲乙经》:寒热,唇口干……三间主之。《千金方》:主气热身热喘。阳溪:《甲乙经》:主热病汗不出。主热病烦心。寒热疟疾。《图翼》:热病烦心。
●胃经解溪:《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冲阳:《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冲阳主之。陷谷:《千金方》:凡热病刺陷谷。《外台》:主热痢……热病汗不出。
●脾经(下述穴前面已述及)隐白:《甲乙经》:气喘,热病。《外台》:热病衄血不止。大都:《甲乙经》: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外台》:主热病汗不出,且厥足清。《大成》:身热汗出,足厥冷,大都主之。太白:《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热病,先头重,额痛,烦闷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
●心经通里:《铜人》:治热病,卒心中懊侬……《金鉴》:主治温病,懊侬心悸……
●小肠经后溪:《甲乙经》:振寒寒热……烦满身热《大成》:热多寒少:后溪、间使、百劳、曲池。寒多热少:后溪、百劳、曲池。腕骨:《外台》:主寒热汗不出。《铜人》:主热病汗不出。阳谷:《外台》:热病汗不出。
●膀胱经膈俞:《铜人》:热病汗不出。《图翼》:“热病汗不出“……血热妄行。”●肾经太溪:《外台》:足热,热病汗不出。
●心包经曲泽:《甲乙经》:身热,烦心,口干……间使:《甲乙经》:热病烦心《大成》:热多寒少:间使、三里内关:《甲乙经》: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内关主之。大陵:《甲乙经》: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胸中热……身热如火
●三焦经中渚:《外台》:主热病汗不出外关:《金鉴》:主治五脏六腑结热,鼻衄吐血不止……伤寒自汗烘烘热,唯有外关针极灵。支沟:《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图翼》:凡三焦相火炽盛,及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者,俱宜泻之。
●胆经悬钟:《甲乙经》:热病汗不出足临泣:《甲乙经》:热病汗不出●肝经曲泉:《千金方》:“主身热头痛汗不出。”
●督脉神道:《甲乙经》:身热头《铜人》:治寒热头痛身柱:《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任脉会阴:《甲乙经》:“小便难,窍中热。”上脘:《甲乙经》:“头眩病,身热汗不出……”鸠尾:《针灸大成》:“主息贲,热病……。”
6、关于泻虚热的腧穴大椎:骨蒸潮热。三阴交:古籍中尚未见有养阴的提法,近年有人提出有养阴的作用。肺俞:《针灸大成》:“主……寒热喘满,虚烦傳尸骨蒸……”。“虚烦口干,肺俞”。膈俞:《大成》:骨蒸《图翼》:怠惰嗜卧骨蒸喉痹……
胆俞:《大成》:“骨蒸劳热食不下”。《图翼》:“……骨蒸劳热”。意舍:《千金方》:“消渴身热……意舍主之”。太溪:古籍中未见可退虚热和养阴的记载,只提出可治疗消渴、烦心不眠等症。复溜:盗汗。行间:《大成》:“消渴……嗌干善渴……”
7、泻热作用与操作方法毫针刺泻法刺血法(镵针、三棱针)刺血+拔罐加强泻热作用单用拔罐法刮痧法艾灸法
8、参考资料1、曾文玲“柴胡注射液曲池穴注射治疗高热”2、黄世福“承淡安运用“马氏穴”治热性病探讨”(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运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疗热性病)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佳娜,董惠娟“大椎穴放血治疗肝癌癌性发热”4、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阮经文“针刺大椎穴治疗低热33例”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艳红等“少商穴针刺放血治疗高热40例”6、何景贤陈水星“针刺合谷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观察”7、空军大连医院“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肺结核病人发热”
谢谢!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疫苗及接种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疫苗使用方法与免疫接种技术(鸡)课件PPT.ppt
- 最新疥疮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疥疮h新 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疲劳断裂失效分析课件PPT.ppt
- 最新疼痛病人的护理(1)课件PPT.ppt
- 最新疼痛评估(新)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疾病简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概论课件PPT.ppt
- 最新病例分析(妇产科)(1)课件PPT.ppt
- 最新病历书写.课件PPT.ppt
- 最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PPT.ppt
- 最新病历书写规范的要点(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课件PPT.ppt
- 最新病机治法方药课件PPT.ppt
- 最新病梅馆记优秀公开课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课件PPT.ppt
- 最新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治疗概要课件PPT.ppt
- 最新病理基础常见疾病PPT课件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