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00 KB
- 2022-04-29 14:41: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农药杀虫剂的分类方法1
㈡、有机杀虫剂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3、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⑴、植物性杀虫剂(如雷公藤碱、鱼藤酮、烟碱、川楝素、印楝素等、除虫菊等)⑵、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噻虫嗪(阿克泰)阿克泰是第二代烟碱类活性优于第一代烟碱类吡虫啉
吡蚜酮作用口针,阻塞口针,作用机制不同于任何已知杀虫剂
苯甲酰脲类(BUPs)苯甲酰脲类化合物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研究开发最早的一类化合物,自荷兰PhilipsDuphar于1973年开发成功第一个品种除虫脲之后,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就开始不断得到飞速发展,许多品种于80年代相继开发成功*杀虫作用机制特殊,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蜕皮激素的生物活性,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化率,抑制靶标害虫的几丁质合成而导致其死亡的杀虫剂,也能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选择性高,对人、畜及有益生物低毒,但该类药物的残留对人类存在潜在的危险*杀虫谱广,可防治鳞翅目如二化螟、卷叶螟、菜青虫等;鞘翅目叶甲、金龟甲和象甲等;同翅目如飞虱、木虱、粉虱、蚜虫等的很多害虫及双翅目的蚊、蝇等卫生害虫,个别品种对螨类亦很好的防效*杀虫作用缓慢,施药应在幼虫低龄期
我国已商品化生产实际应用的主要种类有:⑴、除虫脲(敌灭灵、灭幼脲一号)⑵、灭幼脲(灭幼脲3号、苏脲1号、一氯苯隆)⑶、定虫隆(抑太保、IKI-7899)⑷、氟虫脲(卡死克)⑸、氟铃脲(盖虫散)⑹、伏虫隆(农梦特、四氟脲)⑺、杀铃脲
溴虫腈(除尽)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杀虫剂前体,其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昆虫取食或接触溴虫腈后在昆虫体内,溴虫腈把过多功能氧化酶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使细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打药后害虫活动变弱,出现斑点,颜色发生变化,活动停止,昏迷,瘫软,最终导致死亡。
氟虫腈(锐劲特)是法国罗纳朗克农化公司于1987年开发研制成功的苯基吡唑类的特异杀虫剂杀虫机理独特,它的作用机制是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上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昆虫死亡。
茚虫威(安打)AvauntSteward美国社邦公司开发的新型恶二嗪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特性其作用独特,能阻碍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害虫神经功能受损、麻痹,在药后0~4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为害,中毒害虫活动减少,出现颤抖、抽搐、僵化,呈“C”字形,失去取食能力,并不能恢复而逐渐死亡。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美国杜邦公司生产防治水稻卷叶螟、二化螟的最新、环保、高效农药作用机理: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的钙离子,在喷药几分钟内害虫停止取食,并导致害虫瘫痪,三天内害虫死亡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比阿维菌素杀虫活性提高了1-3个数量级,在非常低的剂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杀虫谱比阿维菌素广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对天敌伤害小、对人畜的毒性比阿维菌素低
3、生物杀虫剂⑴、微生物杀虫剂⑵、生物代谢物杀虫剂⑶、动物源杀虫剂
⑴、微生物杀虫剂按照微生物的分类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目前,国内研究开发应用并形成商品化产品的主要有细菌类杀虫剂、真菌类杀虫剂、病毒类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白僵菌、绿僵菌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⑵、生物代谢物杀虫剂主要有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具代表性的抗生素类杀虫剂,该产品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性,对多种害虫和害螨都具有良好的防效*阿维菌素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γ一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国内其他品种还有浏阳霉素、杀蚜素、华光霉素、南昌霉素、韶关霉素和梅岭霉素等。
⑶、动物源杀虫剂应用天敌昆虫进行“以虫治虫”天敌对昆虫都具有专食性,即它们只食一种或几种害,而不食益虫,与环境相容性好,对人、畜无任何毒性,也无“三”三作用,对土壤、大气、水体均无任何污染,是名副其实的0毒级(无毒)的生防制剂持效期长,施用次数少,成本低
我国已工厂化生产的几种天敌昆虫松毛虫赤眼蜂,该种天敌昆虫,可将卵产在松毛虫、玉米螟等害虫的卵粒内,并以它们为食料导致其死亡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昆虫食蚜瘿蚊,食蚜瘿蚊以幼虫捕食蚜虫中华草蛉,可捕蚜虫、粉虱、蚧类、叶螨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幼虫及卵七星瓢虫,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和卵微小花蝽,可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粉虱等害虫及鳞翅目幼虫和卵
二、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分类主要的有三类: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3、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二、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分类次要的有五类1、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2、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3、不育剂此药剂被昆虫摄入后,能破坏其生殖功能,使害虫失去繁殖能力,如替派、噻替派、喜树碱等4、拒食剂能使昆虫产生拒食反应的药剂,如印楝素等5、昆虫生长调节剂指通过扰乱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或种群灭绝的杀虫剂,如印楝素、川楝素、早熟素、灭幼脲等
三、按照毒理作用方式分类1、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等2、原生质毒剂如重金属、砷素剂、氟素剂等3、呼吸毒剂如磷化氢、硫化氢、鱼藤酮等4、神经毒剂如氯化烃类、芳香族类及烯族烃类、植物性杀虫剂(如烟碱、除虫菊等)、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5、此外,作为杀虫剂应用的还有活体微生物农药,这一类主要是指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经过人工培养,用来防治或消灭害虫。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菌体病毒等
第七章生物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
微生物反应过程传质的几种水平胞内传质细胞膜-胞外传质超细胞传质
对于需氧的微生物反应,还存在一个氧从气相通过扩散进入液相,进而又经扩散进入絮凝体内部供给细胞进行呼吸的传递过程
氧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的传递阻力
①氧从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界面的阻力②通过气-液界面的阻力③通过气泡外测的滞流液膜,到达液相主体的阻力④液相主体中的传递阻力⑤通过细胞或细胞团外的滞流液膜,到达细胞团与液体界面的阻力⑥通过液体与细胞团之间界面的阻力⑦细胞团内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介质中的扩散阻力⑧进入细胞的阻力
①~④项属供氧方面的阻力;⑤~⑧项为耗氧方面的阻力。当单个细胞以游离状态悬浮于液体中时第⑦项阻力消失
§1.微生物的氧消耗速度与氧的需求溶解氧气相中氧分压的影响服从亨利定律(Henry′slaw)
氧的消耗速度氧比消耗速度(呼吸速度)的关系式为如果如果碳源消耗于菌体、水和CO2外,不生成代谢产物,则因此
氧消耗速度为
§2.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气相成分单向往液相扩散溶解的物质传递过程。物质传递速度的机理,主要模型有根据Whiteman建议的稳定模型(1923年提出)与Higbie提供的不稳定模型(1935年提出),前者以双膜学说(two-filmtheory)。
稳定模型三种假定:1.在气、液两相的主流内,溶解气体主要通过对流传递,可是沿着气液界面的气、液两侧各存在着层流薄膜,溶质气体只靠分子扩散在两界膜内移动。2.溶解气体在两界膜内的浓度分布与时间无关(稳定状态)。3.在界面处,气相中的分压与液相中的浓度之间常常达到平衡,在那里完全不存在物质传递的阻力。
通过气膜的传氧推动力为,继续通过液膜时推动力为。在稳定传质过程中,通过两膜的传氧速率应相等.此pi式中和ci均无法测量,故此式无实用价值。为了实用,应将不可测量的参数改写成与之有函数关系并且可以测量的其它参数。
用总传质系数代替分传质系数,用总的传质推动力代替分推动力,把上式改写为:
总传质系数分别与膜传质系数的关系为对于氧的难溶于水来说,H很小,气膜传递阻力与液膜传递阻力相比可忽略,即,因此
不稳定模型这个模型是指气体不稳定地被吸收到不紊乱的液体(即静止或层流流动的液体)中的情况。如果含有某一溶解气体的气相与某液体相接触时,则液侧界面近傍的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不成为稳定状态。若只考虑不稳定分子扩散的吸收,则在时间内平均吸收速率可用下式表示:
影响的因子需氧微生物反应器的性能,用体积系数表示,体积系数高的设备性能好
体积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①亚硫酸盐氧化法②极谱法③氧的物料衡算法④溶氧电极法
应用溶氧电极测定通气搅拌系统的体积传氧系数为溶解氧积累
测定的三个用途1.对生物反应器的传氧性能进行测定,以便选择最佳条件进行操作,并对其进行评价。2.对发酵过程传氧性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判断发酵过程的供氧情况。3.为通风罐的研究过程找出设备参数(如),操作变数(如N-搅拌器转数Q-通风量)与的关系,以便进行运用发酵罐的放大和合理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写景作文的写法汇编课件PPT.ppt
- 最新写字课《上下结构的字》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写好人物作文指导课件PPT.ppt
- 最新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说课课件PPT.ppt
- 最新军犬黑子五上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农产品加工包装PPT课件PPT.ppt
- 最新农业资源专论课件PPT.ppt
- 最新农田水利学-第7节课件PPT.ppt
- 最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课件PPT.ppt
- 最新农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课件PPT.ppt
- 最新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起搏器课件PPT.ppt
- 最新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杨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拜阿斯匹灵I级预防)课件PPT.ppt
- 最新冠心病疾病病人的康复护理课件PPT.ppt
- 最新冠心病概述课件PPT.ppt
- 最新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防治课件PPT.ppt
- 最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课件PPT.ppt
- 最新冠状动脉解剖 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冠脉解剖与介入课件PPT.ppt